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

夏正平的這幾句話一出,再一次引發了衆多士子才人的喧譁。

“襄王乃是天下賢王,怎麼可能會有其他用心呢?”

“荊襄九郡,天下腹地,四通八達的道路,城池也不堅固,世人都知道,襄王若是有爭雄天下的心思,則天下諸侯羣起而攻之,豈不是自找死路?”

“小兄弟,你年齡太小,這等諸侯大勢,切莫亂說,否則招災惹禍,就不是我們所能夠管得了的了!”

“哈哈——”夏正平聽著這些人的喧譁之聲,猛地仰天狂笑,“爾等皆是榆木名士,有何出衆的眼光?”

“襄王殿下,居於荊襄九郡,用兵數百萬。四通八達的道路,讓他能夠快速騰挪轉移軍隊,豈不是很方便?”

“向西,襄王可以進攻雍州、涼州;向北,可取豫州等地;向東可以和楚王相抗衡;至於向南,巴州之地,豈不是他的囊中之物?”

“爾等愚夫,只曉得眼前形勢,卻看不到將來的畫面。楚王爭霸於齊魯之地,襄王直接可以打下吳州、越州等地,絕了楚王的後退之路。雍州、涼州乃是苦寒之地,雍王年年對抗西域各族,襄王完全可以趁著機會,叩城破關,取雍涼之地爲己用,再招募雍涼優秀奇兵,可以北向攻取齊王、趙王之封地……”

“閣下說的太大了!”夏正平的話音還未落地,就是聽著有人暴喝,“生逢亂世,天子闇弱,襄王就是這麼做,也不過是本著匡扶大夏皇室的宗旨,有何異心呢?”

夏正平望著衆人中走出來的那人,仔細打量了一番,來人雙眼如炬,一身的灰布衣服,腰間青銅劍是士子的標識,他的面色極冷,冷漠之中有著狡黠與奸詐。

在這之前,這人也出來論說過諸侯形勢,夏正平記得這個人,名字叫做司徒伯懿,乃是豫州河間郡的一名士子。

司徒伯懿這麼一說,旋即就有名士才人附和。

“襄王是什麼人?他是忠心於大夏神朝的賢王!不像楚王、齊王等人,一心只想著爭奪天下。”

“大夏皇帝,乃是天下共主,襄王維護還來不及呢!”

司徒伯懿似乎並不在乎這些附和之言,緩步走了上來,道:“小兄弟,你的目光太過於長遠了!”

夏正平聞言,知道他這句話是反著說的,說自己看的長遠,就是在諷刺自己不現實,看不清事情的本質罷了。

只是,夏正平並不想去爭論。因爲,這個司徒伯懿也是他心中的人選。

“敢問司徒先生,襄王是姓夏,還是姓劉?”

夏正平的神色極爲平淡,他的心中雖然有著萬千想法,但是皇宮中的生活,永昌郡的經歷,早已讓他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習慣。

他的這個問話一出口,那些聒噪的士子才人的臉色,旋即就變得極爲難看了。

包括司徒伯懿在內,他的臉色雖然變得古怪起來,但似乎更多的是狡黠。

遠處的建築物中,襄王劉鎮的臉色越發陰沉,雙眼死死的盯著場中的夏正平,看得出來,襄王已然明白,那個少年,看出了自己的心思。帝王的心思,一旦被看穿,帝王的臉色還能好?

劉文成此時也是發覺了不對勁,趕緊道:“主公,您應該慶幸!”

“這個小子,看穿了我的心思,又當衆說了出來,將來天下諸侯對我都有所防備,我又能如何稱霸於天下,這又值得如何慶幸呢?”劉鎮冷哼一聲,“先生,此人不除,將來必然是我的心腹大患!”

“主公,此言差矣!”劉文成抱拳拱手,緩緩說道,“我看,這下面的諸多士子中,沒有一個人的見地,趕得上這個少年。他既然看得出主公的心思,就說明他有真才實學,不如把他收入帳下,爲您出謀劃策?”

“可,他這麼明目張膽的說出來,豈不是壞了孤王的大事?”劉鎮的神色很不善,顯然是對夏正平的言論,有所忌諱,“一個小娃娃,就敢這麼狂言不諱,將來收入帳下,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呢!”

“姑且先試一試再說!”劉文成勸著,“要不,將他交給臣下來教導?”

“看得出來,先生對這個黃口豎子,是極爲愛惜的。”襄王劉鎮搖了搖頭,“孤王也是個愛才之人,也罷,就依你所言!”

襄王終究是心中想著自己的大業,要想完成大業,無非就是要人才齊聚,兵馬糧草。如今他暗中設下這個集會,無非就是想要招賢納士,又怎會真的去爲了一個少年的言語動怒呢?

“前有石子濤,後有司徒伯懿,再有這個蕭正,加起來共計二十一人,看樣子這一次主公您的收穫不小??!”劉文成拿著一份帛書,藉助燭光,數了數上面的人名數量,“全部收入囊下,怕是將來爭霸於天下,再也不用愁了。”

只是,不論是司徒伯懿,還是劉文成,亦或者是襄王劉鎮,都不知道,這個蕭正的名字,其實是個化名,他的真實名字叫做夏正平。

場中的司徒伯懿,似乎被夏正平的那一句話問住了。全場有些寂靜了,燈火漫天的情形,猛地變得鴉雀無聲,只有那琴曲悠揚婉轉,但是這琴曲也是變得有些不連貫了。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諸侯藩王,都是屬於異姓王。

自古以來,哪怕是和皇帝屬於同一個血脈的藩王,都有可能起兵造反!

更何況,是一個異姓王呢?

夏正平的這一句話,簡直就是一把尖刀,直接割裂了朦朧事實的那一層膜,讓人看清楚了諸侯形勢的本質。

襄王姓劉,不姓夏!

這是天下人共知的事情,誰也無法否定!

異姓王從來都不會無緣無故的匡扶一個朝代的皇室,如果有,那麼他就是爲了皇帝寶座而去的。

“司徒先生,難道對此沒有見地嗎?我這麼說,不就是證明了一點,襄王有著稱帝的野心?”

夏正平的這話一出口,司徒伯懿的臉色就在此發生了變化,嘆息了一聲道:“小夥子說的極對,在下慚愧!”

場中形勢已然明瞭,無人出來反駁夏正平。

夏正平見此,便是繼續說道:“諸侯形勢,莫過於此,天下有變,盡歸於襄王!”

“公子說的極好!奴家甚喜!”琴曲突然停止,柳如煙緩步走下望月臺,來到夏正平面前,拱了拱手,“請候坐於臺上!”

這一下,一衆士子已然明瞭,所謂文人賽文,怕是被這個少年奪了頭籌,只是他們不甘心,嘈雜聲驟起。

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四章 賀子先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六章 農政書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二章 朝陽宮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a>第八章 專賣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七章 官商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八章 奪權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一章 大旱第二十章 漢王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六章 過蜀州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八章 水師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a>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
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四章 賀子先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六章 農政書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二章 朝陽宮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a>第八章 專賣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七章 官商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三章 宮刑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八章 奪權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一章 大旱第二十章 漢王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局)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九章 煮鹽、曬鹽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六章 過蜀州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八章 水師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a>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韶山市| 盐山县| 厦门市| 深州市| 清丰县| 洪湖市| 阿勒泰市| 禄丰县| 海门市| 吐鲁番市| 沙坪坝区| 朝阳区| 天水市| 武义县| 泰顺县| 松阳县| 吉首市| 舟山市| 华池县| 正宁县| 北辰区| 上林县| 大安市| 邵东县| 五原县| 桐城市| 惠来县| 昌吉市| 嘉义市| 扎鲁特旗| 新源县| 竹山县| 大埔区| 定日县| 改则县| 桂阳县| 体育| 高邮市| 夹江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