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章 過蜀州

夏正平不解,將這件事情壓在心裡,開始盤算著其他事情。自己前往永昌,成了永昌郡守。先前的郡守趙靈吉,便是成了自己的副手。

只是自己年齡的問題,即便有趙靈吉輔助自己,恐怕自己也難以在永昌樹立起威信。

畢竟自己只有十六歲,尚未弱冠。

航船又是連續行了數日,終是抵達了巴江,進入了蜀州地界。

溯巴江而西,便能夠進入巴州。那巴江,發源於巴州天斷山脈的西部地區,穿過巴州、蜀州,而注入大海。

“殿下,行將進入蜀州地界,要不要小心一些!”站在夏正平身旁的青年衛士,臉上有些不安,“蜀州向來和朝廷作對,我怕我們會在巴江,遭遇不測!”

夏正平搖頭,擡手止住了青年衛士。他何嘗不知曉蜀州的事情,只是夏正平覺得,蜀州似乎並不支持皇長子夏默宇。

爭奪太子之位的那些皇子,哪一個不外結諸侯藩鎮,尋求支持?蜀州雖然常年和朝廷作對,然而它終究是大夏神朝七十二州之一,大夏靈帝,依舊是天下共主。只是依靠這一條,夏正平便是能夠斷定,蜀州絕不會對自己動手。

更何況,自己只是個廢太子,在他們眼裡,早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自己身上,沒有這些諸侯,想要獲得的利益,自然也就沒人搭理。

諸侯藩鎮,想要獲得的利益,自然是封地。大夏神朝,畢竟立國八百年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手中土地有限,但是依舊掌握著一部分。

蜀州,蜀王的封地所在,但蜀王的封地,並不是整個蜀州,而是蜀州的一部分。

蜀州一十三郡,蜀王只能實際控制八郡,其餘盡皆爲藩鎮。

大夏明令,封地之王,可以世襲,藩鎮之主,須由大夏靈帝任命。事實上,皇權在一部分藩鎮,還是起點作用的,至少藩鎮的財政,掌控在朝廷的手上。

藩鎮之主死後,藩鎮收歸神朝。這一片藩鎮的土地,就能夠流轉,可以再分封給其他諸侯王國。

這一制度,有點像前世西漢早期的郡國並存制度。只是,這個世界上的郡,同樣有著較大的獨立性。

繼承了昭明太子記憶的夏正平,自然瞭解這些。待得航船進入巴江,溯流而上,夏正平方纔道:“陳乾,我跟你打個賭如何?蜀王殿下,不僅不會害我,還會歡迎我!”

青年衛士叫作陳乾,是這一航船護衛隊的隊長。

“殿下,我只是擔心而已!”陳乾臉上疑惑,有些不解,爲什麼夏正平會如此輕鬆。

難道,他不怕皇長子勾結蜀王,在巴江之中,截殺自己嗎?陳乾自然知道,眼前的夏正平就是廢太子。身爲護衛,對於這些事情,還是有所瞭解的。

更何況,根據大夏靈帝的詔書,儲君之位懸空,必然會引發一場奪位之亂。只是,殿下被排除了這一場禍亂中罷了。想要在其中勝出,就必然會尋找諸侯勢力的支持。海上航行這麼多天來,難以確保,皇長子會不會勾結蜀王,謀害八殿下。

陳乾身爲夏正平的貼身護衛,對於一些隱秘的事情,還是能夠知曉的。他自然看得出來,八殿下身陷囹圄,太子之位被廢,是皇長子夏默宇搞的鬼。

只是,他有些不明白,爲什麼八殿下,不反擊,反而是乖乖束手就擒。

陳乾自然不知曉夏正平此時此刻在想些什麼,他畢竟不是夏正平,只是夏正平的貼身護衛,對於一些宮廷隱諱,知之甚少。

щшш¤ttka n¤C○

甚至說,他沒有胸懷天下的那般格局,看不出夏正平真正所圖的是什麼。

無論是前世身爲大學歷史系的學生,還是現在附身的太子,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心志合一,做一回秦皇漢武一般的人物。

也許,正是這個心志合一,才讓秦明的靈魂,附身在了夏正平的身上。

溯流而行,行了兩日,航船便是到了蜀州的中心城市,也是蜀州州牧的治所——蜀郡。蜀郡,同樣是蜀王封地的治所。

遠遠望去,夾江兩岸,秋後的農人,正在忙弄著收拾田地,準備冬麥的種植。雖然已經深秋,然而蜀州畢竟地處南方,酷夏的餘熱依舊。

驀地,一座城池的輪廓,便是出現在了夏正平的眼前。夏正平明白,那就是蜀郡。

巴江穿過蜀郡,見得城中,商人云集,販夫走卒,吆喝之聲不絕於耳。

夏正平不禁嘆息:“蜀郡大治,蜀州亦大治。昔日,太祖皇帝起於隴畝,首克蜀州,以此千里沃土爲根基,方纔奠定我大夏神朝今日的版圖!”

“轟——”一聲雷鳴,夏正平循聲望去,便見蜀郡城中,巴江碼頭上,一門號炮架在那裡。

號炮周遭,圍繞著三五列的軍士,軍士正前方,一名中年人身穿蟒袍,頭戴九琉冕,腳蹬雲龍靴,站在那裡。中年人身材臃腫,面色紅潤,但雙目之中,透露出奇異的眼色。

“大夏神朝治下,蜀王恭迎太子殿下!”中年人身旁的老太監尖聲叫道,“請太子殿下,停船靠岸,入府歇息!”

此時,航船早已停在了巴江碼頭邊。夏正平循聲望去,見著那名中年人,已然知曉,他就是蜀王張琨。

“蜀王殿下,小侄這裡有禮了。”夏正平站在船上,並沒有挪動腳步,“只是朝中有變,不方便停留!蜀王殿下的教誨,廢太子夏正平,改日聆聽!”

張琨臉色一怔,似是猜到了什麼一樣,道:“陳姬娘娘,生前最喜蜀州的風景,難道太子殿下,不留下來,緬懷一下陳姬娘娘嗎?”

《大夏書》記載,陳姬者,蜀州蜀郡人。少入宮,靈帝幸之,然陳姬常道蜀州風光好,如若仙境。

“那時小侄尚在襁褓,母妃之逝,難以體會其中的哀痛。蜀王殿下,您就不要提這件事了。”夏正平只是聽別人提起過,自己的母親,陳姬娘娘,因難產而死。只是那個時候沒心沒肺,尚在襁褓之中,自然無法體會到喪母之痛。

反倒是自己的父皇,因陳姬之死,而立自己爲太子。說實在的,這個太子之位,來的倒是有點奇怪。

張琨聞言,摸了摸下巴道:“殿下既然如此說,本王也沒有必要強留了。”

“蜀州諸郡,沿路看來,皆是大治。蜀王殿下,若是小侄到時候有什麼不濟的時候,就要有求於您了!”夏正平揮了揮手,走入船艙,吩咐開船。

碼頭之上,張琨神色古怪,望著航船起行。

站在夏正平身邊的陳乾,此時神色不解,沒想到正如同殿下所預料的那般。這蜀王張琨,不僅不加害於殿下,反而碼頭相迎,這確實爲何?

難道僅僅是因爲殿下的母親,是蜀州蜀郡人嗎?更爲重要的一點,陳姬娘娘,在十六年前就因難產而死,對於蜀州蜀郡,尤其是蜀王來說,影響力已經不存在了。

這似乎很難解釋,爲什麼會這樣子?

“陳乾,不要想太多了。”夏正平笑著,指了指船艙的窗戶,“你看蜀州氣象,不下於未遭劫難的濟州。”

“殿下說的哪裡話?大夏神朝的北部,常年遭遇外族入侵,濟州更是如此。年年戰亂,卻比蜀州更繁榮,著實值得思量啊!”陳乾放下自己的疑惑,思量了一番,方纔開口,“外族入侵,這個問題若是能夠解決,濟州的富饒程度,不比外邦諸國差!”

“陳乾,我問你,到了永昌,你想做馬軍士兵,還是步軍士兵?亦或者說,隨同本殿下治政?”夏正平似是半開玩笑,“你看看蜀州,和巴州,有什麼相同之處?”

“殿下……您這是?”陳乾年齡要比夏正平大上許多,此時聽聞夏正平這般問話,卻是有些緊張,“難道……”

“不錯,巴州和蜀州一樣,都面臨著南方南蠻子的威脅!”夏正平點了點頭,發現陳乾已經明白自己所說的意思了。

自己之所以要問陳乾,巴州和蜀州,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其原因,就在於南蠻。

蜀州和巴州一樣,都面臨著大夏南疆南蠻的威脅。巴州更勝,還要面臨西域諸多部族王國。

然而,巴州和蜀州,又是不一樣的。巴州地形奇特,四周皆是高山,將整個巴州都圍在了裡面。說白了,巴州之地,是一處盆地,外面的那一圈山脈,就是天斷山脈。

一道天斷山脈,將巴州與世隔絕,也將巴州之地,和南蠻之地、西域之地相隔開了。正是這座山脈,南蠻鮮有入侵。

蜀州卻是不同,蜀州西靠天斷山脈,臨近大海,整個蜀州之地,是一片廣袤的大平原。毗鄰南蠻,沒有山川阻隔,南蠻入侵的第一對象,自然是蜀州。

蜀王暫且不說是否有能力,和朝中的那些皇子接連,就說眼前之事,就必須全力要面對即將到來的南蠻入侵。

每年的秋末冬初,南蠻入侵,已經形成了慣例。

“巴州之民,不習教化,是不是做不到那一步。”陳乾沉思,他只是個護衛,還想不到很多深遠的事情,“那一步,怕是殿下您要建議巴州州牧,出兵襲擊南蠻嗎?”

“倒是沒有這樣的想法。”夏正平靠著椅子,雙眼緊閉,“我只是永昌郡守,不是太子了!”

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一章 大變革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章 朝陽宮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八章 專賣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十六章 六籍第十章 勸進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稱帝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八章 水師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七章 狠角色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二十五章 弒君
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一章 大變革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五章 斬殺薛世成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二章 朝陽宮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八章 專賣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十六章 六籍第十章 勸進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一章 稱帝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八章 水師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七章 狠角色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二十五章 弒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田县| 黄大仙区| 怀仁县| 三门峡市| 怀化市| 浏阳市| 阜南县| 松原市| 石屏县| 襄汾县| 洮南市| 绥江县| 延庆县| 中超| 青阳县| 宜宾县| 丽江市| 应城市| 鄢陵县| 宁安市| 宜春市| 常熟市| 财经| 象州县| 惠东县| 嫩江县| 台州市| 广西| 镇远县| 固原市| 海原县| 和顺县| 朝阳县| 长阳| 渑池县| 安福县| 瑞安市| 林西县| 长春市| 龙山县|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