天天看小說

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

已經消滅了王皇后與蕭淑妃,現在武后泰然自若,從事做一個賢德的皇后當做的事。她自己明白,她並不真恨王蕭二人,只是因爲她倆不便於己而已。她並不願意那麼做,但爲情勢所迫。既然做了,也就無須乎感傷,無須乎難過。武后就是這麼個脾氣,陰狠、冷靜、不斷盤算些更遠大的舉動。偶爾謀殺一兩個人對她沒有什麼興趣。她喜歡做大事,做堂皇奇偉的事,要以帝王的規模,要以皇家的氣派。皇后之尊對武氏最適當了。她自己的感覺就很神奇,就不平凡。她的丈夫,懦弱無能,羞怯無爲,多愁善感,繼承了大唐帝國的皇位,而她卻要使大唐更爲強大。她願意高宗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她要盡力輔佐他。設若有人妨礙了她,她會毫不猶豫,像對王皇后一樣把他消滅。這是帝王必須具有的才幹。

冊立武氏爲皇后不久,就隨同丈夫祭祀太廟,在極爲隆重的大禮中,敬告歷代祖宗,武氏已成爲皇家的媳婦,要忠於丈夫,忠於祖先。這時候,武后的野心大計是否已經成熟,沒有人知道,因爲以後,她對皇家李氏的祖廟要扮演一出偉大不凡的戲,她要斷絕李氏皇家若干祖先的祭祀。現在武后同高宗恭祭祖廟,如果高祖太宗的英靈不泯,在黃泉之下,也必深爲不安。不過,現在暫時,武后總算恪盡了婦道。

武后的做法的確不同凡響。次年春天,她遵守古禮,親身參與“先蠶禮”,表示與平民婦女一樣採桑養蠶。這是以身作則,猶如皇帝祭地時,親扶耕犁一樣。這表示民生之本,衣食兩端都自農民努力耕作而來。

武后很注意公衆的影響,所以盡力在公衆面前表現。她不像王皇后,她永遠是很活躍的,她頗願向民間婦女講論生活的美德。她敕令大臣編一部書,用她自己的名字發表,盡是講婦女家居之道,名爲《內軌要略》,注重婦人對丈夫的服從,對丈夫家人親戚的和好,尤其側重重臣巨宦之家,力戒婦人對自己母家族人偏袒維護。若在將發生的事故上著眼,這本書尤其有趣,因爲將來武后的族人就權

傾一時,不過目前看《內軌要略》這本書的人還未覺察而已。武后深信孔孟之道,她重視宗教,她是賢妻的楷模。爲妻者不應當欺壓丈夫,不應當窺伺丈夫的行動。國人以爲是的,她也以爲是,由她那本講解婦道的著作,就可一目瞭然。

她主張不可對內戚過於恩寵,是否是針對高宗的舅父太尉長孫無忌而發,還不敢確言。不過,至少她所講的婦道對自己很方便,很有利,因爲她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兄長,她極思除去,方爲快事。

武后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兄長,一名元慶,一名元爽,在武后自己和武后之母楊夫人的心目中,早就是肉中之刺。因爲武后之父先娶一妻,生有三男,先娶之妻亡故之後,才娶武后之母楊氏。楊氏生有三女,武后行二。武后的父親謝世以後,家事爲兄掌握,對楊夫人冷淡失敬,楊氏銜恨在心。武后的父親既然身爲大臣,兩個兄長也在朝爲官。

楊夫人現在身爲國後之母。一天,對兩個兒子說:“還記得以前的日子嗎?現在不同了吧?”不覺得意忘形。

兩個兒子說:“這種事情弄得人臉上倒怪不好意思。妹妹現在做了皇后,人們會說我們現在有這個地位是因爲妹妹,倒與先父沒有關係呢!”

弟兄二人還是這麼傲慢!楊夫人怒不可遏,告訴了女兒。武后想起來她那本論婦人之道的書。她把兩個兄長貶爲遠省小縣的縣令,正如聖旨上所說,皇后對自己兄長也是一樣大公無私的。這件事是武后做的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元慶一到了大南方的龍州就死了;元爽卻死得不這麼容易,他又二度流配到更荒遠的地方,遭受控告,被處死刑。這二人之死,遠在千里之外,一個半野蠻的荒僻小縣,在揖讓進退聖德清芬的朝廷上,在那清平安謐的日子裡,沒有引起一丁點兒波瀾,沒有一點兒聲響。

在武后洪福齊天的生活裡,有一件事讓她不能安享快樂,那就是宮廷裡的貓。她怕貓怕得要命。因爲以前王皇后和蕭淑妃遭受鞭打的時候(打三個地方:背、臂、腿),王皇后咬住牙關,一聲不響,蕭淑妃則毒罵不已。她說:“我

要禱告,我下輩子託生個貓,夜裡一跳咬住那個小淫婦的脖子。皇天后土爲證,你看吧!”

武后很信巫術,很信來世,現在恐怕在夜裡自己睡著的時候,有貓來咬自己的脖子,簡直怕得厲害。這種事情也許會發生。因爲宮殿坐落在靠近北面城牆的低處,老鼠很多。她寧願看見千百個老鼠,也不願看見一隻貓。於是把貓也流配出皇宮之外。不知怎麼個緣故,她總是做噩夢……在夢裡尖聲喊叫……在睡眠時的確常喊出聲來。

更壞的是,現在王皇后和蕭淑妃被謀害後,陰魂始終不散,在皇宮裡徘徊不去,武后一個人的時候,常常看見鬼魂出現,臉上鮮血滴落,頭髮披散著,向著武后走來,然後又無蹤無影。這種情形竟在政治上發生了不小的影響。那兩個女鬼,也許是武后心裡看見的那兩個女鬼,竟耗費了黎民百姓千百萬的金錢,因爲武后最後決定再建一座新皇宮,將國都自長安東遷洛陽。

宮中陰魂出現,武后非常不安。她生了第三個兒子澤王上金兩個月以後,剛能乘輦出行,就離開長安,遷往東都洛陽,那正是高宗顯慶二年正月。還算幸運,武后離開了長安,陰魂就不再擾亂她,可是她一回到長安,就又看見陰魂出現。宮殿陰慘慘的叫她喘不過氣來,弄得她非常難過,她又想回洛陽。所以在次年的七月、十二月,又兩度往洛陽,儘量多住,不願回去。她漸漸對洛陽喜愛起來,因爲住在洛陽她才覺得平安快樂。

最後,她終於棄置了鬼魂出現的那座宮殿,至少是她自己看見鬼。她總是關心丈夫的健康,見了誰和誰說丈夫患有風溼病,頗以爲苦,因爲皇宮的地太低,很潮溼,爲了丈夫的健康,她打算建築一座新的宮殿,建築在較高的乾燥的地方,雖然要費些金錢,但是爲了皇帝的健康,爲了皇帝的幸福,花錢也是應當的。新皇宮後面是御花園,有青翠的山岡與西北的雄山峻嶺蜿蜒相連。她擇定了地基,在北面城牆以外,舊宮殿以東,與舊宮殿之間有一個花園,東西相連。於是舊宮便廢置不用,新宮叫大明宮(最初叫蓬萊宮),便成了皇后的新宮殿。

(本章完)

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九章 開刀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九章 開刀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九章 開刀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九章 開刀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九章 開刀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
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九章 開刀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九章 開刀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九章 開刀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二十四章 中國的第一個女皇帝就這樣登基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九章 開刀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九章 開刀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三章 高宗駕崩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十五章 過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疆| 武强县| 迭部县| 贡觉县| 福鼎市| 彩票| 东山县| 安新县| 鸡东县| 方正县| 临潭县| 讷河市| 施秉县| 徐闻县| 平乡县| 曲水县| 宁强县| 囊谦县| 偃师市| 茶陵县| 叙永县| 利辛县| 太和县| 蕲春县| 枣庄市| 晴隆县| 万载县| 宁安市| 黑龙江省| 左贡县| 奎屯市| 鄯善县| 惠来县| 莱阳市| 绥德县| 福州市| 古蔺县| 宿松县| 黎城县| 山阴县|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