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帝國上將。說穿了也不過是個土著女奴與紅夷海盜的私生子罷了。卻還要裝出一副清高的模樣。”翌日在商業協會的辦公室內馮貴一邊坐在太師椅上閉目養神,一邊卻在心裡用無比惡毒地語言評價著帝國太平洋艦隊的司令官。昨日托馬斯的拒絕在馮貴眼裡與其說是一次失敗的接觸不如說是一場令人難堪的羞辱。雖說馮貴當時極爲剋制地告了辭。但這一次的失手卻像根毒刺一般深深地紮在了他的心裡。
“就暫且讓那個自以爲是的傢伙再多得意幾天吧。反正對於帝國來說所謂的印加國也不過是個提線木偶而已。商業協會遲早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馮貴在心中爲最後的結果定下基調之後,緩緩地睜開了眼睛。而最先映如他眼簾的還是昨日那份被退回的計劃書。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猶豫,馮貴順手就將擺在桌上的計劃書丟進了一旁的廢紙簍。顯然這個份計劃現在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無論是托馬斯的回絕,還是出於馮貴心中的報復意圖,這都需要另擬一份新的計劃書。
正當馮貴滿心盤算著如何擬出一份更爲隱蔽也更能擴大的商業協會在南美利益的計劃之時,門外卻傳來了秘書恭敬的通報聲:“馮掌櫃,開會的時間到了。”
“恩,知道了。”將思緒拉回現實的馮貴立即意識到自己上午還有一場股東會議需要出席。其實所謂的股東會議不過是一場表演而已。在外人眼中無比強大的香江商業協會在實質上卻是由衆多參股者組成的。因此就算是擁有四成股份的弘武女皇,只要撇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亦不能說香江商業協會是她的私人屬品。不過擁有股份並不代表就能掌控商業協會。其實就現實情況來說,商業協會的實權還是被幾個持有多數股份的董事緊緊地握在手中。至於那些多如牛毛的股東們也只有在局外等分紅的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業協會不正是一個縮小了的國家嗎。雖然朝廷整天口口聲聲地說國家屬於人民,並通過設立議會讓更多的人能有參與政治活動的機會。然而就實質上而言中華帝國依舊是由極少數的精英人物把持著。至於普通百姓,甚至是所謂的議員不過都是些“局外人”而已。在心中如此將商業協會與國家做對比的馮貴,下意識裡也將自己比做了出入朝堂的朝廷重臣。
不過就在馮貴自比重臣的同時,一個連他所謂的局外人都算不上的無名小卒卻堂而皇之地走進了他的辦公室。這個人既不是什麼間諜,也不是什麼惡意之徒。而是負責打掃房間的一個雜役而已。雖說是雜役。卻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來做香江商業協會的雜役的。依照商業協會的招工條件,應聘者除了要身家清白、爲人忠厚老實之外,還必須要不識字。對於最後這一點商業協會看得有爲重要。因此當那個雜役看見被馮貴丟在廢紙簍裡的計劃書時,並沒有顯得有什麼意外。在他的眼中開發美洲的計劃書同隨手打下的草稿並沒有任何區別。因此在清掃完辦公室後,這位不識字的雜役例行公事般地將廢紙簍裡的計劃書倒進了手推車裡。
正如歷史上許多事情都有著機緣巧合一樣。如果馮貴沒有隨意將計劃書丟進廢紙簍,如果清掃的雜役識得文件上面的字,這份有趣的計劃書就不會出現在了韓半瓶的面前。前來商業協會辦事的韓半瓶相比每日出入商業協會的權貴來說,只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沒人會注意他的存在,同樣不會有人關心他的存在。而韓半瓶本人亦在心裡如此看待著自己。可當他在無意中瞥見躺在垃圾箱中的那幾張紙片之時,情況卻發生了些許幾許微妙的變化。南美、公司……只是零星的隻言片語一下子就抓住了韓半瓶的眼球。
這可是商業協會的東西,怎麼能隨便拿?怕什麼!不過就是別人丟棄的文件,看了又怎樣?雖然理智在提醒著韓半瓶這麼做的不智,可好奇心卻更爲強烈地驅使著他的心蠢蠢欲動。在一番只是一閃而過的內心爭鬥後,趁著無人注意的間隙韓半瓶鬼使神差地將手伸向了那份被丟棄的計劃書。
如果說拉克沙羣島之戰對中華帝國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段乾巴巴的報道。那在千里之外的奧斯曼帝國,這場戰鬥卻成了一道極其微妙的戰爭催化劑。就英國與奧斯曼的盟友關係來說,奧斯曼帝國確實有理由爲友軍的勝利感到歡欣鼓舞。然而事實卻並非如人們想象中的那般簡單。拉克沙羣島之戰對中華軍固然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可在奧斯曼軍方眼中英國人的這次勝利同樣讓他們頗爲難堪。
原來自正式向中華帝國宣戰以來,奧斯曼海軍雖在集結起了大量的艦隊,但至今卻都沒離開過波斯灣半步。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衆所周知在波斯灣與阿曼灣之間有著一處咽喉天險,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光明之神”——霍爾木茲海峽。此處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海峽的形狀似人字型,且遍佈著衆多島嶼、礁石和淺灘。由於海峽地處副熱帶,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因此每當海峽和波斯灣鹽度大於阿曼灣,產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發阿曼灣鹽度較小的海水通過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鹽度較大海水通過海峽底層流向阿曼灣。
或許是忌憚於霍爾木茲海峽獨特的天險位置以及奧斯曼人在其周遍佈置下諸多防禦工事,施瑯所率的中華艦隊一直以來都只在阿曼灣附近徘徊卻不敢闖入霍爾木茲海峽。反觀奧斯曼的艦隊,則是緊守霍爾木茲海峽,任中華艦隊再怎麼挑釁陰*就是不肯出波斯灣與其決戰。於是兩支數目龐大的艦隊在霍爾木茲海峽內外就這樣對峙了整整一年。直到來自拉克沙羣島的戰報像一顆石子一般打破了阿拉伯海上寂靜的海面。
“元帥,我們不能再這樣懦弱地坐在這裡了。帝國的海上勇士們需要戰鬥。他們需要用敵人鮮血染紅他們的彎刀和他們的高帽來證明他們的英勇!”
“是啊,元帥。繼續像這樣躲在波斯灣裡不出戰只會讓人恥笑我們膽小。既然那些中國人害怕得不敢進攻霍爾木茲海峽。那就讓帝國的戰艦勇敢地衝出去殺光那些個褻瀆蘇丹的異教徒。”
華麗的殿堂中奧斯曼的年輕將領們用他們那充滿朝氣的語調向帝國的海軍元帥阿里請戰著。然而回答他們的卻不是阿里雄渾的嗓音,而是老將罕杜沉穩而又冰冷地聲線:“蘇丹需要的是能保衛帝國的勇士,而不是隻知殺戮的莽夫。憑藉著地理上的優勢我軍從一開始就佔據著戰略上的優勢。只要繼續像現在這樣嚴守霍爾木茲海峽,用不了多久中國人就會支持不住,然後自動退卻的。”
“可到那個時候,所有的戰功都會被英國人搶去。那些個異教徒還會旨高氣昂地笑話我們龜縮不前。”一個紅頭髮的年輕將領不服氣地反駁道。
“就是!我可不希望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榮譽在我的旗艦面前溜走。”另一個光頭提督跟著附和道。
然而罕杜卻絲毫不爲此二人的話語所激。卻見他語調平緩地說道:“只要能逼退中國人的艦隊,沒有任何人能笑話我們。至於英國人,他們要是有興趣同中國人硬拼就讓他們拼去吧。阿拉伯海上異教徒的戰艦越少,帝國也就越安全。”
不可否認,從謀略的角度上來說罕杜的這段話無疑是務實的。然而在充滿英雄浪漫主義的少壯將領們聽來,罕杜的話語簡直就是懦夫的言論。他們需要的是戰鬥,需要的是榮譽。而罕杜的做法只會讓大家遭受“鄙視”與“屈辱”罷了。既然現在英國人打敗了中華艦隊,而且還是那個偷襲亞丁港的“矮子鄭”。那帝國的艦隊就完全有必要在阿拉伯海上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從而向中國人、英國人以及全世界展示奧斯曼帝國在海上的權威。
事實上有這種想法的不僅僅是在場的少壯系軍官。包括海軍元帥阿里本人也被英國人在拉克沙羣島所取得的戰果所挑動了。卻見此時的他在聽完衆人的爭論之後,試探性地向罕杜詢問道:“罕杜,繼續保持目前的狀態固然是最爲穩妥。但是如果我軍不在軍事上取得一兩場振奮人心的勝利的話,恐怕不僅蘇丹那裡我們無法交代。更可能使英國人得到敲詐我們的藉口。”
“敲詐?英國人憑什麼來敲詐我們?帝國的領海是由帝國的勇士守住的,又不是他們英國人的功勞。”罕杜不以爲意地搖頭道。在他看來阿里這完全是在誇大其詞。
然而阿里對這事卻顯得頗爲認真。卻聽他又跟著解釋道:“就軍事方面來說確實是如此。可罕杜你也知道那些個基督徒十分狡猾。以他們那貪婪的性格來說,如果我們在戰場上沒有取得相應出色的戰果的話,他們完全會將整場戰爭的功勞歸到他們自己身上。從而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模樣要我們酬謝他們。”
“哼,無恥。蘇丹是絕對不會答應異教徒這種無恥要求的!”罕杜聽罷,嗤之以鼻道。他雖也知道英國人貪婪成性,卻不相信堂堂的蘇丹會去相信那些個異教徒的鬼話。
“蘇丹不答應異教徒的要求,不代表我們的大維齊不會不去滿足他‘盟友’的需求。再說只要大維齊閣下同意的事蘇丹什麼時候沒批準過?”阿里意味深長地反問。
饒是罕杜再怎麼不過問政事也知大維齊對蘇丹的影響力,更清楚阿里與科普魯魯之間針鋒相對的關係。無奈間罕杜長嘆了一聲向阿里坦言道:“元帥,不是我不想出戰。我軍戰艦的數量雖然龐大,但在體形上普遍偏小,且在火力和射程方面也都不具優勢。這種情況下寬闊的阿曼灣並不是我軍理想的作戰地點。在那裡中國人能輕而易舉地同我們拉開距離,擺出他們所擅長的戰列線,從而充分發揮出他們在火力射程上的優勢。反觀我軍則必須在霍爾木茲海峽這樣狹窄的水域,才能讓我軍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在數量及接舷戰上的優勢。此外如果時機掌握得當的話,我軍還能利用縱火船給予中國人以毀滅性的打擊。”
“罕杜你的意思我明白。可顯然中國人也懂得這個道理。數個月來施瑯都只在阿曼灣外徘徊絲毫沒有進攻霍爾木茲海峽的意思。繼續這樣乾耗下去的話,我們將失去唾手可得的榮譽。”阿里不以爲意地說道。
“元帥說得對。我們不願意被人稱做爲躲在‘光明之神’裙子後頭取勝的艦隊。再說帝國的戰艦性能優越根本不用害怕中國人的火炮。說帝國的戰艦體形小於中國戰艦更是無稽之談。元帥的旗艦薩拉丁號可比中國人的龍艦還要龐大。”這一次發話的還是剛纔那個紅髮年輕人。此人乃是阿里的侄子哈桑。由於有叔父撐腰,其主戰的態度自然是比其他年輕將領又強硬了不少。
帝國的戰艦真的不畏懼於中國人的火炮嗎?罕杜在心中苦笑著反問道。曾經在地中海與威尼斯人交過手的罕杜,十分清楚奧斯曼戰艦在性能上缺陷。雖然早在百年之前奧斯曼的戰艦已經配備上了火炮。可奧斯曼提督們的作戰思維去還停留在接舷戰的時代。不過罕杜更清楚自己此刻再說什麼都已無濟於事。因爲從在場衆人的眼中他分明已經看到了一種狂熱。稍有不同的是年輕人的狂熱源自對自身的過分自信。而阿里的狂熱則掩藏著對權利的追逐。
想到這裡罕杜不由地退而求其次道:“如果元帥真打算出戰。那也該先通知一下英國艦隊。英國艦隊的火力能有效地彌補我軍在這方面的缺失。”
然而罕杜沉穩的建議引來的卻是周圍將領們不滿的眼神。顯然在這些人看來此次出戰完全就是爲了比過英國人在拉克沙羣島的勝利。如果讓英國人來參加的話,那一切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果然罕杜的話音纔剛落,阿里便表情傲然地捻著自己的鬍子一錘定音道:“帝國的戰艦不需要異教徒的保護!真主將保佑我們將中國人的戰艦送入海底!”
【……312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 文字更新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