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一章 幕府的救命稻草

倒幕軍雖然力量稍弱,但是一意堅守京都,讓幕府軍卻是短時間內奈何不得。思前想後,幕府覺得還是自己的大後方穩定更加重要。於是將幕府軍調回關東平原這個德川幕府的大本營,卻被倒幕軍一陣猛追,又是損失不小。不過,無論如何,雙方大體上力量均衡,誰也奈何不了誰,反倒平衡下來。

不過,從開戰的結果來看,幕府軍已經發現,倒幕軍本身的實力其實不足懼,最可怕的就是他們的火器,如果幕府軍也有火器的話,要想獲勝並不困難。

此時,德川幕府熟悉的西方國家,也就荷蘭。但是荷蘭已經勢弱,對外方面比較保守,他們很擔心萬一幕府很快倒臺,自己在日本的利益會由於支持幕府而不能獲得日本將來的政府的保證,因此拒絕了日本的要求。

然後,幕府就想到了西方的大明。但是大明一向尊崇君君臣臣,雖然現在已經是立憲君主制,但對於幕府明目張膽的架空天皇還是有相當的不滿,不僅將幕府的使臣趕走,還發表了一份宣言,希望幕府讓權於天皇。

傻眼了的幕府環顧四周,悲哀的發現,能夠幫助自己的只有將自己胖揍一番的新華夏。然而此時的新華夏也出了一件大事。1819年5月5日,作爲國老的林航去世了,享年94歲,舉國哀悼。新華夏對外事務也大多停頓下來。

等到幕府代表受到接見,已經是一個多月過後了,在加上先前幕府猶豫的時間,更是超過了半年,而此時幕府的實際控制區由於此起彼伏的叛亂,已經大大縮水,僅僅侷限在以江戶爲中心的關東平原上,面積不足鼎盛時期的三成。

如果林航在世,知道歷史的新華夏肯定會給予幕府最強烈的支援。然而,雖然已然有極少數一代崖山人在世,但是由於年邁,早已不問世事,對於外部並不敏感。而他們的家人也由於並沒有將遙遠的日本看在眼裡,不想讓這些瑣事幹擾這些老人平靜的生活,導致這些極爲仇恨日本的一代崖山人並不知道倒幕運動已經提前發生了。卻因此讓新華夏做出了一個讓後來極爲後悔的決定。

新華夏給倒幕軍發出一份公函,質詢倒幕軍對《江戶條約》態度。

不出意外的,島津齊興同意履行《江戶條約》的所有內容。由是,新華夏對日本發生的事情不再關注。

倒是一直對東亞虎視眈眈的英國人覺得自己有了機會,英國人開始接觸此時倒幕軍的靈魂人物島津齊興。島津齊興是什麼人啊?穿越者啊。雖然不情不願的答應了新華夏人的一切條件,但是怎麼會不知道一家獨大的害處?此時英國人上門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很快就同意給予英國人與新華夏同等的權利,以換得英國人的支持。

英國人所追求的就是經濟利益,既然倒幕派願意給予,且又有掌控大局的極大可能,自然是不遺餘力的支持。在英國人的支持下,倒幕派勢力更大,幕府的勢力一天天的削弱。

直到此時,新華夏由於國喪結束,政府的職能開始正常化,外交部長林東旭才接到了幕府的求援信。

林東旭可能是父親的影響,對於日本觀感很差,巴不得日本越亂越好。因此,聽聞倒幕運動爆發初期,對與日本的混亂局面事實還是相當歡迎的。只是,形勢的變化太快了,誰也不曾想到,一個犄角旮旯地方的大名,就能將看似強大的幕府打得節節敗退。

林東旭從平衡的角度出發,提議新華夏對幕府展開支援。

張軼輝也深諳平衡之道,自然是點頭表示同意,並提請國會批準。由於只是對幕府提供軍援,且需要幕府提供資金購買,軍售的條款很容易就在國會獲得通過。

如此,幕府終於獲得了新華夏的米尼槍,並獲得了了一條米尼槍生產線彈藥生產線,以滿足幕府的持續作戰需要。

獲得了軍火的幕府軍並沒有第一時間發動反攻。原因很簡單,幕府軍對於火槍的使用很不熟悉。爲此,新華夏派出了教官,對幕府軍進行培訓。誰都知道,一支教官隊伍對軍隊的影響,不僅是新華夏派出了教官,英國人同樣也在倒幕軍派遣了教官,試圖影響各自支持的對象。

此時的日本形勢稍微和緩了一些。幕府軍是因爲處於守勢,不得不積蓄力量;而倒幕軍則是面對突然擴大的地盤,發現自己的軍隊不夠用了,必須徵召更多的部隊。而且,倒幕軍人員分步廣泛,不僅有天皇信任但是不掌握實權的公卿,還有各地其心各異的大名,表面和氣之下掩蓋著種種明爭暗鬥。天皇想要扶植公卿的力量以抑制地方豪強;而各地大名都想掌握新政府的實權;即使是起義的主力薩摩藩與長州藩也是有矛盾的,因爲他們都想掌控新成立的天皇政府。

但是,*桶總歸是要被點燃的,首先動作的是幕府。經過新華夏短短三個月的培訓過後,幕府軍雖然在士兵的射擊精度上還有所欠缺,但是作戰素養上有所提高,使用火槍作戰已經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幕府首先動手的對象並不是倒幕軍或者說是天皇所在的京都,而是尾長大名。作爲與幕府有血緣關係的親藩大名,理應與幕府同進退。然而,尾張大名卻背叛了自己,與倒幕軍眉來眼去。試問,幕府如何能忍?

尾長大名在幕府軍進攻的時候,正與天皇的使者在秘商呢,根本就沒有做好軍事準備,可能在他們心目中,還以爲幕府會因爲親戚對自己手下留情呢?卻根本沒想到自己的背叛給幕府造成多大的傷害。

一方是早有準備,同仇敵愾,另一方面卻是沒有絲毫準備,還心存幻想,戰鬥結果早已註定。幕府軍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進了尾張大名的城堡。請大家不要奇怪,一個大名怎麼就這麼容易被幹掉呢?你只要想著,一支精銳軍隊攻克一個鄉鎮是怎樣的結果就明瞭了。不錯,一個普通的大名在明朝可能就是一個鄉村的土鱉老財,最大的大名不過就是大明一個下等縣的土地與人口。

尾長大名的覆滅終於重振了幕府的威望,至少是關東地區的大名,紛紛表示對幕府的服從,並派出了自己的軍隊參與幕府對外的戰爭,雖然此時的幕府已經看不上這些大名的冷兵器部隊,但是作爲炮灰還是不錯的。

幕府的強勢行爲終於讓內部紛爭的天皇政府難得平靜下來,在薩摩藩與長州藩的主導下,迅速組織軍隊進行反擊。當然,由於軍事力量處於弱勢,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京都重新組織了防線。

雙方鏖戰了半個月,損失直線上升,但是誰也沒有討得了好。力量的差異由於攻守的不同而得到最大的彌補。雙方乒乒乓乓的又斷斷續續的打了三個月,無論是幕府軍還是倒幕軍都無法獲得關鍵的勝利,雙方都萌生退意。

這時候,英國人跳了出來。混亂的形勢下,除了軍火,其餘物資基本上是賣不出去的,這讓視錢如命的英國人如何能忍,“我們是來賺錢的,可不是看你們耍猴的。”拉著雙方要求和談。

雙方借坡下驢,展開和談。

本來已經準備好西瓜準備觀戰的新華夏意猶未盡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新華夏也要參與和談。當然,是作爲會議的協調方出現,與英國人的角色一樣。

英國人與倒幕軍自然想說不,但是幕府軍自認爲新華夏是自己的考靠,自然要拉著入夥。

雙方的談判自然是明搶暗戰,經過多番討論後,提出了“王政復古”,讓天皇成爲國家首腦,但是實權卻掌握在大名聯合會議手中。

按照大家的協商,每個大名都有進入聯合會議的權利,將來的政府就由聯合會議選舉產生。這一點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每個大名錶決的權重問題。

一些小的大名自然是是希望“人人平等”,每個大名都擁有一個表決的名額,大家彼此開心。

但是對於薩摩藩與長州藩這樣的大藩來說,就顯得十分不公平了,因爲他們人口更多,領地更廣,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倒幕的過程中出力最大。

幕府將軍代表很自然的提出,以自己領地內的石高來確定彼此的表決權中。這個方案明顯對將軍有利,因爲他們掌握著最肥沃的土地與最多的人口,石高自然不少。衆人雖然知道將軍代表的提案有著明顯的私心,但這卻是此時“最公正”的方案。

雖然倒幕的大名更多,但是大家各有想法,倒是幕府的支持者此時顯得上下一心,在多番暗中拉攏分化下,幕府代表提出的方案竟然獲得了通過。

於是,幕府將軍雖然失去了將軍的稱號,但是卻成了世襲的聯合會議主席,擁有一成五的表決權,遠遠超過倒幕的主力薩摩藩與長州藩,他們的表決權重只有半成。更嚴重的是,幕府的權重再加上親近幕府的大名權重,幕府直接控制的聯合會議權重已經超過了四成。即使不能獨立組閣,但是要想做個反對派卻是輕而易舉。

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二百零五章 新華夏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幕府的救命稻草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二百五十二章 星條旗不再寂寞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怒人怨的賣國賊和中堂第一百八十章 明清大戰再起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六十六章 林航的外交處女秀(一)第三十九章 欺軟怕硬的崖山人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四十五章 忙碌的工業部長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一百九十章 墨西哥獨立第九十九章 龍與麒麟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第一百五十八章 美西海戰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命不凡的坤申科特第四十九章 乾隆,你的風度呢?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一百八十章 明清大戰再起第二百零九章 屈辱的美利堅第二百一十七章 雞蛋碰石頭的海戰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二百零二章 滿清最後的勇士(二)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二百四十六章 普法戰爭第七十章 彈冠相慶的新華夏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一百三十一章大明海外殖民第一人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二百零七章 少爺般的新華夏軍隊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望而去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華夏的教師生涯第一百八十七章 滿清北遷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華夏的野心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八十五章 烽火江南(五)第十八章 移民進行時第七十四章 大明臺灣府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滿清的決絕第四十五章 忙碌的工業部長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十五章 奴隸與自己人(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美西海戰第一百九十章 墨西哥獨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樣的島津齊興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講義氣的新華夏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洲國家共同體第三十八章 團結的力量第八十四章 烽火江南(四)第六十二章 巴亞爾塔海戰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東北再起波瀾第二百五十五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安分的阿帕奇人第六十一章 頭大如斗的費雷拉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九十三章 橡膠總督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世皆驚的新華夏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八十四章 烽火江南(四)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二百零九章 屈辱的美利堅第七十九章 美洲中部風雲(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老將出馬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帶路黨伊達爾哥第二百五十四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一)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榮的新華夏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安分的阿帕奇人第七章 北美,我們來了第一百零五章 蘇族人立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英國人的小算盤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一百五十八章 美西海戰第六十二章 巴亞爾塔海戰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五十二章 漢奸家族
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二百零五章 新華夏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幕府的救命稻草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二百五十二章 星條旗不再寂寞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怒人怨的賣國賊和中堂第一百八十章 明清大戰再起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六十六章 林航的外交處女秀(一)第三十九章 欺軟怕硬的崖山人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四十五章 忙碌的工業部長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一百九十章 墨西哥獨立第九十九章 龍與麒麟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第一百五十八章 美西海戰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命不凡的坤申科特第四十九章 乾隆,你的風度呢?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一百八十章 明清大戰再起第二百零九章 屈辱的美利堅第二百一十七章 雞蛋碰石頭的海戰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二百零二章 滿清最後的勇士(二)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二百四十六章 普法戰爭第七十章 彈冠相慶的新華夏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一百三十一章大明海外殖民第一人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二百零七章 少爺般的新華夏軍隊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望而去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華夏的教師生涯第一百八十七章 滿清北遷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華夏的野心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八十五章 烽火江南(五)第十八章 移民進行時第七十四章 大明臺灣府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滿清的決絕第四十五章 忙碌的工業部長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十五章 奴隸與自己人(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美西海戰第一百九十章 墨西哥獨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樣的島津齊興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講義氣的新華夏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洲國家共同體第三十八章 團結的力量第八十四章 烽火江南(四)第六十二章 巴亞爾塔海戰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東北再起波瀾第二百五十五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安分的阿帕奇人第六十一章 頭大如斗的費雷拉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九十三章 橡膠總督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世皆驚的新華夏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八十四章 烽火江南(四)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二百零九章 屈辱的美利堅第七十九章 美洲中部風雲(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老將出馬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帶路黨伊達爾哥第二百五十四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一)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榮的新華夏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安分的阿帕奇人第七章 北美,我們來了第一百零五章 蘇族人立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英國人的小算盤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一百五十八章 美西海戰第六十二章 巴亞爾塔海戰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五十二章 漢奸家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莎车县| 永靖县| 微博| 清苑县| 集安市| 永清县| 库车县| 衡东县| 三门峡市| 邳州市| 晋中市| 湛江市| 嘉善县| 尼勒克县| 德庆县| 山东| 钟祥市| 左云县| 洱源县| 上饶市| 麻阳| 开平市| 新平| 漯河市| 临沂市| 泌阳县| 松潘县| 秦皇岛市| 峡江县| 达孜县| 林芝县| 微博| 东城区| 河东区| 新乐市| 涟水县| 额济纳旗| 宣城市| 蛟河市|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