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睦鄰友好(一)

別克拔海並不死心,又接著試探了一次,只是戰果更爲慘淡。

崖山人見對面的印第安人根本沒什麼遠程的手段攻擊到自己,就完全放下心來,對於對面齜牙咧嘴跑過來的印第安人再也不怕了,還有說有笑的指指點點。至於有槍的青年,在被衆人嘲笑膽小後,也滿臉通紅的舉起火槍,發誓,敵人不到百步,不,五十步,也不對,不到城牆邊上,我絕不開槍。萬一再失手,那就更丟人了。

因此,別克拔海的族人雖然有了準備,但是損失卻更加慘重,有超過一百五十人的傷亡。別克拔海狠狠的最後看了一眼崖山人的城牆,下令撤兵了。

崖山人很想來個追擊戰,狠狠的教訓一下這支敢於挑釁自己的印第安人。不過,無論是軍事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讓崖山人只能按耐住自己的想法。

事後,崖山人籌委會很開就這次作戰的不足展開了討論。

首先是人員素質。雖然崖山人實行全民皆兵的策略,並進行了相關的軍事訓練。但是一來訓練時間較短,二來大家參與軍訓的積極性不高,能拖久拖,能偷懶就偷懶。現在,外來的侵犯對於崖山人來說其實是件好事情,因爲大家並沒有產生人員傷亡,還引起了大家的警惕。隨後大家對於軍訓的熱情也確實高漲起來,最典型的就是陳小虎。以前一貫是偷奸耍滑?,賴著不去軍訓,現在倒好,不僅在訓練時間刻苦認真,在別人休息的時候竟然還在訓練。原因不過是,當時投放第一槍的膽小鬼就是他。爲了洗刷自己的恥辱,就以加倍的訓練來換取衆人的灌木想看。有了陳小虎的榜樣作用,大家訓練熱情空前高漲。

另外就是武器。衆人雖然沒有接觸過現代武器,但是對於現代武器的一些性能還是瞭解的。就衝著火繩槍那糟糕的引燃速度,就讓衆人十分無語。這次是敵人較少,這個缺點還不是很明顯。但是若是成千上萬的敵人前來,崖山人的火繩槍恐怕最多發射一輪就沒有了用武之地。當務之急,遂發槍必須研製出來。

燧發槍相對於火繩槍,最主要的是有了一個隧發機構。

燧發槍,由法國人馬漢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

崖山人雖然沒有見過,但是林航作爲一名網文作家,平時也搜索了不少燧發槍相關資料,因此有林航這個半拉子專家在邊上,想要製造出來並不困難。最關鍵的卻是不起眼的彈簧的製造。燧發槍所需要的彈簧,力度要適中,體積還要小。說實話,以此時崖山人的技術水平,是製造不出合適的彈簧鋼的。不過有一點,崖山人有倉庫啊。雖然沒有現成的彈簧,但是崖山人卻在一批兒童玩具內尋找到了合用的彈簧,力度正好,體積也不大。接著,據說燧石在一般有石頭的江邊就找得到,但得是有鵝卵石的江岸沙地,中間就夾著一些天然的火石,是一種土黃色半透明的石頭。崖山人又不得已來到江邊的鵝卵石中間尋找燧石。

一大幫子人在江邊咋咋呼呼的尋找了好幾天,合用的燧石卻不過百八十塊。不過,畢竟是找到了。經過切割,還是能夠滿足上千支火槍使用的。於是,崖山人第二代火槍誕生,並命名爲復興二型火槍,全面淘汰了復興一型。

當崖山人爲了自己的安全而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野牛部落以族長奧巴斯爲首,巫師與戰士首領陪同,還有其餘幾名男男女女,前來拜訪崖山人。

爲了顯示重視,自然又是秦嵐負責接待。

自從進入崖山人的城牆過後,奧巴斯等人的眼珠子就幾乎沒有眨過。在他們看來,這羣陌生人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神奇。在遠觀就覺得稀奇了,近看更是不得了。

印第安人自己搭建的茅屋,即使是尖頂,也幾乎沒有超過兩米的,即使印第安人身材矮小,平均都是1.5到1.6米的身高,但是,想要進入自己的房屋都要低著頭,彎著腰,縮著一團,擠坐在屋內。房間,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睡覺的地方。也就村落中作爲議事大廳的房屋稍微高大些,能夠擠坐下十幾人,讓大家開個會。

但是,看看這些外來者的房屋,僅僅接待用的客廳,就能容納下不下百人。雖然在崖山人看來,不算什麼,但是在野牛部落人看來,就是近乎神蹟了。

不僅如此。房間內,想象印第安人那樣,大部分人家都是緊緊一個磚石或者木頭搭建的牀,矮小的類似於凳子的玩意,除此以外,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而這羣外來者呢,傢俱分類十分明確,無論是吃、睡、聊天都有一套完整的傢俱。衆人原本還不明白這些傢俱的用途,待崖山人首先示範了用途過後,才明白這些傢俱使用起來是多麼的方便。自己以前的生活,簡直就是……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

接著,天氣臨近傍晚,崖山人打開電燈,開始招待這些野牛部落之人。

這些印第安人傻呆呆的看著明亮的電燈,即使眼淚都被刺激的出來了,還是忍不住的繼續觀看。崖山人趕緊示意他們收回視線,尼瑪,萬一眼睛看壞了,就做不成朋友反爲敵人了。

接著,崖山人獻上了此時所能戰士的最佳食物,土豆燉牛肉。只讓這羣印第安人熱淚盈眶,“媽的,牛肉俺們也吃多了,怎麼就沒有這個味呢。”

結果,崖山人還沒怎麼動筷子了,這羣印第安人面前的牛肉連同土豆就不見了蹤影。崖山人不得已,只有繼續加大供應量。最後結果,最能吃的印第安人戰士首領,吃了足足4大盤土豆燉牛肉。要知道,崖山人此時裝牛頭的盆子,還真是盆子,與後世人經常使用的臉盆大小差不多。就這樣,被他們吃完了。

由於語言不通,雙方只能用手勢與表情展開交流。雖然困難,許多地方難以瞭解,許多時候都是雞同鴨講,不明白深切含義。但是由於只是初步結識,只要相互之間表達善意就好,倒也不用太多言語。

在待到了第二天,這羣印第安人就回去了,不過,留下了一名小姑娘,就是族長的女兒娜塔莎。是個只有十三四歲、很活潑的小姑娘。崖山人留下她,自然是想讓司徒寧熙學習他們的語言,以便以後的交流。

而小姑娘之所以願意留下,自然是因爲崖山人“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以及寧熙送給她的一套漂亮裙子。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雙方互動逐漸加強,聯繫越加緊密。

崖山人心裡其實有些數,知道當初切奴克人能夠知道崖山人的到來並發動對崖山人的進攻,信息來源必然來自野牛部落。因爲崖山人所處是野牛部落的領地。但是沒關係,無論是國家與國家間,還是部落不部落之間,都不會是簡單的非敵即友的關係。

崖山人需要野牛部落的勞動力與肉食類物資,而野牛部落也需要與崖山人結盟以對抗“殘暴”的切奴克人。雙方很快就各取所需的結成了非正式的同盟關係,野牛部落也正式遷居到崖山人的城牆之外居住。崖山人幫助他們建造了房屋,並圍砌了城牆,讓崖山人的城牆變成了內城牆,安全性更加增強。

不僅如此。在野牛部落的穿針引線下,周圍許多較小的部落紛紛投靠過來,尋求與崖山人的結盟。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爲崖山人“不求回報”的高風亮節的舉動。因爲崖山人是“免費”幫助他們建造房屋,並教授大家種植的技巧,讓大家第一次知道了吃飽的滋味。

崖山人所要求的,不過就是“等價”交換,比如崖山人可以用一匹布交換一頭野牛,一把刀可以交換一匹羊什麼的。各取所需,大家都很開心。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樣的島津齊興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九章 睦鄰友好(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邊會談 好心的新華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六十三章 在新華夏的日子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九十七章 太平洋南航線(二)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一百零五章 蘇族人立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二百二十八章 虎頭蛇尾的馬尼拉海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明城的歸屬第二百零四章 項莊舞劍第四十一章 與美同居(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一百七十章 疾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第七十九章 美洲中部風雲(三)第一百九十章 墨西哥獨立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部交易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史上第一次戰略轟炸第一百四十一章 賽亞號引發的衝突第十四章 奴隸與自己人(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榮的新華夏第七十章 彈冠相慶的新華夏第一百五十八章 美西海戰第三十六章 崖山人的立身之本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八十三章 烽火江南(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七章 北美,我們來了第六十二章 巴亞爾塔海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族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六十一章 頭大如斗的費雷拉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售的捆綁條件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東北再起波瀾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美國獨立第一百三十三章 漸生嫌隙的華明關係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十六章 落地生根第八十七章 崖山版的新儒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嚇退的英國佬第一百九十九章 隱忍的顒琰第六十八章 英王的邀請(一)第二百章 不要把我當病貓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邊會談 好心的新華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帕奇俯首第一百四十四章 倒黴的金娃娃與新華夏的推第五十三章 決戰永明城(一)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喜出望外的杜桑第二十八章 善於截胡的崖山人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售的捆綁條件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第一百零五章 蘇族人立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部交易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華夏生活館(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德川幕府第二百章 不要把我當病貓第三十三章 麪包與理想(二)第七十七章 美洲中部風雲(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海地獨立第二百三十三章島津齊興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八章 艱難的抗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美利堅的野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售的捆綁條件第二百零七章 少爺般的新華夏軍隊第一百七十五章 海地獨立第八十五章 烽火江南(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華夏的教師生涯第一百一十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一)第二十三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路易斯安那的歸屬第二十一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二第十四章 奴隸與自己人(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樣的島津齊興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九章 睦鄰友好(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邊會談 好心的新華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華夏的吸引力(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六十三章 在新華夏的日子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九十七章 太平洋南航線(二)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一百零五章 蘇族人立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二百二十八章 虎頭蛇尾的馬尼拉海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明城的歸屬第二百零四章 項莊舞劍第四十一章 與美同居(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華夏的調停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一百七十章 疾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第七十九章 美洲中部風雲(三)第一百九十章 墨西哥獨立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部交易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史上第一次戰略轟炸第一百四十一章 賽亞號引發的衝突第十四章 奴隸與自己人(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榮的新華夏第七十章 彈冠相慶的新華夏第一百五十八章 美西海戰第三十六章 崖山人的立身之本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八十三章 烽火江南(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七章 北美,我們來了第六十二章 巴亞爾塔海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族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六十一章 頭大如斗的費雷拉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售的捆綁條件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東北再起波瀾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美國獨立第一百三十三章 漸生嫌隙的華明關係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十六章 落地生根第八十七章 崖山版的新儒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嚇退的英國佬第一百九十九章 隱忍的顒琰第六十八章 英王的邀請(一)第二百章 不要把我當病貓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邊會談 好心的新華第一百四十八章 阿帕奇俯首第一百四十四章 倒黴的金娃娃與新華夏的推第五十三章 決戰永明城(一)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喜出望外的杜桑第二十八章 善於截胡的崖山人第八十章 清緬戰爭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十三章 倒黴的森田次郎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售的捆綁條件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第一百零五章 蘇族人立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部交易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明奴爾幹都司第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華夏生活館(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德川幕府第二百章 不要把我當病貓第三十三章 麪包與理想(二)第七十七章 美洲中部風雲(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海地獨立第二百三十三章島津齊興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審時度勢的福康安第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八章 艱難的抗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美利堅的野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售的捆綁條件第二百零七章 少爺般的新華夏軍隊第一百七十五章 海地獨立第八十五章 烽火江南(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華夏的教師生涯第一百一十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一)第二十三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路易斯安那的歸屬第二十一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二第十四章 奴隸與自己人(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沙海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墨竹工卡县| 商河县| 忻城县| 彭泽县| 云阳县| 辽阳市| 昭通市| 合水县| 洛阳市| 琼海市| 阿拉善盟| 洛扎县| 永定县| 吉安县| 神木县| 察隅县| 普兰店市| 曲靖市| 镇康县| 高台县| 嘉善县| 和平县| 元阳县| 宁津县| 海伦市| 泰来县| 霍山县| 布拖县| 肇东市| 南江县| 乡宁县| 正定县| 景谷| 紫阳县| 曲沃县| 瑞昌市| 隆子县| 皋兰县| 射阳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