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

“陛下恕罪,臣剛纔一時走了神。”陳家明畢恭畢敬地欠身道。透過繚繞的煙霧,他看不清女皇此刻的表情,卻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正向他襲來。

坐在案牘背後的孫露依舊一邊自顧自地翻著手中的帳簿,一邊則以平和的語調嘆息道:“也難怪,商會的事務那麼多,卿都得親力親爲,難保不會精神不濟。說起來朕倒是偷懶有很長時間沒管商會的事務啦。”

“陛下日理萬機、心繫社稷,自然是不能將有限的精力耗費在商會那些無關緊要的雜事上。”陳家明低著頭應道。

“這香江商會的事務可不是無關緊要的雜事啊。”孫露說到這裡合起了帳冊擡起頭注視著對面的陳家明說道:“家明,這些年辛苦你了。”

“陛下……”陳家明顯然對這句突如其來的道謝有些手足無措。然而孫露卻擡手打斷了欲言又止的他,既而將目光轉向了疊在桌子上的帳冊說道:“這些年你的辛苦、你的委屈朕都清楚,這個商會會長不好當,如履薄冰、人言可畏。記得在新安桃源山莊的時候朕曾經對你說要與你一起創建一番豐功偉業,那時候固然是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但朕自負當時並沒有看錯人,香江商會能有今天,家明你是居功至偉。”

“陛下請別這麼說。若非當初有陛下您的知遇之恩,家明至今也不過是個碌碌無爲的公子哥而已。”陳家明攏著手躬著腰畢恭畢敬地回作道。

而孫露聽罷只是淡淡一笑擺了擺手道:“就算朕給了機會,那也得看你自己有沒有那個造化。外頭的人都當我等已經功成名就,往後就該守著這中華朝、守著這香江商會、守著以前打下的這份基業就成。然而朕和你心裡都清楚這一切只是個開始而已。當然黃宗羲也明白這個道理,只可惜他的眼裡只有中原,只有眼前的中華朝。有這些東西擋著他自然也就難以看得更遠。”

被皇帝誇獎固然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可若是被皇帝拿來同自己相提並論,那可就不是一種愉快的經歷了。因此孫露的這番話一出口,陳家明頓時就覺得自己的頭皮一陣發麻,當下撲通一聲跪在了孫露的面前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高瞻遠矚,臣只是尊旨辦差罷了。”

面對跪在地上的陳家明,孫露微微動了動眉毛,隨即起身繞過幾案將其扶起道:“家明,你這是幹什麼。此刻朕與你是以商會董事的身份談話,用不著如此謹言慎行。”

在孫露的攙扶下陳家明站起了身,可依舊低著頭謹慎地不作聲響。不過孫露卻並沒有就此生氣,相反陳家明的表現讓她長長地舒了口氣。倘若陳家明此刻真已有了明確的想法,那他大可打蛇順桿上地迎合自己,從而上演一場“君臣釋嫌”的佳話。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從陳家明眼前沉默的態度來看,孫露已然感受到了他的猶豫。而這“猶豫”正代表著他內心深處的矛盾。既然有猶豫與矛盾就說明她與陳家明之間的“君臣緣分”尚還沒有盡。

想到這裡孫露不禁口氣一軟道:“朕知道卿這麼做是顧忌外頭的人言。但不管外頭人怎麼嚼舌根子,卿的功績這些年在朕的心中都是無可撼動的。朕雖然對大局有著種種設想,但若非有卿的協助這些設想終究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所以朕一直以來都慶幸自己當初在桃源山莊沒有看錯人。”

孫露這番話有七分是出於自己的肺腑之言,三分則是爲了勾起陳家明對往事的追憶。果然經她這麼一提當年的種種,往事立即就像走馬燈一樣在陳家明的腦海中一一閃過。當年的他滿腦子想的只是如何討好楊緋兒娶這位漂亮的表妹爲妻而已。直到有一天眼前這位女子來到他的面前向他伸出手問道“公子,難道就沒想過自己闖一番事業嗎?”那一刻陳家明忽然發現原來棲息在自己內心深處的並非是只安於現狀的燕雀,他真正想要的是像大鵬一樣翱翔天際。於是他選擇了將自己的未來託付給這位看穿他靈魂的女人。作爲回報,他也確實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他所期盼的天空。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陳家明發現自己的翅膀越來越重,並開始覺得害怕起來。

是的,現在的陳家明真的很怕,但他所懼的並非失去金錢與地位。出身於商賈世家的他從小就不愁吃穿,自然也不會像一些窮苦出身的人那樣在心理上對錢有著極度的慾望。事實上以他目前的身家,金錢的概念只不過是不斷翻動的一堆數字而已,至於世俗的地位在他的眼裡更是不值一錢的東西。身處世界統治中樞,他十分清楚在普通人看來風光無限的地位,其實只不過是當權者之間用以戲耍的籌碼而已。這世上決定一切的只有金錢和權利而已,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事實上,真正讓他戀戀不捨的是那各執掌乾坤的感覺。這世上有的是家財成貫者,有的是帝王將相,但真正能指點江山將天下於斡旋股掌之間的又能有幾人?

所以讓陳家明感到恐懼的是女皇不再信任他,不再需要他。因爲他這個人原本就是爲了不斷攀登新的高峰而生的,而孫露正是那個不斷爲他指出高峰所在的人。然而君主與臣子之間的信任又是那麼的脆弱,一句流言,一次猜忌,都可能破壞這種相輔相成的微妙關係。爲此陳家明選擇了韜光養晦,可一切似乎都無濟於事。直至此刻孫露的一番話語卻像是一股暖流撫慰了陳家明惶恐的心。一瞬間在激動之餘他甚至都有了熱淚盈框的衝動。過了良久之後他才說出了句:“陛下恩德臣沒齒難忘。”

哪知孫露卻只是輕輕地搖了搖頭道:“家明,你無須記得朕的恩情,過去的種種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朕只希望你和你的子孫能明白一點,皇室與爾等財閥同氣連枝,無論缺少了任何一方,剩下的那一方都會獨木難支。”

歷來在中國的文化當中恩情都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往小裡說孫露對陳家明知遇之恩,往大里說孫露對陳家乃至整個帝國都有救命之恩,畢竟若非她的介入華夏早已亡了。可孫露此時卻並不顯擺自己對陳家明的恩情,而是直言皇室與財閥的關係。陳乃是聰明之人,怎能聽不出其中的玄機,說起來恩情這種東西可虛可實,惟有利益是永恆的。

眼見孫露如此推心置腹,陳家明自然也不能再繼續緊閉心扉。卻見他血氣一涌便向女皇坦白言道:“陛下對臣等財閥的聖眷臣等感恩涕淋。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臣也知外界對財閥,特別是臣頗有非議。其實也難怪他人如此議論,畢竟臣等富可敵國又執掌大權,故誠爲國之隱患。倘若臣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同樣也會有此想法。”

“所以你當年就主動卸了南洋總督一職?現在又毫不吝惜地將香江銀行交給朝廷?”孫露眨了眨眼睛向對方問道。

“是的,陛下。”陳家明一咬牙承認道。當他說出剛纔那番話語之後忽然覺得渾身一陣輕鬆,彷彿是將多年來揹負的包袱一骨腦兒地都卸了下來似的。

“家明,這些年你韜光養晦得如履薄冰,朕這邊同樣也是步步爲辛啊。”孫露苦笑著說道。她也發現當一切真的攤了牌之後壓力反倒是輕了許多。於是她接著又開誠佈公地說道:“當初的南洋、現在的香江銀行哪一個不是你的心血之作。但南洋朕必須得收,因爲那是歸入我中華的疆域,朕身爲一國之君不得不將其納入朝廷的管轄之內;現在的香江銀行同樣也關係著國之根本,所以朕又一次把你的心血給收了回來。朕知道這兩件事是朕欠你的,朕無法還你。”

“陛下,請別這麼說。南洋與香江銀行同樣也是陛下您的心血啊。再說臣當初接手這些任務時,陛下您都已經向臣挑明。”陳家明連忙擺手道。其實正如孫露所言,陳家明對這兩件事確實心存著疙瘩。但此刻被女皇這麼一挑明反倒是他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有功就有賞,有罪就有罰,這是朕一貫的原則。你既然爲朝廷立下了這麼多年的汗馬功勞,朕自然也虧待不了你。”孫露說到這裡,回頭望著陳家明,眼神之中已全然沒有剛纔的矯情,取而代之的是冷靜而又果斷的目光。“家明,朕知你絕非貪慕高官厚祿之人。所以朕許你接手香江銀行目前在海內外商業上的業務另設一家銀行。至於該家銀行的組建由你全權負責,皇室將不會入股這家新銀行,不過這新銀行也不得再用香江銀行的名頭了。”

“陛……陛下,您……”對於陳家明來說這是僅次於先前皇室出讓五成股份的決定。姑且不論香江銀行在商業上的龐大業務,光是皇室不入股這一條就足夠令陳家明唏噓一番了。因爲這意味著新銀行至少在理論上將不再受女皇的支配。當然光是陳氏一族還不足以接下如此大的盤子,不過陳家明對此並不擔心,他現在唯一納悶的是女皇的真實意圖。因爲那可是小半個香江銀行啊。想到這裡陳家明立即就冷靜了下來,探身問道:“陛下,香江銀行不是要改組爲中央銀行嗎?真要是那麼做的話,恐怕內閣不會同意吧?”

“恩,朕雖然許諾會將五成的股份捐獻給朝廷,但也是國會通過相關議案之後的事。在此之前尚還有一年的時間,相信足夠家明你完成業務上的調整了吧。”孫露悠然一笑道。

“話是這麼說。可是陛下您爲何要臣將銀行的這部分業務從中央銀行中剝離出去呢?”陳家明謹慎地詢問道。

孫露不得不佩服陳家明面對如此大的誘惑還能保持冷靜探究原由。當然她也沒有向對方隱瞞自己意圖的意思,於是她跟著便開口解釋道:“正如朕先前所言,朝廷設中央銀行並非爲了營利,所以有些業務就必須得從央行中剝離。”

“陛下英明。”陳家明擡頭看了看似笑非笑的女皇,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意義。

“家明你能明白朕就放心了。至於央行組建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你這邊多多費心了。”孫露滿意地頷首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配合朝廷完成交接。”陳家明欣然應和道。

姑且不論今日這番談話解開了陳家明心中的多少心結,至少對孫露來說,讓了家明另立門戶的做法,既解決了組建央行的問題,又安撫了陳家。當然除此之外孫露這麼做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那就是日後萬一中央銀行的儲備金不夠出現危機,或是遇到其他什麼的金融危機,還能通過與這些帝國的商業銀行通力合作來度過難關。畢竟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兜裡,那樣的話風險實在太大了。而對於中華朝來說,可以信賴的盟友又實在少之又少。真要是有了“萬一”的那一天,歐洲人一定會趁機反撲,至於倭、朝那兩隻出了名的白眼狼也會忙不迭地落井下石。能救中國的只有中國人自己而已。對此孫露並不在意陳氏家族或是其他金融家族的忠誠度,因爲他們本身與帝國就脣齒相依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倘若中原的市場崩潰了,自然也就沒有他們生存下去的根基。孫露先前向陳家明提到的同氣連枝其實也有這一層意思。

想到這裡,孫露突然回頭問道:“家明,緋兒對念華婚事好象還有些想法吧。”

陳家明並沒想到女皇會突然將話題轉到這上面來。須知對於妻子瞞著自己向女皇提親一事,陳家明一直以來都很生氣,在他看來此舉無疑是在將自己架在火上烤,就算女皇當時真同意了,恐怕底下大臣們也會鬧上天。所以他十分慶幸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了。但楊緋兒對此耿耿於懷卻是衆所周知的事。陳家明此刻還鬧不清楚孫露說這話的用意。於是他只得回答道:“內子的愚見陛下不必在意。臣的犬子年紀尚幼,不是駙馬的合適人選。”

“還是家明瞭解朕的意思。其實陳楊兩家本就是親家,日後親上加親的機會也有得是。”孫露笑著暗示道。

陳家明聽罷身體不由微微一顫,隨即深深地鞠了躬道:“臣代表陳家謝陛下聖恩。”

第15節 本相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九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36節 決戰牧野(二)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14節 盛宴(六)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15節 暗戰(一)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21節 陪審團(上)第二十三節第11節 驚變(二)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4節 君與臣(下)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二十一節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六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36節 密談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一節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34節 密使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七節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7節 銅錢第15節 本相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14節 農村公社第12節 驚變(三)第18節 國會(二)第七節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32節 忙碌的四月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節 貿易與私掠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30節 編制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36節 洛陽之戰(一)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6節 蜀中攻略(三)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7節 茶與茶杯第7章 投命狀第5節 奇貨可居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34節 戰敗者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25節 孟津渡口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34節 戰敗者
第15節 本相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第九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36節 決戰牧野(二)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14節 盛宴(六)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15節 暗戰(一)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21節 陪審團(上)第二十三節第11節 驚變(二)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4節 君與臣(下)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二十一節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六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36節 密談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一節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34節 密使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七節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7節 銅錢第15節 本相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14節 農村公社第12節 驚變(三)第18節 國會(二)第七節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32節 忙碌的四月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2節 貿易與私掠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30節 編制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36節 洛陽之戰(一)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6節 蜀中攻略(三)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7節 茶與茶杯第7章 投命狀第5節 奇貨可居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34節 戰敗者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25節 孟津渡口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34節 戰敗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平湖市| 滨州市| 西和县| 江城| 左贡县| 潮安县| 江达县| 宁城县| 博白县| 蕲春县| 灵石县| 阳春市| 交口县| 德庆县| 白银市| 大名县| 胶州市| 白城市| 陆良县| 白银市| 余庆县| 天镇县| 临夏县| 岱山县| 林州市| 台南县| 濉溪县| 齐河县| 荥经县| 蒙城县| 宿迁市| 台北县| 达尔| 绍兴县| 霍城县| 上杭县| 砀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固原市| 永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