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節 山西烽火(三)

油綠的平原清新如洗,遠處的滹沱河一如既往的奔騰著。河灘上的蘆草成片的連在一起,長得十分茂盛。若是在以前早有頭帶頭巾的孩童晃動著手中的鐮刀,一面飛快地割著草,一面追逐打鬧。可是戰亂卻使得這些蘆草只能在風中寂靜的搖曳著。一陣馬蹄聲忽然打斷了著沉靜的氣氛。一隊服色各異的人馬正沿著滹沱河急速行軍。只見一騎棗紅馬的將領大聲笑道:“這次咱們這次能從佟養量眼皮子底下溜出來。全憑將軍的妙計啊。”

“最該謝的不是我。要謝就謝咱們的羊兄弟和馬兄弟擊鼓退清兵啊。”面對劉遷的讚揚李虎打趣的回答道。

“哈哈,好,好,好。這倒也是‘羊擊鼓、馬響鈴’嚇得靼子哇哇叫。”一旁張五桂一想起自己在山上做的那些機關就一個勁的傻笑。原來那日李虎先是讓山上的劉遷部佯攻清軍將清軍引入事先準備好的地雷陣。地雷一但炸響山下早已埋伏多時的兩個突擊連立刻便往清軍大營裡頭放火丟手雷。引得山下清軍大營一片混亂。之後他再讓張五桂派人將山羊綁縛仰臥,上懸皮鼓,羊四蹄亂蹬,敲得戰鼓咚咚作響;又給餓馬戴上鈴鐺,馬餓彈跳,滿山鈴響。結果當次日佟養量發現周圍更本沒有義軍援軍於是再次上山征剿時山上早就空無一人了。忙碌了一整夜死傷不小的清軍只撿到幾十只山羊和餓死的老馬。

“不過那也多虧了李將軍的霹靂陣將靼子炸得暈頭轉向,分不清南北。咱們纔有可趁之機啊。可惜咱們走得快看不到佟養量被炸得一飛沖天的模樣。”劉遷摸著鬍子裝做一副很可惜的模樣說道。

“吖,李將軍你說咱們這次能將佟養量那老賊炸死嗎?”張五桂興奮的問道。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想象著靼子被地雷炸得四分五裂的情景。

“這可不容易。當時的情況太混亂了。二連的戰士原本已經摸到大營打算刺殺佟養量。可惜他當時不在大營。估計該是在山上吧。”李虎當然希望佟養量能被炸死或是被流箭射死。但這樣的概率畢竟小。與其指望這些還不如好好考慮一下一步該怎麼走。於是李虎回頭向劉遷問道:“劉將軍,如今大家都已脫險。不知將軍日後有何打算?”

劉遷看了看身後的只有一千來人的人馬沉吟了一下說道:“當然是將軍一起去見姜總兵,一起守衛誓死大同!”

“是的,咱們哥幾個性命是李將軍救的。李將軍去哪兒咱就去哪兒。孃的!不就是個多爾袞嘛!”張五桂拍著胸脯保證道。雖然他知道劉遷原本打算若是能突圍出五臺山便帶著衆兄弟去太行山落草。但如今李虎冒險帶著人馬救了他們。他張五桂是知恩圖報的人。就象劉遷所說的那樣隨李虎一起回大同求仁得仁也不枉此生。

眼見二人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李虎一陣激動。誰都知道大同的局勢並不好。多爾袞糾集了大批人馬誓死圍攻大同城。去大同的話就意味著有數不清的惡仗在等著他們。甚至再也沒有機會出大同城。想到這兒李虎不禁抱拳道:“兩位將軍大義凜然,李虎十分欽佩。能和二位將軍並肩作戰是我李虎的榮幸。不過,我們這次不去大同。”

“不去打同?李將軍的意思是?”劉遷疑惑的問道。不去打同難道李虎也要棄大同而去嗎?這大同的反清聯盟可是他同姜鑲一手扶持起來的啊。

李虎象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一般以堅定的語氣說道:“我們上太行山。”

“我們上太行山!”大同城外身著戎裝的姜鑲以與李虎同樣的語氣大聲宣佈道。在他的面前站著的是數萬之衆的大同軍民。這些男女老少拖家帶口,趕著牲口,帶著細軟矗立在大同城外。雖然是六月但此刻的大同城外卻狂風大做。吹起來的葉子在地上直打著轉。天空陰霾霾的,給人以蕭瑟的感覺。偶爾還能傳來孩童的陣陣啼哭聲以及婦人的抽泣聲。

這些老百姓即將離開自己生活過,戰鬥過,保衛過的家園。不放一炮,不射一箭的便將大同城讓給靼子。轉而退入太行山的深處,在那裡建立新的根據地。這些老百姓不清楚什麼是根據地。也不知道太行山的重要戰略意義。他們只知道靼子就要打來了。他們的姜總兵決定放棄大同。更重要的是義軍一旦撤走那麼等待著大同以及大同百姓的將是滅頂之災難。於是所有人選擇了離開。不同的是他們中的有些人會隨義軍一起進山。有些則分散到大同周圍的鄉鎮村莊以求避難。

姜鑲神色凝重的看著眼前這些曾經無限信任過他的老百姓。在大同起義的這一年多中他們將身家性命託付給了自己這個總兵大人。然而此刻自己的一個決定卻要令他們離鄉背景流浪他處。姜鑲覺得自己的心情異常的沉重。他很想就此決定留下來同清軍做最後一搏。但他最後還是打消了這個衝動的念頭。由於多爾袞的清壁策略大同城裡的糧食已經不多了。原本姜鑲還指望南京能派兵北上接應自己。但現在看來多爾袞這次是孤注一擲要至大同於死地。就象羅軍師所說的多爾袞就算放棄開封、放棄西安也不會放棄大同。因爲沒了開封、西安多爾袞還有黃河以北的半壁江山。可沒了大同清庭的京畿將時刻暴露在威脅之中。隨著多爾袞的逐步逼近姜鑲自己都沒信心是否能堅持到明軍北上。

“姜總兵,很捨不得吧。”一旁的羅同天靜靜的問道。當反清聯盟中各部爲了是接受南京隆武朝的節制,還是擁立韓王爲帝爭論不休時。羅同天就意識到要啓動首相大人指示的“乙套方案”了。其實除了韓王之爭,在晉東還曾冒出來過一個棗王。雖然最後都沒搞清楚他是否是真的藩王但還是讓晉東各部出現了裂痕。這些比狗還多的王爺使得各方反清勢力間內訌不斷。

“是很捨不得啊。畢竟這裡是我們的家園。拱手讓給多爾袞確實很不甘心。不過就象軍師所說的總有一天我們會拿回大同的。到那時侯就該向靼子算總帳了!”姜鑲緊握著拳頭髮誓道。

“恩,姜總兵有這樣的決心就好。我們現在的撤退是爲了日後更大的勝利。太行山形勢險峻,聳於直隸、河北、山西、河南4省之間、歷來被視爲兵要之地。我軍進入太行山即能與朝廷取得聯繫接受朝廷的支援。又能在4省之間同清軍展開游擊戰逐步消耗靼子的實力。配合朝廷北上。”羅同天爲姜鑲能接受自己的計劃而感到欣慰。畢竟做出這樣一個決定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因爲這將打擊軍心與民心。

“稟告大帥,城內糧倉的糧食都已運出。這是最後一批了。”部將姜建勳帶打斷了姜鑲的思路。說實話姜建勳的心情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一般。惱火、不甘、無奈夾雜著懊悔。曾經的反清聯盟是何嘗的風光。整個山西義軍都要聽大同的號令行事。自己的人馬一度連攻破了遼州、沁州、潞安府、澤州府。太原府就在自己的面前。可如今卻要進入太行山落草爲寇。“農村包圍城池”在姜建勳看來就是落草爲寇。羅同天雖然擅長出謀劃策。但流寇就是流寇想出的辦法也是流寇作風。可是大帥已然做出了決定。於是姜建勳補充道:“大帥,城中乾草已經準備妥當。請大帥下令吧。”

姜鑲聽罷點了點頭果斷的命令道:“點火!”

“遵命,”姜建勳一個抱拳令命後便帶著一隊人馬入城在城中四處放起火來。頓時整個大同城火光沖天,黑煙瀰漫。隨著大同城在火光中噼啪做響人羣中的唔咽聲也越來越清晰。姜鑲的臉上閃過了一絲痛苦的表情。有誰願意離開自己的家園,又有誰願意親手毀掉自己的家園。然而許多事情就是這麼殘酷的。一時的痛苦是爲了以後奪取更大的勝利。與其將大同留給靼子那還不如自己親手毀了它。於是映著沖天的火光姜鑲向在場的老百姓大聲說道:“鄉親們!今天這把火是我姜鑲對不起你們。但我姜鑲在這裡向你們保證。總有一天我們會回來。在這裡,就在我站的這塊地方會建起一座比現在更大更繁華的城池。”

說罷姜鑲最後望了一眼大火所吞噬的大同城大聲宣佈道:“全軍出發!”

隆武二年(1646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姜鑲部連同渾源方三、唐虎部,朔縣張英部主動放棄大同撤入太行山。之後雁北各縣義軍也相繼撤離縣城轉而進入太行山或呂梁山。在雁北義軍集體大撤退的同時多爾袞也率領清軍主力衝入了晉北地區。雁北各縣鄉紳在義軍撤離後紛紛大書“順民”向清軍投降。高陽、左雲、右玉、平魯、井坪、朔縣、馬邑、許堡、應縣、山陰、渾源相繼被清軍佔領。持續了一年多的大同起義也就此轉入了低潮。

七月初六,在姜鑲部離開大同12天后多爾袞終於來到了早已面目全非的大同城下。往日高大的城牆如今只剩下了殘垣斷壁。城內至今還零星冒著火焰。不時的有房屋因爲闇火的燃燒而突然倒塌。不斷的有清軍騎兵從殘破的城牆中來回進出搜索著。但很明顯眼前這座城池中已沒有一件活物了。也不可能找到什麼值錢的東西。姜鑲部帶走了所有可以帶走的東西。就算不能帶走的也隨著這一把火被燒成了灰燼。燃燒著的大同城彷彿是姜鑲留給多爾袞的口信:“我就算燒光了也不留一顆糧食一根稻草給你。”

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多爾袞不禁握緊了拳頭。清軍浩浩蕩蕩的來到大同城下想與姜鑲決一死戰。可是對方卻就這麼跑了。雖然對外宣稱是朝廷大捷賊寇望風而逃。可是多爾袞清楚對方的實力。他們是有組織的退入山地。沒有絲毫的混亂並帶走了沿途可以帶走的一切東西。

“稟告王上,大同城裡沒有一個人。周圍百里的村莊都一樣。英親王問是否要追擊?”身著鎧甲的嶽樂帶著小隊人馬回來報告道。

“知道了。令英親王繼續向東追擊。”多爾袞想了一下命令道。

“王上,還是讓英親王不要追擊過深。這太行山地勢險峻,恐遭埋伏啊。”一旁的洪承躊小心翼翼的建議道。雖然知道多爾袞現在心情不好。可是有著多年同李闖交戰經驗的洪承躊清楚大軍一旦盲目深入山地是件很危險的事。只是洪承躊沒想到姜鑲竟然會走這一步棋。

“著令親王小心探察,不得鹵莽追擊。”多爾袞看了一眼洪承躊補充道。

“喳。”嶽樂二話不說便撥馬令命而去。眼看著嶽樂逐漸遠去的身影多爾袞回頭向洪承躊問道:“如今賊寇放棄大同等城池退入山野。洪大學士認爲我軍下一步該怎麼追擊?”

“回王上,我軍目前已經奪回大同。理應凱旋迴朝。”洪承躊不溫不火的回答道。見多爾袞皺起了眉頭後他又補充道:“王上,恕奴才直言這賊寇一旦進入太行山那麼剿滅起來就不是一年二年能完成的。當年明朝的官軍之所以歷次清剿流寇失敗。一是流寇狡猾殘忍,行蹤不定。每每大軍一到他們就跑。大軍一撤他們又死灰復燃。二就是因爲這太行山、呂梁山都是險惡之地。稍有不慎便會落入流寇的圈套。”

洪承躊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多爾袞臉色。只見多爾袞臉色稍緩道:“洪大學士請繼續。”於是洪承躊繼續侃侃而談道:“回王上,目前想要抓住姜鑲逼他決一死戰恐怕很困難。這麼耗下去不但大軍糧草不濟,且南明也開始蠢蠢欲動了。爲今之計只有留英親王鑲白旗部繼續留守高陽肅清周圍村莊以割斷山上與山下的聯繫。再利用這裡的鄉紳地主以漢治漢。逐步威逼姜鑲。以求找到機會同流寇一戰定乾坤。當然這需要有極大的耐心。”

多爾袞聽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耐心?阿濟格能有這份耐心嗎?多爾袞對此表示懷疑。於是他考慮了許久後終於決定道:“著令洪承躊即日起巡撫山西一切軍政事務。配合英親王清剿流寇。”

【……第二十七節 山西烽火(三) 文字更新最快……】@!!

()

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42節 王神甫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11節 殿前論戰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6節 五月內閣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瑯勸盟友第34節 歸德之戰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0節 大海我來啦!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17節 國會(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七節第9節 蘇州織工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7節 揚帆第10節 《乙酉憲誥》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三十六節第29節 促膝談心第6節 盛宴(一)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2節 藩王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42節 王神甫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十二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24節 第二屆國會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9節 盛宴(四)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48節 開封之戰(二)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節 新加坡總督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206 大隅海施瑯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44節 北京方式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40節 對馬基地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5節 痢疾!第6節 兵臨城下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40節 多鐸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1節 支援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三十五節第12節 驚變(三)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5節 痢疾!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
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42節 王神甫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11節 殿前論戰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6節 五月內閣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瑯勸盟友第34節 歸德之戰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0節 大海我來啦!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17節 國會(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七節第9節 蘇州織工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7節 揚帆第10節 《乙酉憲誥》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三十六節第29節 促膝談心第6節 盛宴(一)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2節 藩王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42節 王神甫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十二節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24節 第二屆國會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9節 盛宴(四)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48節 開封之戰(二)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節 新加坡總督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206 大隅海施瑯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44節 北京方式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40節 對馬基地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3節 帝都風雲(三)第5節 痢疾!第6節 兵臨城下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40節 多鐸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21節 支援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三十五節第12節 驚變(三)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5節 痢疾!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盈江县| 黄石市| 新宾| 安徽省| 丽水市| 讷河市| 浮山县| 阿图什市| 芜湖市| 莱阳市| 赞皇县| 聂拉木县| 务川| 上高县| 安陆市| 山阳县| 莱芜市| 望奎县| 南靖县| 方山县| 武山县| 罗定市| 探索| 东方市| 仙游县| 丰原市| 穆棱市| 兴义市| 文登市| 麻栗坡县| 尼勒克县| 辽中县| 灵丘县| 百色市| 鄂伦春自治旗| 都安| 青海省| 宣汉县| 宁国市|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