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林航的拜訪,張柏林有些冷淡,但是還是將林航迎進了房間。
一杯茶後,張柏林首先開口,“林大總統是來看我笑話的?”
林航不緊不慢的說道?“你覺得我有這麼惡趣味?”
張柏林笑了笑,“那你此來有什麼事?”
“開門見山的說吧,我希望你能擔任我這一屆政府的總理?”
“可憐我?”
“即使可憐,總歸也要有可憐之處吧,否則,哪還值得可憐?”
張柏林一聽,有些不滿,就要反駁。
林航趕緊說道,“其實,張總理這十年的功勞,大家有目共睹。所謂創業艱難,若沒有你的披心瀝血,新華夏也不會發展的這麼好。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接下來的十年,是新華夏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崖山人,必須團結一致,帶領華夏人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邁上去了,我們就很可能成爲世界強國,邁不上去,就只能成爲二流甚至三流的國家,跟在美國人後面吃灰。因此,我希望張總理能夠不吝繼續付出努力,讓我們新華夏的步伐邁的更大,能夠甩開美國人。”
張柏林想了想,“你讓我考慮一下,明天給你答覆。”
10月10日,新華夏第三屆政府成立,總統林航,總理張柏林。同時,各政府部門也進行了調整,主要是原來的內政部被拆分。原本的內政部身兼多職,涵蓋了財政、國土資源、公安部等太多職能。其原因一是建國初期人口太少,甚至都沒有後世一個城鎮人口多,設置太多的管理部門會讓部門太多,人浮於事;二是張柏林有野心,希望攬權以實現自己的抱負。
林航以明確政府職能的理由,提請國家安全委員會重新劃分ZF部門。最後國家安全委員會將ZF部門分爲:外交部、國防部、財政部、國家安全部、農業部、商業部、工業部、交通運輸部、教育部。除了外交部與國防部,其餘部門直接歸屬總理領導。
其中,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國安部長、財政部長進入國家安全委員會,與總統、總理、參議院主席同時成爲安全委員會成員。
財政部長彭元鬆留任,鄭源宏爲國安部長,這兩人是張柏林的親信。而吳永恆接替劉元清成爲新任國防部長,孫騰衝爲外交部長,這兩人是林航派系的。黃偉爲參議院主席,是兩派妥協的結果。
軍方勢力實際上沒有變動,新成立了陸軍與海軍參謀總部,劉元清與吳永恆分別擔任陸軍總部與海軍總部總參謀長。
林航當選總統,就沒個安穩的過渡期,這不同時就有兩封外交的抗議信交到了林航手中。其實,這兩封抗議信都是在秦嵐當政時期交到新華夏的。但是,秦嵐藉口新政府即將上臺,就將這兩封抗議信轉給了下任政府。
一封是是4月從西班牙發出的,原因是新華夏越過與西班牙人約定的邊界線,在1769年新開拓了在丹佛的定居點,進而西班牙人繼續調查,才發現,更早一點時間,華夏人甚至已經在海城(海倫娜)建立了據點。
西班牙雖然逐漸沒落,但是對於別人明顯的侵犯自己的權利與利益的行爲,就是不能夠用自己的拳頭表示反對,自然還是要用言語來表示出最大的憤慨與最強烈的抗議。
另一封是英國人發出的抗議,原因自然是新華夏在澳洲建立了據點。按照英國人理論,?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爲“新南威爾士”,並宣佈這片土地屬於英國。因此。新華夏明顯是侵犯了大英帝國的領土主權。
伴隨著兩封抗議信,還有兩個國家分別派來的談判代表,西班牙談判代表是洛裡達布蘭卡,王國首相。英國的談判代表則是已經去職的前首相格拉夫頓公爵。
從來者身份上看,林航等人判斷出,西班牙人維權的決心比較堅決,而英國人僅僅是做個樣子,畢竟,澳大利亞此時荒蕪一片,英國人的囚犯還要在18年後纔會抵達澳大利亞。
因此,林航指示外交部長鄭元輝與英國人會面,最主要的是確定澳大利亞的法理地位歸屬,可以與英國人共享澳大利亞,但是西部的鐵礦產區一定要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因爲此時的澳大利亞在英國人看來,就是一片荒蕪之地,所以只是想要分得一杯羹,並沒有獨吞的打算,否則來的就不是一名前首相了。
關於北美本土的談判,事關新華夏戰略利益,林航親自與洛裡達布蘭卡展開談判。
談判之前,爲了緩和氣氛,林航帶著一衆屬員在會客廳前面迎接。見到洛裡達布蘭卡前來,林航首先面帶微笑,伸出右手。
洛裡達布蘭卡卻面色嚴峻,對林航伸出的右手視而不見,還冷哼了一聲,朝大廳裡面走去。
見西班牙人十分無理,邊上的新華夏人十分憤恨,有的軍官甚至看向了手頭邊的短火銃,林航擺手示意大家平靜下來。作爲事實上的得利方,要有包容失敗者的寬容之心,林航這樣教導衆人。新華夏人面色稍緩,跟隨林航進入自家的大廳,此時的西班牙人已經在寫著他們名字的那邊落座了。
焦急的西班牙人顯然沒有與新華夏人客套的心情,洛裡達布蘭卡待華夏人落座後,馬上就再次控訴華夏人的言而無信,不經過西班牙這個當事國的同意,擅自在西班牙的土地上修建定居點。
林航卻依舊不緊不慢的說道:“首相閣下,在貴國轉交抗議信給我們的時候,本國ZF已經做了一番調查,才發現,新華夏國民果然在這兩個地方建立了定居點。”
洛裡達布蘭卡反應很快,一下子抓住了重點,“你是說,這些的定居點是貴國的民衆自發的行爲?”
林航一本正經、還帶著有點疑惑的表情,“不好意思,這確實是本國民衆的自發行爲,本國ZF事先確實毫不知情。”
“難道沒有你們ZF的支持,這些定居點能夠建立?”洛裡達布蘭卡面帶譏笑。
林航雖然明知道自己說的沒有一句真話,卻依然語帶真誠,點頭,“確實如此。這是我們兩個定居點的資料,請首相閣下閱覽。”
上面資料上,自然是新華夏僞造的兩地居民的請願書。請願書上面寫的很清楚,這些據點的居民自請ZF允許他們開拓定居點,但是新華夏政府沒有批準。最後兩個居民點的居民以新華夏國民享有自由遷徙權與居住權爲由,自發到這兩個定居點定居及拓殖生產。並表示,自身的安全由自身負責,不用政府承擔安全責任。
洛裡達布蘭卡拿著這些明顯僞造的資料,咬牙切齒的說道,“貴國的意思,你們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國民到非自己所屬的地區建立定居點?”
“是的,他們有人身自由權利。”
“那他們的安全也是自己掌握,你們新華夏不會參與保護?”
“是的,由於他們是自發的行爲,不受新華夏政府的保護。不過,我善意的提醒一下首相閣下,他們雖然是自發的外遷活動,但是本身與新華夏國內人民都是沾親帶故的,一旦他們遭受攻擊,我們並不能保證,民間的武裝不會參與民衆自發組織的反抗外來武裝的行動。”
洛裡達布蘭卡對於新華夏人的無恥,簡直是無言以對,氣極反笑,“總統閣下的意思是,我們一旦採取軍事行動,驅逐你們這兩個定居點的人口,你們也會出兵?”
“不,不,不,首相閣下,你誤會了。我們新華夏一向是最講究誠信的國家,一向尊重別國的領土完整,是不會無理的非法佔有對方的一寸土地的。但是我們也無法阻止民間團體前往這兩個定居點,包括攜帶武裝的團體。因爲,我們新華夏還有一項法律,民衆享有持槍的權利,以捍衛自身的人身自由的安全。”
洛裡達布蘭卡雖然老成,還是被林航的無恥氣得說不上話,“一個國家不能約束自己的國民做一些侵害別國利益的事情。”聽起來是多麼的扯淡啊,但是新華夏人就能說的如此坦然,下限之低,令人嘆而觀止。氣急的洛裡達布蘭卡拂袖而出,雙方第一次談判破裂。
不過,西班牙人無論如何不能容忍“自己”的土地被狡猾的華夏人無償佔有,雖然這些土地也是西班牙人奪自可憐的印第安人。第三天,西班牙人還是再次來到談判桌前。
這一次,西班牙人很務實,直接就是詢問,“到底怎樣的條件才能換取新華夏撤回這兩個定居點的人民,或者說,如果新華夏要繼續保留這兩個定居點,打算付出怎樣的代價。”
林航對於第一個問題是直接忽略了,搞笑,新華夏好容易新開發的據點,怎麼可能就因爲西班牙人的一紙抗議而廢棄,對於西班牙人說的第二條,實質上的意義就是新華夏花費代價購買這兩個定居點及附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