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

夏正平聞言,心中不由的驚異起來。眼前的何士元,可以說是觀一葉而知秋,未出茅廬,便已判斷出了天下七股勢力的劃分。這是一種規劃,更是一種謀略,夏正平嘴裡不由喃喃道:“七分天下嗎?二三十年的時間,或許能夠達成!”

“誠如是,殿下修政理德,仁而愛民,改革舊制,甲子歲月之時,應當能夠恢復到大夏神朝往日的榮光!”

聽著何士元的意思,夏正平明白,一統天下,中興大夏,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事情。他大致將自己今後的發展分爲兩段,前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攻取大夏神朝的邊疆四郡,然後發展與異民族的關係,同時實行仁政,改革舊制;往後的二十年時間,可以問鼎中原,看有沒有機會能夠消滅各個諸侯!

這只是一個總的方略,但對於夏正平來說,十分重要。他與何士元,又探討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直至晚間時刻,月上中天,方纔停了下來。

“先生今日之言,著實說到了我的心頭上。前者請先生出山相輔助我,不知先生考慮的如何了?”夏正平知道,白日問的那些話,何士元並沒有對自己做出正面的答覆,他現在想知道真實情況,才能夠安心下來,“懇請先生,念在大夏神朝舊日榮光,以及天下蒼生百姓,能夠走出茅廬!”

“主公!昔日陳姬娘娘的一飯之恩,未嘗得報!我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願意爲主公效力!”何士元拱手,表示自己答應夏正平的邀請,可以去往永昌仕官。

這一夜,夏正平與何士元同塌而眠,直至次日午間,方纔醒轉過來。下午的時光,兩人再一次攤開那捲地圖,研究了一下天下的諸侯大勢,也制定出了更加詳細的對策,也一直到夜幕降臨方纔罷休。

當村落中的犬吠之聲逐漸停歇之時,何士元的草廬裡,傳來一道悠揚的琴聲,不悲不喜,也沒有其餘的情緒在裡面!

“主公,你可猜測一下,這一回巴子平去了濟州,會帶出什麼樣的消息給你?”何士元一邊撫琴,一邊望著正在研究地圖的夏正平,“濟州方面,難道沒有什麼消息嗎?”

夏正平喝了一口茶,明白何士元說的是什麼,道:“巴子平前往了濟州,按照計算,這個時間節點,應該快回到了巴州!先生不如明日早些時候,與我一道回去吧?”

這個說法,並沒有什麼衝突的地方,因爲這一次從永昌郡出來,已經計算好了時間。巴子平大概在一月初離開巴州的,計算下來應該是在二月中旬抵達濟州。夏正平記得,二月十五日是有一次大朝議的,巴子平必然會趕在那個時候之前,將自己濫用臨機制宜之權的事情告發到朝堂上。他甚至是能夠猜測的出來,巴子平這麼一說,朝堂上必然爭議不絕。

雖然他無法猜測得出結果,但在他看來,既然自己做了某些事情,就沒有退路可選,只能走到底。

“我遊歷於各個諸侯的時候,也瞭解朝堂之上,諸多皇子是與諸侯之間有著莫大的關聯。唯獨你這個曾經的太子,卻不曾有這樣的資本!”何士元依舊撫琴,琴聲有些急促,“巴子平雖然屬於中間之人,但也依舊親密襄王等諸侯。更何況,薛家士族和襄王之間有著莫大的聯繫,主公難道就不怕,巴子平藉機返回巴州之時,聯繫襄王,出兵擒拿你嗎?”

“沒有皇帝的詔書,就算是宗人府,也不敢把我怎麼樣!”說這話的時候,夏正平的眼神變得冷厲起來,“先生有所不知,襄王一旦有這種想法,並將其付諸實施的話,必然會遭受各路諸侯的打擊!”

夏正平敢這樣說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他是皇子的身份。沒錯,正因爲皇子的身份,纔會讓很多人忌憚。很多士族,依舊支持著大夏的皇族,可以這麼說,在他們的眼中,皇子的身份極高,如果真的有諸侯敢於協助巴子平出兵擒拿夏正平的話,那麼那些士族,絕不會袖手旁觀。說不定就會說動一些諸侯,聯合起來阻止。

“除非,巴子平拿到我父皇的詔書聖旨,否則的話,就是會被扣上私自擒拿皇子的罪名,將會爲諸多士族唾罵!”不過,夏正平也是清楚,這種罪名可有可無,官字兩張口,就看別人怎麼說了!

“我說的,卻不是這一番意思!”何士元打斷了夏正平的言語,雙手撫琴的速度,也不知不覺間加快了許多,“我這一處山村的附近,時常遊蕩著寫不明人士,我已然查明,那些人是監視我的!”

這話一出,夏正平神色就變得凝重起來,他明白何士元說的什麼意思。那些不明人士,極有可能是襄王安排在這附近的監視人員,其目的不言而明,十有八九是爲了監視何士元的一舉一動。

何士元是誰,他是名震天下的雛鳳,雖然相貌醜陋,嗜酒貪杯,但卻有著極高的才學,甚至是彈指間就能夠使得萬千軍兵灰飛煙滅。這一點,自然指的是何士元的才識謀略,夏正平當然清楚。但這也是夏正平擔心的地方,擁有此等謀略的人才,哪個諸侯王不愛惜呢?更不用提,國富民強的襄王了!

如今從何士元的口中,夏正平也是明白,襄王同樣盯上了何士元,想要徵召他做官。不過,再往深處想的時候,夏正平的臉色就變得極爲難看。

如果,何士元被襄王監視了起來,那麼這兩日自己拜訪何士元的時候,行蹤言語,也必然爲襄王知曉。而之前在潁川郡見到了自己的緝拿命令,說是自己冒牌貨,兩個結合起來,夏正平的後背不由得冒出冷汗來,道:“先生,難道說……”

夏正平的話音還未落下,就聽得何士元的琴聲越來越急促,又是聽到他發出了聲音:“噓——說不定,那些人就來了呢!”

山村似乎之瀰漫著何士元急促的琴聲,漫天的星斗,似乎註定著這是一個平凡的夜晚。

與此同時,夜深人靜的氛圍之下,落鳳坡上,數道黑影一閃而過。月黑風高,有一名身穿鎧甲的將軍,站在落鳳坡的最高點上,在他的身後,一簇簇的火把之下,數十名弓箭手立在那裡。

良久之後,一道黑影竄到了鎧甲將軍面前,道:“將軍,村民們都睡了過去,除了中央的那處草廬!那是我們的目標,不過看樣子,目標似是很閒情逸致啊!”

他說的這話,自然指的是夏正平與何士元。琴聲急促,似是狂風驟雨一般,預示著某些狀況即將發生。

身穿鎧甲的將軍站在最高點上,似乎在聆聽著那急促的琴聲一樣,夜色太黑,無法看清楚他的容貌與神情,但是能夠感覺出來鎧甲將軍很是沉醉。須臾,他似乎醒悟了過來,冷聲道:“襄王密令,落鳳坡下墜鳳村,窩藏反賊,執行屠村!”

話音落下,在他身後的一名名弓箭手,張開了長弓,直舉天上,只待命令。

此時,何士元的屋子中,兩人都沉默了下去,只有何士元的琴聲,不斷的傳向整個夜空。

“咔嚓——”一聲,何士元手指抖了一下,旋即一根琴絃斷裂開來,撫琴的那根手指上,同時滲出殷紅的鮮血。何士元見到此時情景,眉頭一皺,沉思了一下,便是神色大驚,對夏正平說道:“大兇之兆,速速離開此地!”

夏正平聞言,早已是駭然,身體想要動彈,但是耳邊卻是傳來了什麼聲音,似是弓兵拉滿弦的勁氣聲。此時,他也意識到了什麼,望著何士元,看看他能否有什麼辦法!

落鳳坡上,鎧甲將軍聽到急促的琴聲戛然而止,眉頭一皺,旋即意識到了什麼,道:“有些奇怪!”但是他沒有任何猶豫,一隻手放下,大喝:“放——”

這一命令剛剛一出口,就聽得“蹭蹭——”的聲音響起,旋即箭如飛蝗,青銅打造的羽箭,劃過夜空,奔向了落鳳坡下的各個民居住宅,包括中央的那一處何士元的住房。

夏正平的聽覺比較敏銳,早已聽到了弓箭離弦的聲音,臉色駭然,道:“發生了什麼事!”

“這……也來得太快了!”何士元有些驚慌,他判斷的出來,那些奇異的呼嘯聲音是什麼,在此之前,他就預感到了某種危機,叫夏正平快快離去,可是沒想到,還未反應過來,這種危機就降臨了。

夏正平終究是上過戰場的,也見識過屍山血海的軍隊戰爭的,他已經判斷出了形勢,有一隊弓箭手,埋伏在了這附近,似是要達成某種目的。不過,他沒有多想,拉住何士元,便朝著一處角落躲過去,還未安穩先來,就見著一支支青銅箭簇,割裂窗戶,飛入了茅廬之中。

“這……”兩人震驚,但也顧不得多想,抽出腰間的佩劍,格擋著將要近身的飛箭。

夏正平將何士元擋在身後,生怕他有些閃失,此時她的心,已經跌落到谷底,沒想到會出現自己預料不到的情況。

這一夜,落鳳坡下的這個小村莊,哀嚎之聲皺起,唯有那鎧甲將軍,卻是笑意連連。

約莫半刻鐘後,飛箭停止,鎧甲將軍指著身前的數道黑影道:“你們幾個荊軻十三司的人,進村看看,有沒有活口,尤其是那個什麼皇子和先生,見到了以後,格殺勿論!在襄王眼中,這個雛鳳先生何士元,決不能爲他人所用。既然如此,像這種人物,不爲我所用的話,是逃不過爲我所殺的命運!”

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十六章 六籍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一章 稱帝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七章 官商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十八章第十七章 商量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二十八章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章 過蜀州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
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十六章 六籍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一章 稱帝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七章 官商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十八章第十七章 商量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二十八章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章 過蜀州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章 朝陽宮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旬邑县| 迭部县| 慈溪市| 邯郸县| 阿巴嘎旗| 宣恩县| 定日县| 西宁市| 二手房| 恭城| 买车| 吕梁市| 孟连| 太保市| 荔波县| 建湖县| 浮山县| 慈利县| 益阳市| 合肥市| 二连浩特市| 南川市| 江城| 双牌县| 安乡县| 黄平县| 兴文县| 嘉义县| 宁强县| 奉节县| 泾阳县| 鄯善县| 密云县| 洞口县| 胶南市| 布尔津县| 蕲春县| 阿勒泰市| 县级市|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