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五章 三個月

七月底,夏正平有驚無險的回到了永昌郡。果真如同巴子平所說的那樣,巴州各處的軍隊,雖然都集結(jié)到了彰徳郡,但絲毫沒有任何想要進攻永昌郡的態(tài)勢,這著實讓夏正平及一衆(zhòng)永昌的官員,鬆了一口氣。

不過,即便如此,夏正平的那根弦依舊在繃著,因爲(wèi)一旦襄王的人,識破了這一條忽悠的計策,必然會是派人告知巴子平。到了那個時候,襄王同樣會承諾某些事情,從而導(dǎo)致時間上的來不及。

現(xiàn)在,夏正平只能祈禱,襄王那邊沒有人能夠識破。

七月底,三伏天氣,異常炎熱,直至八月底,依舊不見好轉(zhuǎn)。永昌郡西部地區(qū)的屯墾,算是比較完滿了,至於建寧郡的地區(qū),一切都恢復(fù)到了原樣,甚至是大街小巷之中,都傳頌著夏正平的恩德。這一點,足以看得出來,建寧郡人心已然歸附。

夏正平不再處理永昌郡的事情了,或者說,正像那日他告訴巴子平的那樣,永昌郡的郡守之位,已經(jīng)移交給他人了。他的確上表給了濟州的父皇,不過,到現(xiàn)在還並未有什麼回信。想必是,濟州方面已經(jīng)對夏正平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了。

如今的永昌郡郡守之位,被夏正平交給了陳旭,這個人還算是不錯的。不過,無論是永昌郡的陳旭,還是身爲(wèi)建寧郡守的趙靈吉,都不再擁有兵權(quán)。他們兩個,只是協(xié)助夏正平處理兩郡政務(wù),不再參與任何軍事上的活動。事實上,夏正平也只有遇到重大政務(wù),纔會出手處理,至於其餘的,他已經(jīng)完全放權(quán)給了陳旭和趙靈吉,畢竟他的重心是軍事上的。

當(dāng)然,其中的兵曹等關(guān)於軍事的部門,也已經(jīng)被夏正平分離了出來。與其說夏正平不再掌管具體的政務(wù),倒不如說夏正平實際上是在建寧郡和永昌郡所在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個小朝廷,相當(dāng)於一方諸侯了。亦或者說,沒有什麼相當(dāng),而是本來就是。而他夏正平,就是這一方小朝廷的主人,從此以後,再也不會受到濟州方面的要求。唯獨缺的,就是一個名號。

《大夏書》記載,瑞和二十五年八月,故太子夏正平,去永昌郡守之位,上表請尊漢王王號,靈帝不復(fù),乃自稱大將軍,總攝建寧、永昌二郡軍政大事。

雖然是這麼的想法,但是夏正平的重心,不是在這一方面上,依舊是襄王、巴子平的身上。

八月二十日,夏正平召集了許多官員,聚集到了永昌郡,來商量這一方面的事情。

“近日,襄王那一方面?zhèn)鞒隽耸颤N消息沒有?”夏正平坐在桌案前,“國舅,您來說說看?”

政事堂中,國舅陳慶之的腳步聲,便是傳了出來,他走到政事堂中間,拱手道:“主公,派出去的偵查人員,探聽到襄王的十五萬大軍,已經(jīng)輪番進入了彰徳郡附近。而巴子平按兵不動,讓襄王軍隊的指揮官,有些坐不住了,甚至是不斷派人前往巴郡催促巴子平儘早發(fā)兵進攻永昌郡城!”

“看來,襄王的意圖很明顯了!”何士元走出衆(zhòng)官之列,搖著鵝毛羽扇,緩緩說道,“我也探聽到,襄王的那十五萬大軍,其糧草皆是由荊襄九郡提供,而非巴州補給。這樣子的一個情況,就是說明一件事情,襄王的那十五萬軍隊,必然期望速戰(zhàn)速決。否則的話,一旦糧草不濟,就會造成大量的士兵逃亡,甚至是軍隊譁變。”

“而這更深一層次的緣故,怕是因爲(wèi)襄王想要奪取巴州,而不願意被時間拖延。拖在巴州的時間越長,對於襄王的計劃,就越是不利。”

何士元說罷,拱手看向夏正平。夏正平聞言,點了點頭道:“軍師之言,正是如同我所想的那般。”

“主公,下官有一言,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說這話的,是百里子明,“我曾經(jīng)在荊襄九郡爲(wèi)奴多年,興許有些東西能夠幫助主公!”

夏正平聽著百里子明這麼說,不由得高興起來,道:“百里老先生請說!”他也是明白,政事堂裡所有的官員,對於襄王及荊襄九郡的瞭解,恐怕都不如百里子明。要知道,百里子明可是作爲(wèi)奴隸的身份,在荊襄九郡所在地區(qū),生活過多年,極爲(wèi)了解那裡的人和事。當(dāng)然,這裡的人,也包括襄王劉鎮(zhèn)在內(nèi)。

百里子明聞言,便是咳嗽了一聲,拖著老邁的身軀,向前走了幾步後,緩緩說道:“襄王爲(wèi)人,陰險而狡詐,絕不像表面上看得那麼簡單。雖然嘴巴上說自己沒有什麼大志向,但是卻在暗中網(wǎng)羅各路人才,積極整軍備戰(zhàn),這一個人,不得不重視起來!”

這一點,不光光是何士元看得出來,就是夏正平與襄王劉鎮(zhèn)接觸幾次下來,也是有所發(fā)現(xiàn)。

“然而,襄王雖然這般,卻又是一個多疑的人。主公爲(wèi)什麼不利用他的多疑的性格特點,讓他以爲(wèi)濟州方面有什麼動作,或者是荊襄九郡將要被攻擊,他必然會令那十五萬大軍班師回去,這樣子一來,建寧郡、永昌郡的壓力就會小上許多。”

“老先生所言,的確能實現(xiàn)。”何士元擡手,“只是,老先生所不知道的,那就是襄王想要以假虞滅虢之策,來吞併巴州。他若是不達到這個目標(biāo),恐怕絕不會罷休!”

百里子明聽著何士元這麼一說,有點愣神,不過旋即他就是繼續(xù)說道:“軍師之言,極對。這也是有一種可能的,甚至是襄王必然會打算這麼做,到時候主公的危機更加艱鉅了,將會直面襄王啊!”

“那敢問諸位,有什麼辦法嗎?”夏正平揮了揮手,示意衆(zhòng)人安靜一下,“我跟巴子平承諾了三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如果襄王沒有動作的話,巴子平就會聯(lián)合襄王,一起滅了我這個皇子!”

“三個月的時間足夠了!”何士元點了點頭,“主公是想要讓襄王,暴露出自己的那一假虞滅虢的意圖是不?這一件事極爲(wèi)簡單!”

夏正平聞言,便是點了點頭道:“正是爲(wèi)了這件事,纔會請諸位來此!”

此言一出,政事堂的諸位,便是陷入了沉默。他們有三個月的時間,來進行一系列的準(zhǔn)備。但是,夏正平想要讓襄王的目的,主動暴露給巴子平,這卻是爲(wèi)何?

儘管,何士元說出了夏正平想要表達的意思,然而衆(zhòng)多官員,關(guān)心的卻不是這個,他們更關(guān)心的是夏正平這麼做的原因。

沉默了許久,衆(zhòng)人便是明白了。夏正平回到永昌的時候,將一系列的過程,講述給衆(zhòng)官聽過,其中就是以自己的信譽爲(wèi)保證的。現(xiàn)在,夏正平有一部分因素,自然要保住自己的那一份信譽。要說,夏正平不在乎別人說自己言而無信,那是不可能的。

但,這恐怕不是主要的原因。衆(zhòng)人細(xì)細(xì)想來,已然發(fā)現(xiàn),如果襄王想要吞併巴州的目標(biāo),真的暴露給巴子平的話,那麼巴子平三個月後,也不會進攻永昌、建寧兩郡,反而是派人,要和夏正平聯(lián)盟,共同對付襄王。

這也的確是夏正平所想,他想要讓巴子平真正的確定,襄王有假虞滅虢的意圖。要想確定,就必須讓襄王向巴子平動手!

也只有這樣子,才能夠使得夏正平以及永昌、建寧兩郡,獲得更爲(wèi)長久的安定。

良久之後,百里子明開了口,道:“主公,如此這樣子的話,那確實有些難了。不過,剛剛雛鳳先生,卻說極爲(wèi)簡單,想必是有什麼高見?”

何士元聽著百里子明向自己問話,便是嘴角微微彎起,道:“主公,想要襄王先動手,那就要給襄王動手的理由!”

“話雖如此,可是該如何執(zhí)行呢?”夏正平不解,他也是明白這個道理。如果不給襄王向巴子平動手的理由,他又怎麼會主動暴露出自己的意圖呢?這是一個難題,但在何士元的眼中,似乎並不是很難,反而是一個簡單問題。

當(dāng)下,何士元便是繼續(xù)說道:“彰徳郡郡城之外,多山林!目今時節(jié),天乾物燥,山林多火災(zāi)!”

夏正平及一衆(zhòng)官員聞言,便是點了點頭,明白何士元說的這是一個事實。畢竟,現(xiàn)在即將入秋,但是夏季的伏熱還未散去,導(dǎo)致有些地區(qū)的山林,極爲(wèi)乾燥。

還未等的何士元開口,夏正平便是說道:“難道,軍師想要火燒彰徳郡?”

“但是,這樣子一來,有違天和啊!火燒彰徳郡,不知道要死去多少無辜生靈啊!”

百里子明聽著夏正平這麼說,也是搖了搖頭。

“若真是如此,恐怕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旦火燒彰徳郡,就會導(dǎo)致周邊山林大火,吸引到建寧、永昌兩地,如此看來,算得上是得不償失!”

陳國舅也是懂得一些兵法與天時的,他開口反對。

“主公,你們都誤會了!”何士元搖了搖頭,“我怎麼不知道,火燒彰徳郡的後果?然而,我並非是要火燒彰徳郡,而是要火燒襄王駐紮在彰徳郡郡城附近山林地帶的軍隊!”

“然後,張冠李戴,嫁禍給巴子平,這樣子一來,襄王之意會是如何,大家想一想便是明白了!”

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章 認(rèn)死理的程湯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二十章 漢王第八章 奪權(quán)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一章 大變革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七章 政事堂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四十一章 戰(zhàn)隆江漢王鏖兵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jié)局)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十七章 商量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二章 戰(zhàn)國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zhàn)(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zhàn)(下)第十五章 交易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四章 賀子先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章 認(rèn)死理的程湯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七章 商量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jié)局)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章 認(rèn)死理的程湯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一章 稱帝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七章 官商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zhàn)(上)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二十八章 大戰(zhàn)起兮雪飛揚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zé)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五章 舌戰(zhàn)諸官第十七章 商量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
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章 認(rèn)死理的程湯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二十章 漢王第八章 奪權(quán)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一章 大變革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七章 政事堂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四十一章 戰(zhàn)隆江漢王鏖兵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jié)局)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十七章 商量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二章 戰(zhàn)國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zhàn)(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zhàn)(下)第十五章 交易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四章 賀子先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章 認(rèn)死理的程湯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七章 商量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jié)局)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章 認(rèn)死理的程湯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十一章 稱帝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七章 官商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zhàn)(上)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二十八章 大戰(zhàn)起兮雪飛揚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zé)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五章 舌戰(zhàn)諸官第十七章 商量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周口市| 五华县| 礼泉县| 峡江县| 鸡西市| 鄯善县| 郸城县| 磐石市| 绿春县| 长垣县| 资兴市| 隆德县| 江山市| 黔西县| 贺兰县| 双城市| 中卫市| 天水市| 达拉特旗| 淮阳县| 灵山县| 武宣县| 普兰店市| 韩城市| 福鼎市| 刚察县| 东莞市| 新建县| 沂南县| 高邮市| 高雄县| 漠河县| 罗平县| 安福县| 阳曲县| 青龙| 涿州市| 龙陵县| 海阳市|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