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

新華夏對於是否參戰,早就在參議院吵開了鍋。

有不少保守派人士,其實主要存在於下野的國家黨大部分議員,在張柏林三子、國家黨副主席張逸達的率領下,提出“中立”方案,其實也就是不參與歐陸大戰的提案。在他們看來,新華夏在歐洲根本沒有什麼利益所在,即使幫助任何一方都不能獲得很大的利益,反而會損耗大量人力物力,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漢人一貫保守,普通民衆又短視的居多,張逸達等人的提案在國內很有市場。現在的新華夏政壇,已經是崖山人二代或者三代的天下。他們習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早已失去了祖輩披荊斬棘的勇氣與決心。一如新華夏的民衆,安逸富足的生活過得久了,關注身邊小事,關注國內事務的興趣遠遠超過國際事務。這也就難怪張逸達他們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了。

另一派就是林東旭爲代表的執政一方,自由黨了。他們看待國際事務的角度更加高遠,自然明白,新華夏可以不追求全球海軍的優勢地位,但是,至少必須要掌握亞太乃至印度洋地區的絕對控制權,因爲,新華夏最需要的工業原料,石油,就在那裡。

任何時候,只有武力纔是獲取利益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至於戰爭會失敗,新華夏顯然有所考慮,雖然歷史上的兩次大戰,以德國爲首的一方都已失敗告終,但是兩次戰爭,關係最終戰果的,無一不是原本的局外者美利堅的參與。現在,新華夏存在於美洲西部,顯然隔絕了美利堅參戰的可能。否則,美利堅就要面對比自己更加強大的新華夏,顯然極爲不利。當然,這些都是林航遺留下的日記本記載的。

現在的新華夏雖然人口依舊不能和英法等人口大國相比,只有九百萬出頭,但是經濟實力極其強勁,已經不下於大英帝國本土國民生產總值,憑藉的自然是領先於當前世界的工業技術。新華夏農業也早已實現了機械化,需要的農業人口遠少於其餘農業國,使得城市人口已經國民總數的七成,是一個標準的工業化國家。相比較自己的鄰國美利堅,除了人口稍微少了三百多萬,經濟實力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最能體現肌肉的工業,更是差了一個數量級。新華夏已經不在擔心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自己在陸地上的利益形成實實在在的威脅。

然而,畢竟建國時間太短,新華夏在海外利益的擴展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新華夏海軍實力確實不錯,可與大英帝國也能一戰。但是,大英帝國幾個世紀前就佈局世界,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與補給基地,從而能夠讓自己的海軍行走於世界大洋,已經是此時事實上的全球海軍。

反觀新華夏,此時最多能夠保證自己在亞太地區與加勒比地區的海軍力量投放,再遠就有些力不從心了。然而,中東卻是新華夏關鍵的關鍵利益所在。

而英國已經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完全掌控了中東,與英國一戰,勢在必行。所以,新華夏將海戰的目標定在了亞太地區,一來有大明的就近支援,二來,最後關頭,可以出動華澳海軍。雖然英國在澳洲東南部也有殖民地,但是由於距離的緣故,澳洲一直是英國流放犯人的場所,人口發展緩慢,到現在也不過三十幾萬人口,而新華夏澳洲卻有二百萬的人口。一旦開戰,英澳的人口只會成爲華澳的人質。

兩派在國會兩院多次辯論,在衆議院415票中,支持海外用兵提案的只有127票;在參議院內,支持用兵提案的稍好,有135票,但是也只佔參議院三成五。這就導致,林東旭一派的提案胎死腹中。

因此,普魯士雖然提出了新華夏出兵援助的請求,在新華夏竟然激不起任何波瀾。

作爲總統的林東旭萬般無奈之下,想到了一個計策。

在總統的授意下,參議院一些重要參議院得以參觀了處於國防部直接管轄的動力研究院,在那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第一次看到了柴油機,汽油機,甚至還有坦克,貨車,比蒸汽機更加小的體積,更大的輸出功率,讓他們立刻明白了石油的重要性。至於中東是否有石油,參議員們不知道,但是林東旭等人信誓旦旦的表示,“已經在中東偷偷的進行了試採,油質上乘,據估計儲量也遠超新華夏本土,這是新華夏的地質專家石才智生前推測之言。”

石才智可是一代崖山人,新華夏幾乎所有的礦藏都是石才智“勘探”出來的。當許多人(當然不包括崖山人)都人認爲絕不可能開採出礦藏之地,石才智一力堅持,並獲得了崖山人的“無條件”支持,開採除了珍貴的黃金、煤炭、鐵礦、銅礦等等的。在新華夏人看來,石才智就是新華夏的“礦神”。他所的話,就是顛真不破的真理。

終於,林東旭一派的提案,在參議院議長張軼輝的極力引導下,獲得了參議院超過半數的支持,至於衆議院,此時更像是受氣小媳婦,最多是新華夏的管家身份,參議院這個新華夏主人的代表都發話了,他就只能掏錢了。新華夏的戰爭機器終於啓動起來。

1832年5月,新華夏以海外利益有可能受到侵害爲由,增兵東亞地區,並舉行了一個新華夏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軍事演習,代號“亮劍”,計有無畏級戰列艦5艘,巡洋艦13艘,其餘大小艦船更是超過四十艘。演習區域就在菲律賓海。此時軍演最主要的基地就是朝鮮的濟州島。此時的濟州島整個島嶼已經被朝鮮租借給新華夏,成了新華夏在東亞最主要的海軍基地,不僅監控東海,甚至也可以順便影響自己盟國,大明。

新華夏這次海軍軍演十分接近南呂宋,那是西方在亞太地區圍堵大明與新華夏南下的最重要據點。

面對新華夏明顯挑釁的行爲,十分緊張,將警戒等級直接調到了一級戰備狀態,直接就是臨戰狀態了。

自古以來,借演習之際行齷齪之事不在少數。

這一次,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意外。

新華夏演習時,有幾枚炮彈“意外”的落到了南呂宋的一個港口比斯利格,並炸沉了一艘軍艦與幾艘民船。港口自然是不可能善罷甘休,對新華夏提出了嚴重抗議。

事後,新華夏演習艦隊司令陳德功不痛不癢的道歉了一番,表示這完全是炮彈誤射,是無心之舉,並假兮兮的表示願意個人的名義進行補償,但是補償費用僅僅只有1萬華元,連艦船的損失都不能彌補,更遑論其他。

西方列強從來都是強盜,只有他們欺負別人,哪輪到別人欺負他們?

駐紮此地的聯合司令部原本就有臨時決斷的權利,哪堪忍受新華夏明顯的挑釁行爲?再說了,在呂宋原本就駐紮了超過百艘戰艦,哪能讓眼前的小蝦米逃脫,置列強的顏面何在?

聯合艦隊司令,英國人凱利斯下令主力艦隊逼近新華夏艦隊,迫使他們投降,這樣就可以不戰而勝。

但是新華夏這支演習的艦隊,大多數艦齡較新,速度方面也是大大快與聯合艦隊,竟然被他們成功逃逸,併成功逃到了北呂宋的巴萊爾。這是被呂宋太平洋沿岸一個重要的港口,大明同樣在此地駐紮了一支數量不少的艦隊。

聯合艦隊來到巴萊爾,要求大明交出新華夏肇事船隻。

但是,一來,大明與新華夏是盟友;二來,大明與西方列強在呂宋南北對峙,原本就有不少衝突,自然不可能答應。

雙方正在嚴正交涉,新華夏艦船突然衝了出來,對著聯合艦隊就是一陣炮轟,聯合艦隊不得已迎戰。

新華夏艦船數量不多,似乎很不得以的逐步向港口方向撤退,聯合艦隊逼近港口。接著炮戰繼續,聯合艦隊有幾發炮彈不巧的落到了港口內,炸燬了幾艘小漁船。

駐守此地的大明駐軍再也無法忍受,在港口提督張亮的命令下,岸防炮首先開炮,接著,大明艦隊也全部出動。

聯合艦隊與大明海軍的戰爭終於爆發。

不過,新華夏演習艦隊即使加上大明此地的艦隊,數量與戰鬥力上也與聯合艦隊有較大差距。經過一番戰鬥,不敵聯合艦隊,新華夏與大明的混合編隊不得已放棄港口,沿著外海北上,一路繞行,來到了大明在北呂宋最大的港口,也是大明在被呂宋主力艦隊所在地,馬尼拉。

聯合艦隊有心追擊,但是繼續進攻必然導致大明與西方列強的直接開戰,這個責任不是一個聯合艦隊的司令所能承擔的。支援先前與大明的衝突,事出有因,最大的責任在新華夏,這一點完全可以用來扯皮。

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二百零四章 項莊舞劍第四十八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華夏的野心第五十一章 反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澳洲危機第一百九十一章 巴拿馬地峽,必須是我們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星條旗不再寂寞第一百五十一章 美利堅的野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賽亞號引發的衝突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少年國家說第一百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計謀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林則徐的困惑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二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雖勝猶敗的乾隆第五十五章 暗潮涌動的東北亞第二百零二章 滿清最後的勇士(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四十五章 忙碌的工業部長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第十九章 喋血馬尼拉第七十七章 美洲中部風雲(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三)第二百零五章 新華夏的決心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倒黴的金娃娃與新華夏的推第四十三章 寧熙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部交易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師歡迎你第八十五章 烽火江南(五)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四十章 小國的悲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八十二章 烽火江南(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普法戰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樣的島津齊興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明城的歸屬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公平公正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二)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六十三章 在新華夏的日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嚇退的英國佬第七十一章 被暴擊的荷蘭人第四十章 小國的悲哀第九章 睦鄰友好(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喬遠山的野心第四十七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一)第一百八十章 明清大戰再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奧爾良(二)第七十二章 秦嵐的戰爭第二百零二章 滿清最後的勇士(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奧爾良(二)第三十章 好大喜功的崖山人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一章 一夢上百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世皆驚的新華夏第一百四十三章 焦慮的英國人第十八章 移民進行時第一百三十八章 滿清的決絕第一百三十三章 漸生嫌隙的華明關係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終結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割據第五十三章 決戰永明城(一)第七十五章 林家棟的鎮長生涯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華夏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五十二章 漢奸家族第二百一十二章 打落牙齒和血吞的西班牙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第十章 睦鄰友好(二)第九十三章 橡膠總督第二百四十章 初露獠牙的日本第二百三十八章 爆發的島津齊興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八章 鄰居的試探第六十九章 英王的邀請(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頑固的尼古拉認栽了第三十八章 團結的力量第七十五章 林家棟的鎮長生涯
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二百零四章 項莊舞劍第四十八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華夏的野心第五十一章 反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澳洲危機第一百九十一章 巴拿馬地峽,必須是我們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星條旗不再寂寞第一百五十一章 美利堅的野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賽亞號引發的衝突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少年國家說第一百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計謀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林則徐的困惑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二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雖勝猶敗的乾隆第五十五章 暗潮涌動的東北亞第二百零二章 滿清最後的勇士(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四十五章 忙碌的工業部長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第十九章 喋血馬尼拉第七十七章 美洲中部風雲(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三)第二百零五章 新華夏的決心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一百四十四章 倒黴的金娃娃與新華夏的推第四十三章 寧熙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部交易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師歡迎你第八十五章 烽火江南(五)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四十章 小國的悲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八十二章 烽火江南(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普法戰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樣的島津齊興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明城的歸屬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公平公正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二)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六十三章 在新華夏的日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嚇退的英國佬第七十一章 被暴擊的荷蘭人第四十章 小國的悲哀第九章 睦鄰友好(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喬遠山的野心第四十七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一)第一百八十章 明清大戰再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奧爾良(二)第七十二章 秦嵐的戰爭第二百零二章 滿清最後的勇士(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奧爾良(二)第三十章 好大喜功的崖山人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一章 一夢上百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世皆驚的新華夏第一百四十三章 焦慮的英國人第十八章 移民進行時第一百三十八章 滿清的決絕第一百三十三章 漸生嫌隙的華明關係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終結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割據第五十三章 決戰永明城(一)第七十五章 林家棟的鎮長生涯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華夏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五十二章 漢奸家族第二百一十二章 打落牙齒和血吞的西班牙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第十章 睦鄰友好(二)第九十三章 橡膠總督第二百四十章 初露獠牙的日本第二百三十八章 爆發的島津齊興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八章 鄰居的試探第六十九章 英王的邀請(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頑固的尼古拉認栽了第三十八章 團結的力量第七十五章 林家棟的鎮長生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维西| 文山县| 新田县| 乌拉特后旗| 平果县| 岢岚县| 林口县| 砀山县| 金沙县| 余干县| 丹江口市| 滁州市| 济阳县| 玛多县| 泗水县| 宾川县| 屯留县| 阜南县| 呼和浩特市| 莱州市| 绿春县| 兰溪市| 临猗县| 德江县| 高州市| 武夷山市| 尼勒克县| 连平县| 蓝田县| 固始县| 咸阳市| 永新县| 盘锦市| 上犹县| 玛曲县| 许昌县| 区。| 仲巴县| 遵化市| 禹城市| 城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