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

事態的發展很快就印證了尹鏞在獄中的預計。正如李朝之前的歷次黨爭一樣,士林派死死地抓住“謀反案”不放,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快刀斬亂麻的審理了解完了整樁案件。株連牽涉其中的官吏、親眷、門生多達上千人。一時間整個漢城陷入了一片腥風血雨之中,周遍各道亦在此事件的影響下惶惶不可終日。

不過相比還沒弄清事件原委的地方,在李朝的首都漢城各種關於“元老派”通敵賣國的消息早已傳遍了大街小巷。因此在五日後,即弘武十一年八月二十日,當包括尹鏞在內的四十七名謀反首犯被押往刑場時引來了數以萬計的老百姓前來觀看。恨不得啖其肉、寢其皮的人們就像潮水一般從四周蜂擁而至用石塊一路招呼賣國賊們上刑場。直至午時三刻,劊子手纔將尹鏞的頭顱從他那滿是傷痕的軀體上割下,與一干賣國賊的腦袋一同掛在了城門之上。然而還未等老百姓的歡呼聲在漢城上空消散,一個驚天的消息卻讓剛要慶祝勝利的士林派從天堂跌入了谷底。

“什麼!仁川港被中華軍佔領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大殿之上朝鮮王李淏的咆哮聲讓在場的每一個大臣都忍不住瑟瑟發抖起來。就在前天尹鏞等人的頭顱剛剛被掛上城,任誰都不希望自己此刻去陪伴他們。然而正如朝鮮王驚愕於中華軍的突然登陸一樣。李朝的羣臣至今也不能相信氣勢洶洶的中華軍已經把劍抵在了自己的鼻尖。只聽金弘鬱略帶不甘心地向鄭尚慶探問道:“鄭將軍,這情況是否屬實?以仁川那險要的地形,中華軍的大船怎麼可能駛入港灣?”

金弘鬱的責問立刻就引來了其他大臣們的一致附和。正如其所言,仁川自古以來就是漢城的海上天險。其不僅外有大量地小島做屏障,且落差極大。漲潮時海浪不停上涌,高達三、四丈,退潮時海灘又長達百里,所有船隻有在漲潮時均可進港,退潮時則會全部擱淺。像中華朝那種吃水很深的海船平日裡根本就沒辦法駛入仁川。因此朝鮮君臣從一開始就將防禦重點放在了鴨綠江與釜山之上。卻不曾想到現在首先受到攻擊地竟是仁川。如果真如鄭尚慶所言仁川已失,那漢城此刻就已經岌岌可危了。

“回大人。仁川此刻確已陷落。”鄭尚慶痛心疾首地報告道:“據悉中華軍是在八月二十一(西曆9月15日)凌晨趁漲潮偷襲仁川的。包括守將樸名集在內地八百將士均已殉國。”

鄭尚慶的回答擊潰了現場朝鮮君臣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卻見前幾日立下大功的洪名溪當即便帶著哭腔自語道:“怎麼會這樣呢?就算是漲潮,以中國人的那些大船也是很難入港的啊。”

“洪大人。八月二十一那天是仁川一年之中潮汛最大的三天之一,所有中華艦隊才能順利通過關口。”鄭尚慶鐵青著臉解釋道。顯然這些飽讀詩書的士大夫們並不瞭解與他們僅百里之遙的哪個港口的情況。

“這…這麼說現在漢城不是危險了嗎?”接受了事實地大臣們很快就聯想到了自己的處境。相比朝鮮王。這些臣子對於本國子弟兵們的戰鬥力更爲了解。遙想野蠻好戰的倭國武士都不是中華軍的對手,衆臣心頭就一陣的寒戰。於是很快的各種抗敵之策便在這些國之棟樑的心頭成型了。

“不如現在就調樸仁熙將軍回漢城救援吧?”一個大臣不假思索地提議道。

“不行!絕對不能那麼做。如果現在將樸仁熙將軍調來漢城,那鴨綠江對岸的中華軍即刻就會撲上來咬斷我們地喉嚨。”另一個大臣連連搖頭否定道。

“現在已經顧及不了鴨綠江了。如果漢城陷落的話,那一切都完了啊。”主張調集援軍的大臣據理力爭道。

“漢城雖是都城,但也不是不能丟的,只要陛下在,哪兒都能做首都。”金弘鬱見狀清了清嗓子,發出了自己的高論道。然而,這一次有幾個大臣卻並沒有再像從前那樣附和於他,而是堅決的否定道:“陛下現在絕對不能離開漢城。中華軍的突襲本就出人意料。如若陛下此刻放棄漢城,必定會使軍心大亂。”

“對!不管怎樣。漢城目前的駐軍的數量遠勝於中華軍。只要我等死守漢城。用不了多久各地的勤王大軍都會趕到。屆時在裡應外合之下必能將來犯的侵略者擊敗。”

眼見自己的計劃遭到了質疑,金弘鬱臉上立刻就掛起了霜。好不容易,奪取大權的他可不樂意去於中華軍硬碰硬。再說以目前的情勢又有誰能打包票到時候地方各諸侯回來救援漢城呢。於是金弘鬱當下唬著臉不屑道:“中華軍即已登陸仁川,那進攻漢城也只是彈指之間的事。衆所周知中華軍向來以火炮見長,如果我們龜縮在漢城與其對峙,只會讓中國人佔得先機。所以,還是應該大膽地放棄漢城,誘使中華軍進入內陸山地後,再殺他個回馬槍。”

眼見金弘鬱一副運籌帷幄的模樣。一旁的幾個親信立刻便撫掌附和道:“妙啊!真是太妙了!金大人不愧爲諸葛再世!”

可附和聲才響了幾下,接下來就有人毫不客氣地指出道:“如果到時候叛黨的殘餘再在後頭散佈謠言怎麼辦?若是各地駐軍誤以爲漢城是被攻陷的話,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啊!”

“怕什麼!叛黨都已經被處決了。現在的朝鮮是上下通信共御外敵!”

“爾等也太樂觀了吧!就算沒有叛黨作祟。萬一中華軍將計就計散步謠言騙取周圍各道投降怎麼辦?”

“什麼樂觀。是你們把中華軍想的太過強大了吧。真是的,在如此大敵當前的情況下,說這種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是等同於通敵賣國的!”

“不顧實際的瞎指揮纔是在害國害民呢!”

“小人!”

“蠢材!”

剎那間,各種謾罵與攻擊聲再次充滿了整個朝堂。其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前幾天“士林派”與“元老派”之間的爭論。新的一輪黨爭就此再一次拉開了序幕。此刻只見朝鮮王李淏鐵青著臉冷冷地望著依舊在爭論不休的臣子,眼中滿是憤怒與無奈。而在另一邊有一個人也在冷眼旁觀著朝堂上所發生的一切。此人便是宋時烈。

八月二十日,當中華軍地艦隊氣勢洶洶地駛近仁川外灣之時。李朝上下正忙著處決尹鏞等人。那此時此刻當士林派在朝堂上互相攻擊之時,已然登陸仁川的中華軍又在做什麼呢?想到這兒,宋時烈不禁將目光從喧囂地朝堂移向了窗外晴朗的天空。悵然就此寫在了他的臉上。

事實上,值得補充的是正當朝鮮諸臣在朝堂上相互爭吵之時。從仁川登陸的中華軍已然在施瑯的指揮下一路掃蕩了永登浦。此地乃是漢城的西北重陣,一但取下永登浦中華軍就能在漢江畔支起大炮直轟對岸的漢城都城御營廳大營。

面對來勢洶洶的中華軍。永登浦的守軍顯然並不比他們的上司好道哪兒去。雖然之前仁川陷落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永登浦。然而當地的守軍怎麼都沒想到自己上午才接收到戰報。傍晚時分就捱上了中華軍猛烈的火炮。

“喂,喂,炮彈不要錢嗎!傳令炮兵營給老子省著點用,改天還要招待朝鮮王呢!”在聽完一連串炮轟聲後,施瑯大聲嚷嚷著向屬下命令道。

其實,施瑯並不是一個小氣的人。相反在海軍之中喜好炮戰的施瑯還有一個“施大炮”的雅號。只不過這一次長年在海上作戰的施瑯破例在陸上指揮起了作戰。而他本人也並不介意上岸客串一把陸軍。事實上,早在投效鄭家之前,咱的施大將軍可是一直在福建山裡做“買賣”的。再加上之前數次登陸戰中積累下的經驗,因此此次地兩棲作戰對施瑯來說算不了什麼。唯一讓他覺得有些頭痛的。可能就是炮彈補給了。

由於這個時代的戰艦向來就有將炮彈、火藥當作壓艙重物的吸光,因此對於海軍指揮官來說只要不出意外炮彈總是打也打不完的。然而在陸地上作戰就完全是兩碼事了。火炮、炮彈、火藥每一項補給都需要耗費人力,而且數量也有限。由此大手大腳慣了的施瑯也就不得不精打細算了起來。卻見他轉身回到了沙盤前對身旁的下屬們問道:“大家怎麼看眼前的戰事?”

“回將軍,以朝鮮軍隊的作風,此戰他們必會死戰到底,以待周圍援軍增援。”陸軍上尉張國勇率先發言道。之前曾在鴨綠江服役多年的他與朝鮮軍隊打交道的時間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要長。

“上尉,你怎麼能肯定朝鮮人不會放棄漢城呢?雖然漢城警備森嚴,但以那樣的城牆想要擋住我軍的火炮是不可能的。”一旁的監軍朱偉謹慎地反問道。

“費參謀你怎麼看?”施瑯回頭向身旁的參謀問道。

“是,將軍。”一直沒法活的參謀費荃恭敬的接口道:“正如監軍所言。一旦朝鮮王放棄漢城,那我軍此次的行動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爲今之計,我軍首要保證的是不要讓朝鮮王離開漢城。也就是讓他覺得他的國都還能守住。”

“恩,說下去。”施瑯頷首示意道。

“各位請看,漢城毗鄰漢江四周被羣山環抱。因此永登浦是我軍最佳的主攻方向。只要拿下永登浦,我軍就可渡漢江兵臨城下。不過,在下以爲目前我軍暫且只推進到永登浦。這一來是,敵人在漢江一線修築了大量的工事,我軍在渡江之時勢必會遭到對面守軍正面攻擊。二來,如果我軍太快的兵臨城下則極易將朝鮮王嚇跑。所以我們要擺出一副對漢江很爲難的模樣來使朝鮮王相信我們有所顧慮。”費參謀點了點頭指著沙盤補充道;“此外,據悉漢城在夏季天氣無常,會突然下雨。雖然目前晴朗的天氣十分有利於我軍進攻。但還是要早做防範,以免突如其來的雨水給部隊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是這樣啊。”在聽完費參謀的介紹之後,施瑯不禁摸著腦門嘟囔道:“哎呀,項影那幫傢伙到底在磨蹭什麼呢?怎麼道現在還沒來。要是老子的艦隊自愛這裡,哪兒還用的著這麼麻煩。”

“將軍,項提督他們是沿漢江逆流而上的。因此會比我們玩到幾天。請將軍耐性等待。”朱監軍聽罷忙上前解釋道。

“先不管那麼多了。咱們把對面的漢城圍起來再說。省得那朝鮮王到時候開溜。那咱可真就白跑一趟了。”施瑯把指揮棒朝沙盤上一丟道。正如其所言,此次登陸仁川的作戰目標正是漢城裡的朝鮮王。依照黃宗羲與總參府的計劃,施瑯的艦隊在登陸仁川之後就立即進攻漢城。力圖俘獲,甚至不惜擊斃朝鮮王李淏。這樣一來羣龍無首的朝鮮立刻就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屆時,那些與中華朝早就搭上頭牽上線的朝鮮貴族們也會隨之揭竿而起。當然就算不能攻克漢城,總參府也要求施瑯最低限度地將朝鮮王圍死在漢城。以誘使朝鮮各道駐軍前來勤王。到時候,中華軍再從鴨綠江、釜山兩頭進攻朝鮮,使對方首尾不能顧。當然這其間朝鮮的貴族們依舊有大把的機會“大義滅親”。總之對於中華朝來說,登陸仁川就是完成了一半的計劃。

此刻正當施瑯盤算著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奪取眼前的永登浦之時,從帳門外進來了一個身材消瘦的朝鮮人。卻見他頭戴高斗笠,身著白色絲袍,手持摺扇,一副翩翩貴公子的打扮。卻見他異常恭敬地上前向施瑯行禮道:“小人金冠宇,見過大將軍。”

“哦,金公子你來了啊。”施瑯冷淡地頷首道。雖然金冠宇等人在一路上給予中華提供了大量的幫助。但對於“賣國賊”施瑯實在是客氣不起來。

“將軍,您正在研究如何攻打漢城嗎?”絲毫不介意對方態度的金冠宇禮貌的問道。

“不知金公子有何見教?不過本將軍倒是聽說,漢城前幾天剛剛進行過肅清,殺了不少通敵者啊。”施瑯直言不諱地反問道。

可金冠宇卻自信地一笑道:“將軍有所不知。有道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我等即已知天朝大軍即將駕臨。又怎麼會留在那個是非之地呢。將軍請放心,前幾天漢城上演的是黨爭,不是肅清。”58

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38節 洛陽之戰(三)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十八節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二十二節第三十六節第四十六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三十五節第三十節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28節 返航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0節 茶社雜談第2節 藩王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5節 痢疾!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5節 朱仙鎮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楔子第38節 巨獸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8節 稅制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15節 潛在規則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4節 登基第16節 分歧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28節 返航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節 登陸旅順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三十八節第1節 姻親之盟第三十三節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九節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6節 決戰牧野(二)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
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38節 洛陽之戰(三)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第十八節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二十二節第三十六節第四十六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三十五節第三十節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28節 返航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0節 茶社雜談第2節 藩王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5節 痢疾!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5節 朱仙鎮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楔子第38節 巨獸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8節 稅制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15節 潛在規則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4節 登基第16節 分歧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40節 楊府夜談(二)第28節 返航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節 登陸旅順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三十八節第1節 姻親之盟第三十三節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九節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6節 決戰牧野(二)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钦县| 衢州市| 南和县| 山丹县| 滨州市| 石狮市| 阿瓦提县| 同心县| 临澧县| 巴彦淖尔市| 淮南市| 琼海市| 昭苏县| 拉孜县| 安达市| 绵竹市| 泸水县| 澄江县| 天峨县| 海阳市| 蒲江县| 安陆市| 怀安县| 屏东县| 清新县| 莎车县| 商城县| 西昌市| 西贡区| 德格县| 大方县| 高雄县| 东至县| 日土县| 盐津县| 九寨沟县| 龙州县| 石狮市| 邳州市| 安丘市|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