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
乾隆聽著新任軍機首領大臣阿桂的報告,“陛下,據可靠消息,南方僞明的王秋已然去世,其指定的接任者黃冠成威德,不足以服衆,爲我朝叛逆宮兆麟威逼,已經退位,甚至據傳已被殺死,南方亂局已現,軍機處諸同僚的意見,是否趁勢發動對僞明的進攻。”
此時,僅僅是乾隆與少數重臣的小型照會。並不擔心泄密,因此,乾隆詢問,“桂中堂,汝等覺得我大清能夠再次克復江南?”
阿桂面有難色,“現今僞明在江南大勢已成,根深蒂固,恐不易斷其根基,克復江南更是難上加難,最佳態勢,戰線南推至長江一線,與僞明分江而治。”
乾隆再問,“一旦佔據江北,桂中堂可有把握守住而不失。”
阿桂跪倒叩首,“陛下恕臣等無能。”
乾隆沉吟片刻,讓阿貴等人站起來,說道,“既如此,一城一地的得失,無關大局,又何必關注?”
阿桂下跪,“陛下深謀遠慮,臣等所不及,應如何應對,請陛下明斷。”
乾隆說道,“東北爲我大清龍興之地,絕不容失。然十數年前,東北蠻夷外有新華夏賊囚之助,內有地利人和,我大清爲其所趁,痛失外東北,且威逼龍興之地。不可忍也。”
和珅此時也因爲做事謹慎又靈巧機敏,深得乾隆寵愛,得以在軍機處行走,不失時機的讚歎道,“故,陛下有鑑於此,內遷移民以實東北,大發勞役以修道路,從此東北交通便捷,再無用兵艱難之苦。聖天子明見萬里,於細微處聽風雷,能人所不能,臣敢爲陛下賀,爲大清賀。”
按道理,乾隆發言,邊上若有人膽敢插話,無疑是逆龍鱗之舉。但是和珅是誰啊,自古拍馬屁第一梯隊的人,察言觀色的能力是數一數二的。他見到乾隆說完後,面有難色,顯然是想到了在外東北的數次戰敗。此時,自然要接過這個茬,並順勢讚揚乾隆一番。
果然,乾隆聽聞和珅的馬屁後,身心舒爽,精神也是大振,“正是。東北用兵難點在於,道路不便,外加人口稀少,不足以爲大軍提供充足補給。現今,我大清在東北不僅有精兵強將,更有充足補給,以及民衆之支持,克復東北,正是良機。”
衆人趕緊拜服。即使是老謀深算的阿桂此時也有些佩服乾隆,這幾年的艱難形式不僅沒有擊垮乾隆,反而讓乾隆真正成長起來,沒有了以往在溫和表面下的盛氣凌人與對人的不屑一顧,不僅展示了自己的睿智與權謀,對於衆人也有些真心起來,使人想到了滿清的雄主皇太極,因此將滿清的官員緊密團結了起來。因此,滿清才能在風雨飄搖中依然巍然不動,與南方的大明有攻有守,殊爲不易。
此前,乾隆在東北的種種舉措,阿桂因爲南方戰事的牽掛,並沒有太放在心上,都是乾隆一手主抓的。此時,阿桂看來,確實是高瞻遠矚之舉。
因此,乾隆決定,趁著南方大明動亂,從南方抽調精銳北上,一舉攻克伯力等幾個酋長國的據點,覆滅酋長國,使得外東北再無外憂。
衆人商量此次出兵的主將人選。乾隆與阿桂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福康安。
福康安爲人堅韌,即使身處危局也能沉著應對,最關鍵的卻是計謀深沉。雖然在與南方大明的戰鬥中幾經失敗,但是表現可圈可點,在隨後的成都之戰中,重創了大明的四川軍團,使得四川戰場是滿清唯一處於攻勢的地區。此時,滿清已經重新將四川江北之地納入囊中,佔據了四川七成的土地。雖然說,福康安的成功離不開乾隆的大力支持,在四川,無論是中層將領,還是下層的士兵,都是精挑細選的,比如能征善戰的健銳營大部就在福康安屬下,戰鬥力冠絕滿清。但是,即使如此,阿桂也不會認爲自己能夠比福康安做的更好。阿桂已經預料到,自己一旦不在了,福康安就是接任自己的最好人選。因此對於破格提拔福康安的乾隆也開始佩服起來,乾隆看人用人的眼光確實很不錯。
因此,無論是乾隆還是阿桂,都在想盡量將福康安提拔重用,使之成爲類似韓信、岳飛那樣的軍中一言九鼎的無敵統帥,才能團結軍心民心,讓滿清在如此艱難的情勢下生存下去。可以說,乾隆與福康安這對君臣的組合,遠遠超過南方大明的朱憲彝與宮兆麟的組合,若不是大勢如此,絕對是被吊打的對象。
事實上,福康安確實是很有能力的統帥,可惜乾隆君臣漏掉了一點,福康安是個短命鬼,對他越是倚重,對滿清的傷害就越大。當然,這是後話了。
不過雖然確定了對北方的方針,也沒有放棄對南方的策反。按照乾隆的旨意,滿清捏著鼻子,派出間諜與宮兆麟等滿清叛逆接觸,試圖策反這些牆頭草。這樣,就可以不戰而勝,上上之策了。至於結果,就要看天意了。
1786年春,山東的清軍主力南下,發動對徐州的攻勢。
南京方面雖然政局方面有些動亂,但是爲了大家的利益,宮兆麟還是與留華派達成一致意見,停止一切在軍事與政治方面排除異己的舉動,合作一致,從南方向徐州調兵,試圖保住徐州之一戰略要地。否則,對於大明來說,攻守就將異位,將極爲被動。
但是,無論是大明還是新華夏都很難注意到的是,85年底,福康安已經悄悄的從成都北上了。福康安此行自然不可能孤身上任。由於四川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又是攻勢地位,並不擔心大明的反擊,因此,福康安帶走了幾乎所有的健銳營一萬一千士兵,以及善於山地作戰的川兵一萬五千人,這就是此次北征的主力,另外,乾隆也從北京的京營抽掉了兩萬多人,組成了五萬人大軍,號稱十萬。此次北征兵力,遠超以往,由此可見乾隆君臣滅掉酋長國的決心,甚至,這已經不僅僅是對付酋長國的了。
清軍雖然決心很大,但是行動方面卻十分謹慎。無論是成都的軍隊,還是京營的士兵,都是化整爲零的悄悄的北上,讓外人很難察覺。
說實話,滿清雖然與新華夏打了很長時間的交道,但是對於新華夏依然沒有太多瞭解,主要原因就是距離太遠,滿清很難查探到確切的情報。他們唯一確認的就是,新華夏的領導階層就是南宋崖山人後裔,雖然立國不久,但是新華夏領土已經不下於滿清,只是人口不算多,可能只有百萬不到,即使加上當地的土著,也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只是因爲資源實在豐富,國家層面算得上是國富民強,擁有舉世第一的海軍,即使是驕橫的大英帝國也因爲新華夏一紙封鎖令,就停掉了與滿清的交易。讓滿清恨得牙癢癢。
滿清不清楚新華夏陸軍的實力。但是即使數量不多,憑藉此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戰鬥力怎麼著也要超過此時的滿清。因此,滿清此次軍事行動十分隱秘也就可以理解了。
福康安是86年四月抵達的東興鎮,此時幾乎所有的部隊已經到位。雖然前面已經沒有現成的道路通往此時酋長國最大的城市伯力,但是外東北此時依舊天寒地凍,銀裝素裹,正是雪橇最好使用的時節。滿清對此次佔真不已經準備了十數年,因此,在東興鎮的物資足以供應這支五萬人的大軍一年所需,爲持久戰做了充分的準備。
四月的一天晚上,陡降大雪,前方能見度不足百米,野外更是人跡皆無。福康安此前曾經仔細探討了行軍路線,從俄羅斯人那裡受到啓發,沿著河道行進最爲便利。因爲遠東地區一年大半時間,河道結冰,是現成的天然道路。可以說,俄羅斯能夠獲得廣袤的遠東地區,靠的就是河道與雪橇。所以他們的每一次擴張都是標記這佔領了什麼什麼河流域,而不會說是什麼地區。
滿清軍隊在雪橇的幫助下,滿清軍隊冒雪沿著松花江—黑龍江河道前行,雪橇在冰面上行動極其迅速,僅僅五天時間,在子時就抵達了伯力。此時的伯力城似乎還未醒轉,依舊靜悄悄的。
雖然人困馬乏,但是敵人卻沒有防備,更是攻擊的最佳良機。
福康安下令士兵首先將火炮組裝完成,在一個多時辰後,從英國購買的野戰炮就組裝完成了。話說這野戰炮還是英國人仿效新華夏的拿破崙炮製造出來的。在北美戰場,英國人可是吃夠了新華夏這種自重較輕的野戰炮的虧。這些野戰炮只需要一匹馬甚至四五名士兵就能輕鬆前行,讓人防不勝防。隨後,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與西班牙人都是大量仿製,畢竟難度不大。甚至迫擊炮這種武器也在西方國家盛行開來,讓新華夏十分無奈。
現在,新華夏的盟友就要嚐到新華夏技術擴散而產生的苦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