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8月,剛剛結束對大明訪問的張軼輝,一回到國內就向參議院申請授權,對遠東地區的滿族進行軍事打擊,因爲他們已經侵入了新華夏的外東北地區的領土,爲了維護新華夏在外東北的領土主權,必須施展鐵血手段。
此時的新華夏羽翼漸豐,民間對於自己的實力更是蜜汁自信,對外方面,也是強硬的姿態居多。此時的新華夏應該說是一種脆弱的強大,新華夏要強大,離不開能夠提充足資源的廣闊的國土,但是要想維護一個廣袤的國土,就離不開一支強大的軍隊,而軍隊的強大不僅體現在軍事素質上,也體現在軍隊數量上?,F在新華夏的難題是,國土實在太廣袤了,卻沒有充足的人口加以駐守。需要移民卻要防範移民來源國的影響??刂埔泼褚幠?,就容易維國內穩定,但是卻限制了國家的發展,新華夏就如同走鋼絲般,在限制移民與加速移民之間徘徊。
爲了國家的穩定,新華夏在一方面,加強愛國教育,並讓他們積極參與政治,希望他們能以主人翁的精神看待自己的國家,愛護自己的家園。另一方面,就是加強軍隊建設,維持了一直比例誇張的軍隊用於維穩,對新移民的監視工作更是國安局的重中之重。毫不誇張地說,此時的新華夏就是一個披著文官外皮的軍國主義加警察政治的國家。
尤其原本應該起到平衡器的作用的參議院,依然被崖山人牢牢把握這所有的席位。當然,此時的參議員,已經是二代甚至三代的崖山人了。比較第一代崖山人還要戰戰兢兢的周旋於強國之間,爲新華夏覓得一線生機,二代崖山人伴隨新華夏快速崛起而成長,再加上新華夏有意無意的宣揚大國思維,讓這些人充斥著大國沙文主義思想。
雖然有少數老成之人覺得對遙遠的西伯利亞用兵似乎有些不妥,因爲那裡既沒有太多的資源也沒有多少的人口,極寒的天氣對於新華夏的後勤補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夠這些少數派的意見很快就因爲一件事而輕鬆改變。林航在家中招待了這些少數派一員,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支持對西伯利亞用兵。
得嘞,連政壇唯一碩果僅存的元老都同意對外東北用兵了,他們還有什麼好顧慮的呢?於是,對西伯利亞用兵的提案第二次表決得以全票通過。
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是外出的作戰任務,崖山人甚至新華夏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前身是遠東軍,然後演變爲獨立旅團,最後成爲新華夏國防軍一個正規軍團的第五軍團。由於歷史原因,第五軍團一直是日裔軍人佔據最大比例的軍團,雖然多次稀釋,日裔依然佔有整個軍團4萬五千人的4成左右。
相對於在新華夏的日裔只有三十幾萬人,日裔在軍隊的比例就顯得相當高了。不過,這也是有客觀原因的。新華夏的日裔大多數是在自己的老鄉豐衣足食的引誘下,來到的新華夏。使得,就是簡簡單單的豐衣足食,就足以吸引日本人前來新華夏。相比較地小人多的日本,新華夏無疑就是天堂般的存在,家家有吃不完的糧食,穿不盡的衣服,更有公平公正的升遷機會,其實就是參軍,以生命來換得軍功與家族榮耀。這些雖然對於日本的農民也就是所謂的足輕有相當的吸引力,但是無奈他們沒有人身自由,被土地擁有者牢牢的束縛在一塊塊窄小的土地上。有意願且有能力偷渡的就是浪人(失去封邑的武士)以及下層貧困的武士了。在新華夏的日裔最主要的就是這樣一羣人的集合。他們不善於也不想從事工、農、商業勞動,在他們看來最有前途的就是從軍,這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因此,能夠參軍就是他們最大的榮耀,立功成爲新華夏真正的“武士階層”其實就是軍官階層就是他們最大的理想與追求。
日裔對武士道的追求導致他們對於功勳充滿了激情,對於產生功勳的戰爭自然也是充滿了激情,並影響了第五軍團的其他人員。老領導林航對於第五軍團十分有感情,親自提下軍訓,“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五軍團以此自勉,並因此成爲新華夏數一數二的鐵軍。
此時森田次郎早已去世,第五軍團長是二代崖山人關統,不過第三師團的師團長卻是森田次郎的長子森田茂盛。這也是崖山人的策略,對於日裔總是秉持著一絲戒心,雖然經過馴服的日裔其實比漢人還乖巧聽話。
關統對於自己能夠得到進攻遠東的機會十分開心。這些年,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定居點如同網狀的逐漸鋪開,新華夏對於自己領土的掌控越來越穩固,印第安人被多次鎮壓後,變得十分馴服,即使是最桀驁不馴的阿帕奇人,也要乖乖伏小,再不敢對新華夏隨便挑釁。導致逐漸強大的新華夏國防軍,竟然因爲自己的強大而失去了對手,很是無奈。這一次,新華夏出征遠東,?由於後勤的限制,同時也是對滿清現有是進行了評估,覺得一個軍團應該就能夠解決問題,因此,就沒有派出更多的軍隊。
這一次,不同於以往,還要捎帶練兵的任務,這一次純粹就是爲了立威,自然要排除最強大的軍隊,意圖以最乾脆漂亮的戰鬥來震懾住南方的大明與西方的沙俄。因此,關統才能得到出征的任務。關統自己也知道這次出征意義重大,也是摩拳擦掌的打算好好表現,這也是自己將來能夠超越同僚,更進一步的絕佳機會。
在接到出征的任務之後,就召集3大是師團長以及9位旅團長召開了一個集思廣益的會議。關統首先發言,“諸位都知道,我們能夠從其他軍團手中搶到這次機會,十分不同意,最大的原因無非就是我們戰鬥頑強,勇往直前,是國防軍的尖刀,否則林資政也不會單獨給我們題名,林子正是我們的老領導,我軍團的前身就是遠東軍,但是正因爲如此,我們更不能辜負林資政的期望。馬上,大戰在即,諸位有什麼建議?”
第一師團師團長沈大鵬作戰勇猛,從來不講究什麼計謀,“我覺得,也沒什麼好說的。無論是訓練程度,還是作戰的勇猛程度,我們不做第二人之想,任何敵人在我們面前,都是土雞瓦狗。所以,軍團長,沒說的,你下令,我執行,保證完成任何任務?!?
關統知道,沈大鵬確實是員猛將,即使現在已經是師團長了,還是身先士卒的衝鋒在第一線,也許是運氣太好了,從軍幾十載,戰鬥上百次,竟然沒有受過一次重傷,雖然被關統警告了許多次,高級者軍官儘量呆在後方指揮,沈大鵬依然我行我素。雖然兇險,但是士兵卻受到他的鼓舞,雖然是漢人佔據多數的師團,作戰的勇猛程度卻超過了森田茂盛的第三師團,當然,每次戰爭傷亡人數往往也是三個師團中最多的。。
第二師團師團長張林就冷靜了許多,對於沈大鵬這樣的莽夫也是有些看不上的,說道,“憑藉我們的實力,雖然能夠戰輕鬆戰勝滿清這樣的對手,但是我覺得,此次戰爭,並不是單純的爲了勝利,否則,任何軍團來了都能獲勝。我覺得上面的意思,應該是要最大成都的殲滅對手的有生力量,震懾住大明與沙俄這樣的對手,讓我遠東地區能夠在較長時間內都獲得一個穩定的局面。”
關統說道,“張師團長分析的很到位,接到任務之後,我們的總參謀長就是這麼說的,最大程度重創滿清,確保我遠東將來五十年的安定。不過有一個最大的難題,參謀總部希望我們不要將戰爭延伸到外興安嶺以南的大明地區?!?
與會衆人紛紛交頭接耳,“這與綁著一個胳膊與別人交戰有什麼兩樣,束縛太大了,根本無法發揮自己的實力啊?!?
關統敲敲桌子,“不許交頭接耳!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還不想與大明全面交戰,這一次真正的目的地,是在震懾,而不是直接與大明交戰。因此,上面將此次作戰定義爲自衛反擊戰,就是將入侵的敵軍趕出國境。”
森田茂盛一向是不輕易發表建議的,因此,待其他師團長髮表意見後,旅團長們開始發言。
一位旅團長說道?“不過這樣,我們就很難擴大戰果了。”
另一位旅團長說道,“確實很困難,除非敵人傾力而出,又被我們提前截斷敵人的後路?!?
關統一拍大腿,“其實我一直就是這麼想的,可是對於如何讓敵人傾力而出,卻沒什麼好的辦法。”
張林沉思道,“其實我們只要思考一下,滿清出兵的目的,就能知道如何引誘滿清了?!?
邊上他下屬的一名旅團長說道,“滿清此次出兵,一方面是驅逐不服從自己的少數部落,另一方面不外乎就是獲得物資,擴充自己的實力。想想,他們現在不過二三百萬的人口,卻要養活一支十幾萬人的部隊,爲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還要交好蒙古與周邊的少數民族,對於物資的需求必然巨大,雖然大明也給了他們一些,但是出於防範的需要,不可能給他們太多物資。”
關統點頭,“你說的很有道理,看樣子,我們要好好合計一下,然後再給政府一些建議了?!标P統摸著自己留的短鬚,眼睛瞇了起來,讓原本就不大眼睛就剩下了一條縫,顯得有些滑稽,更有些奸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