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

三日後一封蓋有朝鮮鎮國將軍印的文書被快馬加鞭著送抵了瀋陽軍府。對於這份措辭恭順內容空洞的回覆的到來,中華軍方面倒是顯得頗爲鎮定。此時此刻在軍府的議事廳中,身爲遼東警備指揮使的少將李過,長嘆了一聲向自己的同僚苦笑道:“看來朝鮮人還是一如既往的固執啊。”

“這不正是朝廷希望看到的反應嗎?”一旁被朝鮮武將嘲諷爲“野人”的博洛在聽完幕僚的抑揚頓挫的朗讀之後淡然地回答道。

“如果僅是想要一個開戰的理由,那當初賢親王的遇刺就已經是最好的時機了。但朝廷不都一一放棄了嗎。或許在朝鮮人看來,朝廷對他們的威嚇已經成了狼來了的孩子的謊言,不足爲懼。其實根本用不著如此麻煩。只要給我一個師的兵力,在鴨綠江解封之前,我就能打到漢城去。博洛將軍你們當年也不是這麼幹的嗎。”李過自信滿滿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話雖如此。但那次徵朝我等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啊。”博洛說到這裡腦中不由地就浮現出了二十多年前在朝鮮的那次作戰。卻見他沉吟了一聲回想道:“那時我們也曾指望能在一兩個月內了結朝鮮。可朝鮮人對我們的抵抗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激烈得多。加之朝鮮的氣候就如朝鮮人那般多變,這一仗斷斷續續地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期間還折損了揚古利等將領。若非當年多爾袞當機立斷地攻打江華島,虜獲了居住在島上的朝鮮二王子、王妃和衆多大臣及其眷屬。恐怕朝鮮人還不會如此容易的屈服。”

“這麼說這次朝廷是想等倭國那邊了結後,再回來收拾朝鮮人咯?”李過側著腦袋猜測道。

“這我也不清楚。或許軍部那裡還有別的安排吧。你們漢人不是最擅長謀略的嗎。”博洛不置可否的回道。

給博洛這麼一說,李過只好興致乏乏地咋了咋嘴道:“也罷,軍部怎麼安排咱們就怎麼辦吧。”

“是啊。或許最後還真會像朝鮮人自己說的那樣,由他們的王夾道歡迎我們進入朝鮮呢。”博洛一邊拿起了那份文書,一邊依照總參部的指示果斷的下令道:“著令第七野戰師立即趕往寬甸待命!”

相比尚不明朗的對朝戰略,中華軍在倭國的行動卻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在德川幕府與中華代表簽署下“馬關秘約”一個多月後,中華軍的水陸兩棲作戰部隊終於在數個月的修正之後再一次出現在了對馬海峽上。這其中包括了由海軍中將施郎率領的23艘戰列艦、15艘護航艦,和一百餘艘輔助船及運輸船;以及由李耀鬥中將率領的第六野戰師,總共三萬餘人。如此大規模的登陸戰在中華朝對外作戰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甚至以這個時代的水準,中華軍的兵力也是令人心生畏懼的。唯一能與之相媲美的戰役恐怕也只有當年的旅順登陸戰了。不過在旅順登陸戰中,由於事先已經成功迷惑了敵方,因此中華軍在登陸時並沒有遇到象樣的阻擊。可以說是在兵不血刃的狀態下拿下了這座遼東半島上的重鎮。然而這一次中華軍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

由於從一開始起,倒幕軍團方面就料定了中華軍遲早有一天會渡海來犯。爲此倒幕軍團特意加強了九州島沿海,特別是位於對馬海峽的下關、福岡諸港的守備。不僅在原有要塞的基礎上增修了大量炮臺,還徵調了大批兵員在此防守。因此對於中華軍來說無論其選擇哪兒一個登陸點登陸九州島,等待他們的似乎都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惡戰。

無論是從戰術上來說,還就政治上來說,九州島北端的福岡都是一個絕佳的攻擊目標。此地東北部瀕臨周防灘,西北部有玄海灘,西南部臨有明海。自古以來就是倭國聯繫外界的一個重要樞紐,歷史上同中國、朝鮮等國都有密切的交往,同樣也是最早接受華夏文化影響的日本城市之一。此外自7世紀起倭國便在此地設置了九州總督府太宰府。而太宰府作爲古都統治了九州地區將近500年,所以福岡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有是九州島北部的一個重要政治中心。只要一舉拿下福岡這一重鎮,對中華軍來說就等同與打下了半個九州島。因此這一次中華軍方面毫不猶豫地就將福岡選做了自己的登陸點。

不過,福岡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倒幕軍團方面自然也不會讓中華軍的戰略意圖輕易得逞。事實上,守備福岡的倒幕軍團同樣有著自己的優勢。首先當然是地理上的優勢。對馬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長222千米,最窄處寬41.6千米,深度50~100米,最深處131米。海峽兩側都是沉降式海岸,曲折蜿蜒,礁石、島嶼、港灣星羅棋佈。熟悉的人只要在此稍加布置,想要伏擊經過海峽的艦隊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此外,對馬海峽有方向相反的兩股海流:一股是從東海北上向東北方向流的對馬暖流,暖流流量約500萬米3/秒,在海流中占主導地位。另一股海流是來自日本海從東北向西南流的寒流。如果對其不瞭解則艦隊將難以在其中自由活動。除了自然地理上的優勢,倒幕軍在福岡修築的工事同樣也是可圈可點的。整個城池由石質結構構築,除了陪有必要的炮臺之外,還增設了大量的步槍眼。倒幕軍方面擔負守衛福岡重任的是島津的家臣中村秀夫。面對中華軍的大舉來襲,他一邊派人向島津告急求援,一邊則把希望寄託於1.2萬名守軍和200門火炮之上。

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面對險惡的地勢,以及早有準備的敵人,中華軍自然是不會就此放棄對九州的登陸。在派出了多股艦隊對對馬海峽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清掃,確定對馬海峽上不再會出現倒幕軍艦隊之後。在弘武十一年農曆三月初七,施瑯在幕府領航員的幫助下,帶領由一百多艘船組成的艦隊穿越了險惡的對馬海峽,然後安然地停泊在了福岡守軍的火炮射程之外。上午巳時,施瑯迫不及待地就在不設防的玄海灘放下了由五百名水兵組成的先頭登陸部隊。在佔領了幾齣防守薄弱的敵軍據點後,施瑯的人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裡設置了重型攻城炮陣地,準備隔著對方的護城河轟擊下城。

面對已然開始登陸的中華軍城池上的中村秀夫倒是顯得頗爲鎮定。卻見他不慌不忙地針對中華軍的主攻方向,適時改變了兵力佈置。在四面有圍牆的城裡只留下較弱的防衛力量,將主力部署在了城池的西北部。此時的施瑯顯然沒有注意到倭人的這一變化。或許是先頭部隊的登陸過於順暢,施瑯不假思索地就決定攻擊對方防衛力量最強的左翼。

這顯然是一個輕率的決定。中華軍的先頭部隊進攻進行得十分糟糕,由於水淺,施瑯的戰艦根本無法靠近海灘進行有效的火炮掩護。而現實也很快就證明了要在岸上集結攻擊部隊強攻山麓上的倭人陣地是一件需要付出大量傷亡的代價。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施瑯趕緊撤回了部隊。然而在這個海灘上他卻留下了一百餘名陣亡將士。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後,滿載著李耀鬥部的第二梯隊艦隊總算也趕到了。面對海灘上七零八落的中華軍將士的屍首,剛剛趕來的李耀鬥不由皺起了眉頭嘟囔道:“施將軍,以後貴部只要選好登陸點爲後續部隊做好準備就行,至於後面陸地上的事就請交給我們陸軍來處理吧。”

被陸軍同僚這麼一說,施瑯的臉上立即變得紅一陣白一陣的。雖然他也知道自己剛纔的決定確實鹵莽了一些。但照李耀斗的意思,分明是在說他們海軍不能在陸地上作戰。對此,施瑯自然是覺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傷害。需知施瑯本人也是經歷過大陣仗的人物。從當年收復臺灣,到後來登陸突襲遼東,以及那次火燒江戶,施瑯在登陸戰上的經驗在中華海軍之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可誰知竟會被陸軍部的人如此奚落。久經沙場的他哪兒受過這種氣啊。

覺得有些不甘心的施瑯當即冷哼了一聲向李耀鬥提醒道:“李將軍,福岡城不是普通的小漁村。倭人在這裡佈下了重兵,看來我們想要攻佔此城還得從長計議才行。”

“只可惜,倭人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充裕啊。我們登陸福岡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整個島嶼。屆時叛軍會像潮水一般向我們這裡涌來。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的處境可就糟糕了。”李耀鬥不無擔憂地說道。這話一出口,他就立即意識到了自己的話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想到日後的戰鬥還需要海軍方面的幫助,李耀鬥當下轉了口氣向施瑯客氣道:“當然要想在敵軍的援兵抵達之前攻克福岡,還得有施將軍你們海軍的幫助才行啊。”

“好說。”施瑯神色稍緩地拱了拱手道:“不知李將軍對接下來的攻勢有何看法?”

“看法暫時還沒有。”李耀鬥說到這兒頓了頓道:“在下想知道剛纔貴部是如何進攻的。”

施瑯以異樣的目光掃了李耀鬥一眼,隨即深吸了一口氣將剛纔的經過一五一十地都說了一遍。在聽完施瑯的敘述後,李耀鬥趕緊拿起了望遠鏡觀察起來道:“施將軍,你剛纔說的那個據點是哪兒個?”

“西北角,靠近城池的那一個。”施瑯指了指道。對於那塊讓他陰溝裡翻船的地方施瑯自然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恩,果然是守備森嚴啊。”李耀鬥一邊點了點頭,一邊則手持望遠鏡執著地尋找對方設防薄弱的環節。忽然間他的手停了下來,就像是眼鏡蛇用它的信子鎖定獵物一般。“施將軍,你來看看,那邊是否也有個據點?”

“啊,是的。是據點,只不過被崖壁給擋住了,從我們這邊的角度來看並不清楚。應該說是個不錯的位置。如果能拿下的話,我們火炮將對福岡城產生直接威脅。”施瑯接過望遠鏡仔細觀察道。一種莫名的興奮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同爲軍人的敏銳讓他與李耀鬥不約而同地都意識到了這可能是個突破口。

“施將軍,你說倭人在那裡會佈置多少兵力?”李耀鬥託著下巴自顧自地問道。

“這很難說。據幕府提供的情報來看,福岡城的守軍大約有一萬多名,火炮二百餘門。從剛纔進攻的情況來看,倭人在左翼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再除去城池內是守軍。敵軍在右翼的兵力應該比較薄弱。這樣吧,我派艘船先去打探一下再說。”施瑯深入分析道。此刻的他儼然已經忘記了剛纔受挫的不快。全身心地投入到戰鬥與李耀鬥一起分析起作戰計劃來。這不,才發現新情況。他便立即下令讓手下派了一艘偵察船悄悄地繞到了福岡的東北角。

大越過了一個多時辰後,偵察船那邊終於傳來了消息。正如施瑯分析的那樣,倭人在右翼確實沒有佈置足夠的兵力。這一消息讓先前還頗爲憂慮的兩個將軍立刻就來了精神。李耀鬥當即便要派兵攻打敵軍的右翼。然而這一次,施瑯卻顯得頗爲鎮定道:“請等一下。李將軍,從倭人的防守陣勢看來,似乎頗有道道。我剛纔進攻之前並沒有發現據點有太多的守軍。可不一會兒就冒出了衆多敵軍來。由此可見倭人在防禦上還是下了不少工夫的。如果我們現在貿然進攻,恐怕效果並不一定理想。”

“恩,施將軍說的有道理。”李耀鬥若有所思地點頭道:“究竟要怎樣才能速戰速決呢?”

“是啊,得先要打破倭人的陣才行。”施瑯跟著說道。

一瞬間兩位海、陸兩軍的將領不禁都陷入了沉思之中。在過了半晌之後,施瑯突然擡起了頭道:“我有主意了。”

可誰知一旁的李耀鬥也隨之擡頭附和道:“我也是。不如這樣,你我把各自的想法寫下來,對一下如何?”

“好,就這麼辦。來人啊筆墨伺候。”施瑯興致勃勃地囑咐道。待侍衛端來筆墨之後,兩人迫不及待地就拿起了筆在自己的手心上書寫起來。

“我寫完了。”施瑯把筆一擱道。

“我也寫完了。”李耀鬥一擡手道。卻見兩人湊到了一塊看了看後,不禁同時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246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13節 盛宴(五)第21節 支援第8節 盛宴(三)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十六節第3節 風口浪尖(三)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45節 受降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17節 暗戰(三)第1節 私掠艦隊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22節 荷蘭人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13節 盛宴(五)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9節 搏弈之間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43節 長路漫漫第10節 遼東戰報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3節 鄭家第四十三節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40節 多鐸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四十六節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6節 盛宴(一)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31節 蜀中大西第四十二節第15節 本相第十六節第37節 洛陽之戰(二)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3節 鄭家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18節 紅月第25節 孟津渡口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瑯第30節 歐洲之行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5節 朱仙鎮第18節 再戰松山(中)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
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13節 盛宴(五)第21節 支援第8節 盛宴(三)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十六節第3節 風口浪尖(三)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45節 受降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17節 暗戰(三)第1節 私掠艦隊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22節 荷蘭人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第13節 盛宴(五)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9節 搏弈之間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43節 長路漫漫第10節 遼東戰報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3節 鄭家第四十三節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40節 多鐸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四十六節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6節 盛宴(一)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31節 蜀中大西第四十二節第15節 本相第十六節第37節 洛陽之戰(二)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3節 鄭家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節 再戰松山(上)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18節 紅月第25節 孟津渡口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瑯第30節 歐洲之行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5節 朱仙鎮第18節 再戰松山(中)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云和县| 金昌市| 凤山市| 亚东县| 沅陵县| 肥乡县| 昌邑市| 浮山县| 色达县| 江北区| 松滋市| 原平市| 和硕县| 八宿县| 天津市| 团风县| 南城县| 成安县| 乳山市| 华池县| 长乐市| 武夷山市| 南丹县| 三穗县| 疏勒县| 扶绥县| 集安市| 普兰店市| 重庆市| 大丰市| 凌云县| 长沙县| 揭西县| 漳浦县| 静海县| 洪雅县| 阜宁县| 射洪县| 潞城市|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