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邊軍士的呼喊聲更加高亢迫人:“殺死貴妃!殺死貴妃!”
高力士用力拉扯楊貴妃:“走吧,捱不下去了,現在死你還能保持尊嚴,若等禁軍們衝進來,你怕是會死得更慘,皇上也救不了你。”
楊貴妃面前的世界轟然倒塌,她眼神空洞,停止了哭鬧,渾身抖戰,這樣便被高力士拉進了旁邊的佛堂,拿出一丈白綾懸於樑上,請貴妃自縊。
楊貴妃空洞的眼神擡望著那微微飄蕩的白綾,周圍佛像的面目似乎都變得猙獰,即便是六月,也覺得冷風颼颼。
高力士一再催促,她不得不站上錦墩,伸脖進套。
很快意識就模糊了,眼前景物一片迷朦,白霧之中似乎有一位仙風道骨的青衣男子,挺拔俊逸,衣袂飄飛。那身影越來越清晰,竟然就是藍飛!
藍飛目露哀憐之色,對著楊貴妃感嘆地搖搖頭:“唉,早就警示過你,你卻沉迷於權勢富貴之中不肯收斂,囂張跋扈,欺上壓下,窮奢極侈,現在報應到了,好走吧。梅妃比你謙和多了,結局都比你慘,你不用抱怨,命運使然。”
楊貴妃意識朦朧中只覺得抓住了根救命稻草,似乎能說得出話來:“藍飛,求求你救救我,我知錯了,我走錯了路。如果有回頭路,我再也不會去追求榮華富貴,而會珍惜你我的感情。”
藍飛本極淡泊的眸子倏然滑過一道亮光,“真的?”他沉聲問。他不知道,原以爲早就放下了,超脫了,原來自己的心還是會爲了她的一句話而狂跳,難怪林蝴蝶當初不肯帶了自己去仙境,說自己塵緣未了。
楊貴妃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只覺得輕飄飄的,她連連點頭:“真的真的,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最美好的日子不是當貴妃以後過的日子,而是你我在一起的時光。”
藍飛喉結滾動了一下,灼熱的眸子注視著她,良久,他點了點頭:“好!就爲你這句話,我會折去我一半的修行拯救你。”他藍色袍袖立即如鼓風般脹起,高舉右臂
,手掌向著楊貴妃張開……
高力士見楊貴妃漸漸已斷氣,於是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出佛堂向玄宗報告。
玄宗掩面大哭。外邊呼聲更烈,更有捶門之聲。玄宗哭著說:“把玉環放在庭中讓他們看。”
高力士遵命,於韋諤一起將楊玉環的屍身置於庭中地上,玄宗不忍直視,背過身去。
韋諤打開門,高力士高聲道:“貴妃已死,請陳將軍諸人進來驗視。”
陳玄禮帶了幾名將領進來看了楊貴妃的屍體,衆人安靜,不再鬧事。
陳玄禮除去盔甲,雙膝跪於地上請罪:“臣有罪,請皇上降罪”表示臣服。玄宗斂去悲痛,扶他起來:“陳愛卿無罪,請起,請告諭軍士繼續前行。”
陳玄禮與諸位將領一起山呼萬歲,再拜而出。
整件事中,太子李享始終手握玉鏢首的玉具劍劍柄站在禁軍外圍冷眼觀看。先前殺楊國忠時他倉促間不知如何應對,隨後士卒要求殺楊貴妃,他便樂觀其成,一方面,楊家衆人已死,楊貴妃如果留著必有後患;另一方面,他對嬌奢跋扈的楊貴妃實無好感,除去最好。但他不能出面,出面的話阻止也好、勸殺也好都不方便,不是得罪禁軍便是得罪玄宗,不如避開。
此時見楊貴妃已死,太子悄悄鬆了口氣。
部隊整頓後繼續前行,將楊貴妃的屍身留在了驛館庭院中。
人煙散盡,藍飛現身在楊貴妃身邊,滿臉疲憊。他伸手解開楊貴妃身上的幾處穴道,楊貴妃深吸一口氣,再接連吸氣,青白的臉慢慢恢復了顏色,並緩緩睜開了眼睛。
藍飛將她從地上抱起,憐惜地看著她,楊貴妃歷盡滄桑的眼睛轉向他,“藍-習。”她困難而沙啞地說。
“再考慮考慮,隨我而去,你後悔嗎?”藍飛抱著她站起,深深地凝視著她。
楊貴妃蒼白的脣微微開啓:“不後悔,謝謝你救了我。”她的聲音微弱得似蚊子發聲。
但這足夠
了,藍飛聽到了,他微微一笑,出塵的面容燦然生輝:“那好,從此我們便縱情山水間。”藍飛懷抱著楊貴妃出門而去,在山野間越走越遠。
走出馬嵬驛後,因沒了楊國忠,大臣只有包紮了傷口拄著柺杖的韋見素一人跟隨,他又是一位老人,諸事很不方便,玄宗就封韋諤爲御史中丞,充置頓史。
他們走了一陣,禁軍們說,蜀中將吏都是楊國忠的部下,楊國忠被殺,他們去往蜀中恐怕不安全。
玄宗也憂慮,但他很鬱悶,楊國忠謀反他是不信,這都是禁軍們乾的事,事已至此,他能在什麼辦法。想想後玄宗還是想入蜀,他一直信任楊國忠,也信任楊國忠手下的將領,如今只有投靠他們纔可靠。可是他不敢說,怕違背衆人意志又惹衆怒。
衆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有的說去河西、隴右,有的說去靈武,有的說去太原,有的乾脆說,安祿山謀反的口號是清君側,除楊國忠。既然楊國忠已死,不如回駕京師。
玄宗心中只有苦笑。韋諤建議,現在兵少,回京師無法抵禦叛軍,不如向東暫至扶風,然後再考慮下一步行動。
玄宗無可無不可,反正他想去蜀中,又不能說,那麼只要不回長安,去哪裡都一樣。他問衆人的意見,衆人表示贊同。
正準備走,當地得知皇上駕到的百姓都來攔路請留下來,不讓走。
玄宗騎在馬上,按轡很久,實在無法可想,最後請太子留下來安慰百姓,他與衆人先行。
越來越多的百姓前來要求,如果皇上不肯留下來,那他們就隨著太子東去討伐叛軍,收復長安。
太子的兒子建寧王、廣平王及宦官李輔國都勸他留下,他不得前行。玄宗在前方等候知道內情後,便分了兩千人及飛龍廄馬給太子,派人囑託他後離去,兩人至此分開。
用人之際,太子想到了他的朋友李泌,此時此刻是最需要他的幫助的時候,於是太子派人去找李泌,自己則北上朔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