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

如果說當今世界上除了一些堅定的共和主義者之外,還有人會對英格蘭共和國的情況抱以同情的話,那可能就只有中華朝的宏武女皇了。這其中除有受後世價值觀影響的作用,克倫威爾本人也一直是孫露所崇敬的對象。因爲就這個時代的背景來說,克倫威爾無疑是一個“逆天者”,但後世的歷史又明確地證明他的這些“逆天”舉動完全是值得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克倫威爾更像是孫露在精神上的同行者,讓她

在爲自己的族人探詢出路之時不至於覺得太過孤單。然而無論孫露如何崇拜這位聯合王國的頭號“叛逆”卻依舊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將英格蘭共和國列入帝國的黑名單之中。因爲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孫露首先都是中華帝國的君主。作爲一個統治者她必須爲自己的國家負責。而任何冒犯帝國威嚴的人必須得到懲罰,否則中華朝在海上剛剛建立起來的威望可能在瞬間就會土崩瓦解。更何況而今的英格蘭共和國早已搖搖欲墜,因爲她已失去了其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唯一支柱。

“你是說克倫威爾死了?”端坐在龍椅上的孫露沉默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道。在她的面前還擺放著剛剛由國會通過的有關最惠國的新決議。

“是的,陛下。由於歐洲的消息要八個月左右才能傳道京師,因此從時間上推算克倫威爾應該是在去年秋天過逝的?!秉S宗羲如實地回答

道。其實若非英國人之前在印度洋與土耳其人聯手封殺中華朝在當地的貿易,而今克倫威爾的死訊根本不可能引起內閣多少興趣。但女皇似乎並不這麼想。卻見她微微擰著黛眉追問道:“這麼說克倫威爾是病故的咯?”

“是的,陛下。據說他死於瘧疾?!秉S宗羲語調輕鬆地說道。在他看來克倫威爾的死訊對中華帝國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好消息。這意味著帝國能在接下來印度洋問題上擁有更多的籌碼去與土耳其人談判。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武力手段,畢竟一旦英國因自身原因無法顧及印度洋,那印度洋的制海權將完全由中方所掌控。因爲誰都知道奧斯曼的艦隊根本無法與中華艦隊相抗衡。更不用說在中華艦隊的身旁還有荷蘭與威尼斯的艦隊做側應。當然中華的軍方也清楚那兩位“大鼻子”藩屬一般只會在有利可圖之時纔會慷慨地拔刀相助。

“瘧疾?”孫露略帶詫異地感嘆道。她當然知道歷史上的克倫威爾是病故的。但當她本人亦身處這相同的大時代中之時,這種感覺就會變得十分微妙了。他是克倫威爾,是第一個將君王以叛國罪公開斬首的人,是被歐洲諸王室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的人,是敢以五百萬人口的島國向一億人口的陸上大國叫板的人。然而他就這麼在高燒之中去了另一個世界,迅速得讓他的敵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孫露不知這該叫惺惺相惜,還是該叫兔死狐悲。因此,她這一次沉默了很長時間,以至於讓面前的臣子與身旁的兒子都覺得有些無所適從起來。

“母親,您不舒服嗎?”過了好一會兒,楊禹軒才率先打破了沉寂道。

“唔。沒什麼?!被剡^神來的孫露順口就問了一句道:“聽說克倫威爾還有個兒子。倫敦方面是否想讓他接任護國公?”

聽女皇這麼一問,在場的黃宗羲不禁鬆了一口氣。心想原來女皇只是擔心英國那邊繼任者的問題。於是他當即便向君主進言道:“陛下請放心,許多證據都表明克倫威爾的兒子過於年輕,其能力尚不足以支撐英國目前的局勢。所以無論是歐洲諸國,還是英國人自己顯然都不看好這位年輕的護國公。

“不錯,沒有咖里斯瑪,英格蘭共和國也將隨之瓦解?!睂O露如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殊不知她的這句感言很快就引起了臣子與兒子的疑惑。

“母親,什麼是卡里斯瑪?”楊禹軒揚起頭問道。而一旁的黃宗羲也隨之露出了動容之色。顯然“卡里斯瑪”諸國詞讓他們覺得既陌生又好奇。

“這是聯很久以前聽一個西洋傳教士說過的詞。他將世間的統治分成三種:一是法理型。即依靠法律正當性與價值合理性行使統治;二是傳統型,即依靠風俗習慣的正當性行使統治;三就是‘卡里斯瑪’型,既由富於神聖感召力的人物來進行統治。這就像是我們中原一直尊崇的‘聖人’或‘聖王’。”孫露想了一想,用盡量能讓諸國時代的人比較能接受的方式解釋了後世韋伯的觀點。

“聖人?母親,可是指純粹如真金,溫潤如良玉,寬而有制,和而不流之人?”楊禹軒的腦中立刻就顯現出了太傅曾經向他教導過的一些品質。

“有些相似。但卡里斯瑪之中既有‘聖人’也有‘獨夫’。關鍵是他們要有足夠的魅力與才能,從而使人們身心都追隨於他。亦可以說對追隨者來說此人就是聖人,對反對者來說此人就是獨夫?!睂O露委婉地向兒子說明道。在她著來“卡里斯瑪”一詞不含褒貶之意。它只是一種現象而已。只要人們的心中還存有個人崇拜,那卡里斯瑪也將一直存在下去。

“陛下聖明。克倫威爾就是這麼一個介乎聖人與獨夫的人物。在才智與魅力上他確實值得稱道,因而才能取英王代之。但他過於自負,也過於在乎自己的名聲,至死都沒有在英國稱帝。這便給他的子嗣帶來了諸多致命的問題。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加之其子嗣又沒有足夠的能力繼承其衣鉢,這才使得而今英國的局勢如此不穩?!秉S宗羲略帶得意地拱手道。此刻的他由衷地慶幸孫露當年能及時登基稱帝。這不僅保證了孫露本人的正統地位,也從另一個角度維持了帝國的穩定。

對於黃宗羲的回影孫露抱以了一個無奈的苦笑。她知道以歐洲的傳統沒有什麼顯赫血統的克倫威爾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加冕爲王的。更何況其本人亦是一個虔誠的清教徒。此刻孫露考慮得更多的其是她自己。誠然克倫威爾是一個卡里斯瑪,可她孫露又何嘗不是一個戴著“聖王”光環的獨裁者。無論是聖人,還是獨夫,人終究是一種脆弱的動物,誰都不知道自己生命的終點會在何時到來。如果當初在牧野那支箭稍微偏離了幾寸,如果在燕京不是楊紹清替自己擋住了那支暗箭,結局又會是怎樣呢?亦或是說,一但有一天自己駕鶴西去,自己這些年所做的努力又有多少能被保留下來。面對這些個問題孫露心裡的答案並不樂觀。卻見她跟著淡淡地說道:“能不斷地由聖人統治國家,這在東方與西方都是令人嚮往的理想。然而又有誰能保證這己的繼任者永遠優秀呢?!?

似乎是聽出了母親言語中的某些悵然,楊禹軒下意識地挺起了胸膛,回過身向母親抱拳道:“母親,孩兒示敢保證能成爲一個聖王。但孩兒會努力成爲一個合格的君王,決不辜負母親您的託付?!?

眼見楊禹軒一副認真的模樣,孫露欣慰地撫摩著兒子的額頭道:“軒兒,聯相信你能成爲一個合格的君王。但聯與你都不能保證我中華皇室的繼任者每一個都擁有足夠的能力擔負君王的重擔。所以朕更希望中華朝是靠法律與風俗平平淡淡地被傳承下,而非是以某個聖王個人的能力轟轟烈烈地曇花一現?!?

雖然黃宗羲與這個時代的許多文人一樣,依舊擁有著濃厚的聖人情節,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孫露這些著似不該由一個帝王說出的話語確實有道理。事實上,也正是這些特立獨行的觀點,才更讓孫露顯得與衆不同?;蚴钦f讓她更顯得像一個聖王。不過黃宗羲並不認爲皇子楊禹軒就該模仿自己的母親。正如女皇本人所言,聖王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的。同樣的聖王的道路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尾隨的。

想到這裡,黃宗羲不由婉轉地向女皇與皇子拱手道:“陛下所言甚是。有道是明王在上,道法行於國。由此可見‘明王’與‘道法’同樣重要。而我朝如今恪恪正符合這兩條,故爾才能國泰民安,國富民強,使得天下諸國紛紛將我天朝的制度視作各自效仿的楷模?!?

“哦。黃卿家認爲我朝目前的制度十分優越嗎?”孫露擡頭向自己的臣子問道。

“是的,陛下。現今海內外的諸國無不公認開明的**纔是最有效率、最穩定的統治。而我中華便是最得開明**真髓的國家。因此各國纔會爭相派使節來我華夏學習,模仿我中華的制度?!秉S宗羲自信而又高傲地說道。不可否認,外界的認可遠比自我陶醉更能讓人忘乎所以。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中華的學者一方面爲現有制度與傳統的分歧感到矛盾,另一方面卻又極其享受這種萬邦來朝的風光。

“開明**是最優秀的制度?”孫靠側著腦袋反問道。此時的她覺得自己真是有些孤陋寡聞了。在孫露印象當中,歷史上歐洲的開明**時代至少得要再過一百年纔開始。可現在它卻因自己的作用,提早登臺亮相了。孫露不知道這對整個世界將意味著什麼。雖然開明**造就了沙皇俄國、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但它最終還是被更爲自由多元的民主制度所替代。面對一個似乎註定要失敗的制度,孫露可不會像黃宗羲那樣樂觀呢。於是她跟著便輕輕搖頭道:“這世上沒有最優秀的制度。更何況‘明王’也不是經常有的?!?

“母親,孩兒有一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尚未等黃宗羲迴應。一旁的楊禹軒突然開口道。

“皇兒你說吧。”孫露以鼓勵的眼神點頭道?!笆?,母親。”楊禹軒拱手正色道:“正如您所言,聖王、明王都是少數。但人們總是熱衷於爲自己尋找偶像。就算君王沒能力去做聖王明主,百姓們還是會將有能力的大臣視作青天、聖人。而西洋太傅介紹的共和制,。同樣也是由百姓將自己崇拜的人推選爲統治者。可誰又能保證這些人真的有能力,而不是虛有其表的騙子呢?”

聽完楊禹軒這一席話,孫露與黃宗羲不禁都爲之驚歎起來。顯然楊禹軒的認識與對政治的敏銳都已經超出了他的年紀。但兩人此刻的想法卻有著不小的差距。在黃宗羲看來年少的楊禹軒儼然擁有了帝王的資質。因爲他已經敏感地意識到了百姓對其他有德行者的追隨將危及到皇帝的地位,從而開始考慮帝王該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而孫露則認爲兒子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個人崇拜的弊端。這種弊端不僅存在於**國家,就連民主制國家也不能倖免。就像這個14歲男孩所說的,人們總是喜歡外表光鮮的偶像,從而忽略其本身的才能與內涵。獨裁者的王冠時常都是通過人民自己用民主的方式戴上去的。

雖然對楊禹軒的話,孫露與黃宗羲有著各自的想法,但這兩位成年人並沒有就此打斷少年的思路。卻見孫露跟向兒子示意道:“那皇兒你是如何看待這問題的呢?”

“這個嘛……孩兒以爲有能力治理國家的人並不一定討人喜歡。對國家來說只要官吏能遵循‘道法’治理好國家,就算他們都是一羣平庸、無趣的人也無所謂。但老百姓又喜歡崇拜有能力有美德的人。那就由皇室充當這個角色吧?!鄙倌暾A苏Q劬Υ竽懙卣f道:“如果帝王有足夠的能力充當‘聖王’那是最好。如果帝王沒能力的話,那就讓有能力的臣下去做決策,帝王只做一些對百姓有益的善事,或是有把握被多數人接受又不出差錯的決策。這樣就算才智平庸的帝王在百姓眼中也成了富有感召力的人。長此以往下去,皇室也會越來越被百姓所推崇。這樣一來,既能讓國家得到有效統治,又讓百姓得到了他們想要的‘聖王’,從而不至於被一些居心叵測者所利用?!?

“殿下英明!分析得透徹,觀點更是精彩絕倫!”在聽完楊禹軒的一番大論後,黃宗羲激動萬分地行禮道:“陛下,我中華後繼有人了!”

楊禹軒說法多少有點愚民的味道。但不可否認,他確實是以略帶稚嫩的聲線闡述了君主立憲制的最佳模式。因爲無論在什麼時代人們都喜歡包裝出來的偶像。想到這裡孫露不緊向兒子微微頷首道:“皇兒的觀點不錯。至少你讓你的家族找到了身爲皇族的理由。58

第36節 新朝官制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12節 北方使者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15節 潛在規則第30節 編制第29節 南夷與胡虜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節 蜀中攻略(三)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30節 茶社雜談第6節 義塾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36節 新朝官制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4節 登基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11節 殿前論戰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44節 北京方式第45節 受降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35節 受禪大典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14節 漢奸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1節 山海關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6節 盛宴(一)第23節 鄭家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24節 登基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25節 孟津渡口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二十一節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5節 溼牛皮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4節 東路第2節 魯冀防線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6節 兵臨城下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9節 朝貢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15節 結社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39節 搏弈之間第14節 漢奸第15節 關中日落第19節 再戰松山(下)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14節 農村公社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6節 五月內閣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1節 禪智寺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11節 禪智寺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12節 大魚吃小魚
第36節 新朝官制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12節 北方使者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15節 潛在規則第30節 編制第29節 南夷與胡虜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節 蜀中攻略(三)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30節 茶社雜談第6節 義塾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36節 新朝官制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4節 登基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11節 殿前論戰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44節 北京方式第45節 受降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35節 受禪大典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14節 漢奸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1節 山海關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6節 盛宴(一)第23節 鄭家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24節 登基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25節 孟津渡口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二十一節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5節 溼牛皮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4節 東路第2節 魯冀防線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6節 兵臨城下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9節 朝貢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15節 結社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39節 搏弈之間第14節 漢奸第15節 關中日落第19節 再戰松山(下)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14節 農村公社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6節 五月內閣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1節 禪智寺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11節 禪智寺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12節 大魚吃小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临沧市| 新平| 五家渠市| 贵德县| 乌兰察布市| 北流市| 兴山县| 博罗县| 峨眉山市| 恩施市| 诏安县| 根河市| 通渭县| 道孚县| 泰安市| 云南省| 高邑县| 康乐县| 尉犁县| 宝应县| 厦门市| 滨海县| 山西省| 茌平县| 天峻县| 蓬莱市| 昌邑市| 年辖:市辖区| 白沙| 佳木斯市| 阳原县| 达拉特旗| 彭州市| 宣恩县| 和田县| 廊坊市| 磐石市| 晋江市| 洪雅县|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