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

南蠻大軍中的孟傑,早已是慌亂了起來。

他本想著計劃,要列陣於永昌城前,使得永昌郡百姓,四散奔逃,然後再將這一信號傳遞給巴州州牧,那樣子一來,自己所要的五十擔糧草,就能夠到手。

這是他想要的一種威勢,正因爲如此,他沒有帶大型的攻城器械。

可是,誰也不曾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夏正平單槍匹馬的,阻擋住大軍腳步,還生擒了孟昂。

這一下,變得棘手起來,至少對於孟傑來說,是這樣子的。

夏正平冷笑,並沒有說話,他見著孟傑沉默了下去,便是逐漸後退。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也明白目的達到了。

昨日的單挑,他已經摸清了孟昂的套路,因此今日能勝得了。他想用孟昂這個人質,來擾亂南蠻大軍的軍心,配合陳乾那一路騎兵。

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個“屈”,應當換做“驅”。

夏正平就是想要達到這個效果,讓南蠻軍心不穩,自動退兵。

憑藉永昌這點兵力,是絕對抵擋不過南蠻的六萬大軍。若想勝之,必須智謀之上戰勝,否則的話,是絕對沒有機會的。

“無恥小兒,放了我家孩兒!”孟傑見著夏正平挾持著孟昂後退,已經猜測出夏正平想要做什麼,“要不然,大軍進城,讓你片甲不留。”

孟傑說著,就要策馬指揮一衆軍隊向前,然而永昌城頭,霎時間箭如飛蝗,夾雜著雪花,貫穿最前排南蠻士兵的身體。

就在這一瞬間,不知從何處傳來陣陣喊殺聲,同時伴隨著更加雄渾的鼓聲。遠遠望去,那一處方向,不知多少大軍正快速朝著永昌郡城殺來。

無數面旗幟,在空中飛舞著,旌旗上碩大的“陳”字,已然告訴了夏正平,這是屬於哪一支軍隊的。

“鎮南將軍陳慶之,前來相救!”

孟傑聽著這句話,霎時間面色變得慘白起來,旋即意識到不妙,大喝道:“無恥小兒,竟然耍陰謀詭計!”

話音落地,便是指揮著南蠻大軍,急急後撤,他看的清楚,那一處方向來的大軍,足有一兩萬,而且都是騎兵和車兵。

此時,南蠻大軍已然顧不上孟昂,不出幾刻鐘的時間,早已後退數裡。這些南蠻大軍,如果後撤稍晚一會,必然會被這些騎兵、車兵,衝散的七零八落,且死傷慘重。

早前,已經得到過消息,南蠻大軍之中,步兵居多,騎兵只有少數。

夏正平早已叫人把孟昂綁了,收入府衙後房看管,於政事堂中,迎到了陳慶之。

與陳慶之一同來的,還有趙靈吉。

夏正平已然猜到了,必然是趙靈吉,做通了陳慶之的工作,他纔會帶領大軍前來永昌的。

“舅舅!”

政事堂中,夏正平已然見到了一名中年人,那人身穿鎧甲,面容滄桑,像是經歷過許多歲月一般。

他不是別人,便是陳慶之,大夏的國舅,陳姬的弟弟。

“好!十六年了!”

陳慶之只是這麼一說,夏正平就已經明白了許多事情。身爲國舅的他,必然有著許多的難處,因而十六年來,不曾見過自己,也逐漸被人忘卻。

但,他的心裡,依舊想著姐姐的那個兒子——昭明太子夏正平,要不然也不會率兵前來。

鎮南關是什麼樣的地方,南蠻進入巴州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巴州就危險了。

只是,夏正平不清楚現在鎮南關,會面臨怎樣的危機。

此時,趙靈吉走上前說道:“殿下,事情已經查清楚了!”

他口中的事情,指的自然是陳慶之爲什麼會借兵給薛離,這也是夏正平不解的地方。

“陳將軍前一陣子去往濟州述職了!十六年來頭一次,聖旨難違,因此走的時候,把兵權交給了副將。”

“副將和薛離的交情不錯,是副將借兵給薛離的。”

趙靈吉這兩句話,已然讓夏正平明白了許多事情。這一件事的前因後果,也算是弄清楚了。

大夏靈帝下旨,詔陳慶之去述職,陳慶之若是不去,就會落下個抗旨不尊的罪名。

只是,這是巧合嗎?

十六年的時間裡,就這一年去述職了,這背後鐵定有什麼不爲人知的事情。

夏正平也不去多想,他顧不上認親,想到了更爲重要的事情,直接說道:“舅舅,鎮南關局勢怎麼樣了?”

“鎮南關地勢險要,想要攻破,一時半會恐怕做不到。副將留守在那裡,應當能支撐一陣子。”陳慶之臉上露出些許笑容,“殿下如今認我這個舅舅,我也不多說廢話,眼下形勢危急,我帶來有一萬五千騎兵,五千車兵,怕是也抵擋不住那六萬南蠻大軍!”

夏正平聽著,卻是笑了笑,搖頭說道:“舅舅有所不知啊,南蠻大軍,看樣子來勢兇猛,其實所圖的不過是糧草而已,不必擔心。”

這話一出口,卻是讓趙靈吉與陳慶之一愣,政事堂中的其他人也是有些不解。

夏正平見衆人如此表情,方纔坐下案前,緩緩說道:“南蠻地處不毛之地,常年劫掠蜀南州郡,目的也不過是爲了糧草用度而已。他這十六萬大軍,真正有戰鬥力的,不過幾萬而已。”

那一日,何士元走後,夏正平查閱了一下府衙典籍,已經明白了許多事情。

南蠻部族,是一個全民皆兵的民族。更爲關鍵的一點,南蠻部族所在的地理位置,不是乾旱之地,就是難以生長作物的地區,正因如此,他們纔會劫掠大夏邊境。

而今年之所以各處邊境,南蠻之兵如此之多,怕是與南蠻鄰國天竺國有關。

天竺國,每隔數年,都會要求南蠻進貢糧草,以支持天竺國與周邊鄰國的戰爭。如此一來,原本貧瘠土地上的民族,生存就越發的艱難。

因此,每隔數年,南蠻就會加大力度,對大夏邊境的掠奪。

“如果南蠻真的想要打仗,或者真的想要侵犯大夏的話,蜀南三郡,巴州之地,早就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

這是一個原因,因爲這個原因,才導致了現在南蠻的後果。

夏正平也不由得心中嘆息,南蠻這個民族,可謂是多災多難啊。要不然,也不會對大夏神朝的邊境,如此這般掠奪。

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章 勸進第六章 過蜀州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八章 奪權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七章 官商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章 詐第二章 賤民?第二章 朝陽宮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六章 農政書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六章 忽悠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一章 稱帝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十六章 六籍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十一章 稱帝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七章 商量
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章 勸進第六章 過蜀州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八章 奪權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七章 官商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章 詐第二章 賤民?第二章 朝陽宮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六章 農政書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六章 忽悠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十一章 稱帝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十六章 六籍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十一章 稱帝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七章 商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工布江达县| 航空| 贵德县| 巴马| 错那县| 平利县| 梁山县| 呼和浩特市| 文水县| 石楼县| 信丰县| 三原县| 伽师县| 彰化县| 原平市| 酒泉市| 江源县| 武功县| 南通市| 砀山县| 新邵县| 罗田县| 利辛县| 赣榆县| 漾濞| 宁乡县| 桐梓县| 连山| 耿马| 尚义县| 临桂县| 常山县| 抚顺市| 清远市| 泰州市| 礼泉县| 固原市| 中宁县| 工布江达县|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