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六章 年關

聽著左善言的話,政事堂上的其餘三人皆是陷入了沉默。

陳慶之自不必多說,他身爲鎮南將軍,只負責守衛鎮南關,並不關心朝堂之事,因而選擇了沉默。

黃安身爲太監總管,時刻侍奉著大夏皇帝,自然明白朝堂上的許多事情,他選擇沉默,只是因爲他見得多了。因爲見多了,所以麻木不仁,也不願意去多說這些事情。

而夏正平選擇沉默,則是更多的憂思。他身爲大夏皇子,卻有著前世的靈魂,又有著非同一般的夢。

不做秦皇漢武,也不做唐宗宋祖,只做漢光宋孝,流傳後世??上?,時局似乎並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朝堂之上,丞相與皇長子聯手,怕是如同鐵桶一般,水潑不進,針插不出,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朝堂之外,地方藩鎮,不服中央管轄,絲毫找不到突破口。

再有如今,夏正平身居永昌之郡,只有一郡之權,難以俯視天下,實現新的天下統一與朝堂清寧。

大夏的局勢,已經到了危機時刻,夏正平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若是大夏皇帝真的去了,皇位落於他人之手,怕是要產生更大的動亂。

想到這些,夏正平似乎心中有了一種對皇位的渴望,也不知道大夏皇帝秘密建儲中的人選,究竟是誰?

幾人沉默了許久,政事堂上也是落針可聞,最終還是夏正平率先打破了寂靜:“黃安,你日夜服侍父皇,父皇有沒有提起過秘密建儲這件事情?我想知道,他心目中的儲君人選?”

這話一出,政事堂再一次陷入了寂靜之中,許久之後,黃安方纔開口道:“濟州城裡,每一個皇子都在打聽這件事,就算是朝堂中的大臣,也是極爲關心的。只是,陛下始終沒有透露出任何的消息。畢竟是秘密建儲,如果說出來了,也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夏正平聽著黃安這麼說,已然能夠猜測的出來,怕是隻有等到大夏皇帝駕崩以後,才能知曉真正的儲君人選。

現在看來,人選已經定了,究竟是誰,並不知曉。但是皇位註定只有一個,不管是哪個皇子忙活,該是儲君的總歸跑不了。

簡單來說,不管是哪個皇子,想要爭奪皇位,到頭來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忙活了。

“罷了,罷了!”夏正平不由得再次嘆息一聲,顯現出無可奈何的樣子,“我送二位去歇息吧!”

“不勞殿下了!”

大夏神朝,瑞和二十四年的最後一天,永昌郡城的天空之上,再一次飄起了雪花。

這幾日的時間,巴子平也有了回話,已然將那二十萬擔糧草,運抵了南蠻大軍的營寨中。陳乾的五千騎兵,騷擾糧道所獲得的糧草,也還給了南蠻大軍,那五千騎兵,也返回了彰徳郡。而南蠻大軍,也遵守了承諾,逐漸分批退回了南蠻境內。

夏正平派人,快馬加鞭的將消息告知了建寧郡守,希望他能將信息轉達給薛離,並要求薛離,如果匪患平定,即刻迴歸永昌。

只是不知爲何,派去的人老早就回來了,而薛離郡尉到卻是沒有一丁點的消息,著實讓夏正平有些奇怪。

年關已到,夏正平決定與左善言等人,及自己的羽林軍一起過這個年,他也不再去糾結薛離的事情了。

只是夏正平沒有想到的是,在距離永昌郡城三十里的地方,以往空曠無垠,今日卻比平常多了一處營寨。

“凍死了……熊日的……”

營寨門口的幾名士兵,似乎是正在值守預警,雪花飄落到他們的衣甲上,不出幾息時間,就消融滲入了裡面去。再加上北風的吹拂,他們已然被凍得直哆嗦,也怪不得口中罵罵咧咧。

“奶奶的,那幾個將領,腦子發神經了吧?大過年的,不進城,卻在這裡安營紮寨!”

“嘿嘿,年關到了,俺家婆娘還等著俺回家呢!”

“誰說不是呢?鎮南關的那一支軍,被遣回了關隘那裡,蛇谷的一千,倒是有些慘,卻偏偏和我們永昌的兵在一起。又不知道哪個混蛋出的主意,說是此時進城,會擾民清靜,因而駐紮在這裡,等年關過了再進去!”

一名士兵,臉上被凍得發紅,邊搓手邊踩著白雪緩緩說著。他言語之中,很明顯對於他們駐紮在這裡,充滿著不滿!

也難怪,今天晚上就是年三十了,闔家團圓的日子,誰不想過?

離家就三十里地,卻偏偏要駐紮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要說軍事主官不體察兵心,就只能說軍事主官犯渾了!

“娘希匹的,老子想去幹一票,不知道有沒有跟隨我的!殺了那幾個狗屁將軍,老子也能回家抱抱咱的婆娘!”

“噓!禁聲!這種話能隨便說的嗎?你不要腦袋了?實在不行,咱就待會偷偷溜走,你沒看到大早上張三和李四他們兩個,就從營寨後面的小路抄右回去了?”

守衛營寨的幾個士兵,已然被凍得有些焦躁了。與其說是被凍得,倒不如說是想家想的。

他們擡頭望向遠處的天空,那裡的天色已然漸漸地昏沉下去。

“咻——”的一聲,第一束焰火,自永昌郡城中心的一處廣場中飛上天空。

緊接著,一束、兩束、三束……不多時,永昌郡城的天空,已然變成了焰火的海洋。

不僅僅是永昌郡城,整個大夏神朝的所有地區,都是如此。每家每戶,都沉醉於闔家團圓的歡樂之中。

也許有人還在外遊歷,但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暫時歸宿;也許還有人流落在街頭,但依然有好心人收留,一同度過瑞和二十四年的最後一天;也許有人還在討生活,然而也依舊停下了手中的事情,參與到了官府組織的公衆活動去。

即便是各地駐軍,也已然歸城入寨,進行慶賀。就算是遠在西域各處邊疆的臨戰軍隊,也停下了手中武器,舉頭望天,遙看東方。

濟州城的皇宮中,已然張燈結綵,只是比往常的年關不同,少了些許熱鬧,也許是因爲夏正平不在的緣故。

獨有一處例外,那就是永昌郡城外三十里的那一處軍營,火把當空,人頭攢動,士兵們的情緒,不是一般的躁動。

“娘希匹的,老子不幹了!”

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八章 水師第十五章 交易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十二章 修法第一章 大旱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六章 過蜀州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六章 農政書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章 又三年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八章 專賣第二章 朝陽宮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一章 稱帝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七章 官商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十一章 稱帝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十八章 翰林院
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八章 水師第十五章 交易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十二章 修法第一章 大旱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六章 過蜀州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六章 農政書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二章 又三年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八章 專賣第二章 朝陽宮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八章 奪權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一章 稱帝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七章 官商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十一章 稱帝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十八章 翰林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中卫市| 锡林浩特市| 新兴县| 卢龙县| 阳东县| 福鼎市| 思茅市| 冷水江市| 漾濞| 湘西| 濮阳县| 平塘县| 阜城县| 周口市| 宁南县| 苍梧县| 贺兰县| 海伦市| 宜宾市| 竹山县| 平凉市| 商水县| 壤塘县| 滨海县| 左权县| 明水县| 德令哈市| 绥棱县| 彭阳县| 延安市| 沂南县| 始兴县| 黄陵县| 东莞市| 卓尼县| 梨树县| 大同市| 英山县| 肥乡县|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