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稱帝

夏正平這話一出,桌案前旁邊的黃安,便是甩了甩拂塵,走上前來,高聲道:“退朝!”旋即,衆人就是見著,夏正平轉身走入了政事堂後廳,不再出來。

政事堂中的諸多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臉的古怪神色。或者說,他們感到有些惋惜,甚至是心有不甘。

“諸位啊,你們說說看,主公年齡也不大了,若是不稱帝,難道要將這帝號帶到棺材裡去嗎?”

有人忿忿,埋怨著夏正平不聽從胡軍等人的意見。在他眼裡,夏正平稱帝是合情合理的。其他諸侯王要是稱帝,那就是譖越。

“主公稱帝與否,還是得看當前的形勢啊!我們雖然坐擁巴蜀之地,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軍事力量,能夠真的和天下對抗啊!這十幾年來,秦趙兩國脣齒相依,彼此聯合;燕國獨大,稱尊於北疆。他們的軍事實力,都和我們不相上下。若是貿然稱帝,再進行北伐的話,未知數還是挺大的啊!”

“這位大人,您就說的就不對了啊!主公稱帝,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誰會有理由反對?更何況,手中還有著傳國玉璽,以此爲證,反對的人有什麼用啊?”

“何先生,您得想想辦法啊!主公不稱帝,必然會寒了我們的心啊!”

有人拉住了何士元,希望他能夠想想辦法,讓夏正平稱帝,以滿足他們的心願。

何士元停下了腳步,略微思索了一番,道:“諸位臣工,你們且稍等一下。要想要主公稱帝,此事極爲簡單,還希望諸位能夠配合我一下。”

“軍師,您有話就可以直說,無需猶豫。”

“明日之後,諸位可聚集到鄙人的府中,然後如此如此……”

衆人聽得明白,不由得面露喜色,繼而紛紛讚許:“先生所言,可謂是妙計啊!”

次日清晨,夏正平準備上朝的時候,卻是接到下人的報告:“啓稟主公,昨日晚間,何先生在巴江觀賞龍舟比賽的時候,不慎落水,劉病已先生前往醫治,絲毫不見效果。適才,何先生府中傳話來說,雛鳳先生已經處於彌留之際,命在旦夕了!”

“什麼?”夏正平聞言,猛然一驚,“先生,這是怎麼了?”

但是,他顧不上思考,旋即喝道:“召集所有文武官員,即刻隨我去看望雛鳳先生。”

“小的早前通知過在政事堂的諸位大人了,想必此時此刻,諸位文武大臣,已經到了先生的府邸之中了。”

“你做得對。”

夏正平說完之後,便是快速走出了漢王府衙,駕馬前往了何士元的府邸。剛一走進府邸,就見這府中凝重的氣氛,他心中“咯噔——”一聲,便是覺著不妙了。

“主公,您快去看看吧!何先生因爲落水,而感染了風寒,病的不輕啊!”劉病已見著夏正平前來,趕緊上前稟報,“若是再晚些來,恐怕……”

“廢話少說!”夏正平此時已經是心急火燎,壓根就管不了那麼多了,當即便是大踏步跨入了臥房。

臥房之中,何士元半躺著,身上穿著白色衣衫,額頭上繫著白布條。周圍的三五個官員,正在議論紛紛,顯然是在討論著一些事情。

他們見著夏正平前來,便是閉上了嘴巴,並緩步施禮,退出了臥房。夏正平見此,眉頭一皺,但是沒有想太多,而是緩緩坐到牀沿邊:“先生,可還好?”

何士元聞聽夏正平的言語,便是微張眼睛道:“主公……臣下,怕是活不過近日了!”

“先生,不需擔心!”夏正平整理了下被子,略微關切的說道,“區區風寒,怎能奈何的了先生呢?”

“主公,我非風寒之疾啊!”何士元有氣無力,“還請主公,原諒臣下的欺君之罪啊!”

“啊?‘夏正平聽得一愣,心中不由得沉了下去,”那先生爲何臥病不起?聽說您昨日還落水了?“

“主公可知昨日,臣下爲何落水?”何士元依舊是有氣無力,顯然是病的很重的樣子。

夏正平聞言,搖了搖頭,道:“先生有神出鬼沒之才華,又有著神機妙算的智慧,難道還有什麼憂愁的嗎?”

何士元嘆息了一口氣,緩緩說道:“主公啊,您手底下的文武臣工,都希望著跟著您建功立業啊!”

“寡人自然是知道這些事情。”夏正平當然明白,自己手底下的這人,究竟是爲了什麼而跟隨自己的。

“臣下害的是心疼病。日夜憂思,心疼如焚,命不久矣。”何士元再一次說道,“若是沒有良藥醫治,我怕再也不能夠侍奉主公了。”

“這和寡人手下的這些臣工,有什麼關係嗎?”夏正平不解,繼續追問,“本王未曾察覺的出來。”

“昨日,我勸進主公稱帝,主公不肯,因此寒了衆多臣工的心。事後,我觀察諸官的神色,皆是有所不滿的意思。如此一來的話,諸官寒心,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諸官棄之而去。到了那個時候,這個大漢就會分崩離析啊。”

“正是這一想法,引起我心疼病發作。故而,胸口如同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樣,苦悶不堪,最終失足落水。”

夏正平聞言,臉上也顯現出了憂慮之色,緩緩道:“既然如此,先生心中的想法,我也是明瞭了。那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解決辦法,還請先生教我。”

“主公,稱帝吧!”

“唯有您稱帝了,我的這心疼病才能好啊!再者,唯有您稱帝,發動北伐,文武將士們,纔有可能建功立業,纔有可能實現他們的心願啊!”

何士元說這些話的時候,極爲真切,絲毫沒有作假的成分,但是夏正平依舊是猶豫不決,臉色上的神色變化的很厲害。

“前者蜀郡郡城西北角,有黃氣數丈,沖天而起;巴江之中,有人見著真龍騰空,祥雲朵朵;更是有著天降甘霖,度過春荒;星辰之上,帝星倍明。如此之多的異象,旨在是應在了主公身上,合當您稱帝啊!”

見著夏正平依舊有些猶豫,何士元倒是擡出了另外一些理由,倒是說的夏正平一愣一愣的。

夏正平聞言,點了點頭道:“先生所言,倒是有幾分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擇日稱帝,祭告天地之後,便能夠即皇帝位。”

“如此,臣下的心疼病,也是好多了!”何士元鵝毛羽扇一敲牀沿,旋即臥房之中,走進了許多多的官員。

他們見著夏正平在,皆是下跪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稱帝實乃天下歸心之舉!”

夏正平聽著衆人這麼說,不由得嚇了一跳:“諸位臣工,你們剛纔聽到了寡人之言?”

“主公既然已經答應稱帝,那就請遵行吧!”衆人再一次請求,“我等已經預備好龍袍,建築起了天壇,請主公擇吉日,祭告天地之後,即皇帝位,傳承大夏帝祚!”

“先生……”

“主公莫慌,這是臣下讓他們準備的,也免得到時候慌張啊!”

何士元拱手,示意夏正平不用太過於驚慌。夏正平竟是無言以對,此時此刻,他已經明白,何士元是在裝病,來告訴自己稱帝的重要性,同時也是讓自己心中下稱帝的決心。

數日之後的漢王二十年六月一日,蜀郡郡城之外的一座天壇上,夏正平站在香案前,手捧帛書,對著香案上的祭品讀道:“漢王二十年六月一日,故大夏神朝太子夏正平,奉前朝靈帝遺詔,持傳國玉璽,敬天告地,即日起即帝位,建大漢神朝,改元大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夏正平剛一讀完,轉身面對著天壇之下的衆多臣工,便是聽到了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那是衆多臣工擁戴夏正平的體現。

“大統元年六月,敕封王后許千言,爲正宮皇后,總管六宮;敕封王世子,爲延平太子,於東宮府衙開府治政。”

“敕封軍師何士元,爲尚書左僕射,總覽政務;敕封司徒伯懿爲尚書右僕射,協助何士元,掌管政務;敕封關長云爲大將軍,總管軍務。”

一條條的加封命令,從黃安口中宣讀出來,天壇之下的臣工,每個人,都豎著耳朵聽著這一系列的敕封。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人們朝賀,山呼海嘯,因爲他們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算不上是建功立業,但是加官進爵,從此高官厚祿了。

這一消息,自然是傳遍了天下。一時之間,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新皇即位,必然是上任三把火。這其中的一把火,自然是北伐中原,恢復往日的大夏榮光。

很多人想到了這一點,便是心中有了盼頭,但更爲重要的是行動,許許多多的人才,都進入了漢皇之地,準備加入夏正平的陣營,從而希望建功立業。

夏正平稱帝的消息,自然也是傳入了各個諸侯王的耳朵中。一時之間,各個諸侯王的政事堂內,變得異常激烈起來。

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四章 賀子先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七章 官商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一章 大變革第九章 尉遲破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六章 過蜀州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八章 專賣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十章 漢王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六章 過蜀州第七章 安撫民衆
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四章 賀子先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七章 官商第十三章 宮刑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一章 大變革第九章 尉遲破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六章 過蜀州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八章 專賣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十章 漢王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六章 過蜀州第七章 安撫民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榆中县| 房产| 泰兴市| 湄潭县| 始兴县| 鄯善县| 仲巴县| 寿光市| 垫江县| 澎湖县| 平邑县| 富裕县| 宜兰市| 喀喇沁旗| 济源市| 米林县| 定日县| 望谟县| 内黄县| 连州市| 开封县| 娄烦县| 松潘县| 永定县| 德江县| 晋江市| 同德县| 高雄县| 凤山县| 廊坊市| 五华县| 兴业县| 顺义区| 文安县| 娄烦县| 丰县| 临海市| 宁波市| 民丰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