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

“形勢艱難,若是不想辦法拖住他們一下,恐怕我們也就危急了。我料定,這一次三國聯(lián)軍的行動,恐怕不是郭雄策劃的,在他的背後,可能是周王的那些謀士。”何士元望著遠(yuǎn)處燃燒著熊熊大火的北川郡城,搖著自己的鵝毛羽扇,緩緩回答著夏正平的話,“周王的謀士,都不簡單。”

“的確啊!當(dāng)年去往襄州的時候,我就吃過他們的虧,如今看來,這些謀士非但不能小覷,反而還要重視起來。”夏正平腦海之中聯(lián)想起當(dāng)年自己進(jìn)入襄州,和那些謀士交鋒的場景,“天下之大,周王坐擁荊襄九郡,雖然土地面積近乎最小,但是實力確實排在了最前列。”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擁有著上百萬的軍隊以外,還擁有著足夠龐大智囊團(tuán)。這些智囊團(tuán)中的人,給周王出的主意,任由周王選用最佳的。如此一來,周王怎麼可能實力不躍居前列呢?”

夏正平感嘆著周王的實力,越發(fā)覺得這個劉鎮(zhèn)老謀深算,或者說,在天下大亂之前,就已經(jīng)預(yù)料到了將來會發(fā)生的事情,招攬了那麼多的謀士爲(wèi)他效力。

“我們趁著夜色趕回南川城,興許能夠得到最爲(wèi)精確的答案。南川城必須守住,若是守不住,我們今後會有大麻煩。”何士元臉色很是擔(dān)憂,他並沒有提到退兵回蜀郡,而是提到了南川城,畢竟南川城地理位置險要,展露也爲(wèi)之也極爲(wèi)重要。

“走!”

次日午後,南川城城牆之上,夏正平舉目四望,周邊皆是營寨,那不是漢軍的,而是申不易所率領(lǐng)的。他趕到南川城的時候,申不易已經(jīng)在督促軍隊,強行攻伐南川城。幸虧,夏正平得到的消息比較及時,已經(jīng)派出了先鋒部隊,要不然南川城就是要被攻下來了,徹底讓他陷入困頓局面。

望著周邊的營寨,夏正平還是有些發(fā)怵的,對方申不易率領(lǐng)的二十萬鐵騎,有點多。自己手上的兵力雖然能夠和申不易抗衡起來,但是架不住申不易還會調(diào)兵過來啊!

“必須向一個辦法,讓三路大軍有一路或者多路瓦解掉。”何士元眉頭緊皺,現(xiàn)在的形勢過於危急,要是沒有好的對策,實在是無法破局。

夏正平正要說話的時候,一名士兵,快速走近跟前:“稟報主公,黃瀚生老將軍傳來消息,楚王退兵了,但是他們運動的軌跡,是朝著南川城而來的,已經(jīng)距離南川城以北不足三十里的地方了!”

“另外,周王距離本城以西不足四十里了!”

“看樣子,他們這些諸侯王,是想要將我合圍在這裡啊!”

夏正平很快就聽出了士兵言語之中,周王、楚王的意圖。原來,攻伐高平郡是假,圍攻自己纔是真的。或者說,對方的謀士之中,已經(jīng)識破了自己的動作,也是明白自己將會前往哪個地方,從而半路截殺自己。而且,夏正平能夠猜測得出,這些謀士,必然是隸屬於周王的,否則的話,依照他對於楚王、申不易的瞭解,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智慧呢?

高平郡在南川城以北的地方,那裡若是出現(xiàn)敵軍兵馬,然後反戈一擊的話,就是相當(dāng)於將矛頭直指南川城,相當(dāng)於切斷了南川城的退路。這一招,的確很是危險,那一方軍隊,夾雜在南川城和高平郡之間,難道他們就不怕前後受敵嗎?

夏正平雖然這麼想著,但是他又是不得不佩服,周王帳下的那些謀士,竟然能夠想出這麼一個絕妙的主意。佯攻自己的關(guān)鍵之地,卻是回頭攻伐自己這一路,從而讓自己徹底陷入進(jìn)退兩難的境地。

“雖然是如此的軍勢,但是我看主公應(yīng)該是早就胸有成竹了吧?”何士元看著夏正平,見著他聽了士兵的話,似乎並沒有太過於激烈的反應(yīng),“主公的謀略,恐怕不下於敵方謀士!”

“知我者,雛鳳先生也!”夏正平點了點頭,揮了揮手,示意稟報軍情的士兵,可以離去了,“實不相瞞先生,我打算飛鴿傳書到蜀郡去,令駐守在那裡的海霹靂施琢公,立刻率領(lǐng)五萬水軍,沿著巴江東下入海,然後沿海北上,抵達(dá)吳州後,進(jìn)入三江湖一帶。三江湖是一處極爲(wèi)重要高的戰(zhàn)略位置,那裡的楚江、吳江、越江,足以讓他大展拳腳!”

夏正平口中所說的,其實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他原本在攻伐蜀州結(jié)束之後,就想讓海霹靂施琢公率領(lǐng)水師,進(jìn)攻吳州、越州等地。可是後來因爲(wèi)一些事情耽擱了,也就沒有進(jìn)行攻伐楚王的計劃了。

如今形勢危急,夏正平卻要進(jìn)行這樣的計劃,自然是有著他的道理的。首先,海霹靂施琢公能夠悄無聲息的進(jìn)攻三江湖,從而攻伐吳州。這樣子一來,楚王得知吳州危急,必然會撤軍。既然楚王撤軍,那就意味著能夠減輕夏正平的壓力,削弱蜀州現(xiàn)在面臨的危機。根據(jù)夏正平所掌握的信息,楚王雖然地廣,但是民衆(zhòng)兵源卻並不是很強大。正是因爲(wèi)這一點,楚王出兵參與三國聯(lián)軍,只有區(qū)區(qū)的三十萬兵馬。

夏正平曾經(jīng)私自打聽過,楚王的兵馬,包括水師在內(nèi),不超過四十萬人。更何況,他又要防守扶桑神朝的侵犯,因此,夏正平能夠確定,以海霹靂施琢公的能力,那五萬水師定然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三江湖,從而威脅楚王,使其回援,減輕自己的額壓力。

南川城之東,山高林密,過了那裡,便是一片大海。他們圍攻夏正平,之所以不圍住東面,就是想要將夏正平逼迫進(jìn)去那裡。要知道,南川城以東的地面,毫無人煙,地廣人稀,想要生存下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xiàn)在,夏正平也只能讓海霹靂施琢公進(jìn)攻吳州了,讓楚王能夠離開這裡,到時候自己就能夠?qū)ふ业綑C會,突破而出。

何士元聽著夏正平的這一條計策,不由得連連點頭道:“如此一來,這楚王必然能夠顧此失彼,主公您也能夠轉(zhuǎn)危爲(wèi)安啊!”

“現(xiàn)在,我所擔(dān)心的是,我們能不能撐過半個月的時間。”夏正平卻是搖了搖頭,他並沒有認(rèn)可何士元說的話,“我軍雖然大多數(shù)集結(jié)於此,但畢竟如同之前所說的那般,征戰(zhàn)多年,未得喘息之機,已經(jīng)是疲憊不堪了!”

“南川城城池堅固,主公只要深溝高壘,堅守不戰(zhàn),即便是對方強行攻城,也不可能立刻攻下!”何士元眼睛一轉(zhuǎn),便是想明白了眼下的情形,“申不易的到來,難道主公就想要這麼放過他?難道主公您,就想要這麼容易的避開他?”

何士元的意思很明白,夏正平也聽得懂。身爲(wèi)大夏神朝餘脈的夏正平,對申不易可以說是恨之入骨。現(xiàn)在他們在這裡相逢,夏正平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對戰(zhàn)申不易的機會呢?更何況,夏正平也想要與這個申不易,來一場正當(dāng)?shù)慕讳h。

“您說的對,明日我差人下去戰(zhàn)表,與其約定交戰(zhàn),也能夠拖一拖他們強攻南川城的步伐。”

夏正平說完,便是走下了城牆,對城防諸事做了佈置。

一隻乳白色的鴿子,落入蜀郡的一處軍營內(nèi),海霹靂施琢公伸手接住了鴿子,打開了鴿子腿上綁的書信。

看完之後,施琢公望了望天色,旋即來到點將臺上暴喝道:“各營集結(jié),緊急命令,迅速登船,出發(fā)!”

他沒有和自己的副將商議什麼,這是他的風(fēng)格,從來都是獨斷專行,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因爲(wèi)他知道,那封書信意味著什麼。如果時間拖得久的話,那麼身在南川城的夏正平,就是真要陷入危急時刻了。

因此,施琢公在知道這個情況後,就決定立刻出發(fā),不給將軍們的解釋的機會,抓緊時間前往三江湖。這樣子,纔有可能滿足夏正平的要求。

數(shù)個時辰後,一列水師戰(zhàn)船,從巴江出發(fā),揚帆起航,抵達(dá)大海。數(shù)天之後,便是沿海北上,逐漸抵達(dá)吳州的地域。

而數(shù)天後,南川城下,兩陣兵馬相互對峙著。此時的南川城,已經(jīng)被三支兵馬圍的水泄不通,然而他們並沒有強攻,似乎在等待著什麼。現(xiàn)在,他們等待的人物,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夏正平拍馬,緩緩走出了漢軍的隊列,申不易也是拍馬走出了聯(lián)軍隊列,兩人相望,似乎看出了彼此眼神之中的狠厲。

“來者可是大夏神朝丞相申不易?”夏正平言語之中,極具諷刺。他這樣說,實際上就是在向諸多士兵挑明,這個申不易不是什麼申王,而是篡國自立的國賊申不易。

“來者可是亂國皇子夏正平?”申不易似乎不甘落後,也是有所諷刺一般的說著夏正平的舊事。只不過,他的這種說法,卻是有些偏頗了。所謂夏正平亂國,其根本原因,舊事申不易造成的。

更何況,紅口白牙,誰能說得清楚呢?距離夏正平擔(dān)當(dāng)永昌郡守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數(shù)年,不知道現(xiàn)在的士兵,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但是,他們都認(rèn)識申不易,因爲(wèi)申不易的名號,要比皇族之人響亮得多。豈不聞,曾經(jīng)的大夏神朝,經(jīng)常有言語:皇帝不朝丞相在,獨斷天下非皇族。

以至於,在某些時間內(nèi),諸官只知有丞相申不易,而不知道還有開府治政的東宮太子,甚至是還不曉得大夏靈帝。

畢竟,申不易所在的士族,其根結(jié)極爲(wèi)龐大,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申家士族的勢力中的。

第四十六章 年關(guān)第十七章 商量第九章 鎮(zhèn)南將軍第四章 賀子先第六章 農(nóng)政書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八章 水師第七章 官商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六章 過蜀州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十一章 稱帝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七章 官商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十二章 修法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十三章 對酒當(dāng)歌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jié)局)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十章 勸進(jìn)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jù)守隆江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章 城下搦戰(zhàn)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九章 鎮(zhèn)南將軍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三十三章 衛(wèi)燼第九章 鎮(zhèn)南將軍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十三章 衛(wèi)燼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zhàn)漢水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二十章 認(rèn)死理的程湯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
第四十六章 年關(guān)第十七章 商量第九章 鎮(zhèn)南將軍第四章 賀子先第六章 農(nóng)政書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八章 水師第七章 官商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六章 過蜀州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十一章 稱帝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六章 竊國之賊第四十九章 棄北川雛鳳燒城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七章 官商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十二章 修法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十三章 對酒當(dāng)歌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十六章 封禪泰山,千古一帝(大結(jié)局)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fā),求支持!)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十章 勸進(jìn)第一章 大旱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jù)守隆江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章 城下搦戰(zhàn)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九章 鎮(zhèn)南將軍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三十三章 衛(wèi)燼第九章 鎮(zhèn)南將軍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四章 車伕公羊假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十三章 衛(wèi)燼第二十八章 觀其大略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zhàn)漢水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二十章 認(rèn)死理的程湯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尼木县| 乐清市| 松溪县| 砀山县| 集贤县| 陇西县| 洪雅县| 浏阳市| 本溪市| 西畴县| 新乡市| 九龙县| 海南省| 衡南县| 温州市| 康马县| 永仁县| 抚宁县| 侯马市| 泗洪县| 吴堡县| 垦利县| 海南省| 祥云县| 南丰县| 临沂市| 裕民县| 额尔古纳市| 攀枝花市| 伊川县| 泽普县| 英山县| 当阳市| 龙里县| 兴义市| 冕宁县| 来凤县| 西华县| 来安县|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