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七章 滿清北遷

乾隆看著東北的地圖,良久,良久,方纔幽幽的說道,“祖宗們早已經爲我們這些不孝的子孫安排好了退路了。”

“陛下是要馬上放棄關內?”福康安有些訝然,他也不會想到一向剛強的強龍竟然會萌生退意。

乾隆說道。“朕仔細的思量了許久。正如同漢人所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初,我們趁著明末大亂,方能趁亂入關,即使佔據京師,對於掌控漢地,以睿親王之雄才偉略,依然沒有太大信心。我聖祖在朝,大清已然進入鼎盛,對於漢民之防範,依然不曾稍減,爲此,依然加緊督建柳條邊。朕自登極以來,猶自不敢稍有懈怠,就是爲了保住這祖宗留給我們的風水寶地。有了它,我們就不能算敗。反之,如若繼續呆在中原,雖有一時之勝,無非是讓我滿人緩慢的流盡鮮血罷了。”

福康安聽出,乾隆如此言語,就是爲自己說服自己做出的解釋,並不需要別人寬慰,只要靜靜的聽講便是。

終於,乾隆給福康安下了一道密令.率領精銳,再次北上,掃除明逆在東北的最後幾個據點。

福康安有些擔心,“陛下,京師殘破,奴才正好護送您到新京,然後北征。”

老皇帝眼光中露出少有的犀利,“不,朕暫時不能北上,必須爲我滿人北上創造一個緩衝的時機。否則,難保各地的牆頭草會對我滿人展開屠戮。”

乾隆的決絕讓福康安露出少有的真正尊重。話說乾隆這些年來由於失敗的陰影,對於一些正直大臣的忠言逆耳十分牴觸,反而對於和珅這樣善於溜鬚拍馬的弄臣十分親近,似乎是爲了逃避現實。這也難怪,越是頹廢之人,越是不想別人在邊上叨叨。不過,總算在最危及的時刻,顯示出了英明之主的姿態。

福康安說道,“那,陛下您的安全?”

乾隆豪氣的一揮袖子,“朕身邊依然有精兵良將數十萬,有海蘭察這樣勇冠三軍的猛將護衛,明軍雖衆,又奈我何?”

福康安更知道,明軍遭遇接連打敗,又怎麼可能再次抽調大部隊進攻京師?因此,福康安對老皇帝故作豪邁的舉動就十分了然了。不過,凡事看破不說破,對於皇帝更要如此。

半個月過後,福康安就率領10萬精兵再次北上,?意圖再次掃蕩外東北地區,給東北這個所謂的龍興之地創建一個安全的後方。

與此同時,乾隆根本沒有召集羣臣廷議,直接決斷專行的下令,在內地的各處滿洲八旗駐防城內把其實並以及家屬,還有包衣奴才爲主的漢八旗士兵及家屬全部北返。以京師爲中轉站,最終返回東北。

乾隆自然明白這道命令一旦下達,所代表的意義,那就是,滿清在漢地的統治即將崩盤。但是爲了讓滿人能夠得到善終,也只能如此了。不過,乾隆知道,自己一旦當著諸位大臣的面宣佈滿人北遷,必然招致漢臣的反對,這些蒼蠅的意見雖然不值得在意,但是在耳邊嗡嗡嗡的也煩人不是。回到東北,這些漢族大臣似乎也不太需要了,他們的存在更多的是爲了安撫漢族民衆的需要。

至於北方的基建。這些年,滿清的東北建設也不是白費的。黑土地的富饒後世中國人都知道,幾乎不用施肥,土地都肥得流油,與美國的耕地一樣,是世界上僅有的大片未經耕作的土地了。而且,此時的滿人還沒有完全退化,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意志力都相當不錯。在滿清官府的督派下,開墾了一片又一片的良田,不僅解決了自身的需求,還大有富餘。這也爲滿足人口回遷東北創造了條件。

隨著滿族人口的北遷,北方老百姓都已經明白,即將變天了,更何況嗅覺靈敏的官員?這些官員在滿清的奴性教育下,都已經站不直腰了,自然明白自己應該幹什麼。在滿人在的時候,自然是唯唯諾諾的奴才相,但是滿人一旦北遷,他們馬上變了副面孔。當然,讓他們襲擊滿清的北遷隊伍,他們是不敢的。不過,滿人走了,城頭變幻大王旗,說的就是他們,一如後世滿清的總督、知府們脫掉官袍換上西裝就成了革命者一樣。

結果就是,滿人前腳走,後腳江山變色。大明不費一兵一卒,竟然就將自己的領土擴大了近乎一倍,除了京畿,漢地十八省其餘大部已經懸掛了大明的旗幟,讓黃冠誠目瞪口呆。

黃冠誠這些日子以來十分煩惱,原本黑亮的頭髮都現出片片斑駁。沒辦法,原本形勢大好的局面,就由於原本設想美好的分兵北上而慘遭大敗,足足損失了二十萬兵馬,即使對於人多兵廣的大明來說,也是痛徹心扉。此次的失敗,據逃回來的塗宏達所說,就是由於新華夏的擅自退兵,可是卻沒有說他是咎由自取,新華夏已經做出警告。

塗宏達的言語自然極大影響了黃冠誠對新華夏的觀感,然而,黃冠誠卻不好說什麼。因爲新華夏在出兵之前,就對大明的使者說,只負責協助大明佔領京都,卻不會幫助協防。大明已經默認了這個方案。更何況,此次出兵,新華夏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戰鬥力,大明也不想因此而與新華夏交惡。黃冠誠只能獨自吞下苦果。

誰知道,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乾隆竟然下令滿人北遷,讓北方山河變色,大明竟然不戰而勝。形勢的變化竟然如同過山車般反覆,讓人訝然無語。

不過,無論如何,擴大了自己的領土都算得上是好事情。於是,黃冠誠此時最大的工作量,不是來自國內的事務,而是不停的給北方宣佈反正的滿清官員下發委任狀,讓他們安撫民心,等待南方的救援。

滿清可不會老老實實的北遷。北方雖然貧瘠,但是蚊子還有二兩肉,更何況是老百姓?再窮,你家總有點糧食吧?當然,滿清最大的關注點還是北方的漢人富戶。以往,爲了維持自己的統治,滿清還要對這些富戶進行拉攏,但是,現在自己都要撤退了,還有什麼需要顧慮的嗎?大搶特搶,掘地三尺,北方哀鴻遍野。

沒辦法,一面是急劇擴大的領土,另一方面,卻也是急劇擴大的貧困人口,嗷嗷待哺。黃冠誠有心下令大明軍隊對滿清展開追擊,可是部隊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再戰。沒辦法,只能下令南方加緊向北方運送糧食等賑災物資。

可是,表面繁榮的大明一旦想要賑災,卻發現自己似乎沒有那麼多糧食。雖然大明佔據著此時中國最富饒的土地,其實也就兩個地方盛產糧食,一是江南,而是湖廣。只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江南人追逐經濟利益,大力發展栽桑養蠶,侵吞了大量的糧食作物用地,導致原本富庶的江南,所產的糧食竟然不能夠滿足自身龐大人口所需,還需要從湖廣調運糧食。

因此,黃冠誠看到自己國內的糧食庫存只有100萬擔不到的糧食。雖然看著不少,但是相對於北方三四千萬的救災人口,可就是杯水車薪了。

“乾隆乾隆,你果然好狠呢。”黃冠誠再次頭痛起來。

這時候,外交部長朱佩仁建議,“據聞新華夏農地衆多,糧食充裕,我們也許可以從新華夏購買糧食。”

黃冠誠這些天由於新華夏不講義氣的舉動,潛意識就不想想到新華夏,否則,以他的智慧,早就應該想到新華夏纔是。黃冠誠摸著自己額頭,“新華夏人一切向錢看,我們想要與他們交易糧食,可就免不得大量的金錢,可是我們連番大戰,國庫已經空的能跑耗子了。”

“先賒欠吧。”朱佩仁倒是很想得開。

黃冠誠拍著腦袋,“頭痛醫頭,也只能如此了。另外,最好爭取新華夏能夠分幾年時間讓我們還清貨款,最近幾年,北方勢必要耗費我們無窮財力。”

安排朱佩仁前往新華夏談判去了。

新華夏對於大明的求購糧食的要求倒是痛快答應了。

這些年,新華夏的糧食產量每年都可是高速增長中。也許是漢人農民對能夠吃飽的追求太過迫切,明明家裡面已經儲備了足夠三四年吃用的糧食了,還是在不停的開荒,種糧食。可是,新華夏爲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卻不敢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還是不得不以保護價收購,導致國內的糧食儲備已經足夠國內消耗十年以上。

我的天,這麼多糧食堆積在倉庫,變成陳糧,最後還怎麼吃得下?又不是十年成釀。因此,新華夏一面發展養殖業、以及造酒等消耗糧食的輕工業,一面就是積極推銷糧食出口。此時的歐陸就是新華夏的糧食出口大戶,但是即使如此,新華夏的糧食庫存還是維持在滿足國內消耗的8年左右。

這時候,大明突然冒出來緊急求購,則能不讓新華夏喜出望外?

雙方很輕鬆的達成了向大明出口一千萬擔糧食的協議,大明可以在五年之內還清貨款,免息。皆大歡喜。

第一百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計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隱忍的顒琰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說中的大沽炮臺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十一章 澳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三)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華夏的教師生涯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前兩年的霧月政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一章 一夢上百年第二百五十四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二百一十五章 德川幕府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一百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七十九章 美洲中部風雲(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帕奇俯首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艱難的抗爭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迪卡波的末日第二百零九章 屈辱的美利堅第十章 睦鄰友好(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終結第七十章 彈冠相慶的新華夏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二百零一章 滿清最後的勇士(一)第十四章 奴隸與自己人(一)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一百八十九章 氣急罵孃的西班牙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第九十四章 華夏聯邦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三十七章 遠東總督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一百零一章 新總統的兩個難題(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一百五十九章 喬遠山的野心第一百三十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第二百五十一章 野心昭然若揭的日本第十九章 喋血馬尼拉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三十一章 受虐的棒子國祖先第二十三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二百六十章 史上第一次空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虎頭蛇尾的馬尼拉海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帕奇俯首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一百一十五章 萊剋星頓的槍聲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狐貍梅特涅第一百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計謀第二百一十章 被英國人放鴿子的西班牙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頑固的尼古拉認栽了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第二百五十三章 迪卡波的末日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師歡迎你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七章 北美,我們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萊剋星頓的槍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五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二)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二十七章 意外的清西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二百三十章 1819,大明不戰而勝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六十一章 頭大如斗的費雷拉第一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洛裡達布蘭卡第七十三章 臺海大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漸生嫌隙的華明關係第一百一十五章 萊剋星頓的槍聲第五十章 華清乙酉海戰第十八章 移民進行時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四十九章 乾隆,你的風度呢?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頑固的尼古拉認栽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三章 孰敵孰友第一百八十八章 講義氣的新華夏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命不凡的坤申科特
第一百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計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隱忍的顒琰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說中的大沽炮臺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十一章 澳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三)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華夏的教師生涯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前兩年的霧月政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一章 一夢上百年第二百五十四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二百一十五章 德川幕府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一百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七十九章 美洲中部風雲(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帕奇俯首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艱難的抗爭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迪卡波的末日第二百零九章 屈辱的美利堅第十章 睦鄰友好(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終結第七十章 彈冠相慶的新華夏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二百零一章 滿清最後的勇士(一)第十四章 奴隸與自己人(一)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一百八十九章 氣急罵孃的西班牙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第九十四章 華夏聯邦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三十七章 遠東總督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一百零一章 新總統的兩個難題(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一百五十九章 喬遠山的野心第一百三十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第二百五十一章 野心昭然若揭的日本第十九章 喋血馬尼拉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三十一章 受虐的棒子國祖先第二十三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二百六十章 史上第一次空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虎頭蛇尾的馬尼拉海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帕奇俯首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一百一十五章 萊剋星頓的槍聲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狐貍梅特涅第一百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計謀第二百一十章 被英國人放鴿子的西班牙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頑固的尼古拉認栽了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第二百五十三章 迪卡波的末日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師歡迎你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七章 北美,我們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萊剋星頓的槍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五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二)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二十七章 意外的清西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二百三十章 1819,大明不戰而勝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六十一章 頭大如斗的費雷拉第一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洛裡達布蘭卡第七十三章 臺海大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漸生嫌隙的華明關係第一百一十五章 萊剋星頓的槍聲第五十章 華清乙酉海戰第十八章 移民進行時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四十九章 乾隆,你的風度呢?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頑固的尼古拉認栽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三章 孰敵孰友第一百八十八章 講義氣的新華夏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命不凡的坤申科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双牌县| 翁源县| 武邑县| 廊坊市| 杨浦区| 盘锦市| 云南省| 松滋市| 木兰县| 区。| 弥勒县| 新郑市| 鄢陵县| 苗栗县| 遂平县| 历史| 繁昌县| 新宁县| 北海市| 鲁甸县| 宜宾市| 灵寿县| 辰溪县| 慈利县| 富裕县| 康保县| 长葛市| 长寿区| 图木舒克市| 彭水| 尉犁县| 邢台县| 洛扎县| 财经| 潢川县| 区。| 伊春市| 梁平县| 仁怀市|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