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東北再起波瀾

最後,卡洛斯三世與衆臣工商量的結果就是,聯合法蘭西,一同對美利堅施壓,最壞的結果,直接動用海軍對美利堅沿海展開進攻。在西班牙人看來,新生的美利堅也許陸軍還看得過去,但是海軍力量連給自己提鞋都不配。

法蘭西雖然由於財政困難,沒有答應西班牙人的直接出兵要求,但是爲了維護與西班牙的盟約,還是發表了一番政府通告,無非是譴責美國的不義之舉。

最後,西班牙還是決定最組建一支遠征軍遠征北美。這不僅是是爲了恐嚇美國,也是爲了顯示肌肉給新華夏甚至自己的殖民地百姓看的。新華夏就不說了,與西班牙一直是事實上的敵對關係。至於殖民地,也不讓人省心,關鍵就是美利堅的獨立,讓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人民似乎看到了光明與希望,小規模抗爭不斷。而且,這還不同於以往主要是土著或者黑人奴隸的暴動,現在是本土土生白人在尋求自己的政治權利,甚至在尋求獨立,這如何能夠接受?西班牙的王室、政府、軍隊還都要靠美洲輸血來養活呢。

美國人也不是傻子,在與西班牙殖民軍開戰前,國務卿傑斐遜就秘密訪問了新華夏,並隱晦表達了吞併佛羅里達的野心。

新華夏也有自己的考量。因此,外長林航代表新華夏,支持美利堅的南下吞併佛羅里達之舉,前提是,美利堅同樣支持新華夏對德克薩斯的野心。兩個強盜彼此心領神會,相互同意了對對方的道義上的支持,完全不顧及這些土地此時還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更早前還是印第安人的故土。

當然,傑斐遜此行不僅僅是尋求這些華而不實的道義支持的,還有軍事裝備的支持。誰都知道,一旦美國人進入佛羅里達,西班牙人必然會報復。雖然西班牙殖民軍不堪一擊,但是西班牙海軍此時單論艦船以及海軍人員數量,最起碼也是世界第三的海軍,艦船數量甚至遠遠超過了新華夏。雖然新華夏也許不懼西班牙海軍,但是美利堅海軍還是相當孱弱的。因此,美利堅尋求新華夏能夠對自己的海軍進行援建,說白了,就是打白條買軍艦。

新華夏這時候的海軍更新換代計劃正在進行,第一艘無畏級戰艦無畏艦已經在一年前服役,雖然由於蒸汽輪機技術的不完善導致航速方面略低於原設定參數,只有24節,但是已經遠超過現在所有艦船。而且,後續的一艘艦船已能夠滿足全部的技術要求且噸位上還略有提升,達到了一萬六千三百噸,穩定性與適航性更好,對於遠程作戰更加有力。

同時,對於現有鐵甲艦的改造計劃也在進行中。除了定遠艦因爲在崖山人心目中有著特殊意義沒有任何改動,被靜靜的安置在華京灣作爲海軍展覽館陳列外,其餘近五年內製造的艦船都在改造中。這些艦船除了艦體較新,另外就是動力裝置也是預留了更改餘地,爲更換蒸汽輪機提供了便利。其中,5艘七千噸級戰列艦被改裝成了巡洋艦,依然被命名爲定遠級,只是變成了巡洋艦,最大速度達到26節。9艘5000噸左右的依然以旅海級驅逐艦命名,同樣更換了動力裝置,最快速度甚至超過了27節。這些艦船除了更換了動力,火炮也由於**研製成功而開始更換,戰鬥力大增。

按照海軍規劃,將配置3艘無畏級戰列艦,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以及其餘數艘補給艦在內的一支精幹、強大的遠洋海軍。雖然這支艦隊的艦船數量不多,海軍人員也不多,這是由新華夏的國情決定的。即使到了85年底,新華夏已經立國24年,但是人口也不過是一百三十萬人,與此時的葡萄牙接近,底蘊不足。因此,精幹、強大的海軍纔是新華夏所需的。不過,即使是如此,這樣的一支海上力量,足以鎮壓其餘國家海軍十年以上。

只是這樣一來,海軍的其餘艦船怎麼處置就有些爲難了。幸好,一個大明,還有此時的美利堅,就成了新華夏海軍二手貨最好的銷售場所。

大明就不說了,是新華夏的盟友,並且,按照新華夏的規劃,還應該是類似後世美帝與英國類似的那種同文同種的長期性的盟友關係。這樣的盟友,新華夏自然不吝於大力扶持。即使是沒有短期的經濟或ZZ效益,也是值得的。

至於與美利堅的關係嘛,就比較複雜,雖然將來註定是競爭甚至敵對的關係,但是在此時,在羣狼環顧的北美地區,兩個新生國家卻必須抱團取暖,互相扶持的共同強大起來,從而掌控拉美,以拉美爲後院,與歐洲列強爭雄。

因此,美國幾乎是以近乎當初建造時成本價的一半獲得了新華夏的13艘現役艦船,其中就包含3艘七千噸級的戰列艦。戰列艦在此前,甚至大明都沒有得到過。但是,爲了能讓美國打敗西班牙,也只能如此了。甚至,爲了迅速提高美國海軍的作戰水平,新華夏還派出了不少海軍作戰人員直接上船指導,算是極其誠心了。

新華夏自從支持大明覆國以後,對於外東北的關注就少了許多。

這也難怪,相比較南方富庶的大明能夠給新華夏帶來的利益,外東北就是一個黑洞,不僅沒有帶來任何收益,新華夏還要賠進去不少物資,以支撐遠東酋長國對抗滿清。此時,隨著大明統治的逐漸穩固,以外東北來策應東南的戰略已經起不到太大作用。因此,新華夏對外東北的支持度也就有所下降,讓遠東酋長國也很是不滿。

但是,新華夏沒有顧慮到遠東,不代表別人就不注意,其中,就有滿清。倒不是滿清的乾隆等人高瞻遠矚,想要維護領土主權什麼的,純粹就是自己的老路被別人給斷了,絕不可容忍。

滿清一直視東北爲自己的發源地,並且還神聖化的宣稱爲龍興之地,爲此還將原本是東北原住民的漢人大肆驅趕與殺戮,造成東北與外東北地廣人稀,百里難見人煙。只是,先是俄羅斯人經常挑釁,接著又是東北的少數民族在新華夏的支持下竟然膽大包天的建立了什麼遠東酋長國,不當人子。

現在,滿清雖然在表面上看,與大明的戰爭有得有失,甚至在四川一帶,還處於攻勢。但是,滿清上至乾隆下至普通的官僚都明白,滿清的國運已經無法持久了,原因就是少數民族的天然劣勢。大明已經重新崛起,獲得了廣大漢人的支持,這從滿清控制區內不時爆發的漢民起義可以看出來。因此,乾隆等人都有隨時撤退會回東北的打算。

但是,想要回頭,就必須把除掉遠東酋長國這顆釘子。

乾隆失敗遭遇多了,爲人也謹慎起來,不再那麼好大喜功,務實了許多。他並沒有著急忙慌的對遠東共和國發動主動進攻什麼的,而是做了許多看似微小但是十分實在有效的手段。

這幾年,雖然滿清的主戰場在南方,主要兵力也是在與大明交界的前線。但是,在東北,一方面,是滿族以及世代爲奴的漢八旗人口大量回遷,使得外東北人口由不足百萬人躍升到接近200萬人,尤其是瀋陽與長春,人口都已經超過30萬。

瀋陽作爲滿清的舊都,人口原本就多,這是宗廟所在,原本就有二十幾萬的人口,增長到三十萬並不太困難。

但是長春就不一樣了。原本長春只是一個小鄉村的存在,並不起眼。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卻極其重要。長春居於中國東北地理中心,與瀋陽與黑龍江此時最重要的城市的依蘭也就是三姓城(其實也在哈爾濱附近),幾乎是等距離的。這也是後來的僞滿洲國定都長春的原因。並且,長春深處內陸,可以避開南方大明優勢海軍的威脅。

在此建都,就可以將整個東北連結成一塊,加強對東北的控制。因此,長春比歷史上更早的發展了起來,成爲東北除了瀋陽以外第二個人口超過三十萬的城市。這也說明,以乾隆爲首的滿洲貴族已經有了退往東北的打算。

在營建長春的同時,滿清開始徵發大量的漢人勞力修築道路,試圖改善東北的交通,爲東北用兵創造良好條件,同時,1785年夏,在後來的佳木斯附近提前設置東興鎮,在此屯兵移民,與遠東酋長國的伯力遙遙相對,針對態勢十分明顯。

酋長國雖然察覺了滿清的不良意圖,也試圖破壞滿清在東興鎮建城的意圖,但是,滿清早有準備,在此提前設置了軍營。雖然只是土木結構,但是也不是以輕武器爲主的酋長國軍隊所能輕易攻克的。不僅如此,在清軍的乘勢反擊下,還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在酋長國看來,已經算得上是傷筋動骨了。畢竟,酋長國人口稀少。雖然這幾年由於建立了幾個城池,居住與生活環境得以極大改善,使得人口出生率也快速提高,但是畢竟不能像新華夏那般能夠從大明獲得移民,十幾年了,人口只增長到了35萬左右。這也是新華夏即使萬般威脅,酋長國也不願意冒險直接與滿清對抗的原因。人口太少就是一個硬傷,折騰不起。

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割據第八十一章 烽火江南(一)第九十五章 菲利普策訪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怒人怨的賣國賊和中堂第二十三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一百二十三章 美國獨立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三十九章 欺軟怕硬的崖山人第十五章 奴隸與自己人(二)第五十九章 火車、時間、新生活第八十一章 烽火江南(一)第三十三章 麪包與理想(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一百八十八章 講義氣的新華夏第一百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澳洲危機第三章 孰敵孰友第三十八章 團結的力量第一百零五章 蘇族人立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美利堅入彀第一百八十八章 講義氣的新華夏第一百二十章 趁虛而入的新華夏第六十三章 在新華夏的日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美利堅入彀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五十四章 決戰永明城(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第一百零二章 蔡永建競選鎮長第二百五十五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二)第二百零九章 屈辱的美利堅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八十七章 崖山版的新儒家第四十四章 搶佔海參崴第五十章 華清乙酉海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嚇退的英國佬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終結第八十二章 烽火江南(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幕府的救命稻草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東北再起波瀾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二百零五章 新華夏的決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二百三十章 1819,大明不戰而勝第七章 北美,我們來了第四十六章 森田次郎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一章 拉美獨立先驅杜桑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隱忍的顒琰第九十九章 龍與麒麟之爭第四十七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一)第二百零四章 項莊舞劍第九章 睦鄰友好(一)第五十九章 火車、時間、新生活第二十六章 生存空間之爭(二)第二百一十章 被英國人放鴿子的西班牙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洲國家共同體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二百一十一章 被擺了一道的張恆亮第一百九十三章 傳說中的拿破崙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安分的阿帕奇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漸生嫌隙的華明關係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命不凡的坤申科特第一百七十章 疾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第八十三章 烽火江南(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樣的島津齊興第四十一章 與美同居(一)第一百一十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德川家齊的末日第一百八十九章 氣急罵孃的西班牙第一百四十四章 倒黴的金娃娃與新華夏的推第一百二十三章 美國獨立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十章 睦鄰友好(二)第三十五章 超市?什麼玩意(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第二百三十三章島津齊興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十六章 落地生根第七十七章 美洲中部風雲(一)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
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割據第八十一章 烽火江南(一)第九十五章 菲利普策訪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怒人怨的賣國賊和中堂第二十三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一百二十三章 美國獨立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三十九章 欺軟怕硬的崖山人第十五章 奴隸與自己人(二)第五十九章 火車、時間、新生活第八十一章 烽火江南(一)第三十三章 麪包與理想(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一百八十八章 講義氣的新華夏第一百三十四章 初生牛犢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澳洲危機第三章 孰敵孰友第三十八章 團結的力量第一百零五章 蘇族人立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美利堅入彀第一百八十八章 講義氣的新華夏第一百二十章 趁虛而入的新華夏第六十三章 在新華夏的日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美利堅入彀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五十四章 決戰永明城(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第一百零二章 蔡永建競選鎮長第二百五十五章 值得尊敬的手下敗將(二)第二百零九章 屈辱的美利堅第四章 第一次被人欺負的老毛子(一)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八十七章 崖山版的新儒家第四十四章 搶佔海參崴第五十章 華清乙酉海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嚇退的英國佬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終結第八十二章 烽火江南(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幕府的救命稻草第一百五十二章 外東北再起波瀾第七十六章 郎情妾意?第二百零五章 新華夏的決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二百三十章 1819,大明不戰而勝第七章 北美,我們來了第四十六章 森田次郎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一章 拉美獨立先驅杜桑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包子進城第八十六章 巧舌如簧的胡海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隱忍的顒琰第九十九章 龍與麒麟之爭第四十七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一)第二百零四章 項莊舞劍第九章 睦鄰友好(一)第五十九章 火車、時間、新生活第二十六章 生存空間之爭(二)第二百一十章 被英國人放鴿子的西班牙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洲國家共同體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二百一十一章 被擺了一道的張恆亮第一百九十三章 傳說中的拿破崙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安分的阿帕奇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漸生嫌隙的華明關係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命不凡的坤申科特第一百七十章 疾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第八十三章 烽火江南(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樣的島津齊興第四十一章 與美同居(一)第一百一十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德川家齊的末日第一百八十九章 氣急罵孃的西班牙第一百四十四章 倒黴的金娃娃與新華夏的推第一百二十三章 美國獨立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十章 睦鄰友好(二)第三十五章 超市?什麼玩意(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第二百三十三章島津齊興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十六章 落地生根第七十七章 美洲中部風雲(一)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永顺县| 杭州市| 日喀则市| 庆元县| 巴南区| 社旗县| 黔南| 长垣县| 根河市| 和平区| 彭阳县| 西盟| 山丹县| 永靖县| 涡阳县| 闻喜县| 汾西县| 凉城县| 武山县| 德保县| 保山市| 宁阳县| 汕头市| 宁强县| 长汀县| 潞西市| 鸡东县| 林周县| 瓦房店市| 根河市| 大庆市| 清丰县| 雷山县| 永寿县| 乐山市| 雷州市| 八宿县| 德钦县| 邵东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