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

應廷吉的一番話說得四平八穩,乍一聽似乎兩邊都不得罪。然而對於朱大倌人來說,他的計劃已然泡湯。因爲他家的那塊地正處在漕鹽弄的中間地段。若沒官府的配合,就算他能收回土地另作它用,也不見得會有太大的價值。不過應廷吉可不管誰得利,誰吃虧。此時的他正想著如何儘快結束這場月會。既然兩邊他都得罪不起,但總躲得起吧。卻見知縣大老爺緊接著便向身旁的縣議會議長低聲客氣道:“我說潘議長,這事就這麼辦吧。合同之類的糾葛本就不是咱們管轄的範圍。”

“應知縣所言甚是。不是說要依法辦事嗎。這種事還是交由司法院依稟辦是最爲妥當的。”潘議長拱手迴應道。說實話,他剛纔也被杜可明他們的舉動給下了一跳了。若是真的鬧得三個議員在議政堂大大出手,傳出去對誰都不好。況且連縣太爺都忙不迭地撇清干係了。那自己還不趕緊把這燙手的山芋丟給司法院去。很快就在心裡頭理清頭緒的潘議長,立刻便冷靜了下來,向著其他議員詢問道:“那諸位還有別的議案嗎?”

“既然應知縣說了公道話。那漕行與朱議員之間的私事就不勞煩在座諸位議員勞心了。”杜可明朝著應廷吉一個抱拳道。而一旁似乎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朱大倌人也只好暫時忍下這口氣,冷冷地哼了一聲,算是接受了這樣的結果。

眼見一場針尖對麥芒的爭論,纔剛開了一個頭,便被知縣大老爺的幾句話消彌得無影無蹤。察言觀色著的其他議員見狀,在竊竊私語了一番後,便紛紛表示自己沒有提案。見衆人都沒了意義,潘議長在心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後,便微笑著宣佈道:“既然如此,那今天的月會就到此結束吧。應知縣公務也很繁忙啊。咱們就不要再多打攪大人了。”

“那裡,能來此傾聽百姓的心聲,也是吾等公僕的職責。”應廷吉謙遜的迴應道。於是整場月會也就在知縣與議長兩人互相的恭維聲中平靜的結束了。這樣的結尾,對於來此旁聽的百姓來說似乎太倉促了一些。但對前來找素材的記者們來說,卻是收穫頗豐。三大議員的針鋒相對,知縣老爺的講話,面子與民生的爭論等等之類。任何一條素材都夠那些記者們寫上數章長篇大論了。如若還能挖掘一些內幕之類的猛料,更能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

當然,此刻打道回府的應廷吉,可沒心思理會那些個記者將如何報道今日的月會。剛纔月會上的那段插曲已經讓他的胃一陣陣的猛抽了。遙想早些年,縣太爺可都是在自個衙門裡升堂辦事的。那些個平頭百姓見到自己,無論貧富都得老老實實地跪在堂下。只要自己在堂上猛一敲驚木堂下的衆人還不一個個乖得像綿羊似的。可現在世道變了,自己這個縣太爺不但要每月來縣議會聽取議員們的意見。那些議員還可以動不動,就像剛纔那樣在自己的面前甩起臉來。最要命的是,那些個議員不是“強龍”,就是“地頭蛇”,似乎每一個都不是能輕易得罪的主。這可苦了像自己這般,由朝廷派往地方的“流官”,每每都要小心應付本地各方勢力間的矛盾。一個處理不當,非但可能官威受損,搞不好還會因此丟了烏紗。

一想到這些,應廷吉覺得自己頭上的那頂烏紗儼然又重了許多。可正當他的官轎抵達府邸時,卻見府裡的管家匆匆地迎了上來,將一份巴掌大小的拜帖呈了上來道:“老爺,剛纔孫大人的家丁送來了這份帖子,想請老爺初十那天一同郊遊去。”

“郊遊?”應廷吉滿腹疑惑的接過了拜帖,上下一掃後,會心笑道:“看來克鹹兄他們倒是閒得緊啊。也罷,該是散散心的時候了。”

於是在接到拜帖的兩天後,一身便裝的應廷吉依照著拜帖上所指的地點欣然赴約了。與普通人想像中的不同,這些個青天大老爺們的聚會場所即不是風花雪月的畫舫,也不是富麗堂皇的酒家,而是一家坐落在青山腳下的不起眼的小涼亭。既然地段不起眼,自然往來的遊客就也甚是稀少。應廷吉打老遠就能望見在涼亭裡聚會的友人們,同他一樣,這些人也清一色身著便裝儒服。覺得心頭一熱的他將紙扇一合,便上前招呼道:“小弟來晚了,讓各位仁兄久等了。”

“那裡,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賢奎兄剛剛烹了香茶。坐下來嚐嚐吧。”爲首的嘉定知府孫克鹹熱情的招呼道。

“克鹹兄你可真會選地方。此地山明水秀,頗有山野情趣啊。”應廷吉一邊打量著周圍的景色,一邊隨便找了位置盤膝就坐。眼見面前的原木小桌上只擺放了五碟乾淨的小菜,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卻顯得極爲應境。

“這地方可是賢奎兄找到的,我也是第一次來啊。真沒想到商賈雲集的松江府境內竟還有如此清靜之地。”孫克鹹點頭附和著。

“雲間之地不比揚州繁華,不及蘇杭風雅,有的只是山澗野趣。昔日陶公採菊東籬下,今日吾等烹茶野道邊,也算是忙裡偷閒哩。”身爲松江文教局佐治的李賢奎邊說邊將茶水遞給了自己的僚友。

“好個忙裡偷閒。賢奎兄,這茶莫不是今年新採摘的雨前龍井吧。”應廷吉輕輕嗅了嗅茶香驚歎道。

“廷吉兄好品味。這確實是在下老家稍來的雨前龍井。廷吉和夢龍兄都是品茶的行家,小弟不拿出壓箱寶底怎麼行。”李賢奎豎起大拇指道。

“哎?夢龍今天也來嗎?怎麼沒見他人影呢?”應廷吉左顧右盼著詢問道。

“廷吉兄,你先別急。夢龍兄現在可是今非昔比了。堂堂的監察使大人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空的哦。”李賢奎擺了擺手道。

“賢奎兄,在別人身後說壞話可不是一個好習慣啊。”此時從草棚外傳來了一個沉穩而又熟悉的聲音道。

“喲,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呢。”李賢奎回頭一望,立刻就露出燦爛的笑容道。

“剛纔是誰說堂堂的監察使大人沒空的。我馮夢龍是忘記朋友的人嗎。”目前官居蘇州監察使的馮夢龍大大咧咧地就找了個位置坐下了。

“是,是,是。小弟錯怪夢龍兄了。來咱們就以茶代酒給夢龍賠罪了。”李賢奎端起茶杯深深地朝馮夢龍作了個揖道。

“好了,看在這茶的份上,就不跟你計較了。”馮夢龍接過香茶,同樣先嗅了嗅茶香,打趣道。

“不過,司法院前些日子剛向天下文武百官頒佈了《廉政令》。夢龍兄官居監察使這些日子應該很忙纔是吧。”應廷吉試探著問道。原來就在廉政司建立兩個月後,最高司法院便頒佈了《廉政令》。該訓令不但對各級官員的職責和日常生活做了嚴格的規定。更要現職的國家官員必須將自己的家產一一列出明細遞交朝廷。在場的幾人都是朝廷命官,也早已接到了最高司法院下發的《廉政令》。面對如此重大的舉動,衆人自然是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果然給應廷吉這麼一問,剛要品茶的馮夢龍不由放下了杯子,神色凝重的開口道:“諸位仁兄想必也都收到《廉政令》了吧。朝廷此舉只是想讓諸位對各自目前的財務情況有個詳細的交待。”

“其實朝廷讓各級官吏自報家財無可厚非。清者自清,我等向來爲官坦蕩,就算把家中的鍋碗瓢盆一一奏報,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倒是那些個自命清廉又家財萬貫的清流要頭痛了咯。”李賢奎滿不在乎的說道。他本就出身貧寒,家中除了老母、妻子、一雙兒女外,僅有兩個看家下人。他的一家一當估計用兩張紙就能列個清清楚楚。至於那些家境富裕的官吏那就難說了。

“賢奎兄誤會了。朝廷這次的意思並不是想追究誰廉潔,或是誰貪污。至於各官員上報的家產,朝廷也不會再追究其來源。不過,僅此一次,下不爲例。有了這次上報的存根,日後朝廷便可以此爲依據進行徹查。”馮夢龍說到這兒又語重心長的說道:“所以,爲兄在這兒可得先提醒各位幾句。這次一定要如實的向上頭稟報自己的家產,千萬別有什麼隱瞞。更不要爲了討好上頭,或是標榜自己廉潔,故意穿破衣、吃糠菜來裝窮。如今可不是講面子,做戲的時候。若是日後被朝廷查出諸位的財產與自己申報的內容不符,又說不清財產的來源,那可是要以貪污論處的。到那時候,可莫怪法不容情了。”

耳聽得馮夢龍最後那句“法不容情”,饒是李賢奎等這般心底坦蕩的官員,也不由覺得自己肩膀上的壓力重了幾分。而應廷吉更是打消了故意瞞報的念頭。應廷吉想要瞞報家產可不是因爲他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正如馮夢龍所言,只是想上頭表白一下自己生活簡樸罷了。畢竟他祖上本就是個大戶,留了不少家產給他。畢竟,一個剛剛就任兩年的知府家裡有一萬多銀圓,傳出去實在太難聽了。可依照馮夢龍說法,似乎朝廷以後還是要複查的。當然全部複查是不可能的。但抽查的可能性應該不小。如果不幸正好抽中自己,自己到時候又解釋不了家裡財產,那不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嘛。

正當應廷吉左思右想之際,偏偏李賢奎不識趣的向他問道:“廷吉兄,我和克鹹兄都已經上報了自己的家產。你上報了嗎?”

“啊,這個啊。在下這些日子公務忙了些。沒時間清點自家的財產。再說各位仁兄也知道,在下家底頗厚,這一時半回兒也不可能列得出清單啊。”應廷吉支支吾吾的說道。

“這還不簡單。廷吉兄你可以向廉政司申請,讓他們來幫你清查家產。”馮夢龍連忙建議道。

“讓廉政司的人來查?”應廷吉覺得自己的胃又開始痛了。這廉政司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天下百官的惡夢啊。自己見了躲還來不及呢。馮夢龍竟然要他湊上去請那幫酷吏來調查,不是找死嗎。

“是啊,這《廉政令》上也註明了,官員可申請由廉政司幫助清查。若是日後查出當日上報的財產有缺失的話,也就由廉政司承擔責任。廷吉兄你家產頗豐,讓廉政司來幫助清查是再穩妥不過的了。這一來是方便,二來也能避嫌啊。”馮夢龍誠懇的說道。

“嗯,我也認爲以廷吉兄的情況,還是讓廉政司出面清查比較妥當。廷吉兄不必多慮,廉政司的官員都是嚴正之輩,不會做出偏頗之舉的。”孫克鹹跟著附和道。由於他的兩位好友符曉勤和周子衡雙雙被選入廉政司。因而孫克鹹對廉政司的認識顯然比普通官員客觀了不少。至少他不會將廉政專員想做錦衣衛。

“這,還是讓在下再想想吧。反正離截至的期限還有些時日。”應廷吉低聲迴應道。

眼見應廷吉頗爲尷尬的模樣,李賢奎不由出面解圍道:“夢龍兄,說了半天咱們幾個。那你呢?你這監察使大人的家產報了沒有?”

“這還用問。當然是已經如實上報了。”馮夢龍一臉正色的回答道。不過他轉而又笑了笑,如實的補充道:“其實是女皇陛下下了聖旨,規定府級以上的司法長官和行政長官,必須由廉政司清查家產。怎麼?你們松江府還每輪到嗎?”

“怪不得呢!我想你小子怎麼突然就這麼老實起來了。原來是被人家強行清查了家產啊。老實說你剛纔唆使廷吉兄卻廉政司申請清查,是不是另有所圖啊?”李賢奎把臉一唬故意問道。

“哎,哎,你可別亂說啊。我這可都是爲了廷吉兄好。再說廷吉兄爲官一向清廉,也不怕人家來查不是嗎。”馮夢龍趕忙解釋道。

“好了,賢奎兄你就別再捉弄夢龍兄了。他這幾日被人收了骨頭,已然猶如驚弓之鳥。你再這麼嚇唬他,小心別真把他給嚇跑了。”孫克鹹撫著鬍鬚跟著笑道。

“克鹹這話說的倒沒錯。《廉政令》這金箍子雖是司法院親自打造的。可那廉政司頭一個就是對咱們司法院念緊箍咒啊。”馮夢龍苦笑著搖頭道。

李賢奎聽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繼而又沉吟了一聲道:“就不知此法是否真的能讓吏治清明瞭。歷代朝廷總會設些言道來監視百官。可貪者自貪,腐者自腐。光靠酷吏難讓黃河水清啊。”

馮夢龍頗有感觸的反問道:“賢奎兄,有道是夫黃河清而聖人生。黃河水難清,你我也都不是聖人。故而朝廷才需以法制官,不是嗎?”

【……32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 品香茗諸人論爲官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15節 本相第25節 大投資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1節 姻親之盟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14節 歷史的界線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三十八節第16節 八旗眷屬第44節 蕙露軒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一節第十七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三十三節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23節 父子君臣第44節 北京方式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三十九節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二十八節第一節第十三節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4節 風口浪尖(四)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7節 銅錢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9節 朝貢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四十五節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19節 國會(三)第20節 尾聲第33節 芝蘭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十五節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0節 《乙酉憲誥》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4節 風口浪尖(四)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十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31節 皇宮深院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三十八節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二十五節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5節 孟津渡口第四十四節第39節 楊府夜談(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1節 石柱義莊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6節 義塾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瑯縱英艦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15節 本相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三十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6節 分歧
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15節 本相第25節 大投資第19節 再戰松山(下)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1節 姻親之盟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14節 歷史的界線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三十八節第16節 八旗眷屬第44節 蕙露軒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一節第十七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三十三節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23節 父子君臣第44節 北京方式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三十九節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二十八節第一節第十三節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4節 風口浪尖(四)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7節 銅錢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10節 遼東戰報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9節 朝貢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四十五節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19節 國會(三)第20節 尾聲第33節 芝蘭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十五節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0節 《乙酉憲誥》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4節 風口浪尖(四)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十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31節 皇宮深院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三十八節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二十五節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25節 孟津渡口第四十四節第39節 楊府夜談(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11節 石柱義莊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6節 義塾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瑯縱英艦34 王夫之析分拆遷案陳子龍歷數省議席第15節 本相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三十節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6節 分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马边| 泸西县| 余姚市| 灵丘县| 巴林左旗| 芮城县| 莱芜市| 连城县| 辽源市| 晋城| 浦县| 高邑县| 巧家县| 襄汾县| 盘山县| 汕头市| 中方县| 甘孜县| 肥乡县| 汾西县| 新兴县| 大洼县| 宁河县| 丰顺县| 淄博市| 南皮县| 黄山市| 郑州市| 财经| 秦皇岛市| 石狮市| 汨罗市| 东兴市| 济源市| 郧西县| 九台市| 营口市| 馆陶县| 永济市|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