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援軍的進軍並不順利。
此前的英軍龜縮在約翰內斯堡,根本不能指望他們能夠接應。甚至隨著補給的缺乏,已經有不小軍隊退回了開普。
布爾人並沒有在德班港傻傻的等著英軍的到來。他們分散成無數的小分隊,在沿途給予英軍不停的騷擾。廣袤的非洲草原,有些草長得比人還高,給英國人的行軍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再加上布爾人的襲擊,讓英國人每行進一步都要提心吊膽的,苦不堪言。這還是次要,最重要的,卻是加大了英軍的補給難度,英軍幾乎難以爲繼。
最後,英軍艦隊也忍受不了了,只因爲他們在海上也幾乎很難獲得凡,雖然葡萄牙是自己的盟友,但是,英國在開普的戰爭很沒有道義,讓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很方案,葡萄牙也不例外。因此,葡萄牙在緊鄰開普的莫桑比克舊有殖民地,但是並對於英國人的補給要求總是愛答不理的,讓英國人很是無語。
爲了減少消耗,英國這支艦隊只能提前發動進攻。
布爾人雖然沒有海軍,但是德班港的岸防攻城由於新華夏的參與,建造的十分堅固,更有超過400毫米的超大口徑火炮,威力已經超過英國艦隊的主炮。
經過三天的海戰,英國人損毀了德班港外圍的5門火炮,自己也損失了超過7艘艦船。英國艦隊不僅實力大損,而且,也瀕臨彈盡糧絕的境地。
一方面,英國政府發出照會,明確要求葡萄牙提供英國艦隊充足的補給;另一方面,也從印度調派了二十多艘艦船前來支援。
持續的海戰也讓布爾人陷入了極大的困境,庫存的彈藥已經不足一個禮拜使用,所有布爾人都在沉默這。布爾人的首領安德烈斯雖然威望卓著,口才便捷,面對此時的情況也是愁眉不展。
邊上有人試探的提出,“總司令閣下,刺客的情形,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如果沒有外援,我們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安德烈斯問道,“之前也有荷蘭人、法國人、甚至新華夏人與我們展開了一系列會談,他們最近有什麼實質性的表示嗎?”
“沒有,一個都沒有。荷蘭這些西方國家的代表根本見不到人,新華夏代表倒是偶爾還出現過,可是他們只是對我們提出了言語的鼓勵,並表示會有一隻新華夏的艦隊前來?!?
“新華夏人真的這麼說?”安德烈斯精神一振。
“可是,我們也不要報太大的希望,新華夏距離我們有多遠啊,即使距離我們較近的澳洲,也是超過一萬公里,他們無論是在大西洋還是印度洋都沒有什麼補給基地,海軍怎麼可能貿然前來呢?”
衆人神色更加暗淡,一方面是堅定的信念,一方面是屈辱的生存,讓大家難以抉擇。由於安德烈斯並沒有同意與英軍和談,布爾人只能繼續艱苦與英國艦隊進行鏖戰。
又經過了五天的激烈炮戰,布爾人的炮火密度直線下降,英軍知道布爾人即將彈盡糧絕,趁勢加大進攻力度。英軍這支艦隊的指揮官查爾斯少將從望遠鏡中查看到,德班港最後一門已經被摧毀,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雖然英軍也損失了十幾艘艦船,但是畢竟優勢巨大,戰力猶存。
據最新消息,英國陸軍已經抵達巴蘇陀蘭(後來的萊索托)。英國人經過多番努力,終於與巴蘇陀蘭王國建立了聯繫,並以一定的援助爲基礎,讓巴蘇陀蘭人答應爲英軍提供補給。由此,英國陸軍終於能夠抵達德班港附近。
英國海陸兩支軍隊經過多次協商,決定在五天後聯合對德班港發動總攻。
一晃三天過去了,德班港外風平浪靜,深藍的海水與蔚藍的天空在遠處海天交接,天空漂浮這朵朵白雲,一羣海鷗從遠處飛過,發出愉快的歡鳴。查爾斯心情更加愉悅。因爲布爾人甚至連一艘巡查艇都沒有,根本無法在海上對英國艦隊造成威脅,雖然,這也只是英國的一支二流甚至三流艦隊,在外海的英國艦隊根本毫無戒備之心。
正與此時,處於艦隊最外圍的一艘小型艦船上的人員突然驚呼起來“看,那是什麼?鯨魚嗎?”
另一人驚恐的反駁,“鯨魚怎麼可能行動的這麼迅速,還黑絲一大羣?”
“糟糕,瞧那旗子,是新華夏的艦隊?!?
“快,向司令官閣下報告?!?
當英國艦隊一片兵荒馬亂之際,新華夏艦隊開炮了。
這是一支由23艘鐵甲艦組成的編隊,其中領頭的就是4艘最新式排水量超過3萬噸的新無畏艦,被新華夏稱爲一級戰列艦,另外19艘鐵甲艦,最小噸位也有7千噸。顯而易見,這是新華夏的一支主力艦隊。
其實,原本這是一支還另外包含5艘補給艦的綜合艦隊,不過處於作戰需要,5艘補給艦被留在了馬達加斯加。
新華夏的艦隊想要遠征非洲有兩個方案,一是從澳洲出發,距離最近。但是新華夏澳洲共和國海軍一直不強,新華夏並不希望將新澳拖入戰火,免得新華夏還要派出海軍支援澳洲戰場,話說自從上次英國等組成聯軍曾經對新澳進行過打擊,雖然最後戰火蔓延到澳洲全境,但是卻給新華夏敲響了警鐘。隨後,新澳也就再沒有明著加入華夏聯邦。此時的澳洲雖然已經有300萬人口,但是相對於澳洲的面積,實在是地廣人稀,想要設防難度極大。依照新華夏的想法,新澳表面上退出華夏聯邦,減少西方國家的注意,從而避開戰火,反而減輕了新華夏的壓力。但實際上,新華夏與澳洲的經濟聯繫一直很緊密。
當然,以英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也許很清楚新華夏的想法,但是這並不重要。英國想要戰勝新澳海軍很容易,但是要想佔領澳洲卻很難,最糟糕的是,英國在澳洲的總人口不過五六十萬,很容易成爲新澳的發泄對象,就是新澳的最佳人質,還是走不掉的人質。因此,只能默認這種情形,並還要表面笑嘻嘻的恭賀新澳棄暗投明。
這一次,出動的自然不可能是新澳海軍,其實來自北美的太平洋第一艦隊。因爲第二艦隊駐地在新奧爾良,很容易爲美國人察覺,因此,爲了保密,抽調的是第一艦隊的艦船。這支艦隊經過巴拿馬運河一路南下,抵達巴西的里約。巴西同樣是美洲合作組織成員,對新華夏的依賴很大,因此,兩國關係不錯。在里約接受補給後開始橫跨大西洋。由於新華夏在大西洋沒有什麼海軍基地,只能依靠補給船進行,行軍自然十分艱難。經過十幾天的漫長海上航行,才繞過好望角,抵達了非洲的馬達加斯加。
此時的馬達加斯加已經出現了一個王國。安德里亞納姆波伊尼梅里納推翻了他的舅舅的統治,使他自己登上王位。在安德里亞納姆波伊尼梅里納登基前,伊默里納阿瓦安德安諾常常捲入梅里納王國的其他三個相鄰的割據政權的衝突中,但安德里亞納姆波伊尼梅里納成功的結束了內戰。他在安布希曼加修建堡壘城鎮,作爲他的首都。接著,繼續對外擴張勢力範圍。他在位23年,已經基本統一了馬達加斯加大半領土,他的兒子拉達馬一世繼承了他的父親的遺願,繼續對外擴張,並基本實現了他父親的遺願。
新華夏此次遠征,自然需要修整,尤其是在大戰之前。與南非近在咫尺的馬達加斯加自然不會被新華夏忽略。
此時已經是拉達馬一世時期,現在正忙於北方的統一戰爭。雖然拉達馬一世已經於英國人有所接觸,但是他對於外界情勢並不是很瞭解,這自然是因爲英國人可以爲之,就是爲了避免馬達加斯加爲敵對勢力所拉攏。
這卻爲新華夏渾水摸魚提供了方便。在拉達馬一世看來,所有外界來人只要不是侵犯馬達加斯加的利益,都可以交往,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新華夏,或者是其他人都一樣。
所以,新華夏只是以一百支火槍以及不少彈藥的,就能夠在馬達加斯加的塔馬塔夫港口獲得了充足的食物與淡水,還能夠休息三天。
三天過後,養精蓄銳的新華夏艦隊情緒高漲的一路南下,兩天過後抵達德班港,只見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在港口巡曳。所謂的龐大主要體現在數量上,在作戰能力上,新華夏海軍卻不以爲意,只因爲,自己的所有艦船,都是主戰艦船,戰力遠超對方。
新華夏艦隊在指揮艦無敵號的指揮下,憑藉高超的機動性,以無畏級戰艦爲前驅,其餘艦隊在後方配合,組成雁形陣,迅速向英軍艦隊衝去。憑藉船堅炮利的優勢,初一接敵,英軍就損失了五艘外圍的艦船,其餘英國艦船眼見得敵人火力兇猛,一陣慌亂,新華夏艦隊衝進了英國艦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