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

舒赫德以健銳營爲前鋒,卻攻城不克,讓在座的滿族將領十分不滿,紛紛諫言讓綠營繼續攻城。

綠營總兵王大勇其實在健銳營失敗後,就已經有了這個覺悟。從人羣中展出,一個抱拳,主動向舒赫德提出出兵要求。首先自然是炮灰的覺悟,另外就是,一旦此次作戰失敗,這些綠營將士的遭遇絕對會比八旗兵更慘。既然橫豎躲不過,那就只能放手一搏了。

舒赫德對於王大勇的識相舉動十分欣賞,雖然明知道失敗幾乎是註定的,還是答應了王大勇的請求。

接下來的三天裡,在王大勇的督導下,八千人的綠營,奮勇先前,卻連敵人的城牆都沒有接近過,倒是丟下了不下三千具屍體。

後面是滿營的傷兵,前面則是滿地的屍體。清軍上至舒赫德,下至普通士兵,都在絕望的觀望中,既不敢進攻,也不敢撤退,畢竟,皇帝的命令在那裡。

只是,很快,他們就只有撤退一條路了。

在伯力的森田次郎經過多次打探,發現清軍將補給點佈置在了陣地後方30裡處一個據點內。清軍爲了運輸方便,將這個據點建立在靠近黑龍江南面河畔。可是,方便了清軍,卻也方便了新華夏海軍。遠東海軍經過多次海戰與內河的水戰,乾脆放棄了戰船海戰與水戰兼顧的想法,將內河艦船製造的噸位進一步縮小,只有600噸左右,被命名爲蚊子級。吃水更淺,滿載也不超過1米,速度也不慢,最快能夠達到20節的速度。全部鋼鐵製成,裝備155火炮三門,前面是雙聯裝,後面是單門火炮。鐵甲小艦不僅防護力較強,火力也不弱。針對清軍水師,更是在艦首位置裝備了一個長長的撞角,對清軍的小木船來說,簡直就是天然的剋星。

5艘蚊子級快艇趁著夜色從伯力城衝出,清軍因爲畏懼伯力城的火炮,將包圍圈拉的很大,因此,方便了快艇的出行。

清軍雖然根據轟鳴聲知道有敵軍出城,並且也知道了敵人的來意,但是,卻毫無辦法。因爲他們的速度根本追不上這些快艇。

結果就是,囤積在這個據點的糧草被華夏人付之一炬,守軍被全殲。

第二天,聽聞據點被毀,清軍人心不穩。繞至敵後的新華夏軍隊趁勢發動進攻。伯力城內的聯軍自然不會閒著,同時衝出城外,兩面夾擊。

清軍大亂。舒赫德自殺,王大勇戰死,拉旺多爾濟、阿思哈率領殘兵撤退。清軍被俘超過三千人,絕大部分是綠營士兵。新華夏經過甄別後,將八旗普通士兵放回,綠營根據自願原則決定去留。雖然大部分都選擇回去了,依然有三百多名無牽無掛的留在了新華夏。

在新華夏的建議下,聯軍並沒有停歇,而是趁著清軍新敗,乘坐戰艦,沿河而下,連續拔除了清軍沿河的多處據點,像最著名的三姓城據點就被再次摧毀。整個東北被聯軍穿插的千瘡百孔,毫無還手之力。

戰敗的消息傳回北京,乾隆想要發火,卻沒有了對象,畢竟,主帥舒赫德已經死了。至於兩名滿族將領嘛,也是鼻青臉腫、浴血奮戰的模樣。雖然明知道他們是作秀的成分居多,但是也是無法再加責罰,不能太寒人心啊。

還是隻能召集羣臣商議對策。

雖然乾隆恨不得馬上滅了這羣匪徒,但是,三次戰敗,清軍在東北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經公告了。甚至,連防守的力量都不足了,畢竟,東北太大了。滿清要想控制東北,就必須有足夠的軍力。據估計,至少需要十萬以上的軍隊,在幾個重要的據點佈防,纔能有效阻滯敵人的進攻。但是,據統計,此時東北接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1.7人。外東北面積更大,但是人口密度卻更小。滿打滿算,人口不會超過三百萬。

那麼,問題來了,東北爲什麼人口這麼少呢?難道是此時東北太冷,不適宜人類居住?答案:不是的。

原因在於,滿清自私狹隘的柳條邊政策。

所謂柳條邊牆,是一條用柳條籬笆修築的封禁界線。又名盛京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柳條邊的修築辦法,是先用土堆成寬、高各?3?尺的土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條?3?根,各根柳條間再用繩子連結橫條柳枝,即“插柳結繩”。土堤的外側,再挖掘深壕,以禁行人越渡。柳條邊有老邊、新邊之別。

老邊又稱盛京邊牆,建於遼河流域,南起鳳凰城(今遼寧鳳城)西南,北到開原附近的威遠堡,再折而轉向西南,直到山海關與長城相接,長約?1950?餘華里。是順治初年到十八年(1661)完成的。

吉林地區的柳條邊修築時間稍晚,故稱新邊,是從威遠堡向東北方向修到法特哈(今吉林市北法特)。康熙年間,由於戶口繁生,邊內旗地不足,又擴展柳條邊。在柳條邊上,初設?21?個邊門(即關卡),展邊後改設?20?個,盤查過往行人,凡進出邊門進行生產的各族居民,必須持有證明,從指定的關卡驗證進入,否則就以私入禁地論罪。

修建柳條邊是滿清爲維護“祖宗肇跡興王之所”、“龍興重地”而修築,就是不讓更多的漢人進入他們認爲的龍興之地。還有一層深意,企圖藉此禁止漢人進入滿族聚居區,防止滿族漢化,保持滿洲的“國語騎射”習俗。邊內外的皇族圍場和人蔘、貂皮、珍珠等產地均爲禁區,不許邊民自由出入,私自採捕。最後一層意思,就是萬一滿清統治失敗,爲後代留一條退路。

遼東自戰國時代的燕國起就納入中華版圖,明末的時候,遼東地區仍然生活著數百萬漢人,然而後來遼東漢人或被後金軍隊屠殺,或被強行遷出關外,禁止漢人進出東北。這一野蠻政策使得東北一帶漢人人口極其稀少,後來俄羅斯輕而易舉的殖民東北北部,割走了100萬平方公里的廣大領土。所以柳條邊是極其反動的措施。

顯然,此次對方堂而皇之的進入東北,對於滿清是一個極爲嚴重的信號,再不加強東北邊防,滿清的所謂“龍興之地”就可能不保了。

因此,大學士劉統勳,作爲滿清少有的一個有戰略意識的漢臣,不顧皇帝與滿族大臣的猜疑,在早朝上,請求乾隆放開柳條邊政策,準許漢人移民東北,充實東北,以東北人養東北駐軍,做到軍糧自給自足,從而永保東北之地。

從大局上講,劉統勳的建議確實是極爲正確的,也是最佳的一個保守東北的政策,這可以從後來的歷史看出。自從19世紀,沙俄加快對滿清的入侵步伐,滿清爲了加強東北的防守,道光後期,東北放墾弛禁,柳條邊也隨之完全廢馳。但是,人口的遷移不是很快就能見效的,也因此讓沙俄有了可乘之機,奪得了大量土地。直到民國時期,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用火車把大量漢人拉進東北,充實了關外,才避免了東北再次遭沙俄瓜分的厄運。東北雄厚的人口反而威脅了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局勢反轉。

只是,劉統勳的話還沒有說完,就遭到了傅恆爲首的滿族大臣的強烈反對,藉口自然是違反祖制。更有激烈的人說劉統勳意欲截斷大清龍脈,反對大清朝廷,其罪當誅。其實,無非是滿族大臣內心狹隘自私的心理罷了。這與後來慈禧的“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他們並不認爲自己是赤縣神州的天然擁有者,更不願意與漢人平等共處,在他們看來,自己只是華夏大地的征服者、客居者,如果有那麼一天,在中原無法呆下去了,他們還是要回到白山黑水的東北土地上的。至於神州大地,尤其是漢人的傳統聚居地,也就是後來所謂的漢家十八省,是隨時可以失去、甚至送人的。

乾隆從心裡明白,劉統勳的建議更加有效、實用,但是爲了自身自私的觀念,卻依然以擅議祖製爲名,將其下獄。

退朝後,乾隆站在碩大的東北地圖前,望著標註伯力的地點,久久不能移目,徹夜失眠。這在一向作息規律、注重養生的乾隆身上,是很難出現的。但是,偏偏最近一兩年內,失眠的次數卻越來越多,還都與新華夏有關。乾隆將新華夏恨到了骨子裡。

以後,一連幾天早朝,全無異動。

一直到九天後,乾隆突然將劉統勳放出,官復原職,並要求再次商議柳條邊對策。雖然滿族大臣依然反對。但是先前觀望的漢族大臣已經猜到了乾隆的意思,開始大張旗鼓的支持移民東北的政策。

最後,乾隆以仲裁者的身份,宣佈向東北移民。首批人員從河北、山東等地遷出,第一年預計遷出5萬戶,以後逐年增加。不過,依然將氣候最好、土地最肥沃的遼寧與吉林東南部劃爲禁區,只允許漢民遷往黑龍江與吉林北部,以增強北方邊境的實力。

第二百三十八章 爆發的島津齊興第一百五十九章 喬遠山的野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前兩年的霧月政變第二十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部交易第一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乾隆第三十章 好大喜功的崖山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一百零二章 蔡永建競選鎮長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九十四章 華夏聯邦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世皆驚的新華夏第二百一十章 被英國人放鴿子的西班牙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洲國家共同體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奧爾良(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一)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榮的新華夏第三十四章 超市?什麼玩意(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海蘭察嶄露頭角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明城的歸屬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一章 一夢上百年第二十六章 生存空間之爭(二)第二十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一)第七十九章 美洲中部風雲(三)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華夏的教師生涯第二百一十二章 打落牙齒和血吞的西班牙第一百四十三章 焦慮的英國人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一百九十章 墨西哥獨立第二百三十六章 少年國家說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五十九章 火車、時間、新生活第九十四章 華夏聯邦第二十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一)第三十一章 受虐的棒子國祖先第一百三十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二百四十五章 隱藏在口水仗下的暗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五十五章 暗潮涌動的東北亞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拿馬運河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十八章 移民進行時第一百四十九章 王秋歿 大明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華夏生活館(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一百六十五章 雅加達大海戰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二十五章 生存空間之爭(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洲國家共同體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二百四十三章 非洲南端的海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第四十七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奧爾良(二)第十章 睦鄰友好(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傳說中的拿破崙第二百三十八章 爆發的島津齊興第二百五十二章 星條旗不再寂寞第三十五章 超市?什麼玩意(二)第四十五章 忙碌的工業部長第一百七十章 疾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苦澀的島津齊興第九十七章 太平洋南航線(二)第八十一章 烽火江南(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狐貍梅特涅第一百三十七章 乾隆的冒險行動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八十九章 左右爲難的乾隆第八十七章 崖山版的新儒家第五十一章 反思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布爾泥潭第一百三十一章大明海外殖民第一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一百七十章 疾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一)第六十九章 英王的邀請(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忙中出錯的老毛子第一百章 新總統的兩個難題(一)第二十六章 生存空間之爭(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安分的阿帕奇人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望而去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頑固的尼古拉認栽了第七十八章 美洲中部風雲(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九十七章 太平洋南航線(二)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
第二百三十八章 爆發的島津齊興第一百五十九章 喬遠山的野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前兩年的霧月政變第二十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部交易第一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乾隆第三十章 好大喜功的崖山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一百零二章 蔡永建競選鎮長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九十四章 華夏聯邦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世皆驚的新華夏第二百一十章 被英國人放鴿子的西班牙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洲國家共同體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奧爾良(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一)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榮的新華夏第三十四章 超市?什麼玩意(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海蘭察嶄露頭角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明城的歸屬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一章 一夢上百年第二十六章 生存空間之爭(二)第二十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一)第七十九章 美洲中部風雲(三)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華夏的教師生涯第二百一十二章 打落牙齒和血吞的西班牙第一百四十三章 焦慮的英國人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一百九十章 墨西哥獨立第二百三十六章 少年國家說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五十九章 火車、時間、新生活第九十四章 華夏聯邦第二十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一)第三十一章 受虐的棒子國祖先第一百三十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二百四十五章 隱藏在口水仗下的暗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五十五章 暗潮涌動的東北亞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拿馬運河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十八章 移民進行時第一百四十九章 王秋歿 大明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華夏生活館(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一百六十五章 雅加達大海戰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二十五章 生存空間之爭(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洲國家共同體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二百四十三章 非洲南端的海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第四十七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奧爾良(二)第十章 睦鄰友好(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傳說中的拿破崙第二百三十八章 爆發的島津齊興第二百五十二章 星條旗不再寂寞第三十五章 超市?什麼玩意(二)第四十五章 忙碌的工業部長第一百七十章 疾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苦澀的島津齊興第九十七章 太平洋南航線(二)第八十一章 烽火江南(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狐貍梅特涅第一百三十七章 乾隆的冒險行動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八十九章 左右爲難的乾隆第八十七章 崖山版的新儒家第五十一章 反思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布爾泥潭第一百三十一章大明海外殖民第一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一百七十章 疾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一)第六十九章 英王的邀請(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忙中出錯的老毛子第一百章 新總統的兩個難題(一)第二十六章 生存空間之爭(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安分的阿帕奇人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望而去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頑固的尼古拉認栽了第七十八章 美洲中部風雲(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九十七章 太平洋南航線(二)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深圳市| 墨玉县| 繁峙县| 育儿| 蛟河市| 文安县| 林西县| 拉萨市| 河间市| 奉贤区| 通化县| 永安市| 南溪县| 北海市| 泸溪县| 威信县| 孟州市| 中方县| 全南县| 巴塘县| 丽水市| 邵阳县| 古田县| 原平市| 荔波县| 弥勒县| 佳木斯市| 财经| 五寨县| 新建县| 屯门区| 松阳县| 浑源县| 达州市| 大邑县| 锡林浩特市| 桐乡市| 磐石市| 宝山区|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