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林東旭卻召開了安全會議,與一些關鍵人物探討對策。在座的都是新華夏位高權重的任務,只有他們才能真正決定新華夏的一些關鍵政策。
首先是參議院議長張軼輝詢問,“現在,日本算是完成了國家統一,開始對外露出獠牙,對於日本此次出兵沖繩,東旭到底是怎麼打算的?”
總統林東旭苦笑,“我也仔細思考了好久,若依照參議員們或者民衆的意見,直接出兵教訓日本,得益最大卻不是我們?!?
“總統說的是大明?”有人疑惑的說道。
林東旭點頭,“日本現在佔領沖繩,只是第一步,他們絕對不會滿足於暫時的利益。我們都知道,日本人多地狹,資源匱乏,根本沒有持續發展所需的資源。他們想要繼續發展,就只能依靠侵略。那麼,他們的目標在哪裡呢?”
說著,林東旭來到了一幅超大的世界地圖前面,“距離日本最近的,無非就是朝鮮、大明、呂宋。然而,大明太過龐大,不可能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所剩下的,無非就是朝鮮與呂宋?!?
邊上有人困惑的說道,“呂宋是大明的殖民地,朝鮮則是大明最親密的藩屬國,無論侵犯哪一個,必然招致大明的報復,日本有這個膽量嗎?”
林東旭想到了父親林航留下的一些筆記,說道,“要是我們,也需不會冒著天大的風險去博取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但是對於一個一無所有的賭徒來說,還有什麼不敢賭的?更何況,歷史上殘忍而自私成性的倭寇不就是日本民族性的最好證明嗎?”這其實就是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羽翼未豐就敢於以小博大與大清以及沙俄爭鬥的原因所在:失敗了,最多還是回到一窮二白的境地,勝利了,卻是鹹魚翻生,成爲列強之一。
林東旭繼續說道,“就拿呂宋舉例。大明現在佔領了整個北呂宋,並廣泛展開殖民,光是每年獲得的稻米與橡膠,總價值就不下一億華元,直接導致了我們對大明出口的稻米與橡膠等大宗農產品價格下降;另外的朝鮮就更不用說了,與日本近在咫尺,人口多,資源也不少,正是一個最好的殖民地備選,日本如何能夠放棄?”說到這裡,想到父親的斷言,說道,“日本想要發展,勢必要拿著兩個地區開刀,所未知的,無非是先後順序罷了。”
“那總統的意思?”
“我們現在就出兵東亞,不錯,是能遏制日本的野心,可是,我們能獲得什麼?孤掌難鳴。我們的對手不止是一個小小的日本,最重要的對手,在大西洋,只有大明同樣入場,我們纔有可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張軼輝點頭,“東旭的意思,我們暫時按兵不動,讓日本的野心充分爆發,試圖螞蟻吞象,最終拖大明下水。”
“不錯,日本此次出兵沖繩,想必也是派出使者到了大明,然而,大明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行動,說明還沒警醒,所以,我們也不用表現過激。”
隨後,新華夏發表了一番措辭激烈的外交抗議書,要求日本退出沖繩,卻除了驅逐日本在新華夏的外交特使,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行動,讓島津齊興放下心來,“新華夏也不過如此,也許,我們可以有進一步的行動了?!?
新華夏自然不會只盯住羽翼未豐卻野心勃勃的日本,大英帝國纔是新華夏最終極的目標。論海軍實力,新華夏勝在艦船噸位更大,技術更先進,英國卻勝在艦船數量更多,戰爭的潛力也要超過新華夏,畢竟人口與經濟水平擺在那裡。
新華夏急於削弱大英帝國的實力。
南非,後世的人都知道,幾乎是黃金與鑽石的代名詞,其中黃金儲量佔全球的60%,鑽石品質幾乎世界最佳,早期產量同樣是世界第一。
南非原本是祖魯族的居住地。不過,早在17世紀中期,“海上馬車伕”荷蘭憑藉自己強大的海上優勢,佔據了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也就是後世南非的開普。1652年,第一批荷蘭移民抵達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定居。隨後的一個多世紀裡,荷蘭人的後裔,布爾人成了當地的主體民族?!安紶枴毕岛商m語,意爲“農民”。
1795年和1806年,英國兩次佔領好望角殖民地。1814年至1815年的維也納和會上,英國以600萬英鎊的價格從荷蘭手中購買了好望角地區,開始對開普展開殖民活動。
隨後,對英國統治不滿的布爾人開始集體離開開普殖民地,向北方內陸遷移。此時,南非還並沒有發現產量巨大的黃金與鑽石礦,英國人也只是把開普當成是自己遠洋艦隊的一個重要補給點,對於內陸並不關注,因此讓布爾人得以有了喘息之機。
不過,新華夏人顯然不願意消停,悄悄派出了幾個情報人員,以商人的身份,進入布爾人控制區,先是在奧蘭治河地區發現一個超大的鑽石礦,接著又在比勒陀利亞和瓦爾河之間的一個偏僻牧場上,發現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蘭德金礦,這個金礦的位置就在後世的約翰內斯堡。
隨後,這些鑽石礦與黃金礦隨後被布爾人宣佈爲布爾人自有資產,不允許外國人所有甚至開採,讓這幾名新華夏商人帶著幾百萬華元唉聲嘆氣的返回了國內。
財帛動人心,古今中外皆然。
布爾人被幾乎是天賜的橫財砸暈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這些黃金與鑽石就是催命符啊,英國人豈能放過這些財富?然而,讓布爾人乖乖的讓出這些財富,似乎也不甘心。
隨後,在民團司令安德列斯?比勒陀利烏斯的帶領下,幾乎全部的布爾人遷出了開普,移往南非中部地區,並以最快的速度宣佈建立南非共和國,以保護這兩個價值連城的礦藏。
接著,憑藉這兩個礦藏,布爾人獲得了大量財富,並迅速的擴充著自己的軍事實力。
直到此時,大夢初醒的英國人才知道,對面的鄰居竟然這麼富有,提出一個提案,要求南非共和國並如英國開普的殖民地,宣誓效忠英王。
對於英國人如此*裸的強盜行爲,同樣是一羣亡命徒後代的布爾人怎會甘心乖乖交出如此巨量的財富,直接拒絕了英國人強盜的要求。
英國人從來沒將這羣布爾人看在眼裡,連布爾人的宗主國荷蘭都只能乖乖聽命於自己,更何況人口不足四十萬的布爾人?關鍵是,這些鑽石與黃金的儲量實在是太驚人了,足以讓英國人奮不顧身。
1829年4月英國人來了一個最後通牒,要求布爾人投降,但是,布爾人卻不爲所動,主動宣戰。布爾人此時是有實力說這個話的。
在布爾人驅逐新華夏的“商人”後,新華夏第一時間從澳洲派出自己的艦隊前往南非,名義就是接回自己的同胞,暗地裡,卻與布爾人展開了談判。
鑽石礦與黃金礦的驚人財富讓布爾人慾罷不能,爲了保住這一驚天財富,他們自然要竭盡全力,爲此,他們左手挖掘黃金與鑽石,右手就將黃金與鑽石交給新華夏,以換取武器保衛自己的礦藏。新華夏雖然失去了金礦與鑽石礦的開採權,卻以另外的手段輕鬆獲得了大量的財富。
此時,布爾人已經向英國人宣戰,但是英國議會卻在召開冗長的會議討論一些具體對策,導致援兵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抵達開普。
在英國援軍到達南非之前,布爾人已經決定先下手爲強了。打算集中優勢兵力,一路向東進攻納塔爾,並佔領德班港,獲得出??冢@樣就能夠獲得國外尤其是新華夏的志願。
布爾人主動進攻讓駐防在這些地區的英國人感覺十分差異,因爲布爾人之前可是連正規軍都沒有。
可是結果令人大跌眼鏡。英軍原以爲面對的是一羣烏合之衆的民兵,卻驚人的發現,這些民兵裝備並不比自己落後,甚至從性能上將,還要略微超過自己的主流裝備。這羣民兵雖然軍事素質較差,畢竟不是職業軍人,但是顯然經過一定的訓練,而且,人數更多,是駐防英軍數量的五倍以上。
布爾人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開始在一些重要據點佈防,嚴陣以待。最主要的有兩個地點,一是約翰內斯堡,一是德班港。
約翰內斯堡就不說了,是金礦所在地,也是布爾人最看重的地方,雖然金伯利的鑽石也很重要,但是距離開普太近,容易被英國人佔領。布爾人索要做的,只能加大金伯利的鑽石開採量,萬一守不住,也能儘量降低損失。
德班港就更不用說了,說是布爾人的生命線也不爲過。與歷史上的布爾戰爭不同,此時布爾人的獨立,雖然比起歷史還要更加倉促,但是卻有了新華夏的全力支持,從一開始就有了強有力的支持,這種支持,不僅僅是軍事裝備的提供,更有軍事素養提高、戰略方向的提前確定與明確,讓布爾人以最短的時間就形成了一支具有相當軍事素養的軍隊。
更重要的是,呼吸開始參與約翰內斯堡與德班港的城防建設。城牆這一傳統的防守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新華夏人爲布爾人做的,就是遍地碉堡,在主幹道與戰略據點位置建設碉堡,在鋼筋混凝土的加持下,布爾人以平均5天一座碉堡的速度,加固自己的城防。在德班港更是佈置了幾十門大口徑岸防炮,防備能力非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