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利堅代表來訪(二)

直到,蘇族人在新華夏的支持下,終於進入大湖區域,讓美利堅人明白,這是一支受到文明薰陶過的印第安人部落,共同的敵人易洛魁人的存在,讓雙方迅速走進。

經過蘇族人的穿針引線,並在蘇族人的護送下,美利堅人終於有了與新華夏展開直接的聯繫的可能。

1772年6月11日,新華夏接待了同樣是美洲的客人,美利堅人。

這一次美利堅代表中,有塞繆爾.亞當斯,約翰.亞當斯,佩頓.倫道夫等人,不過此時最有名望的卻是富蘭克林博士。在後世,約翰?亞當斯其實也是相當有名的,他是《獨立宣言》簽署者之一,被美國人視爲最重要的開國元勳之一,同華盛頓、傑斐遜和富蘭克林齊名。

對於此次訪問華美並尋求支持,美利堅人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畢竟,大英帝國爲當世最強國的印象深入人心。一個地處美洲西部荒涼之地的國家如何能夠有勇氣對抗大英帝國?這是一般人用腳趾頭都能想到的答案。

但是,山窮水盡了,再不可能也要試試。

他們一行人經過了廣袤的美洲中部大草原,就來到了新華夏的第一站,海城(海倫娜),一道海城,就鎮住了美利堅人。別的不說,就說那寬闊、乾淨、整潔的街道,就迥異於美利堅城市內那狹窄、骯髒、高低不平的小巷子。更令人驚異的是那高聳在桿子上的路燈,不知是什麼能源,但是十分明朗亮,遠不是此時最明亮的蠟燭所能比擬的。一行人十分困惑,只有博學的法蘭克林有些猜測。

此時新華夏已經將海城到雅城的鐵道線鋪設完成,富蘭克林等人登上了火車西行。其他人倒也罷了,最多是認爲新奇,嘖嘖稱讚。但是富蘭克林作爲一個著名的學者,對於這個蒸汽動力火車可是好奇的一塌糊塗。無論是快速性、承載性、平穩性,這所謂的火車都遠遠的超過馬車。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飛躍啊。富蘭克林肯定,即使是驕傲的大英帝國,也不會有如此先進的能夠應用到機車上的蒸汽動力。

好奇的富蘭克林幾乎忘記了此行的任務,一門心思的要參觀火車的機頭,以觀察蒸汽機的動力輸出機構。

這讓新華夏人如何能夠答應?崖山人列車長直接下令,對於富蘭克林一行禁足,只能呆在自己的頭等車廂裡,卻不能夠隨意走動。

不能隨意走動的富蘭克林,隨著黑夜的到來,很快又注意到了懸吊在車廂頂部的電燈。海城的路燈已經吸引了富蘭克林的注意只是距離太遠無法靠近研究,現在有了機會,自然要近距離研究,當場站在椅子上,要觀察電燈。

看著富蘭克林那抓耳撓腮上躥下跳的模樣,重點監視美利堅人的列車員很快走進,並警告:“不得攀爬座椅,不得接近燈泡,有危險。”

富蘭克林的舉動只讓其餘的美利堅人面紅耳赤,太沒面子,將坐立不安的富蘭克林拉坐在座位上。富蘭克林幾乎著了魔般喃喃自語,“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發明,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

不顧同伴的尷尬,拉著列車上的服務員問東問西,就是爲了對於新華夏有更多的瞭解。但是服務員也只是普通的漢人移民,哪瞭解太多,只能似是而非的搪塞一番。

富蘭克林抓耳撓腮,一邊交談一邊思索。

對於美利堅人的到訪,華夏人給與了極高規格的接待。

作爲國家總統的林航親自參與了接待,並在宏偉的華夏之鼎(國會大樓)內部的大廳舉辦招待會。可惜,崖山人最想見到的華盛頓並沒有來,讓崖山人有些失望。

造型簡潔卻規模宏大的國會大樓再次震驚了美利堅人。要知道,一直到1849年,世界上纔出現了第一例由鋼結構與玻璃建造的大型公共建築,英國的水晶宮。

英國在1851年舉辦一屆規模宏大,有世界各國參與的國際性博覽會,爲了宣揚國威,決定建造一幢臨時性但具有恢弘氣勢的展館建築。

爲避免破壞公園樹木,最終採納了皇家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的“水晶宮”設計方案,創造性地將花房式框架玻璃結構運用到建築設計之中,使樹木罩在屋頂下得以保護。結果這座原本爲展品提供展示的場館,成爲第一屆世博會上最成功的展品。

相比較而言,崖山人的國會大樓更加龐大,作爲永久性建築,耗費的鋼鐵與玻璃的量更是水晶宮的兩倍以上。

美利堅人更加信服,這是一個文明層次甚至超過大英帝國的國度。美利堅人一邊是興奮,一邊是彷徨。興奮是這樣的國度足以提供給美利堅人所需的足夠的物資支援。彷徨是因爲美利堅人似乎提供不了新華夏人的一切所需,亞當斯等人愁眉不展。他們深深的知道,這個世界,不存在什麼善意,什麼施捨,最有效也是最長久的關係,那就是利益交換。但是,如此富庶、先進的新華夏,似乎什麼都不缺,美利堅人能用什麼來交換新華夏的支持呢?

來到了新華夏,富蘭克林很快就拜託了其餘的美利堅人,要求新華夏能夠讓他參觀一下崖山人的發電設備。他已經大致瞭解,崖山人的電燈所用的能源就是電,確實是與雷電同源的那種電。崖山人對於這個大科學家還是比較尊重的,就安排專人陪同富蘭克林參觀發電廠。

即使如此,富蘭克林也是充滿了驚歎。在他的日記裡記載:

華夏人已經領先世人公認的最先進的工業文明的大英帝國,在工業文明層次上更高。他們擁有大型紡織機與織布機,甚至還有速度極快、運載能力超強的火車。但所有機器,動力源要麼是煤炭驅動的蒸汽機,要麼是電動機。

蒸汽機倒也罷了,西方國家早就出現過,最關鍵的卻是電動機。

早在1732年,?富蘭克林認爲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爲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爲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人爲規定的),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富蘭克林的這一說法,在當時確實能夠比較圓滿地解釋一些電的現象,但對於電的本質的認識與我們的“兩個物體互相磨擦時,容易移動的恰恰是帶負電的電子”的看法卻是相反。

人類製造出電卻往後推遲到1799年,意大利科學家伏特以含食鹽水的溼抹布,夾在銀和鋅的圓形板中間,堆積成圓柱狀,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電池-伏特電池。1821年英國人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據此發明了第一臺電動機。

但是,那都是至少二十幾年後的事情了。此時的新華夏以外地區,夜晚還是一個黑暗的世界,動力源還是畜力與水力,對自然地利用還是最原始的狀態。

對於新華夏的種種,富蘭克林充滿了好奇,其興趣顯然超過了與新華夏的合作,於是,新華夏任何“高科技”設備邊上,都有可能出現一個儒雅的老人,不厭其煩的與操作設備的人交流著什麼,即使這個操作設備之人是個毛頭小子。

約翰.亞當斯等人與富蘭克林的關注點顯然不同。他們同樣關注新華夏的物質文明,但是更感興趣的卻是新華夏的政治層面。

無論是最高權力歸於人民,還是權利的制衡,都讓美利堅人歎爲觀止,讓他們有耳目頓開的感覺,以往朦朧的民主思想得到了昇華與進化。

相比較新華夏的自由與民主,他們對於壓在他們頭上的大山——英國人更加憎恨,建立類似政體的意願更加強烈。

爲了揣摩新華夏的政治體制,在華夏人允許下,他們多次旁聽了新華夏的國會開會,甚至政-府內部不需要保密的會議他們也會參與旁聽。

華夏人也樂於輸出自己的“民主”制度,就如同歷史上的美國一樣。

約翰.亞當斯等人堅信,這就是文明的燈塔,將點亮美利堅人與世界其餘地區的人類的文明,讓世界的文明層次更上一層樓。

如果他們也曾經穿越到未來,知道自己的民主導師角色被崖山人取代會有怎樣的神情?崖山人每次想到這裡都是樂不可支。

不得不說,此時的美利堅締造者們依然是滿懷熱情的理想主義者,與後世山姆大叔的政客們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國勢緊張,亞當斯等人對於自己最關心的物資援助問題自然不敢懈怠,向崖山人提出物資援助要求,最主要是軍火。

第二百四十四章 布爾人的歸宿第八十三章 烽火江南(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師歡迎你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右爲難的西班牙人第三十三章 麪包與理想(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邊會談 好心的新華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稱中立的新華夏第三十七章 遠東總督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三十章 好大喜功的崖山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帶路黨伊達爾哥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明進軍伊犁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說中的大沽炮臺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二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二百二十七章 雅斯科夫的控訴第四十二章 與美同居(二)第四十四章 搶佔海參崴第二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前兩年的霧月政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師歡迎你第八十二章 烽火江南(二)第七十章 彈冠相慶的新華夏第一百五十三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售的捆綁條件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二百六十章 史上第一次空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雖勝猶敗的乾隆第四十一章 與美同居(一)第七十八章 美洲中部風雲(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華夏生活館(一)第二十一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二第四十八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穿二代們(一)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二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五十四章 決戰永明城(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世皆驚的新華夏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華夏的野心第六十六章 林航的外交處女秀(一)第二百三十三章島津齊興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二十五章 生存空間之爭(一)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華夏生活館(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二百零七章 少爺般的新華夏軍隊第六十八章 英王的邀請(一)第二十九章 傅恆的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喬遠山的野心第二百零五章 新華夏的決心第四十八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二)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望而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七十三章 臺海大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二百一十一章 被擺了一道的張恆亮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第二百一十一章 被擺了一道的張恆亮第二百四十二章 布爾泥潭第八十五章 烽火江南(五)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第三十五章 超市?什麼玩意(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一百二十二章 路易斯安那的歸屬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四十章 小國的悲哀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一百九十三章 傳說中的拿破崙第五十一章 反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傳說中的拿破崙第二百四十六章 普法戰爭
第二百四十四章 布爾人的歸宿第八十三章 烽火江南(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師歡迎你第六十章 再遇西班牙佬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右爲難的西班牙人第三十三章 麪包與理想(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邊會談 好心的新華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報復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稱中立的新華夏第三十七章 遠東總督第六十五章 廢止柳條邊?第三十章 好大喜功的崖山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帶路黨伊達爾哥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明進軍伊犁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說中的大沽炮臺第十七章 農業機械化與四茬輪種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二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二百二十七章 雅斯科夫的控訴第四十二章 與美同居(二)第四十四章 搶佔海參崴第二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九十八章 墨爾本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前兩年的霧月政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林東旭出訪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 京師歡迎你第八十二章 烽火江南(二)第七十章 彈冠相慶的新華夏第一百五十三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售的捆綁條件第二百零三章 爲難的大明第九十一章 浴血馬來(二)第二百六十章 史上第一次空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雖勝猶敗的乾隆第四十一章 與美同居(一)第七十八章 美洲中部風雲(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華夏生活館(一)第二十一章 犯我炎黃血脈者,雖遠必誅(二第四十八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穿二代們(一)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二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五十四章 決戰永明城(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世皆驚的新華夏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華夏的野心第六十六章 林航的外交處女秀(一)第二百三十三章島津齊興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技立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二十五章 生存空間之爭(一)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華夏生活館(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第二百零七章 少爺般的新華夏軍隊第六十八章 英王的邀請(一)第二十九章 傅恆的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喬遠山的野心第二百零五章 新華夏的決心第四十八章 對滿清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二)第二百二十章 島津齊興的倒幕運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望而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一百六十二章 德克薩斯共和國第七十三章 臺海大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二百一十一章 被擺了一道的張恆亮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第二百一十一章 被擺了一道的張恆亮第二百四十二章 布爾泥潭第八十五章 烽火江南(五)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二百五十章 大海戰前夕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華明同盟第二百二十三章 林則徐巡視南洋第九十二章 新加坡自治領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第三十五章 超市?什麼玩意(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一百二十二章 路易斯安那的歸屬第二百零八章 少爺兵發威第二百一十六章 英勇的日本武士第一百五十章 焦慮的新華夏第二百三十二章英國人的串聯第一百七十九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奧爾良(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四十章 小國的悲哀第一百二十四章 遠親不如近鄰第一百九十三章 傳說中的拿破崙第五十一章 反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傳說中的拿破崙第二百四十六章 普法戰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宝坻区| 皋兰县| 河西区| 观塘区| 隆子县| 依兰县| 饶阳县| 潼关县| 博兴县| 酉阳| 万安县| 望都县| 汽车| 彩票| 肥城市| 宁强县| 铁岭县| 墨竹工卡县| 黄骅市| 长子县| 扬州市| 吕梁市| 木里| 象州县| 遂昌县| 武鸣县| 崇左市| 大厂| 太湖县| 广宗县| 大埔区| 昭平县| 竹溪县| 临江市| 县级市| 永安市| 紫阳县| 奉贤区| 雅江县|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