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

只是一剎那的時間,周王的軍隊,就如同洶涌的潮水一般,涌向了夏正平的漢軍。夏正平與何士元,見到此情此景,皆是神色大變。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孔明亮,竟然如此的不信不義,沒皮沒臉的,竟然趁著雙方將領鬥將之時,指揮軍隊襲擊而來。按照自古以來的規矩,鬥將之時,只是兩方將領交戰,彼此的士兵,只能在陣中觀看,統帥也是決不能指揮士兵衝殺的。

然而,此時此刻,這個孔明亮,就是打破了這一條規矩。一時之間,漢軍未曾做好準備,被那數萬大軍衝殺了一陣子,死傷慘重。

情急之下,夏正平親自擂鼓,大喝:“諸軍努力,給我頂住!”

“轟——”雙方混戰在一起,漸漸地漢軍逐漸不支,逐漸後退。

忽的,一陣喊殺聲,自周軍後方傳來,聲音陣陣,不知幾何。

“漢王先鋒大將黃瀚生在此!爾等周王將領,還不快快束手就擒,更待何時?”一聲暴喝,自周軍背後傳來。

旋即之下,周軍後部,竟是亂作一團。夏正平見此情形,嘴角不由得彎了起來:“黃老將軍救援及時,諸位還不快快反戈一擊?”

陣中的孔明亮,此時臉色陰沉的要滴出水來。這一場戰爭,他惡人做了,頂著不信不義的帽子,本就想要將夏正平給戰敗。誰曾料想到,竟然還會有一支黃瀚生的軍隊,掩殺自己的後軍。

這一下子,孔明亮所率領的軍隊,便是腹背受敵,以至於進退不得。一時之間,孔明亮被這喊殺聲弄蒙了腦袋,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活捉孔明亮,斬殺周王,復我大夏神朝!”漢軍士兵們,高喊著這樣的口號,不斷的衝鋒著,將原本衝殺的周軍士兵,頂了回去。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殺!”夏正平見著黃瀚生的旗號,明白自己的危機,已經解除。當下,他登上拉鼓戰車,親自擂鼓:“以大夏神朝的名義,復我中華,平定諸侯!”

漢軍士兵,被夏正平這麼一激勵,皆是死戰,與後軍掩殺的黃瀚生匯合一道,一齊追殺敗退的周軍。

夏正平的聲音極大,隨風傳入了孔明亮的耳中。是時,孔明亮聞言,一口悶氣,憋在心頭,直恨得咬牙切齒:“卑鄙漢王,使雛鳳奸計謀我!”

此時此刻,他已經明白,或許這一切早已經有了安排。自己這一邊的人下戰書約會夏正平鬥將,想要趁機攻伐人家,卻不曾想到,夏正平以飛鴿傳書,令黃瀚生截殺周軍後部,將其擊退。

這一下,不光光是孔明亮惡人做不成,更是敗軍而退。

“蒼天啊!你這是助漢不助周,助夏不助劉!”孔明亮望著兩方人馬,腹背殺至,一時之間,不由的仰天長嘆,“既生雛鳳,何生醉龍啊!”

言罷,便是大叫一聲,旋即口吐鮮血,自馬上撞了下來,跌落在地,幸虧周圍將軍扶住,一起衝出重圍,方纔回到周軍營寨。

周王早已經知曉了這一消息,趕忙進入孔明亮的帳篷,看望奄奄一息的孔明亮:“先生,是寡人之錯,不該讓您出主意的。也不該讓您進入戰場的。否則的話,也不該是這樣的情況。”

孔明亮聞言,微微睜眼,倒是有氣無力的說道:“主公,臣知天命,三十六而亡,死於沙場,足矣!”

“好生將息,回頭我去尋找天下最優秀的名醫,爲您醫治!”劉鎮將孔明亮的牀鋪掖了掖,有些關心著說道,“這一切的事情,皆是那個夏正平、何士元的錯。先生不必爲此過多在意,來日我親自提領大軍,攻伐巴蜀兩地,爲您報仇!”

“主公,能爲您效力,乃是我醉龍孔明亮的榮幸,主公不必爲我哀傷。常言道,人生幾何,難逃死亡,終是百年,黃泉之下再相見!”孔明亮嘴角依舊殘留著鮮血,有氣無力的聲音,也越來越低了。

“不要太過激動了。我本想著百年之後,託孤於先生,先生萬萬不能棄孤王而去啊,也萬萬不能棄大周而去啊!”見著孔明亮越來越虛弱的聲音,周王劉鎮有些著急了,“快來人,快救救寡人的軍師!”

孔明亮似是聽到了什麼,猛地睜眼,暴喝道:“既生雛鳳,何生醉龍乎?天喪我命,天喪我命!”說完之後,雙眼便是緩緩閉上,再也沒有了呼吸之聲。

營帳之中的衆人,往前看時,嘆息了一聲,孔明亮已經闔然長逝了。

《戰國書》記載,漢王十一年秋,周王謀士,天下三公,號稱醉龍,孔明亮者,薨逝於南川城外,年三十六歲。其因之人,乃爲漢王、雛鳳所氣,故後世有言,漢王得來天下事,氣死醉龍孔明亮,雛鳳折枝梧桐樹,麒麟更待燕不成!

是夜,周軍營寨中,哭聲震天動地,全軍上下,盡皆是披麻戴孝。時,孔明亮之子,方十四歲,隨軍而徵;周王之子,十七歲,亦隨軍而戰。周王劉鎮,感念醉龍孔明亮十年來對荊襄九郡的貢獻,乃收孔明亮之子爲義子,並派遣其子隨同孔明亮之子,共同扶棺歸於荊襄九郡,擇地厚葬。

這一夜,正好是八月十五日,爲中秋之節,夜空之上,月明星朗。征戰了一天的夏正平,坐在府衙院落中,一邊賞月,一邊爲何士元、黃瀚生等人慶功。

忽的,天空之中,象徵著荊襄九郡之地的繁星羣中,一顆明亮的紫色星辰,其大如鬥,光彩奪目,宛若要奪取月亮的地位。那顆星辰,自天邊劃過去,徑往荊州方向而去,這一景象,自然爲夏正平等人見到。

夏正平雖然知道星辰象徵著命理,但是還不懂得,便是回過頭詢問何士元:“東方天降一顆流星,徑往西北而去,這是何意?”

何士元聞言,環顧了一下四周,嘴角笑了起來,拱起手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啊!”

“先生,現在還在打仗,哪來的喜啊?”一旁的黃瀚生,不由得嗤笑道,“我看,軍師您是不是糊塗了?南川城被圍,差點被殺,何喜之有?”

夏正平也是有些不解,但是他並沒有發出聲音,而是擡手示意,讓何士元繼續說下去。

何士元見此,便是緩緩而道:“此天象,主周軍營寨中損一大能謀士。若是我猜的不錯,恐怕應在醉龍孔明亮的身上!”

“這卻是何解?”

“今日的爭戰中,我在城牆上也是聽說了主公與孔明亮之間的辯論,主公您的那一張嘴,簡直是比刀子還厲害,讓原本高傲的醉龍,自然是憋了一口氣。”

“再者,我們三番五次的破了孔明亮的計策,他自然心中也是彆著一口氣的。”

“今日我們又是傳書黃老將軍,讓其背後掩殺周軍,使得孔明亮大敗而回。試想一下,孔明亮如何咽的下這麼一口氣,因此在馬上被您氣的口吐鮮血,估摸著那個時候就已經被您氣的只剩下半條命了。”

“那顆星辰,是孔明亮的將星。如今將星隕落,原本位置周邊的剋星卻是極其明亮,足見今日孔明亮必然身死。這樣子一來,我們的大敵周王劉鎮,便是損失了一大助力。如此這般,爲何不恭喜主公,又爲何不賀喜主公呢?”

“原來如此!”包括夏正平在內的衆人,聽著何士元這麼一說,皆是嘆息了一口氣,“可憐天下三公,自此缺了一人啊!”

“主公不必哀傷!我料,今夜周軍營寨中,必然會舉喪,主公如果派遣一支大軍前往劫殺營寨,必然獲得全勝!”何士元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此一來,南川城附近的局面,也能夠有所緩解,而周王也可能會退兵,我們才能夠安定下來!”

“既然如此,俺就依照先生的計謀實施吧!”

夏正平點了點頭,當下選用了黃瀚生的將軍,趁著夜色,一路伏殺,直至周軍大寨。雙方的喊殺聲,震天動地,直至天明方纔停歇。

這一夜,也果真如同何士元所說的那樣子,周軍營寨中正在舉喪,死者正是醉龍孔明亮。得到這一個消息,夏正平原本比較緊繃的臉,這一時刻,才露出了屬於自己的笑容。

被劫寨之後的周軍營帳,有些荒涼了。周軍主帥劉鎮,召集了衆將,最終商議了一些計策,認爲現在的情況,只能退兵。

消息傳入南川城,夏正平與何士元計較,又是追殺了周王一段路程,斬殺了數萬人。

待得周王退兵之後,歷時數月的漢、楚、申、周之間的大戰,便是結束了。

而這一時刻,天下的形勢,也是發生了變化。

秦趙兩國,攻伐了申不易北部的土地,而周王劉鎮,在這一場大戰中,損失了數十萬的兵馬,國力大損,更是喪失了數員謀士將領。

至於楚王的吳州,海霹靂施琢公,最終寡不敵衆,退兵守在了吳南郡、三江湖一帶,也不再繼續前進,直至夏正平脫困,援兵抵達,楚王方纔停下進攻。

戰爭結束,民衆也安定了下來,然而歷史的車輪,卻不曾停下,繼續前進著。

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七章 官商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八章 水師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九章 尉遲破第八章 專賣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九章 尉遲破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二章 賤民?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七章 駁第十一章 稱帝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七章 駁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八章 奪權第七章 駁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二章 又三年第十六章 忽悠第一章 大變革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七章 狠角色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十八章
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二十章 兼聽之策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二十七章 醉龍的勸誡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鬥孔明亮第七章 官商第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八章 水師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九章 尉遲破第八章 專賣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十六章 張冠李戴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二十五章 弒君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九章 尉遲破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六章 水淹建寧郡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二章 賤民?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十章 神醫出手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七章 駁第十一章 稱帝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七章 駁第十章 襄州雛鳳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八章 奪權第七章 駁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二章 又三年第十六章 忽悠第一章 大變革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七章 狠角色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一章 詐降第二十八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罗山县| 山西省| 巴中市| 江口县| 佛冈县| 禹州市| 忻州市| 上栗县| 宝兴县| 兴国县| 玛沁县| 普兰县| 卢湾区| 南澳县| 分宜县| 上蔡县| 淳化县| 富锦市| 盐山县| 株洲县| 鹤岗市| 会同县| 五指山市| 藁城市| 江安县| 田东县| 于都县| 湖州市| 静宁县| 麟游县| 太白县| 图木舒克市| 岳西县| 宝山区| 奉贤区| 梅州市| 阿合奇县| 黔江区| 大名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