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西方世界主要國家愛之間矛盾重重,很少有聯合的機會。然而,隨著新華夏的崛起,西方世界主要大國有了聯合的趨勢,比如,一項孤立的大英帝國,也曾經悄悄的多次聯合西班牙,荷蘭與新華夏對抗過。
不過,這些都是暗地裡悄悄進行的,直到此時,東方另一個令人駭然的國度,被拿破崙稱爲“睡獅“的大明在東方重新崛起,並初次露出了獠牙,對準了呂宋,才讓西方世界真正驚懼。單獨的新華夏並不足懼,他們雖然有技術,有經濟實力,但是沒有充足的人口,連自身的領土都比較難以開拓,就更別提對外部的殖民了。單獨的大明也不足爲懼,他們有人口,有資源,但是內部矛盾重重,且沒有開拓殖民地的野心。
但是,現在情形不同,這兩個國家不約而同的展開對外殖民,大明是針對東南亞,而新華夏是針對南美洲,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共同的擴張區域,那就是太平洋地區。而這兩個國家的聯合,就是分令人驚懼了。這兩個國家聯合起來,佔據世界總人口的三成,經濟總量也超過世界的三成,更有數之不盡的鋼鐵鉅艦,海軍總實力即使以噸位計,也是遠超大英帝國。
驕傲的大英帝國第一次審視在自己的“光榮孤立”與大陸平衡”政策。其核心就是維持歐陸的各國的均勢,讓大英帝國以超然的姿態左右縱橫。
然而,現在大明帝國與新華夏同時露出了獠牙,且聯手態勢明顯,讓強大的大英帝國單憑自己根本不可能應付,由此,再次想到了聯盟。
英國人想到的首要目標就是法國。作爲西方世界綜合國力僅次於英國的國家,法國無論是人口還是國土面積都是西歐最多與最大的,只是現在處於英國人壓制之下,舉步維艱罷了。
但是,兩國早就因爲拿破崙戰爭而交惡,雖然路易王朝是英國人推上位的,但是民心所向,卻是帶領他們登上歐洲霸主地位的拿破崙。路易王朝雖然不喜歡拿破崙,卻不敢違背民意直接與英國人交好,否則迎接它的只有垮臺。
不過,英國人也有招。拿破崙戰爭之後,法國人主要的損失不在於本土,而是海外殖民地的大量喪失,獲利最大的就是英國。英國人想要討好法國人很簡單,只要捨得。
爲此,攝政的威爾士親王派遣自己的親信查爾斯詹姆斯福克斯前往法國與法國人談判。
此時的路易十八由於長期軟弱的個性,導致在國民心中沒什麼威望,也是急於提升自己的影響。聽聞英國人前來商討結盟事宜,十分欣喜,委派自己的親弟弟,後來的查理十世,現在的阿圖瓦伯爵參與談判。
阿圖瓦是一個十足的強硬守舊派,傾向於以鐵腕恢復國王的權利,並恢復法國昔日的榮光。只是由於自由派當政讓他似乎顯得有些無所事事,但其實是在四處串聯,打算來個執政奪權。
路易十八將談判的權利交給他正合他意。
其實其實也沒什麼太多的談判技巧,也沒有多少的勾心鬥角,一個願意將自己從對方獲得的東西歸還,前提知識單純的結盟,甚至正式的軍事聯盟都算不上,暫時也就是停止敵對活動罷了。而且,英國人也是出了血本了,表示,如果法國人在以後願意配合英國人展開軍事行動,將允許法國艦船通過蘇伊士運河,甚至願意將中南半島的部分權益交給法國人,比如越南。
阿瓦圖一看就心動了,即使簡單的停止軍事行動,什麼都不要付出,都能重新獲得自己先前的殖民地,將來更有新的殖民地納入自己口中,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雙方首先簽訂了一個友好互助合作條約,聽起來很有新華夏特色,其實在後世都是爛大街的代名詞。簽訂次跳躍其實知識第一步,爲將來在互信程度提高後見了,正式的聯盟奠定了基礎。
這份協定雖然有濃重的保守派痕跡,但是路易十八本身也是希望提升法國的國家地位以穩固自己的政權的,因此,最後簽訂了這份友好互助條約,
接著,福克斯開始訪問歐洲第三海軍強國西班牙。西班牙此時對英國人的憎恨其實要超過法國人對英國的觀感,正因爲唄英國人連著戲弄了兩次,都是答應出兵而最後關頭卻靜坐,讓人十分無語。因此,福克斯並不是單獨前往,而是帶上了阿圖瓦公爵。
作爲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緣皇室,西班牙王室與法國王室關係天然親近。尤其是,法國人相當大氣,甚至算得上是個冤大頭。當初法國西班牙聯盟對抗大英帝國,卻在七年戰爭中失利,法國是失去加拿大,而西班牙是失去佛羅里達。結果,爲了安撫西班牙夢遊,法國直接大氣的將面積更大幾乎是佛羅里達十倍大的路易斯安那交給了西班牙人作爲補償。也就是雄才偉略卻略顯小氣的拿破崙上臺,才強行奪回了路易斯安那,卻也直接導致法國西班牙的關係更加惡化。
此時,法國路易王朝復辟,標誌兩國關係的恢復。阿圖瓦作爲堅定的復辟者,自然傾向於兩個王室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以加強法國的影響,重振聲威。
此時的西班牙國王費爾南多七世對於英國人在此來臨有些冷淡,只是對阿圖瓦公爵打了聲招呼,就講福克斯靚仔了一邊,讓場面有些尷尬。這也難怪,泥人還有三分土性,更何況是曾經的老大帝國西班牙?
不過,福克斯還是比較一個比較隱忍的人的,所以硬生生的壓下了心中的怒氣,雖然低著笑卻比哭還難看。
總算未來的查理十世有點外交手段,裝作福克斯與費爾南多不熟,給在座的人介紹一番。隨著福克斯的走動,場面氣氛有些緩和。
費爾南多七世雖然不爽英國人,但是因果畢竟是此時世界做強大的國家之一,遠遠不是西班牙這個歐洲二流國家所能抗衡的。在稍微晾一下可以,但是一直冷遇就不行了,這畢竟是關大英帝國的顏面,落了一向小氣量的大英帝國的顏面,後果不是都能承受的。
因此,西班牙人藉口接待阿圖瓦公爵,同時接待了福克斯。一直到此時,英西雙方的關係在外交層面菜開始有所緩和。
第二天,福克斯才獲得與西班牙人展開談判的權利。
不過涉及到正事,原本緩和的氣氛在此緊張起來。沒辦法,此時的西班牙,無論在美洲還是在亞洲,殖民地幾乎蕩然無存,僅剩下亞洲的菲律賓南部與美洲肚餓古巴還在手,比起以往全盛時期的日不落帝國,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正因爲失去的多了,對於眼前的一點東西反而更加重視。
西班牙人確實仇視大明與新華夏,因爲西班牙僅剩的兩個殖民地就在這兩個國家的家門口,然而,害怕失去的心裡卻讓西班牙人不敢輕舉妄動。
隨意,福克斯無論如何的能言善辯,西班牙人就是不接這個茬。這就尷尬了,一個人說的天花路啊追你,另一個人卻如同聾子般無動於衷。
其實,英國人也知道西班牙人想要什麼,無非就是,先要西班牙人蔘與聯盟,除非給予西班牙人鄭重且切合實際的表示,比如,保障西班牙在南呂宋與古巴的軍事安全。
福克斯在墨跡良久之下,知道再不下猛藥是不行的了,只能將英國攝政威爾士親王的親筆信拿來出來。在信中,威爾士親王鄭重的表示,願意安排兩支艦隊分貝協防西班牙的兩個殖民地,駐軍費用由西班牙與英國各出一半。
但是,西班牙人還是心裡不樂意,沒辦法,爲了抵抗新華夏與大明,無論是古巴還是南呂宋都派駐了大量的西班牙艦隊,其實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證這兩地的安全,反而加重了西班牙的負擔。駐軍都是吞金巨獸,還沒有絲毫的產出,不是一般國家所能負擔得起的。像後世許多袖珍國家,乾脆連軍隊都沒有,最多有警察維持國內的治安。
如果再加上英國人的駐軍,還要承擔英國人軍費的一半,那西班牙人即使有了這兩個殖民地又有什麼好處?這兩地搜刮上來的錢財根本不可能滿足這些駐軍的需求餓,西班牙還要倒貼,那,我何苦還要著兩個殖民地?這就是西班牙人的想法。
福克斯也很無奈啊,“我們大英帝國難得做一回好人,卻被人拒絕,也是活久見啊。”
難道讓英國人承擔英國駐軍全部的費用?說實話,英國也很不甘心,“我們是做好事好吧。”
福克斯很苦惱的結束了第二天的談判,苦思對策,幾乎一夜白髮。終於,讓他想到了一個對策,借花獻佛。這可是英國人的強項了。
此時,這些殖民強國海沒有進入帝國主義時期,對世界的的劃分也就相當於初級階段。此時的世界,其實還有相當大的土地值得列強們瓜分,比如東南亞,南亞以及地域遼闊的非洲,都是可以瓜分的土地啊。
第二天,福克斯頂著黑眼圈卻精神振奮的加入了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