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3個多月的漫長航行後,1768年6月,人困馬乏的西班牙艦隊才抵達巴亞爾塔港。
只是剛一進港口,就發現,情況似乎不對啊。港口黑煙滾滾,殘垣斷壁,更有許多地方是血跡斑斑,一片狼藉,明顯是戰爭的創傷。
此次西班牙艦隊的總指揮是魯伊斯大校,是名陸軍少將,因爲此行有5500多名陸軍士兵,作戰計劃也主要是登陸作戰,因此,才能成爲總指揮。不過,魯伊斯明白海戰的複雜性,雖然軍銜最高,但在航行的過程中,艦隊的實際指揮權在莫雷海軍上校手上。從這一點上將,魯伊斯確實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官,絕不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逞能。
魯伊斯見到情勢不妙,召集同處旗艦的莫雷上校前來商議。
莫雷是個謹慎的海軍軍官,他的建議是,利用剩餘不多的物資趕緊返航,在下一站重新補充物資再考慮是否再戰。因爲沒有物資,沒有休整,整支艦隊根本無力戰鬥。
魯伊斯此時也有此意,只是有人贊同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罷了。不過在損失了巴亞爾港的情況下,魯伊斯對於此次的軍事行動已經不抱有勝利的希望了。魯伊斯作爲少將,相當於殖民地的上層領導階層,比莫雷瞭解的情況更多。他明白,在崖山人鋼鐵鉅艦的威脅下,自己的艦隊幾乎不可能掌握制海權。這也是費雷拉甚至所有西班牙上層的共識。他們之所以此次依然出兵,除了有不得已而爲之的逼迫,更有一個偷襲的計劃。他們不指望海軍能夠取得勝利,而是寄希望於憑藉艦船數量的優勢,突破敵人數量稀少的艦船,登陸作戰,從而獲得最終的勝利。換而言之,勝利的關鍵不在於海軍,而在於陸軍。因此,此次作戰指揮的最高指揮官是陸軍少將也就不足爲奇了。
但是,最接近羅城的巴亞爾塔港的實現,讓西班牙人失去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後勤基地,這就讓西班牙人的補給距離增加了三倍不止,再想進軍難度是幾何級數的增加。
只是,西班牙艦隊雖然反應較快,打算退出港口。不過有雷達優勢的新華夏艦隊,卻以最快的速度從港口外堵住了西班牙艦隊的後路。
見到了外面那黑黝黝的鋼鐵艦隊,即使是一向鎮定的魯伊斯也是暗咽口水,看向莫雷,“怎麼辦?”
莫雷咬牙切齒的說道,“衝出去,否則,我們就只能等死了。”
在旗艦的指揮下,西班牙艦船如同一窩蜂般從港口內衝出。
西班牙人的迅速反應,讓新華夏艦隊的總指揮吳永恆瞪圓了雙眼,“尼瑪,這西班牙人的反應也太快了吧,幾乎就是一愣神的功夫。”
西班牙人的一番衝擊,還是很有成效的。華夏人雖然單艦戰鬥力強,但是數量不多,六艘軍艦佈置在寬闊的港口外圍,導致每艘軍艦之間的距離較大,讓西班牙人有機可趁。而且,西班牙人這幾年也並不是沒有進步。雖然一時並沒有製造出蒸汽機這樣的“新”動力裝置,但是吃虧了的西班牙人還是在木質艦船上鋪設了薄鐵板,使得艦船在損失速度不多的前提下,防護能力卻大爲提高。這也導致了崖山人一向引以爲傲的火力強度降低了許多威脅。而西班牙人艦船的樹林,?也讓崖山人的火炮有射擊不過來的感覺。
最後,華夏人無奈之下,只能反向衝擊,再也顧不得艦船設計人員“不得撞擊作戰以儘量延長艦船壽命”警告,以求最大程度的撞沉這些西班牙艦船。
華夏人的兇悍表現讓西班牙人更加驚慌失措。等到西班牙人衝出重圍,在稍一整理隊形後點數,才發現已經損失了近2成的艦船,幸好,兩艘風帆戰列艦因爲被挾裹在大量艦船之間,倒是跑了出來。此時,那該死的新華夏艦隊還在港口肆虐,己方正好順風,已經跑了有30海里,這讓可憐的莫雷少校有了一絲安慰。
只是,隨後的事情就讓莫雷崩潰了。
新華夏的艦隊在僅僅三個小時後,就在自己的屁股後面出現了。先是一陣火炮射擊,見到戰果不是很顯著,尼瑪,該死的華夏人竟然又玩起了衝撞戰術。
天可憐見啊,現在海戰還有誰用這麼粗魯的方式撞來撞去呢。可是他媽的華夏人就這麼的撞得不亦樂乎。一個是鐵疙瘩,一個是木頭的,石頭碰雞蛋,結果就是這麼的讓人無奈。
可憐的莫雷試圖讓驕傲的西班牙人發起接舷戰。可是,華夏人根本不給他們這個機會。首先是華夏人的艦船更加高大,西班牙勇士向上佯攻很難;而且,新華夏艦舷是滑不溜丟的V型鋼鐵結構,西班牙勇士們根本無從借力從而登船。
結果就是,西班牙的勇士們如同螞蟻般被崖山人的艦船撞落水中。由於他們大部分是陸軍,落到海里已經基本上是沒有生路了。其實,即使是會水的海軍戰士,戰爭過程中,落到海里,也是免不了死亡。
莫雷含著熱淚,下令艦隊再次突圍。
終於這一次遭遇戰過後,新華夏艦隊竟然有一天沒有出現,難道這該死的華夏人因爲距離的緣故已經回去了?西班牙殘餘艦隊人員歡呼雀躍。
只是,事實證明,他們是太樂觀了。
經過近半個月的追逐,西班牙艦隊殘餘終於抵達後世哥斯達黎加的蓬塔雷納斯。他們滿心希望能夠獲得充足的補給並安穩的休整一下。
只是,那殘垣斷壁的港口讓他們知道,崖山人已經提前打掉了他們最後的希望,他們已經失去了所有的補給。這個消息就如同冬天裡被澆了一盆冷水,讓西班牙人一陣透心涼,幾乎喪失了全身的力氣。
莫雷等人強打精神,以壁虎斷尾的決心,通過甩掉速度較慢的船隻,再次向南逃去。莫雷此時簡直連死的心的都有了,在多次追擊中,西班牙人已經損失了超過四成的艦船了。
西班牙海軍雖然已經沒落了,但是老大帝國的榮耀依然掛在西班牙人嘴邊,尤其是他們的軍人,依然是一羣好鬥的公牛。莫雷與魯伊斯大校商議後,覺得這麼逃跑也不是個事,畢竟,華夏人的艦船速度甚至超過了他們。西班牙人雖然損失了大量艦船,但是都是以速度較慢的商船與運輸船爲主,戰艦還是大都保留了下來。因此,他們決定破壺沉舟,與華夏人海軍來個最後的決鬥,魚死網破。
離蓬塔雷納斯不到50海里的海面上,殘餘的200多艘西班牙艦隊,排成經典的圓弧形戰列陣型,靜悄悄的等待這決戰的最後來臨。
新華夏艦隊一來,就明白了西班牙人的意圖,但是,決戰嘛,正是新華夏人想要的。以定遠艦爲核心,排成雁行陣,快速向處於圓弧陣中央的兩艘最大的戰列艦衝去。
魯伊斯雖然叫囂著要決戰,但是看到敵人那龐大的艦身泛著幽光,以一騎絕塵的速度對著自己衝來,依然是慌不迭的下令自己所在的旗艦向後撤退,其餘艦隊卻向自己方向靠攏,以阻滯敵艦。
西班牙人陣型一片混亂。
陣型的混亂,讓西班牙人的艦船數量優勢也是蕩然無存。新華夏艦隊在西班牙艦羣裡以猛虎撲羊之勢一陣肆虐。從整體場面上看,西班牙艦隊憑藉數量優勢將新華夏艦隊包圍,但是新華夏海軍軍艦那防禦能力變態的鐵甲艦,讓西班牙人的火炮幾乎起不到作用。因此,他們可以毫不畏戰的依舊湊在了一起,在局部形成了數量優勢,掌握了戰場的主導權。
即使有西班牙人艦船悍不畏死的突入到華夏人的艦隊內,但他們也能憑藉結實巨大的艦身輕鬆的將擋在前面的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西班牙艦船撞破,撞沉,讓西班牙人損失急劇增大。
莫雷等人已經喪失了接戰的勇氣,有了投降的打算。碰巧,前面一陣大霧,能見度不足百米。西班牙人大喜,這是上帝的福音啊。而且,利馬就在距離自己不足20海里處,衆人欣喜若狂。但是,他們的上帝明顯拋棄了他們。在港口方向,華夏人那魔鬼般的艦隊正悠悠然的出現在眼前。
好鬥成性猶如公牛的西班牙人徹底崩潰了。不帶這麼玩人的,都見到希望了,又被硬生生的掐斷了。
西班牙人徹底絕望了。先是一艘小船首先掛起了白旗,如同傳染般,周圍不斷有艦船舉起了白旗。最後甚至傳染到了旗艦上。
魯伊斯舉起手中的火銃,試圖阻止部下投降,但是看見原本身著漂亮、整齊制服的士兵們已經成了乞丐一樣的骯髒,眼睛裡還有那一絲祈求與希望,更多的卻是絕望與木然。魯伊斯將火銃對準了自己的腦袋,自殺了。
莫雷帶隊投降。
華夏人雖然受降了莫雷,也返回了羅城,但是卻沒有結束此次戰鬥。因爲,崖山人的策略是以戰促和。既然戰爭了,就要將規模擴大,打得西班牙人感覺到痛,徹骨的痛,要主動求和才行。
因此,新華夏海軍以明輝號爲補給艦,開始南下,一路掃蕩。
西班牙人雖然經過多年的征服,控制了拉美的大多數區域。但是所有的區域都是靠港口爲節點組成的一張大網。失去了港口,就打斷了這些節點,對於西班牙人控制拉美無疑是最大的打擊。相信刀架在西班牙人頭上,也阻止不了他們和談了。
新華夏海軍南下掃蕩也不是無止境的,都是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港口。主要原因自然是補給問題。雖然明輝號體積大,但是也帶不了足夠新華夏海軍抵達拉美大西洋沿岸的港口。
新華夏海軍的掃蕩持續了半年時間。在遠東海外軍團的協助下,掃蕩並攻陷了拉美太平洋沿岸北至墨西哥南至麥哲倫海峽間的數十個大港口,搶奪的物資價值不下百萬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