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九節

開封府裡多爾袞冷冷的掃了下面衆將領一眼。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有一陣寒風從自己的頭上掠過。特別是勒克德渾更是坐立難安。當年豫親王多鐸在錦州之戰被祖大壽偷襲差點兒全軍覆沒。就被削去了親王頭銜。如今作爲西線南下部隊統帥的自己丟了三萬人馬和整個鑲黃旗,只帶著不到百人的親兵倉惶逃回開封。他不用想都知道將會有什麼樣的結局等著他。

果然被多爾袞頭一個點名的就是勒克德渾:“勒克德渾你可知罪!”

“回輔政王,臣知罪,臣罪該萬死。”勒克德渾連忙請罪道。

“那你自己說說吧。究竟有什麼罪?”多爾袞面無表情的問道。原本以爲南明已經是強弩已末。可誰知這一次大舉南下。竟然連失三路大軍。久經沙場老將圖賴、準塔、葉臣相繼戰死。而自己的胞弟多鐸則已經孤軍深入淮南腹地同朝廷失去了聯絡,如今生死未卜。這一系列的慘敗使得坐鎮北京的多爾袞不得不親自南下督戰以求挽回劣勢。

“回輔政王,臣不聽完顏將軍的進言貿然分兵此爲其一;臣率大軍受到明軍挑釁貿然追擊以至大軍落入明軍圈套此爲其二;臣未能爲大清盡忠,擅自逃回開封此爲其三。臣自知罪該萬死。但臣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還請回輔政王給臣一次機會一雪前恥爲死去的將士報仇。” 勒克德渾顫顫巍巍的數落著自己的過失。這最後一句話近乎是在求饒了。

多爾袞聽罷看了看趴在地上的勒克德渾一眼。對於勒克德渾的失敗多爾袞確實是很惱火。可是勒克德渾也是唯一一個同對方交手後仍能活著回來的高級將領。到目前爲止清軍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對方的底細。多爾袞在南下前除了聽說過襄樊之戰外對於這個義勇軍可謂是一無所知。勒克德渾多多少少的都能彌補清軍在這方面的缺陷。於是多爾袞清了清嗓子宣佈道:“多羅貝勒勒克德渾指揮不利貿然挺進致使西路大軍全軍覆沒實難赦免。但本王用人不當也有責任。現削去勒克德渾多羅貝勒頭銜,貶爲庶民。暫留軍中戴罪立功。”

“臣,謝輔政王不殺之恩。”勒克德渾感激涕淋道。雖然一下子由貝勒貶爲了庶民,但總算撿回了一條命。

其他衆人看著勒克德渾的樣子也感慨萬分。其實西路的失敗也不能完全怪勒克德渾。就連一向老到的準塔都著了對方的道。何況是這個沒打過幾次仗的年輕貝勒呢。怪只能怪他運氣不佳了。

多爾袞見衆人對他的處罰並沒異議於是繼續問道:“平西王,這次英親王只讓你來嗎?”

“回輔政王,山西呂梁山匪患嚴重。那些赤匪不但多次劫掠我大清的糧草。甚至還糾集亂民襲擊附近縣城。大有向陝西曼延趨勢。所以這次只有臣來。”吳三桂小心翼翼的解釋道。

“赤匪?這些是什麼人?”多爾袞皺著眉頭問道。好象前些日子在阿濟格的摺子裡提到過這夥人。

“回輔政王,這些是山西呂梁山的土匪。由於他們打著紅色的大旗所以臣等稱其爲赤匪。英親王現在正同何洛會將軍在呂梁山剿匪。還請輔政王諒解。”吳三桂補充道。其實他說的倒是真話。原本以爲將李自成趕出山西當地的流寇就羣龍無守了。可偏偏在此時出現了一夥赤匪迅速代替李自成成爲了晉、陝兩地流寇的頭領。搞得阿濟格暈頭轉向。

對於阿濟格的這種態度多爾袞並不好發作。阿濟格和多鐸是自己同母兄弟。也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多鐸的正白旗深陷淮南,多爾袞身邊就只剩下了阿濟格的鑲白旗。清軍在淮北和河南的失利使得北京城也開始暗潮洶涌起來。原本告病在家的輔政王濟爾哈朗這幾日又見了幾個兩藍旗和兩黃旗的大臣。而好好的大貝勒代善又稱病在家臥牀。至於肅親王豪格駐紮黃河以北的正紅旗眼看著徐州失陷卻沒有半點動靜。大有在山東觀望的打算。雖然多爾袞知道一但自己失勢弄不好頭一個踹自己一腳就是這個親兄弟。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多爾袞還是要拉攏阿濟格的。於是他擺擺手道:“英親王和平西王爲大清鞠躬盡瘁,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本王已經奏請聖上爲兩位請功了。”

吳三桂聽罷連忙謝恩稱頌多爾袞。雖然他不知道這兩兄弟暗中有什麼瓜葛。不過吳三桂兩頭都不想得罪,兩頭也都不想依靠。對於吳三桂的表現多爾袞還是滿意的。至少他沒象其他從西安來的漢軍將領那樣表現得對阿濟格惟命是從。在多爾袞看來真正能信任的只有多鐸。因此他這次南下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南下攻明瞭。而是考慮如何將多鐸給救出來。想到這裡多爾袞起身示意衆人去看地圖。於是下面的將領們立刻就圍到了地圖前。多爾袞指著地圖向鎮國將軍鞏阿岱問道:“鞏阿岱,目前明軍有什麼動靜嗎?”

“回輔政王,據悉左良玉已經過了九江了。不日便會和南京火併。”鞏阿岱指著九江道。

“我是問你那支叫義勇軍的明軍情況。沒問你左良玉那些廢物的事。”多爾袞面色不善道。對於左良玉的南下多爾袞很不是滋味。原本以爲靠著那個計劃可以把南明搞個天翻地覆,自相殘殺。可沒想到還是殺出了這麼一匹黑馬。

“是,是。”鞏阿岱連忙附和道。這次兩黃旗損失慘重幾乎已經被打慘了。身爲兩黃旗大臣的鞏阿岱現在說話都有些中氣不足了。只見他指著地圖上的幾個紅點道:“如今襄樊的義勇軍三路並進分別朝河南和安徽挺進。按照探子的探察結合勒克德渾將軍的講述。我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明軍襄樊總兵張家玉親率一路從汝南東進許昌。另有兩路從郾城出發分別朝淮南和毫州進發。據悉離我們最近的一路是義勇軍第六師。其統帥好象叫李耀鬥。”

多爾袞邊聽邊點著頭。看來鞏阿岱的功課做得不錯連對方統帥的名字都搞到了。不過他還是回頭向洪承疇問道:“洪大人,這師是什麼意思啊?本王記得明朝的軍制裡好象沒有師。”

“回輔政王,明朝確實沒這種說法。不過據說那義勇軍原是廣東的民團。民團並不是正規的官軍。”洪承疇解釋道。原本洪承疇已經不再過問軍事了。但這次清軍遭受的打擊實在太大了所以多爾袞又啓用了洪承疇這個前明將。想在軍事上來個以漢制漢。

“民團?這個民團的規模未必也大了些吧。”多爾袞問道:“那你們知道這一個師有多少人嗎?”

“回輔政王,聽從徐州逃回來的人報告說對方的一個師約莫一萬人左右。不過義勇軍具體的人數臣還不清楚。”鞏阿岱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恩,本王聽說這個義勇軍的統帥是個叫孫露的女子。好象身兼襄樊總督和廣東總兵兩職。四川有個秦良玉,廣東有個孫露。你們漢人很喜歡讓女子帶兵嘛。”多爾袞以嘲弄的口吻說道。

對於多爾袞帶刺的話語洪承疇只好苦笑著解釋道:“那都是邊庭的事。明朝西南邊境番族較多。因此也有不少番族的女將軍和女土司。那秦良玉和以前的冼夫人均不是漢家女子。那孫露是從嶺南來的。想必也是這種情況。”

多爾袞努了努嘴他對孫露是不是漢人不敢興趣。他想知道的是如何解決這個麻煩的女人。“鞏阿岱,知道那孫露的人馬在那裡嗎?”

“回輔政王,據悉孫露的人馬在攻克徐州後又集結了起來已經南下。不過具體位置不清楚。” 鞏阿岱回道。

“恩,現在還沒有豫親王的消息嗎?”多爾袞盯著地圖問道。

“回輔政王,還沒和豫親王聯繫上。”鞏阿岱一邊擦著汗一邊回答。在他看來現在的多鐸已經兇多吉少了。

看著多爾袞緊鎖著眉頭洪承疇微微一笑道:“輔政王不必擔心,依臣看豫親王部現在應無大礙。”

“哦?何以見得?”多爾袞連忙問道。

“輔政王,義勇軍若是真想北上取開封。那就該西取洛陽,東取汝南。形成東西並進之勢力。可是現在他們的主攻方向是朝東。剛纔鎮國將軍也說了孫露部在佔領徐州後又南下了。義勇軍這麼勞師動衆看來對身後還是很有顧及的。在臣看來他們顧及的正是豫親王部。所以說豫親王還沒出事。”洪承疇解釋道。

“如此說來對方難道是想包圍豫親王!如今的豫親王可是無糧無援啊。這難道還不夠危險嗎!”多爾袞反問道。這也是他最擔心的事。

“輔政王多慮了。所謂的包圍其實並沒地圖上看著那麼嚴實。姑且不論義勇軍現在行軍速度如何。光是河南和安徽多變的地形和河道就足以將這三路義勇軍分割開了。因此對方的部署看似氣勢洶洶。其實是漏洞百出。說實話那女人的招數並不高明。她勝在一個‘奇’字。”洪承疇侃侃而談道。

“奇?”衆位滿族將領將目光聚集到了洪承疇身上。一瞬間他們發現這個曾經的手下敗將其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是的,就是‘奇’。出奇制勝。這次我大清兵分四路南下。其實是犯了分兵大忌。”說到這裡洪承疇偷偷的瞄了多爾袞一眼。見這個戰略的始作俑者並沒表現出不滿。於是他壯著膽子繼續說道:“我大清之所以能縱橫中原靠的就是騎兵。騎兵優點就是機動力強能長途奔襲。這在平原和草原是很佔優勢的。可是如今我們的戰場是在淮南。那裡河道縱橫。我軍又不善長水師。因此很容易就會被分割開。而義勇軍正是憑藉著熟悉地形的優勢。對我軍進行逐個擊破。她這種戰法同諸位當年在遼東對付明軍的方法是一個道理啊。”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有意思。”多爾袞發現這個叫孫露的女人越來越有意思了。被洪承疇這麼一分析多爾袞發現自己的思路一下子清楚了許多。沉思了片刻的多爾袞向勒克德渾問道:“勒克德渾,你同這些人交過手。說說你的感受。”

“回輔政王,臣在同這些人交手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的火器很厲害。特別是火炮不但打得遠而且還能自行爆炸。殺傷力很強。對方還有一種小木棍(手榴彈)扔出去後也能爆炸其威力不比火炮差。但臣覺得最厲害還算是他們步卒使用的火銃。”勒克德渾努力回憶著當時的情景。

“哈哈,火銃?你說那玩意厲害?勒克德渾,那東西射得還沒弓箭遠呢。”鰲拜輕蔑的笑道。要知道在明軍衆多火器中最被看不起的就是火銃。不少清軍將領都戲成那玩意兒還比不上燒火棍。

“哼,漢人現在使用的火銃可不是以前的那種‘燒火棍’了。不但速度快而且射的比弓箭遠。相信你鰲拜還沒衝到他們面前就已經被打成篩子了。”勒克德渾反駁道。

“我看你小子纔是被嚇傻了。哼,沒骨氣的傢伙!”鰲拜傲然道。如今兩黃旗只剩下了鰲拜的三千鐵騎還算是滿員的。在他看來葉臣的失敗完全就是給勒克德渾拖累的。

“好啊,鰲拜你厲害。你大可帶著你的手下朝對方的火銃陣沖沖看。不過,我就怕到時候你沒命回來。”勒克德渾冷哼道。沒有同對方交過手的人是不知道面對火槍時的感受的。

“你小子,說什麼呢!”被勒克德渾這麼一激鰲拜連忙捲起袖子要抽他。卻聽一旁的多爾袞大喝道:“好了!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情鬥嘴。”

被多爾袞這麼一教訓兩人立刻就安靜了下來。多爾袞鐵青著臉對著衆人說道:“從圖賴和準塔兩路被全殲的情形來看對方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勒克德渾同他們交過手應該不會說錯。所以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聽多爾袞這麼一說衆位滿蒙將領紛紛交頭接耳,點頭稱是。但也可以看出他們對對手火器的恐懼。於是多爾袞話鋒一轉道:“不過我們也不用太在意那些東西。任何武器都會有它的弱點。當年明軍的大炮是何等的威風。還不是沒能擋住我八旗的鐵蹄。”說完多爾袞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殘忍只聽他厲聲道:“這次我們要用對方的血來洗刷先前的恥辱!”

【……】@!!

()

第11節 殿前論戰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3節 民惟邦本第四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四十三節第3節 帝都風雲(三)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19節 審判夜第42節 王神甫第二十六節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12節 驚變(三)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7節 風口浪尖(二)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三十八節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4節 橘子與枳子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33節 求援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四十節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21節 支援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2節 燕京騷亂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四十二節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瑯縱英艦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4節 密使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11節 禪智寺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26節 虎狼之師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6節 虎狼之師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四節第13節 同氣聯枝(上)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十五節第327節 下決心施瑯意決戰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13節 巾幗英雄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十七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2節 徐州雪夜(下)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節 登陸旅順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
第11節 殿前論戰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33節 民惟邦本第四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四十三節第3節 帝都風雲(三)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19節 審判夜第42節 王神甫第二十六節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12節 驚變(三)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7節 風口浪尖(二)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三十八節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44節 北京方式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4節 橘子與枳子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33節 求援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四十節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21節 支援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22節 燕京騷亂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四十二節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瑯縱英艦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4節 密使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11節 禪智寺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26節 虎狼之師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6節 虎狼之師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四節第13節 同氣聯枝(上)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十五節第327節 下決心施瑯意決戰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13節 巾幗英雄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十七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2節 徐州雪夜(下)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節 登陸旅順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定边县| 会昌县| 鹿泉市| 宁波市| 峡江县| 门源| 县级市| 合川市| 张家口市| 南投县| 会理县| 汝南县| 西城区| 达州市| 通山县| 潼关县| 塔河县| 湘乡市| 改则县| 金门县| 楚雄市| 沧州市| 龙南县| 信宜市| 五常市| 杭锦后旗| 名山县| 民勤县| 井冈山市| 通化县| 营山县| 根河市| 汕头市| 含山县| 卓尼县| 舟山市| 平武县| 昌宁县| 西充县|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