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五章 十五年

常言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歷史長河之中,總有相似的地方存在。君不見,當年前朝末年,與當今大夏神朝末年的戰國時代的情況,是如此的相似嗎?

大漢,終究是大夏的正統傳承,夏正平也畢竟是大夏神朝的正宗傳承。當夏正平登基稱帝,敬天告地,振臂一呼發動北伐的時候,所過之處,正如當年何士元所說的那般,百姓們簞食壺漿,士子才人盡皆擁護。

這其中,無論是《漢律》還是科舉,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經爲他們所接受。甚至是,曾經反對這些的人,都願意成爲大漢的一份子。

他們這樣做,一切都只是因爲,大夏神朝曾經的輝煌,早已經烙印在了他們心中。他們相信,夏正平作爲大夏神朝的餘脈,最後必然能夠將他們帶回那個輝煌年代。

一時之間,儘管夏正平攻伐下了齊魯之地,佔據了申朝的舊地,滅了楚國,然而卻並沒有引來民衆的反抗。反而是,那些民衆無一不是興高采烈,極爲歡迎夏正平的到來。

如今,擺在夏正平面前的,便是荊襄九郡,以及周邊的各國。北伐中原,定鼎天下的路,已經走了一半。

大統二年五月,所佔據的國土,一切都被夏正平安定了下來,他決定將大漢的國都,遷往濟州城。如今的濟州,雖然差點被戰火焚燬,但是在數個月的努力之下,已經恢復到了原來的樣貌。

此時,大漢的十萬水師,已經集結在這裡,隨時可能發動另外一場進攻。但是,現在他們的任務,便是進行一段防守。因爲,此時此刻的北邊,燕王、新羅王朝,對這裡已經是虎視眈眈了。

或者說,在夏正平派軍征伐濟州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有想法,趁夏正平沒有立足安穩,想要攪一下這趟渾水了。然而,他們想錯了。這一時間段,夏正平不僅僅是遷都於濟州,而且還帶來了數十萬的兵馬,他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濟州雖然被夏正平佔據,但是這裡已經成爲北上的前線了。實際上,夏正平要遷都到濟州,在蜀郡的時候,是有許多人反對的。其中之一,便是因爲濟州是北上的前線。然而,夏正平力排衆議,在任命各州各郡的治政官員之後,便是帶著自己的兩位妃子,隨同大軍,遷都去往了濟州。

在夏正平看來,他這實際上不叫遷都,而叫還都。要知道,他本就是大夏神朝的最後一個皇子,也是大夏神朝靈帝遺詔之中指定的大夏繼承人,如此算來的話,當年無論是永昌郡,還是巴郡,亦或者是蜀州的蜀郡,都不算是國都。他現在回到了濟州,就意味著繼承大夏的大漢,將代替大夏,還都於濟州,重新確立起對天下的統治。

爲了決定將來的走向,也爲了決定以後的統治,該怎樣進行。夏正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畢竟現在大漢的天下,不是一個郡城,也不是一個州府,而是一些州府,再往後就是大夏神朝曾經的天下了。甚至是,他還會開疆拓土,吞併西域北疆的異民族,更有甚者,可能是渡海擊賊,消滅海上的威脅。

因此,夏正平決定召集一些州郡官員,以及自己身邊重要的謀士,進行一場商議。時間正好是大統二年的六月份,此時的荊襄九郡邊境上,一場場生死慘烈的大戰,正在展開。雍王的軍隊,也投入了戰場。

“列位臣工,你們進入政事堂的這一刻起,我大漢對荊襄九郡的周王,已經發動了攻擊。”這是夏正平說的第一句話,顯然是爲了要給諸位臣工,打上一個預防針,“自今日起,你們的心裡,將只能有大漢。”

“臣等明白!”金鑾殿之中,衆臣自然明白,夏正平的這一番意思。

如今的夏正平,對於官員的治理,可以說是雷霆手段,革除了大夏神朝的諸多弊端。首先第一點的,那便是地方官員的治理。

大夏神朝的時候,地方官吏,是可以自己招募兵馬的。現在不同了,夏正平已經不允許地方進行招兵買馬了,所有有關於軍隊的一些事情,全部由中央的機構,進行處理。

而對於有功之臣,設立了爵位,後代可以繼承爵位,但是擔當爵位的人,是沒有封地的,只是一食邑作爲獎勵。

當時,有很多人是主張分封制的,但是夏正平拒絕了這個建議。在他看來,分封制實際上就相當於是臥榻之側,有人酣睡。他更是用大夏神朝的例子,來警告過一些臣工,分封制在大漢之中,是不可能出現的。

至於中央的一些機構,夏正平仿照前世的一些朝代制度,建立起了中央集權,也就是說,現在臣子們的一切事情,都得聽從夏正平的決斷。但是呢,這種中央集權,又不是專斷獨行,夏正平可以說是大開言官之路,讓有能耐的人,去擔任言官,從而參與國政。

“今日,將諸位召集到這金鑾殿之中,倒是想說說心裡話了。”夏正平的聲音很隨和,“朕知道,你們之中,有些人,雖然服從於我,但是內心的想法,朕難以知曉。”

“不過,朕並不想糾結這些事情,因爲眼下有比這更爲重要的。”

夏正平說著話,眼神卻是看向了金鑾殿的何士元,如今的何士元,身居尚書左僕射之位,可以說是位居人臣。他的眼神之中的意思,自然是要讓何士元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啓稟陛下,如今的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三分之二的人口,已經被我們佔據了。如此一來,到時候一統天下,已經不是個問題了。”合師院拱手,“陛下所憂慮的事情,這麼大的一個天下,將來該如何施政。或者說,我們面對的問題,將會是什麼。”

“嗯。”下週呢公平點了點頭,“列位臣工,何先生之言,便是朕的心裡話,不知道諸位,有什麼想要說的嗎?”

“啓稟陛下,下官認爲,我大漢國土雖然遼闊,海疆也是極其漫長,但是偌大的海疆,卻是飽受外敵侵入。爲此,臣奏請陛下,讓海霹靂施琢公再擴編水師,從而征伐扶桑神朝、扶餘國等地,只有消滅了這些國家,我們的大夏,纔有可能徹底安定下來。”

司徒伯懿走出班列拱手,如今他的聲望,在衆臣之中,不下於何士元。因此,他這一番話剛一說出來,金鑾殿上,衆人便是議論紛紛起來。

“臣等附議。”

“除此以外,天下歸心,陛下必將會北伐新羅,拓地異族,剿滅山戎,再往後便是攻伐秦趙,至於雍王,恐怕不用說,到了那個時候,也會歸降於陛下您的。”

“司徒大人所言,的確是一種策略。”

夏正平點了點頭,似乎是在讚許。

“朕想以十五年爲期限,掃蕩羣雄,最終一統天下,還要海戰諸國,免除海疆上的威脅,攻克異族土地,讓我大漢,屹立於世界之巔。”

這是一種豪言壯志,最終被夏正平說出了口。

又是數個時辰,夏正平商議了十五年之間的具體規劃,這其中包括內政和軍事兩方面。當然,越往後,計劃之中內政佔據的比例也就越多,畢竟越往後,夏正平在天下的敵手,就越少了。

“先生,當年您教我七分天下,再三分。如今,雖然沒有實現,但是卻按照這個思路,取得了根本之地。”後花園之中,夏正平一邊走,一邊對跟隨在他身後的何士元說話,“不知道先生怎麼看,我這十五年的規劃?”

“陛下聖斷。十五年的規劃,可以說是雄心壯志,就是太祖陛下,也不過如此罷了。”何士元的神色之中,有些欣慰,“當年的事情,如今恍如隔世。陛下,您做到了。”

“是做到了。旬日之後,荊襄九郡被攻下,我再進行屯兵積草,數年之後,揮軍北上西進。大夏恢復有望,這一切的事情,自然是您居功至偉的。”夏正平的心裡,很是感激何士元。

可以這麼說,若是沒有何士元,也就沒有今天的夏正平。

當年落鳳坡下的教導,讓他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幹什麼。大夏神朝滅亡之後,更讓他明白,自己要走的路是什麼。

或者換句話說,不論是前世的一種夢,還是這個世界本尊的願望,都在逐漸實現著。

“陛下是想要做千古一帝嗎?”何士元突然問了這麼一句,“如今陛下之功,堪比太祖!”

夏正平聞言,身體一怔,便是點了點頭,道:“二十年的隱忍,一朝北伐,恢復大好河山,滅了篡國自立的罪人,雖然功在當代,但卻是名揚青史。”

“臣請陛下,十五年之後,若是功成,可以進行一次封禪,昭告天下,讓世人都記住您。”合師院拱手,“那時候的陛下,便是千古一帝,都當之無愧。”

“合當如此!”

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十六章 忽悠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十五章 交易第七章 官商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九章 尉遲破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章 朝陽宮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七章 官商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一章 稱帝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二十章 漢王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七章 駁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十七章 商量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十五章 交易第二章 朝陽宮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三章 宮刑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
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十六章 忽悠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十五章 交易第七章 官商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二十九章 生死人,肉白骨(下)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九章 尉遲破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章 朝陽宮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七章 官商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一章 稱帝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二十章 漢王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七章 駁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八章 望月臺下揚名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十七章 商量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十五章 交易第二章 朝陽宮第六章 建寧郡反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三章 宮刑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衡水市| 崇明县| 钦州市| 连江县| 武强县| 琼海市| 株洲市| 施甸县| 星座| 武安市| 石台县| 无锡市| 田东县| 泰和县| 沐川县| 金寨县| 肇州县| 商洛市| 隆化县| 资源县| 江山市| 樟树市| 蕉岭县| 井陉县| 湖南省| 陕西省| 微博| 金门县| 合川市| 通州区| 霸州市| 广河县| 榆林市| 义乌市| 宜兴市| 阜平县| 台南市| 巴塘县| 百色市|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