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

別看那裡距離巴郡多遠(yuǎn),但是卻是一處緊要的地方,扼守著巴蜀聯(lián)通之路——巴江的咽喉。不僅僅是水路上的咽喉之地,陸地上的也同樣是這樣子的。一旦那裡失守,蜀州大軍就能夠晝夜兼程,快速的通過巴江逆流而上,抵達(dá)巴郡郡城之下,從而控制住巴州的大部分地帶。

因爲(wèi)出於對陸慷的能力的信任,也是出於對陸慷的提拔,夏正平纔會把他安排在這麼一個重要的位置上。

此時,陸慷走出班列講話,顯然是有著重要的事情。夏正平自然是明白這一點的,他擡起手做出了一個請的姿勢道:“陸慷將軍,您請說!”

陸慷聞言,便是點了點頭,走到政事堂的正中央,繼續(xù)拱手說道:“主公,我原本接到您的詔令,是不需要前來巴郡的,但是實在是因爲(wèi)巫峽谷口,發(fā)生了一些事情,讓我不得不前來巴郡向您陳述的。剛剛您又是提到了東征蜀州,我便是越發(fā)覺得,這些事情,得當(dāng)面對您述說,或許可以被您當(dāng)做東征蜀州的藉口。”

衆(zhòng)人自然是明白,夏正平在詔書之中說的很清楚,位於邊境地帶的將軍,不必迴歸巴郡,參與事情的商議。可是,這個陸慷,偏偏就是回來了。當(dāng)初衆(zhòng)多臣工還是覺得有些詫異的,後來一想,便是知道,巫峽谷口肯定是出事情了。

這大概就是時間上的巧合吧,只是衆(zhòng)人都在猜測,究竟這個陸慷,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消息,又是能夠被夏正平當(dāng)做東征蜀州的藉口。

夏正平自然也是覺得好奇,不由得神色溫和起來,說道:“陸將軍遠(yuǎn)道而來,怕是辛苦了。來啊,給陸將軍看座。陸將軍,你且坐下來,慢慢將你所掌握的事情,講給本王乃至這個政事堂上所有的臣工聽聽!”

不出幾息的時間,一張?zhí)珟熞伪惚话岬搅岁懣兜钠ü上隆j懣吨x過夏正平,便是坐了下來,緩緩說道:“本年初春的時候,蜀州的一些軍隊,趁著我大漢和南蠻之間進入敵對狀態(tài)的時候,竟是直接派兵攻佔了天斷山脈,靠近我巴州一方的一些無主之地。我原本想要將這件事情飛鴿傳書遞給您的,後來發(fā)現(xiàn)事情遠(yuǎn)遠(yuǎn)不止這麼簡單。就在我離開谷口的前幾天,數(shù)週方面似乎有著某些陰謀,其目的便是要攻取我臨近蜀州的永昌郡。”

無主之地,便是那些既不屬於巴州管轄,又不屬於蜀州管轄的地盤。在這些地方上,通常都是一些流竄的山賊,沒有太多的平民百姓的。

如今的蜀州,攻佔了這些地方,只能說明它的野心在膨脹。根據(jù)陸慷的描述,似乎他們的目標(biāo),遠(yuǎn)遠(yuǎn)不止這麼簡單,想要攻取巴州的永昌郡。

永昌郡是夏正平起兵的地方,也是他這個漢王的冊封之地,怎麼可能允許被外人染指呢?

衆(zhòng)人聽到陸慷的描述,也是有些古怪起來了。這個新即位的蜀王,似乎並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這一件事,從蜀王統(tǒng)一蜀州全境的做法就已經(jīng)看得出來,蜀王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般昏庸無能。

夏正平自然明白,自己看走眼了,被新即位的蜀王迷惑了眼睛,爲(wèi)此他才決定要攻取蜀州的。如果,任由蜀王繼續(xù)攻城略地的話,保不齊他就會用某些手段,將整個巴州吞併進他的版圖之中。這一點,夏正平自然不願意看到,除非是巴州吞併蜀州才行。

“而在這次的陰謀之中,蜀王一方的軍隊,打死了我們軍營之中的一些士兵,不知道漢王殿下,您是怎麼看?”陸慷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在問夏正平,不知道這樣的一件小事,能否作爲(wèi)東征蜀州的藉口,“諸位臣工,你們以爲(wèi)如何呢?”

“我看行的!我們出兵,不能做無名之師,得名正言順,否則的話,讓天下的諸侯恥笑於我們。”

夏正平聽著臣工之中有人這麼說,不由得點了點頭,難免衆(zhòng)多臣工之中,竟是有人能夠全力支持自己。

他沉思了一下,便是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道:“本王認(rèn)爲(wèi),陸慷所說的極是。我們想要攻伐蜀州,就得拿得出口的理由,決不能讓天下的諸侯嗤笑。”

“這算是一項策略,不知道其他臣工,還有什麼想法嗎?”夏正平繼續(xù)試探著問道,這些大臣,都是巴州各地主政一方的人物,其中掌軍的居多,“你們這些將軍,難道就不出一些主意嗎?”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目光飄向了海霹靂施琢公。實際上,夏正平的那一句話,想要問的對象,就是海霹靂施琢公。

這兩年來,海霹靂施琢公,在巴州之地,訓(xùn)練著水師戰(zhàn)船,其目的就是爲(wèi)了要實現(xiàn)夏正平水師突襲蜀郡的戰(zhàn)略策劃。

整個蜀州之中,最重要的郡城,自然是蜀郡。那裡是整個蜀州的政治經(jīng)濟的中心,這就像是巴州的巴郡一樣。

夏正平雖然起兵於永昌郡,但是在攻下巴州之後,爲(wèi)什麼要將自己的辦公地點搬到巴郡。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爲(wèi)巴郡在巴州建立的那一天起,便是整個巴州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了。永昌郡、建寧郡、彰徳郡、南中郡等諸多郡城,都可以說是遊離在巴郡之外的,它們算不上是巴州的中心地帶。

爲(wèi)什麼濟州城被申不易佔領(lǐng)的時候,諸多人物,都認(rèn)爲(wèi)大夏神朝滅亡了,就連夏正平他自己,都認(rèn)爲(wèi)大夏神朝亡了,其中的因素,自然是大夏神朝曾經(jīng)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已經(jīng)握在了人家申不易的手中。

申不易想要成爲(wèi)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者,自然需要政治經(jīng)濟中心給他立足的,顯然濟州城是符合他的意願的。

攻佔了一州之地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可以帶來很多效應(yīng),這也是夏正平攻伐蜀州的主要目的地——蜀郡郡城。

海霹靂施琢公聞言,也是明白夏正平問話的目的,他便是走到了政事堂的正中央。拱手說道:“水師戰(zhàn)船,皆已完備。、我們建立水師的消息,並沒有被外人得知,因此蜀州的蜀王可以說沒什麼防備的。”

聽著施琢公說的這麼一句話,夏正平便是點了點頭道:“我意,水師大軍,沿著巴江順流而下,攻伐蜀郡!”

“主公啊,水師戰(zhàn)船,固然順流而下,可以說是出其不意,但是是不是應(yīng)該有什麼保障啊?”詢問的是何士元。

衆(zhòng)人都是明白,諸多臣工之中,最爲(wèi)嚴(yán)謹(jǐn)?shù)模闶擒妿熀问吭K脑挘话阆恼蕉紩苤匾暎@一次,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夏正平點了點頭,拿出一份卷軸,展開之後,招呼衆(zhòng)多臣工圍了過來,道:“諸位,你們看我們巴州的地理形勢,四面環(huán)山,幾乎是處處險要之地啊。可以這麼說,整個巴州的各處郡城,都處於天斷山脈的保護之中。沒有了天斷山脈,我們可以說是被人連年攻伐啊。”

衆(zhòng)人聞言,自然是明白夏正平說的極對,若是沒有了天斷山脈,那麼周王南下,雍王東進,蜀王襲來,可以說是三面受敵啊。

如果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別說是何士元了,就是天下三公齊聚於巴州之地,都未必能夠想得出辦法來。

可如今有了天斷山脈,就相當(dāng)於是給巴州之地上了一道保險。但是,正是因爲(wèi)有了這樣一道保險,才導(dǎo)致了走出巴州的道路極其艱難。

水師戰(zhàn)船,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也是最具有效率的。但是,並不能完全靠水師戰(zhàn)船來進攻啊。要知道,水師的侷限性很大。除了沿海州郡以外,那便是沿江的郡城。

而那些既不和長江大河相鄰,又不靠近海邊的郡城,便是需要依靠著步騎戰(zhàn)甲了。要知道,整個天下具有這些性質(zhì)的郡城,何止十之八九呢?

何士元擔(dān)心的正是這些事情,如果水師攻下了沿江的郡城,但是卻被這些陸路郡城所切斷後路,那麼後果不堪設(shè)想。

可以這麼說,一旦這種擔(dān)心實現(xiàn)的話,那麼海霹靂施琢公所率領(lǐng)的那數(shù)萬水師大軍,可以說是有去無回。正因爲(wèi)這樣,夏正平纔將政事堂的諸多臣工叫了過來,觀看巴州的地理形勢圖,以期這些人能夠給自己想出一個絕妙的法子。

實際上,巴州的困境,就是守得住,而走不出去,這一點早在多年之前,夏正平拜訪何士元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告知了這些。

步騎戰(zhàn)甲,通過崎嶇的山路,行走的路程,何止千里啊。陸路交通上的不便,讓夏正平當(dāng)初出擊周王,都差點沒有實現(xiàn)。

“我們來研究一下,雛鳳先生所說的事情,想要讓水師沒有後顧之憂,那自然是需要步騎戰(zhàn)甲的配合。從圖上,我們能夠找到哪條路,適合我們的步騎戰(zhàn)甲穿越整個天斷山脈?”

夏正平最終是問出了自己的真實問題,他期待著衆(zhòng)人的回答。

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quán)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十一章 詐降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二章 賤民?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三十三章 衛(wèi)燼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十三章 對酒當(dāng)歌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四章 王業(yè)不偏安第十八章 曾經(jīng)的大夏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十四章 王業(yè)不偏安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quán)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十八章 曾經(jīng)的大夏第四章 城下搦戰(zhàn)第一章 帝王風(fēng)度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五章 交易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八章 望月臺下?lián)P名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一章 大旱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zhàn)(上)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八章 專賣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六章 年關(guān)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九章 鎮(zhèn)南將軍第二十章 漢王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一章 詐降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十四章 王業(yè)不偏安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三十三章 衛(wèi)燼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十七章 商量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十六章 忽悠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十四章 王業(yè)不偏安
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quán)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十一章 詐降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二章 賤民?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三十三章 衛(wèi)燼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十三章 對酒當(dāng)歌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四章 王業(yè)不偏安第十八章 曾經(jīng)的大夏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十四章 王業(yè)不偏安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quán)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十八章 曾經(jīng)的大夏第四章 城下搦戰(zhàn)第一章 帝王風(fēng)度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十五章 交易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八章 望月臺下?lián)P名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一章 大旱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zhàn)(上)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八章 專賣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六章 年關(guān)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九章 鎮(zhèn)南將軍第二十章 漢王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一章 詐降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十四章 王業(yè)不偏安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三十三章 衛(wèi)燼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十七章 商量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十六章 忽悠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十四章 王業(yè)不偏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宁县| 木里| 保定市| 富锦市| 武汉市| 东丰县| 赤城县| 永丰县| 大渡口区| 普兰店市| 塘沽区| 大同市| 文山县| 连江县| 虹口区| 肥城市| 彭山县| 夏邑县| 扬州市| 衡阳县| 四子王旗| 内丘县| 天峻县| 安化县| 两当县| 枣庄市| 利川市| 九寨沟县| 新宾| 建湖县| 天祝| 柞水县| 黎城县| 阳高县| 开江县| 呈贡县| 广东省| 泌阳县| 稷山县| 通城县|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