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

話說黃宗羲、羅勝與陳家明恭敬地退出了御書房,可三人此刻的心境卻各有著一番滋味。得到女皇首肯的陳家明自然是春風得意,滿心盤算著如何實現自己的金融計劃。一旁的羅勝擰著眉頭思慮著如何就女皇對《勞工法》與《濟貧法》的修改去與國會方面周旋。

相比之下黃宗羲的心情則要比其他兩人複雜得多。他一方面慶幸於女皇沒有答應《勞工法》與《濟貧法》中部分有違天理的條款,另一方面又在爲即將實行的國債發行而感到憂心。在黃宗羲看來像發行國債這樣的大事還是應該交由朝廷衙門主持才最爲妥當。但女皇卻執意將這一重要使命委託給了香江銀行。當然黃宗羲也明白女皇之所以會如此安排,背後可能還涉及一些交易問題。因此他心中雖有憂慮,卻還是沒有在剛纔當著女皇和陳家明的面將某些問題給提出來。不過此刻衆人既已離開御書房,黃宗羲自然也就少了幾分顧忌。眼見著三人已然走出了內宮,他不由地率先打破沉默,向陳家明開口道:“陳會長,陛下剛纔既已表示國債的發行量需交由國會審議。依本官看來香江銀行還得儘快與財政部一同起草一份議案才行。不知陳會長意下如何?”

“大人說得是。不過,香江銀行終究只是爲朝廷打下手辦差的。向國會遞交議案的事還是由財政部全權負責吧。香江銀行向來都是以朝廷馬首是瞻的。”陳家明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眼見陳家明說得如此恭順,黃宗羲也只好把後頭的幾句話硬生生地給嚥了回去。當即也陪起了笑臉拱手道:“陳會長客氣了。大家都是爲皇上,爲朝廷辦差的。把差事辦好纔是真正的頭等大事。至於其他繁文縟節,也就不必太過在意了。”

“話雖如此,但該守的規矩還是要守的。不過如果朝廷需要什麼數據、資料的話,香江銀行十分樂意配合朝廷。”陳家明微笑道。他心裡十分清楚,一但黃宗羲接任首相一職,很可能會像之前的陳邦彥那般兼任財政尚書一職。這便意味著國債等財政措施日後都將由黃宗羲全權負責。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就算黃宗羲與自己再熟,這把火還是得照燒不誤。爲此陳家明選擇了避其鋒芒,畢竟日後兩人還得合作很長一段時間。

而在另一邊,眼見黃宗羲與陳家明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試探個沒完,羅勝不由輕咳了一聲道:“其實國債的事只要得了皇上的首肯,國會那邊也只是照章辦事罷了。倒是這《勞工法》與《濟貧法》的案子該如何改才讓人傷腦筋呢。”

給羅勝這麼一提醒,剛纔還在與陳家明暗中較勁的黃宗羲不禁也在心裡嘆了口氣。正如羅勝所言,這兩份草案的更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女皇想要更改的內容恰恰正是國會方面希望通過的內容。如果按照女皇的旨意更改了相應的內容,則國會那邊難以通過。如果不進行更改,女皇那裡又難以交代。想到這兒,有些進退維谷的黃宗羲不由把皮球踢給了陳家明道:“陛下這麼做全都是爲了體恤民情。老實說,這兩份草案中的部分內容也確實過分了一些。要是這些內容真的被通過實行,底下的老百姓還不知道會在背後如何戳咱們的脊樑骨呢。陳會長你是商界的魁首,這裡現在也沒有外人,咱們就實話實說吧。目前帝國的工商界真的是因勞荒陷入了困頓?還是像陛下剛纔所言,只是部分商賈經營不善?”

面對黃宗羲咄咄逼人的追問,陳家明在沉吟了半晌後,緩緩地回答道:“陛下的分析切中要害,工商界也確實存在勞荒。”

“此話怎講?”黃宗羲眉毛一挑道。顯然他對陳家明這番兩面光的回答並不滿意。

“大人有所不知。陛下先前的分析僅是就工商業而言當然沒有錯。可這勞荒看似發生在工商業,但它的根子卻是在我朝的農業。”陳家明說到這裡並沒有在意黃宗羲異樣的神情,而是繼續深入道:“我朝地大物博,各地農業的情況也是各有各的特點。僅以南北來分,我朝的北方地區多以小麥—蕪菁—大麥—牧草輪作或大豆——玉米輪作爲主。南方地區則是以種植春水稻、冬小麥爲主。在沒有種植糧食的地方,農田裡一般還種植棉花或者桑樹。”

“這很正常啊。有道是合天時、地脈、物性之宜,而無所差失,則事半而功倍。自古以來務農就講究‘三宜’,即‘時宜’、‘地宜’、‘物宜’。我朝的南方氣候宜人,水土豐碩,歷來就是中原的糧倉。在好年景下江南的水稻一年都能兩熟甚至三熟。而北方的條件雖不及南方來的優越,之前又經歷過數十年的天災與兵禍。不過好在通過從海外引進的玉米、土豆、苜宿等農作物和牧草所研發出的新型輪作方式十分適合北方的氣候與地理。因此這些年北方的農業也在日漸恢復元氣。特別是遼東、華北等地近兩年來的糧食產量絲毫都不比江南、嶺南諸省來得遜色。加之北方諸省毗鄰草原,中原這些年又對羊毛需求巨大,因此在北方產生種植業—畜牧業混合的農業,也就不足爲奇了。”黃宗羲得意的說道。但他的心裡還是始終不明白南北農業上的差異與眼下三人所談論的工商業的“勞荒”有什麼必然聯繫。

“大人對南北農業的分析字字在理。”陳家明一邊在心中暗自欽佩黃宗羲的學識與見識,一邊又跟著反問了一句:“但不知大人是否知曉小麥、水稻、棉花、植桑、牧羊各自所需要的花費的勞力?”

“這……”黃宗羲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老實的回答道:“本官並不清楚。還請陳會長指教一二。”

“大人過謙了。其實不止是大人您不清楚。就算是常年務農的農夫也不一定知曉。畢竟農夫關心的只是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而就算是擁有大片土地的地主也極少會既種稻植桑又放牧養羊。惟有而今的商業協會纔有機會能同時經營南方的農場與北方的牧場。而在下也只有幸經營商業協會,這才稍微知道了點其中的關係。”陳家明謙遜的說道。

“陳會長,這農場應該比牧場更費勞力吧?”一旁的羅勝想了一下插口道。

“不錯,確實如此。種植小麥所需花費的勞力是放牧的4倍。”陳家明點頭附和道:“同樣是種植糧食,種植水稻所需花費的勞力是小麥的2倍。而植桑的勞力是小麥的13倍。至於種植棉花則是迄今爲止最費勞力的一項活,大約是種植小麥的27倍。”

“也就是說目前要維持南方的農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連帶還爭奪了工商業的勞動力。”黃宗羲很快就明白了陳家明說這些話的意思。

“準確的說是工廠的勞力。像桑蠶、棉花之類原料的種植其實也是工商業的一部分。”陳家明糾正道:“事實上,植桑種棉同樣也在爭奪糧食種植的勞力與土地。桑稻之爭、棉糧之爭這些現象打從前朝起就早已不是什麼陌生的事了。”

“恩,話雖如此,可早些年江南的農戶不照樣既種稻又種棉。”黃宗羲皺著眉頭反駁道。

“那是因爲早些年那些農戶種棉織布多半是隻爲了滿足自家度用。偶爾有些贏餘纔會拿去市場變賣。可而今商業協會種棉織布則純粹是爲了貿易。光靠尋常農戶種的那點棉,紡的那點紗根本滿足不了工廠大規模生產的需求。”這一次說話的是羅勝。出身商業協會的他對於棉紡業的情況還是十分了解的。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北方目前主要還是依靠羊毛裁製冬裝。因爲放牧雖然比種棉要佔用更多的土地,可種棉則要比養羊以出產羊毛需要更多的勞力。在北方地廣人稀的情況下,羊毛的價格也就順理成章的比棉花低了。”陳家明跟著應和道。事實上,不止是北方諸省。就算是南方的一些紗廠、布廠也在採用羊毛作爲紡織漢布的原材料。而這一切除了要歸功於蒙古草原的安定,以及小麥—蕪菁—大麥—牧草四輪作在北方的推廣外。南方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長期緊張的關係也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事本官從前也曾聽陳首相提起過。不過商業協會不是在各地建立了專爲商業協會提供棉糧原料的農場嗎?”黃宗羲不解道。

“大人有所不知。早年中原的戰亂讓大量北方百姓蜂擁南下。致使南方勞力在那段時間裡變得異常充裕。再加上南下的百姓大多窮困潦倒難以生計。因此當時的商業協會往往不非吹灰之力就能招募到大量的勞工。可而今天下早已太平,北方大部分地區也以日漸恢復生息,朝廷期間又頒佈了不少鼓勵北上開墾的有利政策。於是當初南下的百姓便跟著開始迴流北上。南方諸省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工荒’了。”陳家明逐一分析道。

此刻聽完陳家明與羅勝兩人的連番介紹與講解,黃宗羲發現自己一下子就明白了許多東西,可相應的心中的頭緒反倒是更亂了。卻見他低頭思慮了半晌後,疑惑地向陳、羅二人問道:“兩位既然如此瞭解內情。剛纔又爲何不在御書房向女皇陛下言明呢?”

事實上,不止黃宗羲有這樣的疑問。一旁的羅勝也有同樣的想法。原本打算同陳家明一起說服女皇陛下的羅勝,怎麼都沒想到陳家明竟會在御書房中選擇退縮。致使三人最終在《勞工法》與《濟貧法》的問題上無工而返。因而當黃宗羲提起相關問題之時,羅勝也跟著將目光投向了陳家明。

而在另一邊面對來自黃、羅二人不解眼神的陳家明倒是顯得頗爲坦然。卻見他突然停下了腳步,回頭苦笑道:“因爲說了也沒用。”

“陳會長,話可不能這麼說。陛下雖體恤百姓,但對帝國工商業的發展向來也是十分重視。只要向陛下說明原由,相信陛下還會顧全大局的。”羅勝趕忙擺手道。

“羅大人你誤會了。在下的意思是,就算眼前的《勞工法》與《濟貧法》毫無刪改地被通過並實施,也難以解決目前勞荒的問題。”陳家明語氣凝重地說道:“無論是限定最高工資,還是禁止乞討,亦或是送流民子女當學徒。說穿了其目的不過就兩個,一是延長現有勞工工作時間;二是將市面上的無業流民通通收納爲商業協會的勞力。可光靠這些措施又能補充南方工商業所缺漏的多少勞力?到時候恐怕是勞力沒吸納多少,反倒是將現有的勞力都嚇到北方或是殖民地上去了吧。”

“照陳會長你的說法,朝廷難不成還要限制南方百姓北上,或是禁止百姓出海移民不成?”羅勝聽罷賭氣的說道。

“那可不行!萬萬使不得!”還未等陳家明回答,黃宗羲倒是率先搖頭否定起來道:“南方的工商業對帝國雖重要。但也不能爲了南方的利益限制北方的發展啊!”

“黃大人說得沒錯。帝國南北都要發展,也都需要勞力。不能因一地的繁榮而忽視其他地區的發展。更不能爲收攏勞力而放棄帝國在海外的殖民。”陳家明說到這裡,忽然狡詰一笑道:“現在看來,唯一特效辦法恐怕就是把現有商業協會農場的勞工貶爲奴隸咯。”

“絕對不行!”黃宗羲氣呼呼的否定道:“我朝自立朝之初起就廢止了一切奴隸制度,還天下百姓以自由之身。如果現在爲了工商業的利益而重拾此惡政。恐怕到時候,南方諸省所得到的不是數十萬奴隸,而是數十萬暴民。”

眼看黃宗羲一副激動的模樣,陳家明反倒是回頭向羅勝說笑道:“瞧,在下說得沒錯吧。這話說了也是沒用的。”

“咳,陳會長,都到這時候了。你還有心思開這種玩笑。”羅勝無奈地一跺腳道。

見此情形,陳家明趕忙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兩位大人少安毋躁。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維持帝國龐大的人口,以及棉紡業巨大的原料需求,使用奴隸是唯一的解決之道。帝國的律法雖不容許咱們在中原豢養奴隸。卻也沒阻止我等在其他地方蓄奴啊。”

“陳會長,你的意思是?”黃宗羲狐疑地問道。

可陳家明卻像是點到爲止似地問了一個看似並不相干的問題:“聽說今年印度棉花大豐收。想來也是該同國會商討一下明年降低印度棉關稅的事宜了啊。”

【……236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 文字更新最快……】@!!

()

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十節第46節 忠烈廟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37節 揚帆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十五節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34節 密使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46節 忠烈廟第11節 海盜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二十二節第36節 密談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三十二節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9節 盛京之戰(三)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二十九節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十節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三十三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3節 休整第28節 天下之法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17節 暗戰(三)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四十二節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2節 魯冀防線第32節 諜影重重第5節 痢疾!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3節 賜名第二十一節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九節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12節 北方使者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22節 雙頭鷹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四十一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節 帝都風雲(三)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
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十節第46節 忠烈廟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37節 揚帆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十五節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34節 密使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46節 忠烈廟第11節 海盜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二十二節第36節 密談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三十二節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9節 盛京之戰(三)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二十九節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十節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三十三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3節 休整第28節 天下之法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17節 暗戰(三)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四十二節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2節 魯冀防線第32節 諜影重重第5節 痢疾!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3節 賜名第二十一節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九節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12節 北方使者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22節 雙頭鷹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四十一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節 帝都風雲(三)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平武县| 锡林郭勒盟| 梁山县| 福建省| 阿拉善盟| 奎屯市| 章丘市| 安康市| 晋中市| 淮阳县| 西畴县| 连云港市| 临澧县| 长治县| 嵊泗县| 泾川县| 水富县| 临邑县| 三亚市| 沙河市| 交城县| 锦州市| 五大连池市| 兴城市| 阳高县| 阜阳市| 溧水县| 成安县| 岑巩县| 汽车| 白朗县| 江永县| 如东县| 南溪县| 长岛县| 铁力市| 唐海县| 商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抚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