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節 楊府夜談(二)

“我會調集一個團的兵力去南洋配合第二艦隊鎮壓香料羣島的暴民。”孫露的話音剛落跪在地上的衆人就立刻喜極而泣的連聲道謝。這一千配有火槍的正規軍是個什麼概念。在南洋紅毛夷只要出各百十來人拿把火槍就能將那些土著當鴨子一樣趕。如今朝廷肯出兵相助衆人當然是歡欣鼓舞。只聽一個南洋來的財閥立刻抱拳保證道:“會長放心。這將士們的食宿糧餉花不了朝廷的錢。我等南洋的華商全包了。”

“諸位放心,朝廷是不會讓我大明子民在海外受委屈的。不過移居南洋的國民也要加強自身的防範。紅毛夷在南洋人馬少的可憐。做的缺德事更是數不甚數。但人家照樣在能在南洋立足。有些事情也要好好向別人學學。”孫露想了一下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們在南洋的聚居地要學紅毛夷那樣建堡壘架大炮。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火器的威力又能保護自我。還有儘量同當地的土王、土司搞好關係。我大明同南洋諸國可是有上百年邦交的。許多事不用我們自己出手。儘量讓那些土邦主替我們出面,做到以夷制夷。”

衆人聽著孫露的講解不由紛紛點頭稱是。而楊開泰則同一旁的王霖生互望了一眼。象是多了一分信心般王霖生試探著向孫露說道:“會長,這土著雖然可以放幾槍趕跑他們。可是有些小國寡民卻軟硬不吃刁鑽得很。”王霖生說罷拿來了一個彩瓷花瓶向孫露展示道:“會長請看個花瓶。”

孫露疑惑著接過了花瓶仔細打量了一番。多年的經商經驗讓孫露多多少少對瓷器有了一定的鑑賞能力。從外觀上看這花瓶的年代不長,樣式是模仿景德鎮的瓷器。可做工上卻相差甚遠,而且在顏色上過於鮮豔不夠純正。然而花瓶的底部卻打著崇禎朝的年號。孫露將花瓶放在了幾案上黛眉一皺向王霖生問道:“王會長這想必不是我大明的瓷器吧。若是我沒猜錯這該是東瀛倭國的仿製品。”

王霖生聽罷微微一笑豎起大拇指向孫露誇讚道:“總會長好眼力。這確實是倭國的瓷器。我大明的瓷器歷來壟斷市場。其中七成出口周邊國家。另有二成由荷蘭人或葡萄牙人轉手出口到歐洲。這二成的瓷器數量雖然不多。但都質量上乘。可是這些年中原戰亂不斷。包括江西景德鎮在內的不少瓷器產地都已停產。江南受其影響產量也降低了不少。於是海外的瓷器市場就出現了巨大的空缺。而這些年填補這空缺的就是倭國的瓷器。”

聽了王霖生的解釋孫露並沒顯出有多麼的驚訝。對於倭國瓷器搶佔中國瓷器市場的事孫露早就知曉了。爲此她還同羅勝等人討論過這事。按照他們的說法每當中原遭遇“麻煩”時,倭國就會乘機填補中國失去的市場分額。例如宋末、明初以及這次的申甲之亂。可以說倭國就是在中國退出的地方逐漸積聚了力量。廣東雖然輕工業發達但在瓷器燒製方面並不佔優勢。也只好眼睜睜看著倭國在崇禎末年得了不少甜頭。因此隆武朝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扶持景德鎮的瓷器業。恢復南方瓷器的生產以求搶奪回失去的市場分額也是一個重要的項目。王霖生提起此事肯定不止是爲了瓷器的出口。

當下孫露就不置可否的問道:“王會長,江西等地的瓷器作坊如今大多都已經恢復生產了。從新加坡傳來的報告來看。我們正在逐漸恢復對歐洲的瓷器出口。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大明的瓷器很快就會奪回原有的市場。畢竟在技術和質量上倭國瓷器是不可能同中國瓷器相提並論的。”

“回總會長,老夫想提的不是我國瓷器對歐洲的出口。而是對倭國的出口。要知道歷來大明對倭國的瓷器出口都是佔二成以上的。可是近些年德川幕府大搞海禁。對大明的瓷器徵收重稅。如今大明對倭國的瓷器出口已經縮水足足有八成。而德川幕府卻對這種仿冒的東西熟視無睹。”王霖生痛心疾首的說道。

“是啊,露兒。不止是瓷器。絲綢、茶葉、布匹等等貨品倭國一律抽重稅。由於德川幕府的海禁。我大明的商船隻能出入長崎港進行交易。每艘船竟要交納‘船稅’白銀2~3萬兩之多。而倭國本國的船隻每船所交納的只不過白銀3000~4000兩。對於這次的《東印度羣島貿易聯合聲明》德川幕府也是拒不執行。這根本就沒把作爲宗主國的大明放在眼裡!如此往復大明的顏面何在!如何能在藩屬國立威。”楊開泰憤憤不平道。緊接著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語的數落起倭國的種種無良行徑來。

看著王霖生和楊開泰一唱一和的表演孫露雙手抱臂冷靜的等待著他們的下一步說辭。對於德川幕府的海禁以及對外國船隻抽重稅的政策隆武王朝曾經交涉過多次。爲此隆武王朝甚至曾採取過向倭國入境商船徵收懲罰性“船稅”以報復倭國的高關稅。然而倭人依然我行我素。明對倭也是以出口爲主。懲罰性的“船稅”更本起不了作用。另一方面明、倭之間的貿易卻日漸紅火起來。

孫露清楚的知道這種繁榮的中倭貿易背後有著怎樣骯髒的背景。中原南北軍事的對立帶來的是雙方經濟的封鎖。如今唯一還能同滿清有貿易聯繫的渠道就只剩下了倭國到朝鮮的航線。物質貧乏的北方市場對南方的商人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誘惑。這使得倭國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成了溝通南北中國的地下中轉站。南商人們將茶葉、瓷器、玻璃、肥皂、絲綢、布匹、鐵器等等商品出口倭國。再通過倭國進口北方的羊毛、原煤、棉花。或是直接進口倭國的稻米、木材、紅銅等原料。其中一部分資金還會在倭國流轉一通利用倭國特殊的金銀兌換率套取更多的白銀。這一來一回的鉅額利潤使得商人們不惜鋌而走險通過倭國走私各種貨品到滿清的控制區。而吳淞——長崎——釜山——天津也成了各方勢力心照不宣的黃金航線。

終於衆人的抱怨的結束了。王霖生和楊開泰擡頭悄悄瞥了孫露一眼。見孫露不爲動容。於是兩人又猶豫了起來。看著這兩個老奸巨滑的傢伙欲言又止的模樣孫露輕咳了一聲說道:“有什麼事就直說吧。商業協會一向講究效率。”

“這,我等都希望朝廷能給德川幕府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我大明的厲害。最好能讓其降低關稅,多開放幾個港口。”這次開口的依然是楊開泰。不過在口氣上比剛纔明顯心虛得多。若說讓朝廷出兵南洋還可以以保護僑民爲藉口。可是眼前的這個提議則是赤luo裸的爲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國家的國土還在淪陷之中,膽敢走私貨物去敵國。這在以前可是叛國的大罪。如今非但不去收復國土,還爲了這種走私貿易而出兵自己的藩屬國。楊開泰和王霖生都清楚這是一個大逆不道的要求。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說不過去的。孫露甚至當場就能以他二人的話語治他們的死罪。

於是王霖生連忙戰戰兢兢的接口道:“會長,其實我等只是想讓艦隊進入江戶威脅一下倭人。荷蘭人就是用艦隊封鎖了湄公河逼得逞羅王就範。只要我大明發一發威那些個彈丸小國還不乖乖的束手就擒。”

這算是在要求自己出兵攻打倭國嗎?以前孫露曾經想象過各種出兵倭國熱血綠色的理由與情景。然而此刻望著底下那幾個表情委瑣又有些期盼的財閥。孫露發現這一刻自己的心竟然平靜得很。沒有仇恨,也沒有想要復仇的快意。重商主義精髓就是賺錢,對楊開泰等人來說國家、民族都不重要。財富纔是一個人終極目標。爲此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達到這個目標。倭國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一個能產生財富的地方。財閥們滿心期盼著大炮能轟開那個愚昧國家的大門。好讓他們肆無忌憚的掠奪那個島嶼上的白銀、紅銅以及木材。幾百年後的屠殺與他們無關。他們更無從知曉。

當然對於孫露來說無論是爲了復仇也好,爲了金錢也罷。該解決的事情終究是要解決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孫露決不允許在東亞的海域看見他國的軍艦。就算是打著軍隊旗號的小舢板都不行。更何況是象倭國這樣的一個軍事存在呢。不過孫露暫時還不能給予財閥們一個明確的答覆。她還需要令人信服的藉口以求師出有名。只見她眉頭一皺用一種近乎嚴厲的語氣呵斥道:“王會長。如今中原戰火不斷。百姓們無不期盼的著朝廷早日收復中原實地。此時爲一點點蠅頭小力出師藩屬國成何體統!百姓們又會怎麼想!至於倭國目無朝廷的事。朝廷自會有分寸的!若是今後還有次大逆之言,定懲不怠!”

王霖生和楊開泰一聽孫露語氣不善,頓時就被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跪地求饒道:“會長息怒,我等被錢財蒙了心智。如此口不擇言,實在該死。實在該死。我等下次再也不敢有此非分之想了。”

“恩,起來吧。諸位都是富甲一方的士紳,又是議會的議員。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別到時候落了別人的口實。議會就是爲民請願之所。朝廷出兵也是要順應民心的!”孫露加重了語氣說道。

底下的衆人連忙紛紛點頭附和著。至於楊開泰不由的偷偷擦了擦額頭上微微蒙出的汗珠。孫露突然嚴厲的語氣讓他著實下了一跳。然而一旁的王霖生聽罷心中卻又是另一番思量。特別是孫露最後的那句“朝廷出兵也是要順應民心的!”讓他猛然一凜。於是王霖生偷偷的瞥了孫露一眼發現孫露的語氣雖然嚴厲,可她的表情看上去卻是輕描淡寫的。覺得此事還有戲。但再也不能如此直接的提了。見此情形王霖生又在心中轉了十七八個彎。

書房裡的氣氛立刻變得沉重起來。衆人不敢再當著孫露的面提什麼要求了。孫露則趁此機會開始一一詢問起這一年各地新政策的推行情況。剛過去的一年是隆武王朝“五年計劃”的第一個年頭,雖然許多政策還看不出什麼效果來。但孫露仍然希望從這些人口中探聽些反應。衆人當然不敢怠慢,一個個說的唾沫飛濺眉飛色舞的。大多是些歌功頌德的話。將孫露和她的“五年計劃”吹得神乎其神。彷彿孫露便是這天下派下來解救衆生的救世主一般揮一揮手指頭這荒地就能變良田。

孫露當然知道這些人是在吹捧自己。可是好話又有誰不喜歡聽呢。當下孫露臉上雖沒表現,可心裡卻是一陣得意。卻見她回頭向王霖生詢問道:“王會長,蘇杭乃是魚米之鄉。人道是蘇杭熟天下足。不知去年蘇杭二地恢復得如何啊?”

此時的王霖生還考慮著先前的事情。被孫露冷不防的這麼一問,不由的楞了一下。王霖生倒真的有一件關於商業協會在蘇州的麻煩想要向孫露提起。可是剛纔孫露嚴厲的措辭卻又使他不敢多言。王霖生想了一下決定還是輕描淡寫著提一下。於是恭敬的回答道:“回總會長,這蘇杭各地的百姓受朝廷恩惠如今乃是安居樂業。不過,也有少數刁民肆意滋事。打砸商業協會的桑田。此事當地的知縣已經作出判決,懲處了那些個刁民。還請總會長放心。”

“哦?有此事?”孫露一聽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連忙問道:“那些百姓究竟爲何打砸商業協會的桑田?”

“回總會長,那些個無知刁民硬說這桑田的水車破壞了他們鄉里的風水。所以纔會做出如此野蠻的行徑。可笑的是有幾個酸儒竟然更著後頭起鬨。說什麼我們養蠶紡紗不務農事,本末倒置。真是可笑之極。我們養蠶紡紗產出的絲綢遠銷海外賺回的銀子比他們田裡的稻子還多。真是無知之極。”王霖生嘲弄著說到。引得一旁的衆人也跟著轟笑來。

孫露聽罷微微送了口氣,原來是爲了風水的事啊。這樣的事以前她也聽說過。據說在清末不少地方的村民就是因爲覺得蒸汽機或水車妨礙風水便極力阻礙新工廠的建立。看來改變人們的思維還是一件長遠的工程。當下也不禁莞爾。於是整個夜談便在這輕鬆的氣氛中結束了。然而孫露並不知曉眼前的這個小小的插曲卻在不久之後帶來了一場發人深思的爭論。

【……第四十節 楊府夜談(二)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9節 蜀中攻略(六)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2節 荷蘭人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0節 編制第23節 鄭家第16節 分歧第二十節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二十四節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3節 君與臣(上)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45節 火槍與聖水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15節 結社第15節 結社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18節 國會(二)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26節 虎狼之師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瑯第四十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0節 湯若望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十七節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11節 大同義軍(上)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三十七節第16節 前夜(上)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5節 痢疾!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6節 山西烽火(二)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7章 投命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四十二節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7節 前夜(下)第34節 歸德之戰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7節 蜀中攻略(四)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19節 國會(三)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節 登陸旅順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
第29節 蜀中攻略(六)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2節 荷蘭人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0節 編制第23節 鄭家第16節 分歧第二十節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2節 奉皇命黃得功赴京 接家書吳克善朝聖第二十四節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3節 君與臣(上)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45節 火槍與聖水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15節 結社第15節 結社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18節 國會(二)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26節 虎狼之師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瑯第四十節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0節 湯若望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十七節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11節 大同義軍(上)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三十七節第16節 前夜(上)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5節 痢疾!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6節 山西烽火(二)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7章 投命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四十二節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17節 前夜(下)第34節 歸德之戰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7節 蜀中攻略(四)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19節 國會(三)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節 登陸旅順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天柱县| 和林格尔县| 天水市| 元氏县| 霍州市| 留坝县| 宝应县| 宁远县| 盐津县| 昌黎县| 灯塔市| 靖边县| 乌兰察布市| 渑池县| 贵定县| 昌吉市| 东安县| 黄大仙区| 河池市| 辽宁省| 镇巴县| 来安县| 焉耆| 秭归县| 新密市| 常宁市| 四川省| 四平市| 上杭县| 龙泉市| 石门县| 普兰县| 酉阳| 龙胜| 红河县| 青铜峡市| 辉南县| 呼伦贝尔市| 怀远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