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

“島津他們想讓日本振作起來,但他們失敗了。失敗的代價就是讓‘九州’變成了‘秦津’。而主公您選擇了另一條路讓日本振作。就目前來看您的努力至少讓日本保住了獨立。”伊藤仁齋神情平靜地說道:“主公,變革不會帶來損失,關鍵是如何運用智慧。所以我堅信後人會理解您現在所做的一切。”

“謝謝你,伊藤君。”德川光國回頭略帶激動地說道:“說實在的,有的時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究竟是對,還是錯。不過,正如你所言這一切都是爲了振興日本。其實倒幕派並非一無是處。他們只不過採取了錯誤的手段而已。可惜中國人不允許神社供奉那些死去的人。”

“主公,死去的人此刻都已經變成了佛。”伊藤仁齋淡然地雙手合十道。

“是啊,佛在人們的心中,神社也在人們的心中。”德川光國跟著合掌道。在倭人看來無論一個人生前做過什麼事,死後都能成佛。同樣的倭人也認爲只要是堅持自己信念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無關他所持有的信念是“正”還是“邪”。因此就算是面對自己的生死大敵,德川光國依然會給予對方客觀而又中肯的評價。而不是像“忠奸分明”的中國人那樣喜好“妖魔化”自己的對手。

在與伊藤仁齋一起在心中默默祭奠了一番逝去者之後,德川光國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精幹。卻見他擡起頭神色堅定地向伊藤仁齋說道:“目前的日本正處於異常艱苦之境地。如若再不拋棄舊體制採取新制度,日本將無法擺脫滅亡的命運。畢竟在今日的世界裡與世隔絕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若說與外界交流,薩摩與長州兩藩的志士無疑全日本最深入的一羣人。可惜而今他們中的多數人不是淪落爲無主的浪人,就是成了幕府通緝的要犯。如果放任這些人才自生自滅,那可真是日本的一大損失啊。”

“這麼說主公您有意收納倒幕派的殘餘分子?可是這些人對主公您向來就有很深的成見。更何況就算他們肯投靠主公您。這事若是讓酒井或中國人知道的話,恐怕也會對主公您產生不利的影響啊。”伊藤仁齋試探著向德川光國提醒道。

然而德川光國根本沒在乎這麼做可能給自己帶來的不利影響。卻見他跟著便自信地說道:“酒井與中國人那邊我會想辦法解決。關鍵是如何讓那些志士明白,誰想忠誠地爲自己的國家效力,誰就不應該讓自己被面臨的大潮所席捲。使他們能與我們一起改革腳下這片土地,以使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一番激昂的陳詞之後德川光國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有些過分激動了。畢竟長崎是中華軍在秦津的首府,而那些個倒幕分子也是幕府四處通緝的要犯。於是他隨即尷尬地向伊藤仁齋一笑道:“我又說胡話讓伊藤君見笑了。”

然而這一次伊藤仁齋卻並沒有像往常那樣提醒德川光國注意言辭。卻見他以深邃地目光望著德川光國,在沉默了半晌後,表情凝重地問道:“主公,您真的打算收留那些人?”

“就怕對方不肯接受我這個‘賣國’之人啊。”德川光國苦笑著說道。

“如果主公真有這心的話。在下這裡倒是有幾個朋友,希望主公能給予他們保護。”伊藤仁齋小心翼翼地說道。

“既然是伊藤君的朋友。想必一定也是非凡之人。他們要是有什麼困難,儘管帶來找我。”德川光國爽快地答應道。

“那請主公稍等一下。”伊藤仁齋聽罷朝德川光國鞠了個躬後,便興匆匆地走出了房間。正當德川光國納悶於好友異常的舉動之時,不一會兒伊藤仁齋便帶著兩個年輕男子來到了他的面前。

“伊藤君,這兩位是?”德川光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陌生男子,禮貌地向伊藤仁齋問道。

“主公,這兩位是來自中津的小笠原三郎與山村信義。他們都十分精通蘭學,只是目前均爲幕府所通緝。”伊藤仁齋將身後的兩個年輕人向德川光國一一介紹道。由於有了德川光國之前的保證,因此伊藤仁齋並不介意向他說明此二人目前的處境。

果然德川光國並沒有在乎兩人通緝犯的身份。,相反卻是流露出了極大的興趣。須知九州的中津在倭國向來有“蘭學故鄉”之美譽。因此德川光國並不懷疑兩人在蘭學上的造詣。而九州又是倒幕派的大本營。在當時的情況下稍微有點血性的男兒都會加入到倒幕軍之中抵禦外敵的侵略。他只是有點好奇,喜好儒學的伊藤仁齋是怎麼結識上這兩個蘭學“通緝犯”的。

事實上,小笠原三郎與山村信義的經歷遠比德川光國想象中的要豐富得多。小笠原三郎人如其名,在家排行老三。雖然出身武士世家,卻十分熱中於研究來自西方的“蘭學”。結果被家族視做“異端”給趕了出去。恰逢當時倒幕軍團在九州大肆招兵買馬,年輕氣勝的小笠原三郎血氣一涌便加入了進去。由於其精通“蘭學”懂得荷蘭語、葡萄牙語,因而被分配到了素質較高的炮兵團。在那裡他結識了比他還要“異端”的山村信義。山村信義出身沒落的武士家族。因爲聽說不少蘭學學者依靠掌握的西方醫術開設診療所能過上頗爲愜意的生活。所以就跑去向一位蘭學家學習西醫。可誰知他一發不可收拾地就迷上了西醫。爲了做研究他甚至盜取屍體進行解剖。東窗事發後,山村信義自然是成了人人喊打的“妖人”。走投無路之下只得加入了倒幕軍團。憑藉著解剖屍體得下的經驗,山村信義很快就以精湛的外科技術成了倒幕軍團中的名醫。只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倒幕軍團的土崩瓦解,這兩個“異端”又再一次踏上了四處逃亡的生涯。直到兩人遇上山村信義早年的那位蘭學老師。而那位老師又恰巧與在秦津四處蒐羅人才的伊藤仁齋有那麼點交情。這纔有了眼前這一幕。

“兩位在此不必拘謹。有關幕府的通緝令,稍後我自會著人處理的。”德川光國平易近人地向兩個年輕人說道。

不知是常年面對殘肢斷臂練就了膽量,還是山村信義天生就膽大包天。總之這位年輕的醫師在面對幕府二號人物之時,沒有絲毫的膽怯。卻見他並沒有直接向德川光國道謝,而是以一種頗爲不遜的口吻提問道:“對不起大人,冒昧地問一下。大人既然已經知道我們是倒幕分子。爲什麼還敢收留我們呢?難道就不怕我們是來爲島津報仇的‘四十七武士’(倭國民間傳說中四十七位武士爲給主君報仇,不惜犧牲一切,包括名譽、親人、正義、尊嚴。在手刃仇人後自殺盡‘忠’。)”

然而面對山村信義略帶挑釁的詢問,德川光國悠然地回答道:“兩位是伊藤君介紹的人。所以我相信兩位的能力與品行。再說能被‘四十七武士’那樣的義士所殺,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是這樣啊。我知道了。那就請大人收留我吧。”山村信義收起了不羈的笑容,一臉嚴肅地叩首道。

而在另一邊,小笠原三郎則顯得有些猶豫不決。待見山村信義已經坦然地將自己託付給德川光國後。他鼓起勇氣開口道:“大人,您的胸襟讓人欽佩。但我不會爲強佔我家園的人服務,更不會承認‘秦津’。因爲我在九州的海邊出生,不想讓日後同樣出生於此的子孫被人稱做‘秦津’人。這點還請大人成全。”

“我也在海邊出生,亦將在海邊死去。爲國家而戰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手段,我們都會一步步地不斷進行下去。我不指望我們的子孫能理解我們,我只希望他們能知道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所做的一切。”德川光國語調平靜地說道。這一刻恥辱與希望同時刻畫在了他的臉上。

“日本不怕外國人!不怕中華帝國!”這是一年之前島津父子在九州島上發出的豪言壯語。一年之後類似的話語又在漢城的景福宮內久久迴盪。只不過這一次朝鮮人的底氣明顯比倭人要弱上幾份。準確的來說,在面對來自中華朝的責難與威脅之時,景福宮內的氣氛不夠同仇敵愾。卻見不大的王宮之中,身著朱袍的朝鮮王端坐在龍椅之上冷冷地審視著自己的臣下。底下的羣臣分文武兩班而列,各個神情緊張面紅耳赤。

“總之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採取剋制而恭順的態度來應對天朝的質詢。只有這樣才能保住祖宗留下來的基業啊。”鬍子花白的禮部尚書尹成龍拄著柺杖顫顫微微的說道。卻不想當即便引來了御營廳統領鄭尚慶不屑的迴應:“伊尚書你年紀大了,膽子也小了。中原這次擺明了存心要與我朝鮮爲難。就算我等做再多的解釋也是沒用的!”

“鄭統領,正因爲如此朝廷才需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杜絕中華方面的口舌。屆時中華就算硬要出兵伐朝,至少這公理也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有到是得道多助,到時候中原方面總會有仁人君子站出來爲朝鮮說話。但是,如果我們現在不做補救的話,那就等於承認了倭人的指責啊。”大學士尹鏞跟著語重心長的告戒道。深受中華儒學影響的他向來恪守春秋大義。雖然他對於中華朝目前的所作所爲並不認同,但他還是堅持認爲朝鮮應該遵循身爲藩屬的立場。以退爲進,通過外交手段來爲李朝化解這場危機。

然而,尹鏞的見解並沒有得到多數人的認同。至少同他一樣身爲朝鮮鴻儒的宋時烈就不認爲尹鏞辦法真能讓中華朝放棄徵華。卻聽他當下便一針見血的說道:“如果中華朝是會在意義理的國家,就不會有眼前這張徼文。伊大人認爲我等要做出多大的‘誠意’才能讓中國人放過朝鮮呢?是送美女、還是納歲貢、亦或是像倭人那樣割一塊地給中華朝?”

“宋大人說得對!一味的忍讓只會讓中國人得寸進尺。一定要給他們點厲害瞧瞧才行!”

“此乃朝鮮生死存亡之際!議和既爲賣國!”

幾個年輕的文武官員跟著便高聲叫囂附和起來。在他們看來朝鮮目前完全有能力與中華朝放手一搏。自李淏登基以來,朝鮮就一直忙於擴充軍備。並特別加強了對火器的開發。僅在去年駐漢城的都城御營廳不僅增加了大炮攻堅部隊,另外還增加了一萬名火槍手。如此大的手筆自然是讓朝鮮的財政捉襟見肘。因此李淏爲了加強軍隊和增加國家收入來爲抵抗中華朝做準備。他不僅對土地徵收附加稅,還特地下旨命令所有的朝鮮男子,甚至和尚,都要納稅以換取免服兵役。如此一來這纔有了朝鮮軍隊這十年來的“迅猛”發展。依照他們的看法,既然朝鮮在面對中原盛唐、蒙古以及明朝等等強大而又統一的政權都能保持獨立。這一次增強了如此軍備,一定也能像前幾次那樣“拖”死中原的大軍。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持此樂觀態度的。站在尹成龍與尹鏞這一邊大臣就以同樣以不甘示弱的嗓門回敬道:“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你們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嗎!”

“不顧國情,只圖一時只快。爾等不過是爲了成就自己的功名,拿朝鮮的國運做賭注的小人罷了!”

一時間,殿內的氣氛迅速就提升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卻見兩大派系就此渭涇分明地對立著,誰都不肯鬆一下口或是退一步。面對這樣的情形,龍椅上的朝鮮王李淏不禁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苦笑。這樣的情景對於朝鮮宮廷來說是再尋常不過的了。自從以協助李朝世祖篡位的武將勳貴權臣爲主的勳舊派,同與儒生和士大夫爲主的士林派發生黨爭以來。“兩班”(貴族)與“士林”(士大夫)之間的黨爭就一直伴隨著李朝。李淏亦不能免俗。而今其李朝上下是由西人老論派(元老派)和少論派(少壯派)兩派把持。當然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李淏本人的推波助瀾。當初正因爲有了昭顯世子的“暴斃”,這才輪到李淏的即位。因此他在登基之初便開始扶持少壯的“士林派”來對付“元老派”,以求鞏固自己的王位,推行自己的改革。然而十年過去了,李淏卻發現自己就像只跌入泥潭的水鳥怎麼都撲騰不起來。

【……271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 文字更新最快……】@!!

()

第12節 太后的決斷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7章 投命狀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四十節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16節 暗戰(二)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二十九節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10節 江左諸府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十四節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1節 私掠艦隊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3節 巾幗英雄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14節 盛宴(六)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2節 諜影重重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十節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9節 新安財閥第33節 交易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0節 湯若望第五節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38節 巨獸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31節 皇宮深院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三十三節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3節 賜名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28節 影子戰場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0節 湯若望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2節 荷蘭人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5節 孟津渡口
第12節 太后的決斷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7章 投命狀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四十節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第16節 暗戰(二)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二十九節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10節 江左諸府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十四節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1節 私掠艦隊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13節 巾幗英雄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14節 盛宴(六)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2節 諜影重重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十節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9節 新安財閥第33節 交易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0節 湯若望第五節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38節 巨獸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31節 皇宮深院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三十三節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3節 賜名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58 南安普敦龍困淺灘市長衙門親王赴會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28節 影子戰場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0節 湯若望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2節 荷蘭人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5節 孟津渡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金昌市| 区。| 汉阴县| 莆田市| 玉田县| 康保县| 临颍县| 大新县| 景泰县| 江达县| 大石桥市| 自贡市| 泰来县| 凤阳县| 南平市| 若羌县| 陈巴尔虎旗| 原平市| 玉屏| 德庆县| 望江县| 梅河口市| 谷城县| 高青县| 沙坪坝区| 东乡县| 磐石市| 固镇县| 鱼台县| 和林格尔县| 上饶市| 红原县| 西和县| 赤城县| 苏尼特右旗| 金坛市| 怀柔区| 垫江县| 青龙|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