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恆似乎抓住了林航言語中的重點,“總統,不,外長的意思是,我們要以舊換新,裝備新的驅逐艦?”
林航點頭,“是的,無論如何,海陸兩軍都是我們新華夏立足的根本,容不得任何折扣。我們新華夏既然不能以人口取勝,那就只能依靠先進的軍事技術。雖然表面上看,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去支援軍事發展是一種極不具經濟效益的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爲二的,就比如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曼哈頓計劃,他們都是投入了太多的資源,但是卻帶來了軍事技術的領先,並全面擴展到了民用領域,爲後世美國保持技術領先創造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本人的建議是,籍此良機,大力發展先進的軍艦製造技術,爲保持技術領先打下基礎。此時的戰列艦,就如同後世的航母,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然帶來技術的一個大跨越。”
吳永恆可是明白林航在政壇的分量,雖然現在僅僅是一個外長,實質上,卻是一個隱形總統,正如同張柏林,此時名義上是總統,實質上,還是掌握著總理的實權。因此,吳永恆聽聞林航的話,簡直是不能自已,“那我們就將發展新一代戰艦?”
林航顯然有所準備,說道,“據造船廠王總工所言,我們現在電弧焊技術已經得到改進,最主要的是焊條外面藥皮的已經研製成功,雖然不如後世,但是鮮有藥皮的存在,已經能夠極大阻斷氧氣的氧化,將焊縫的強度提高到了基體材料的七成左右,不要小看這一點,這已經表明,我們可以焊接更厚的鋼板,更明確的說,就是更大噸位的鐵甲艦我們也能夠製造了。”
張柏林有些皺眉,“這樣的戰艦勢必要消耗許多資源吧?”
林航點頭,“王總工曾經提出建造較小型的無畏號戰列艦。”
林航言語一處,吳永恆幾乎難以呼吸。
無畏號戰列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是近代海軍史上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主力艦,可以稱之爲是戰列艦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無畏級戰列艦的出現,直接將戰列艦分成兩個發展階段,一是前無畏級戰列艦,與無畏級在戰列艦。由此可見無畏級戰列艦給予世界的衝擊之大。根據測試,採用統一指揮火控的無畏艦相比之前的戰列艦,命中率提升了五倍以上。因此被各海軍強國關注,引發了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主要海軍強國紛紛按照無畏號的理念建造新型戰列艦。
林航的提議絕對是不懷好意的,當然是對英國這樣的海洋國家。
就如同美國人用星球大戰計劃拖垮了前蘇聯,新華夏也意圖以無畏級來拖垮英國。表面上看,此時的新華夏與大英帝國從國力上看根本不是同一數量級的對手。但是,要知道,新華夏的核心利益始終是太平洋,而英國人的利益卻是遍佈全球,最重要的是,敵人也是遍佈全球。
新華夏的無畏級一旦建造成功,並顯示強大的威力,那麼英國人必然要花費龐大的精力仿製。但是以此事英國的技術上水平,建造這樣的戰列艦代價遠大於新華夏。更糟糕的是,英國人建造這樣先進的戰列艦,作爲對手的法國與西班牙會放任自流,任其一家獨大?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只會奮起直追。到時候,必然是新一輪的耗費巨大到傷筋動骨的軍備競賽。由此,巨型鐵甲戰艦的時代必然提前出現。
但是,新華夏到時候必然已經能夠製造出內燃機,初始的航空發動機想必也會出現,林航等人想到這裡,都是嘿嘿奸笑。四兩撥千斤,不過如此。
隨後,新華夏開始建造巨型船塢,造船廠一片繁忙。
英法等國都有駐新華夏大使,對於新華夏如此打的異動自然關注。只是,船廠內部戒備森嚴,並不允許外人蔘觀。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通過層層渠道,英法等國還是瞭解到,新華夏人原來是打算建造一艘噸位空前,超過一萬五千噸的巨型戰列艦,技術參數更是讓人驚掉下巴:平均裝甲厚度都是150毫米左右,最誇張的還是巡航速度,已經超過18節,最大速度26節。
這樣的絕密信息被這些大使探知到,自然悄悄告訴了小皮特等人,於是小皮特等人就放棄了扯皮蛋式的無效談判,急匆匆的回國了。
驕傲的大英帝國,雖然沒有與新華夏海軍直接交戰,但是通過滿清與大明的海戰,還是瞭解到,自己的艦船,雖然在動力上與新華夏比較,有些落後。但是憑藉數量的優勢,還是可以彌補的,是的自己的艦船在速度上並沒有明顯的劣勢。雖然大明最後憑藉新華夏現役的3000噸級大驅戰勝了滿清,但是英國人已經恢復了自信,因爲自己也有三千噸級的戰艦在雪藏著,與新華夏抗衡相比不難。因爲憑藉大英帝國的全國之力,已經建造了35艘這樣驅逐艦,且數量還在迅速增加,按照英國人的計劃,將建造不下於百艘這樣的鐵甲戰艦,而且,噸位還會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逐漸提高,想必,五六千對噸級的戰艦在三年左右也會製造出來,這樣,與新華夏即使交戰也就不怕了。
五大洋註定是英國人的牧場,英國人重新恢復了對自己海軍的蜜汁自信。
只是,83年初,一封來自新華夏的密報,讓英王喬治三世直接就癱坐在座椅上,一邊拿著密報,一邊喃喃自語,“天哪,這怎麼可能?新華夏人難道瘋了嗎?提出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這,絕對不可能,一萬五千噸的鉅艦,和一座小城市有什麼區別,想要驅動這樣的鉅艦需要多麼龐大的動力?絕無可能。否則,上帝都會瘋掉。”
可是,內心卻有一個聲音在反駁,“新華夏已經有了七八千噸級的戰列艦,放大一倍似乎也不是很難。”喬治三世理智的一面在反駁。
兩派激烈的交鋒讓喬治三世頭痛欲裂。
喬治三世內心忐忑,直接帶著親信就來到了蒸汽船的造船廠,船廠負責人極其自豪的指著周圍那下餃子般不斷下水的新艦,對國王說道“陛下,請看我們新艦的製造速度,也就是我們大英帝國,纔有這樣的實力,即使是新華夏,也無法以如此快的速度建造鐵甲艦吧。微臣有信心,在三年之後,建造不下百艘的鐵甲艦,足以與新華夏爭雄,看他們還敢在我們面前囂張,該是我們報一箭之仇的時候了。”
喬治三世明顯心不在焉,“你說,我們能夠建造萬噸級的戰艦嗎?”
負責人明顯在興頭上,並沒有聽清楚亨利三世的花話語,“陛下,您說什麼?”
喬治三世重複,“我們能建造上萬噸的鉅艦嗎?”
負責人目瞪口呆,“陛下,您在開玩笑嗎?”
“不要說什麼,召集船廠的主要負責人前來開會。”喬治三世顯然沒有力氣解釋什麼。
很快,船廠主要技術人員濟濟一堂,亨利三世將得到的情報交給了船廠技術人員。
衆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這是天方夜談嗎?
喬治三世看著衆人的面色,心情更加沉重,卻依然重複自己的疑問,“我們能建造上萬噸的鉅艦嗎?”
首先是船廠技術術總監,“陛下,上萬噸的鉅艦,所需要的動力難以計數,很難想想有什麼技術能製造出來。瓦特,你覺得呢?”
瓦特現在是動力製造部門的總工級人物,“陛下,?從理論上講,只要技術進步,製造這樣龐大的動力並非不可能,只是,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任何技術進步都必須要時間。”
喬治有些激動,“假設就是萬噸級的鉅艦,允許有多個動力源,你覺得這樣的動力源,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建造出來?”
瓦特沉思良久,“臣不敢打包票,也許十年,也許更長。”
喬治三世撫著額頭,“新華夏人會給我們十年時間嗎?”
答案自然是不可能。對於新華夏的飛速發展,誰都會感覺到恐懼。要知道,僅僅幾年前,新華夏還是一個人口數十萬的小國,再幾年前,更是一個小村落,可是,現在已經是人口近百萬的國家了,在西歐,已經於葡萄牙人人口基數接近了。可是國力方面,卻將葡萄牙落下幾條街。英國人有心想要遏制,可是用什麼遏制?新華夏的核心利益在遠東,在太平洋,距離英國實在太遠,沒有一支強力的遠洋海軍,誰能阻止新華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