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

比起楓起雲涌的東瀛列島來,金桂飄香的中華帝國卻又是另一番盛景。歷來桂花飄香之時,便是秋闈放榜之日,故此又稱桂榜。作爲中華朝的開國第一科,弘武五年的科舉考試註定是一件會被載入史冊的大事件。在中原儒林看來這不僅意味著一批年輕官吏的誕生,更是一個王朝步入正軌,繁衍生息的絕佳象徵。而對於那些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學子們來說,紅袍金花,打馬遊街,則是他們所有人的共同夢想。但真能有幸圓此夢的古來又有幾人呢。

弘武五年農曆八月二十五日,即是“殿試傳臚”公佈考試結果的日子。這一日女皇陛下依照慣例乘輿來到金鑾殿。待到殿外奏起悠揚悅耳的中和韶樂,新科進士們便由午門進入太和殿廣場,此時內務尚書在樂曲中大聲朗讀金榜,然後從狀元、榜眼、探花到各位進士一一喝名,宣他們出班跪在殿前。中和韶樂再度奏起,王公百官和新進士一同行禮,皇帝回宮。內務部尚書手舉金榜,狀元郎跟隨其後,由專供皇帝行走的御道和午門中門出宮,並張掛黃榜。與此同時,金陵府已在午門外爲狀元準備好了傘蓋儀仗。待到黃榜張掛完畢,府尹便給狀元披上紅帶,戴上大紅花,並向狀元、榜眼、探花各敬酒一杯,扶狀元上馬,送狀元回府第。翌日,新科進士們按例到京師孔廟行禮並在孔廟大成門外刻“進士題名碑”留念。當晚,內務部便按女皇的旨意在皇城之內擺開了一場盛大的“鹿鳴宴”款待中華王朝的第一批新科進士。

華燈初上,明月當空,御花園中弘武女皇與皇夫並排端坐在寬敞的龍椅之上。楊禹軒和妹妹楊年華則緊緊依偎在父母身旁,瞪大著好奇的眼睛打量著眼前正在行跪拜禮的大人們。當然年幼皇子們並不知曉,那站在最前面帶領一大幫人朝他們下跪的叔叔姐姐們個個都是帝國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不過端坐在龍椅上的孫露卻十分清楚低下的這些人代表著什麼。因此當新科進士們行完禮後,女皇陛下立刻便伸出手和藹地微笑示意道:“諸位平身。”

“謝主龍恩。”底下的新科進士們齊聲謝恩道。繼而在場的數百人便以整齊劃一的動作站起了身。顯然這羣帝國未來的棟樑在晉見女皇之前可沒少下功夫來著。而龍椅上的女皇則心滿意足地掃視一番衆人之後,將目光停留在了爲首的三名傑出俊傑身上。他們便是今科的狀元、榜眼與探花。卻見女皇率先向站在最前端身著大紅袍的狀元郎開口道:“這位想必就是新科狀元郎了吧。”

“新科狀元姚啓聖參見女皇陛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被點到名的狀元郎微微低著頭上前行禮道。

雖然看不清對方的面目,但從其器宇軒昂的聲線和從容自信的步伐來看,孫露覺得此人定是一個才氣橫溢,卻傲氣十足的年輕人。果然,女皇心中的判斷纔剛下,那狀元郎竟然膽大妄爲地擡起頭瞻仰起女皇的聖容來。如此輕浮的舉動自然是讓周圍的幾個內閣司法重臣皺起了眉頭。然而就這麼一個看似無理的舉動,卻讓孫露心頭猛然一凌。似乎想起什麼來的她,跟著欣然開口道:“聽說狀元郎是浙江會紹興人。那可太巧了,朕曾聽人說起過早年有個紹興少年在遊蕭山,遇見兩個兵卒搶掠一雙女子,於是奪了佩刀殺了那些兵卒,把受害女子放走了。他好象也叫姚啓聖啊。”

“回陛下,那少年正是臣下。”姚啓聖毫不猶豫地承認道。

果然!此人就是那個歷史上與施瑯一起幫康熙收臺灣的姚啓聖!孫露在心中忍不住如此驚呼道。其實她剛纔也只是靈光一閃隨口試探了一下而已。須知那個有關姚啓聖的故事本就是民間傳言。況且歷史早已被改變,誰又能保證姚啓聖還能在蕭山遇見那兩個倒黴的兵痞呢。若非世上真有如此湊巧之事,那就是眼前這個姚啓聖在糊弄自己。想到這裡,臉皮早就連得比牆後的女皇陛下當即不動聲色地猛然一道:“姚啓聖!斬殺帝國兵卒你可知罪!”

然而底下的姚啓聖卻並沒有被女皇的這一喝嚇倒。卻見他當下便當著衆多文武大臣的面,與女皇據以力爭道:“回陛下,臣下不知罪。啓聖那日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於陛下口中的受害女子。再說那兩個兵卒並非帝國將士,乃是鄉間軍閥的散兵遊勇。試問以義勇軍自詡的帝國將士怎會做出如此令人不恥之事。”

本來孫露還想八卦一下問問姚啓聖,他老婆是不是像傳說的那樣能輕易舉起石臼如若無物。不過眼見對方這張招牌似的靈牙利嘴。再無懷疑的,女皇陛下當即爽朗的一笑道:“好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姚啓聖!你是政科的吧?”

“回陛下,臣是政科頭名。”姚啓聖自信的回答道。

“恩,不錯。陳愛卿啊,朕將此才俊交到你手上了,一定要爲朝廷好好培養纔是啊,”孫露滿意的回頭向陳邦彥點頭道。

原來依照傳統,歷代的狀元一般都要先到翰林院任修撰,榜眼、探花任編修,其他進士任庶吉士等。到三年任期,皇帝大考翰詹分別委任。這也算是一種對官僚的專業化實習。向來注重實踐的中華朝自然也繼承這一優良傳統。只不過中華朝對官員的專業知識要求遠比之前的朝代要高得多。因此新科進士們的實習部門也就不僅限於翰林院這樣的高文化機構。而是根據他們各自的加試成績分配到相應的內閣行政部門進行實習。於是在心中迅速評估了一番姚啓聖後,陳邦彥胸有成竹地拱手道:“遵命陛下。”

不過在場的其他內閣大臣可不是每個都像陳邦彥那般照顧新人的。至少在朱舜水看來,這個姚啓聖儼然就是一個麻煩的刺頭。況且據他所知,在衆多進士當中姚啓聖並不是文章寫的最好的那個。他之所以被選拔爲狀元,而是因爲他的綜合評分名列榜首。說白了就是雜學涉獵得比較廣泛罷了。這在注重文采的衆多大臣們看來算不了什麼。若是放在從前別說狀元了,大概連進士的名次都會被排得十分靠後。因此相比之下,文采飛揚的榜眼郎傅以漸更符合傳統意義的狀元標準。當然這並不是說女皇在排名次時厚此薄彼,只不過在女皇看來綜合素質的高低比文采的好壞對官員來說更重要。所以在讚揚了一番姚啓聖後,孫露很快就將視線放在了榜眼郎身上道:“都說今年的狀元、榜眼不分仲伯。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呢!諸位卿家你們說是嗎?”

“陛下所言甚是。榜眼郎龍章鳳姿,一身正氣,不愧爲法科頭名。”司法院的沈猶龍搖頭晃腦地附和道。其實根本不用附和什麼,眼前的傅以漸早已成了衆司法大臣心目中的良質美材。依照中國傳統,司法官員的選拔標準由“身”、“言”、“書”、“判”四個因素組成。其中,位列首位的“身”,即是指法官的外貌長相,要“體貌豐偉”。因此已過不惑之年的傅以漸怎麼看都比剛到兒立之年的姚啓聖要老成持重,更相貌堂堂得多。

孫露又何嘗看不出沈猶龍等人的心思,於是她跟著便順水推舟的說道:“看來沈大人十分滿意榜眼郎呢。如此甚好。榜眼郎你可得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向沈大人認真學習。早日成爲我中華的包希仁。”

“是,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厚望。”傅以漸一個抱拳道。正如女皇所言,傅以漸在正式成爲一個法官之前,必須得先要在督察院出任多年的檢察官。這過程可能只需幾年,也可能需要幾十年。直到其通過司法院的評定取得成爲法官的資格爲止。因爲中華朝的法官一職是需要大量司法經驗積累的。由此可見擺在傅以漸面前的亦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

對此無論是在場的新科進士,還是文武大臣都是有必要的心理準備的。誰都知道金榜高中只說明你踏進了官僚體系。真正的奮鬥從這一刻纔算是剛剛拉開序幕。普通的進士照樣能成爲中央官吏、地方大員。而狀元、榜眼、探花亦可能被派去當下級官吏。不過,現場還有一批人似乎是可以超脫這一規則之外的。她們便是中華朝科舉中最爲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女進士。雖然只有寥寥十八人,但她們均進入了前一百名的排位。而就在這些鳳毛麟角的女進士中更是出了一名進身前三甲的女探花。她便是來自天津的白俊英。

白俊英,字玉翠,自號荷香子,其父乃是明崇禎進士,可謂是出身書香門第的名媛。人如其名,她本人給人的感覺確是一種猶如白荷般超凡脫俗之感。這讓同是女人的孫露看了也驚爲天人,忍不住感嘆道:“若是無朝另開女科,此女必爲女科狀元呢。”

可誰知年輕的白俊英卻給了女皇一個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回稟陛下,臣情願做常科的探花,也不要女科的狀元。因爲臣這次是替夫赴考的。”

“替夫赴考?這是怎麼回事?”孫露滿臉不解的回頭問道。

“回陛下,白探花年輕孀守,她此次是爲完成其夫君的心願才上京趕考的。”一旁的朱舜水連忙解釋道。

“哦,原來如此。”聽聞此言孫露與周圍的文武大臣眼中均露出了憐憫之色。心想如此一個二八麗人卻早年守寡,真是令人惋惜。

不過白俊英本人卻並未自憐自哀,只見她進一步向女皇懇請道:“陛下,臣請陛下恩準將臣的功名賜予臣的夫君,好讓夫君在天之靈得以慰繼。”

“嗯,白夫人真是重情重義之人。相信你今日能金榜提名足以告慰你夫君的在天之靈了。但考中探花的終究是白夫人你本人,而不是你的夫君。朕可以以皇帝的名義賜予你的夫君相應的功名。但夫人考取的功名還得歸夫人所有。因爲白夫人你是我朝獨一無二的荷香探花啊。”孫露微笑著頷首道。

眼見女皇如此慷慨,白俊英一時激動得不知如何作答纔好。卻見她當即深深地朝女皇行禮道:“臣謝主龍恩。”

見此情景四周的臣字們更是再次齊聲高呼道:“吾皇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這一浪高過一浪的萬歲聲中,晚宴進入了**。君臣把酒言歡之際,海軍尚書陳奇策大著舌頭向女皇請求道:“我朝第一科的鹿鳴宴辦得如此風光。陛下,可別忘記了咱們的軍校啊。”

“陳將軍放心,軍校這次的畢業典禮,朕也會親自參加的。鹿鳴鷹揚,朕絕不厚此薄彼。”孫**頭保證道。

“怎麼?陛下,要去參加軍校畢業典禮?”內務尚書史可法微微一楞道。這次的鹿鳴是由內務部置辦的,可他卻從未聽說朝廷還要再辦鷹揚宴。更何況武科不是早被取消了嗎。

眼見史可法一臉的疑惑,孫露當下就跟著解釋道:“沒有了武科不代表就沒了武狀元嘛。我朝軍校的學員個個都是驍勇的健兒,辦場筵席慶賀他們畢業也是情理所在。”

“陛下所言甚是。就不知兩軍部對鷹揚宴何要求。好讓內務部儘早安排。”史可法慎重的問道。

“哎咿,既是軍校的畢業典禮,那就不用內務部破費了。一切由軍部自行置辦就行。只要史大人到時候肯賞光蒞臨就行。”陳奇策一裂嘴哈哈笑道。

史可法心知海軍部和陸軍部向來財大氣粗,因此並沒有多言,只是客氣地應下了邀請。而龍椅上的孫露則思略了一下向陳奇策與張煌言開口道:“那軍校一事就交由兩位將軍安排了。最好是將海、陸兩軍校的典禮擺在一起。”

“遵命陛下。”

眼見今日擺了鹿鳴,他日又要舉辦鷹揚。孫露的心情越發開朗起來,卻見她低下頭朝自自己的兒子柔聲問道:“軒兒,想和阿母一起騎大馬,乘大船嗎?”

“想。”才八歲的楊禹軒不假思索地點頭道。一旁的楊念華也跟著厥起小嘴道:“我也想。”

見此情景楊紹清不由擔心的說到道:“陛下,你該不是要帶軒兒和華兒去軍校檢閱軍隊吧。他們還那麼小怎麼騎馬啊?”

面於楊紹清的質疑,孫露卻則極其自豪地看著自己的一雙孩兒道:“朕的兒現在就要學會騎馬、駕船。否則他日何以縱馬穿行檢閱千軍,登船揚帆指點萬艦!”

【……101擺鹿鳴女皇會才峻 設鷹揚皇子首閱兵 文字更新最快……】@!!

()

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9節 朝貢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10節 遼東戰報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三十九節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33節 民惟邦本第40節 對馬基地第15節 結社第19節 國會(三)第23節 鄭家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7節 盛宴(二)第10節 遼東戰報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9節 南夷與胡虜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28節 影子戰場第33節 交易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十四節第三十五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二十節第33節 民惟邦本第10節 遼東戰報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8節 路(三)第33節 求援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2節 荷蘭人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6節 新朝官制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瑯下伏筆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瑯縱英艦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0節 關中雙雄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5節 科舉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5節 奇貨可居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
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9節 朝貢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10節 遼東戰報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三十九節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33節 民惟邦本第40節 對馬基地第15節 結社第19節 國會(三)第23節 鄭家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7節 盛宴(二)第10節 遼東戰報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9節 南夷與胡虜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28節 影子戰場第33節 交易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十四節第三十五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二十節第33節 民惟邦本第10節 遼東戰報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8節 路(三)第33節 求援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2節 荷蘭人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6節 新朝官制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瑯下伏筆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瑯縱英艦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0節 關中雙雄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5節 科舉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5節 奇貨可居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宣县| 黎平县| 庆阳市| 天等县| 永福县| 隆化县| 长治市| 凤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尖扎县| 游戏| 林芝县| 老河口市| 宜兴市| 平潭县| 霞浦县| 镇安县| 东海县| 宁强县| 新丰县| 莱州市| 土默特右旗| 驻马店市| 屏东县| 张家界市| 昌黎县| 安达市| 彰武县| 晋州市| 巴林左旗| 淄博市| 乐昌市| 恩施市| 连平县| 读书| 和林格尔县| 徐州市| 盐边县| 馆陶县| 大连市|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