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

弘武五年農曆七月二十六日,公元1654年9月6日,隨著風塵僕僕的張騫號緩緩駛入帝都南京,這場漫長艱辛的遠洋之旅就此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掐指算來離張騫號上次出現在南京剛好滿五年零兩個月。不過這並不代表中西文明間的接觸就此停歇。正如當年張騫出使西域那般,一次偉大旅程的結束往往意味著另一場更爲偉大的旅程的開始。而對於17世紀的中西文明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說訪歐使團曾經讓尚處萌芽狀態的歐洲社會驚羨不已。那使團從歐洲帶來的歐洲學者和技師給古老的中華文明所帶來的衝擊則更爲深遠。以至於後世的不少學者在提到弘武五年之時,腦中頭一個反映出的大事件就是訪歐使團的回國。因爲打從這羣老外來到南京城的第一天起,中西兩股文化間的較量便就此拉開了序幕。而作爲這一歷史時刻的見證者,年輕的約翰※#8226;胡克則以一種獵奇似的筆鋒記錄下了兩股文明的首次撞擊:

“我從沒有見過這麼盛大的歡迎儀式。碼頭的四周圍滿了黑壓壓的人羣,遠處更有無數的男人和婦女聚集在自家的窗口看著我們。比起熱情如火的廣州人來,這裡的居民顯然要拘謹得多,也嚴肅得多。這也難怪,畢竟他們生活在世界上最強盛帝國的都城之中。不過首都歡迎儀式的排場顯然要比廣州的喧鬧、多彩、豪華得多。鑼聲、鈸聲和喇叭聲響徹雲霄,各式各樣的樓臺亭閣用綢帶和絲質帷幔裝點得格外漂亮。碼頭上的官員都穿著色彩鮮豔的絲綢長袍,胸前還有繡有金色圓形的精美紋飾。據說中國官員學者的身份是與長袍聯繫在一起的,只有野蠻人或低踐的苦力纔會穿短衣。爲了更符合中國人的打扮,教授他們都換上了大學博士專有的那種深紅色綢長袍。我也套了一件牛津大學的學生長袍,雖然寬大而飄逸,可這裡的天氣太炎熱了,穿著很不舒服。不過總比其他穿緊身外衣、套褲和長襪的歐洲人來得好。這些東方人雖然已經熟悉了歐洲人的穿戴,可在中國戲中,只有鬼怪才穿緊身外衣。所以至少我現在的樣子不像個‘鬼子’。

當然無論我們怎麼打扮,都不會比現場的中國官員來得更光彩奪目。如此衆多的官員聚集在一起,遠遠望過去就像是一片神聖森嚴的森林。而站在黃色大傘底下的女皇陛下就是這片森林中獨一無二的女神。與人們一貫對東方女皇性感、妖嬈的描述不同,中華帝國的女皇穿著一套繡有金色花邊的白色長裙,奇異的髮式極富東方韻味。就算是最苛刻的清教徒也會評價這樣的裝束端莊得體。從這點上來看,比起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這位中華女皇更像是東方的伊麗莎白。事實上,女皇的舉止也很嚴謹。女皇僅上前擁抱了一下闊別五年之久的丈夫,便與其攜手登上了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引來了周圍其他中國人一陣詫異的驚呼。真是大驚小怪的東方人,我總覺得在這種的情況下女皇至少也得給親王一個香吻才近情理。

不過接下來的程序卻讓人覺得有些麻煩。女皇在與親王登上馬車之後,周圍官員和平民立刻就都跪了下來,然後彎下身來直到頭碰地,同樣的動作得重複三遍。這可比歐洲的單膝下跪複雜多了。可當時就是這種情況,近萬名官員和平民被集中起來,整齊劃一地一起做這套動作,而在兩分鐘的時間內皇帝的馬車威嚴地穿過人羣。現場的歐洲人當然也要學中國人那樣照做。因爲當全體中國人跪下時,單膝下跪的歐洲人就像是在彌撒中揚聖體時站著的信徒那樣惹眼。不過那些天主教徒倒是做得像中國人一樣利索,誰叫他們也經常做這樣的‘體操’呢。

後來同行的吳告訴我們,一跪三叩已經是皇帝賜予的極大恩惠了。在中華女皇統治之前,正規場合下臣民必須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也就是說要跪三次,每次都要起立站直;每次跪地都要叩三個頭。可既然女皇能將活動量減去了三分之二,那爲何不能做得更徹底些,乾脆像歐洲那樣只單膝下跪一次。我將這個建議告訴了吳,結果吳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據說許多中國人都認爲‘三跪九叩’的禮節是絕對必要的。並將自己能在盛大的場合當衆向皇帝行三跪九叩視做一種莫大的殊榮。就算女皇現在簡化了禮節,許多人還是堅持認爲在隆重莊嚴的場合一定要行這種複雜的禮節。不過龔對此的解釋又有不同解釋。他告戒我一個外國人最好不要在中國學者的面前對中國的傳統禮節指手畫腳。這會引起中國學者的極度不滿……”

記錄下這些內容的胡克顯然還沒有作好充分準備來迎接來自中國本土學者的抵制與挑釁,也不明白惹吳鍾巒生氣的不僅僅是雙膝下跪或單膝下跪的問題。而由兩種迥然不同的文化撞擊形成的摩擦。對此身爲一國之君的孫露顯然要比胡克更能看清表象下的本質。然而她卻並沒有就此遷就本土士大夫們的感情。相反女皇卻在金鑾殿上給了帝國驕子們一個不大不小的下馬威。

就在使團回到南京的第二日,女皇便在皇宮大內接見了訪歐使團的全體成員。而楊紹清也第一次以皇夫的身份出現在了金鑾殿之上,並被安排座在了最靠近女皇龍椅的一處位置上。眼見這副女上男下的場景讓往日已然習慣女主臨朝的文武大臣們心中也不由萌生了一種荒誕的感覺。不過這種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而已。之後龔紫軒等人在大殿上呈獻的一系列禮品很快就將衆人的目光給吸引了過去。

從天文望遠鏡、顯微鏡、秒錶、地圖,到充滿異國情調的繪畫、雕塑、工藝品。這些東西在現場士大夫們的眼中本算不了什麼。但在龔紫軒巧舌生花地一番講解之下,倒也引得大殿上的衆人紛紛駐足圍觀嘖嘖稱奇。而楊紹清也算是徹底服了龔紫軒的口才。虧得他見多識廣又深知衆官的喜好,才能將這些乏味的科學儀器介紹得活靈活現。若是今日的講解員換作是楊紹清自己,保管會讓現場的文武聽得直打瞌睡。

這邊在向女皇與衆大臣展現了一系列眼花繚亂歐洲特產之後,龔紫軒也沒忘臨走前女皇曾交代過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他的點頭示意下,卻見幾個身強力壯的侍衛擡著三大擔的書籍魚貫而入,不一會兒金鑾殿的正中央便壘起了一座不小的書堆。見此情形,在場的士大夫當即便一個個納悶地交頭接耳起來。只見那文教尚書朱舜水頭一個便上前“興師問罪”道:“龔大人,這是怎麼回事?你大老遠的從歐洲帶這麼多書回來作什麼?”

“回朱尚書,這些是下官奉陛下之命特意從歐洲收集來的書籍。這些書籍的內容涉及政治、法律、經理、建築、自然科學、醫學等等諸多方面,涵蓋了歐洲自古希臘時代至今的諸多著作,共計三千餘冊。請陛下過目。”龔紫軒說罷拱手覆命道。

“這…陛下這是您下的旨意啊?”朱舜水微微一楞道。

“嗯,不錯。此事確實是朕交代龔卿家去辦的。”孫露滿意的點頭道。

“可是陛下,我天朝文化向來博大精深,陛下您又精通格物之學,如此一來我中華又何需再去向那些歐洲人討教什麼呢。”一個身著四品官服的中年官吏大膽地道出了在場衆多大臣官員們的心聲。數千年來的優越感,讓中國的士大夫們對帝國自身的這種自給自足體系表現得十分忠心耿耿。在他們中的有些人看來沒有外界知識的傳入華夏一族統治的中原照樣是萬夷來朝的天朝上國。正如漢朝時沒人會測算天體間的相互位置,但這並沒有妨礙漢朝長達四百多年的國運。因此,在許多人看來有夷人的學術傳入固然不錯,不過少了這些夷學帝國照樣能運轉。

“哦?諸位也都是這麼認爲的嗎?”孫露不動聲色的反問道。待見沒人接口,她便微微揚起下巴神色桀驁的開口道:“貞觀之治時,尚且有玄奘法師遠去天竺取經。朕可不認爲我朝現在已經達到了無需向外學習的地步。過分的自信不是自信,而是自大,是夜郎自大!”

“陛下英明,有道是學海無涯,一草一木皆學問。因此就算是蠻荒之地的蠻夷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何況是同是擁有千年歷史的歐洲呢。”眼見女皇言辭突然犀利了起來,一旁的農林尚書沈廷揚趕忙出列進言道。而周圍其他的大臣也跟著點頭起來。不過他們中的不少人言語上雖唯唯諾諾地點頭答應。可心裡頭對女皇的這種解釋並不已爲然。那唐玄奘取的是佛經,可龔紫軒帶回來的卻是一些有關治國律法之類的書籍。若說中華的學術在格物等自然科學方面略遜於外夷,大多數的文人士大夫們還能勉強接受。可若說中華的治國之術遜色於那些國土才豆腐乾點大的紅夷,那是任何一個士大夫打死都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孫露當然知道自己這些下屬心裡的那點兒小九九。於是她當即便將話鋒一轉開口道:“所謂南桔北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朕希望諸位能根據實際情況從這些典籍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例如龔卿家此次帶來的書籍當中就有歐洲各國的民法。我朝可以根據這些國家的法律或是判例進來填補我朝目前在民商法方面的缺失。”

給女皇這麼一解釋,在場的文武大臣聽著也覺得有道理。特別是沈猶龍、湯來賀等人在劉富春一案之後,對帝國在民法上的缺失更是感觸頗深。於是沈猶龍當即便出列拱手道:“陛下英明,司法部會盡快派遣專業人員翻譯研究這些國家的律法。”

“嗯,沈大人,那這事就交由你們司法部全權處理了。龔卿家這次還從歐洲請來了好幾個法律方面的人才,朕相信有了他們的幫助司法部一定會給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吧?”孫露秀眉一豎,頷首囑咐道。

沈猶龍一聽女皇要派紅夷來司法部,心頭當即就嗝楞了一下,不過他表面上還是恭恭敬敬地領命道:“遵命陛下。”

見此情景,孫露也不想在司法院的事情上多羅嗦。卻見她回頭進一步向龔紫軒囑咐道:“龔卿家這麼多書籍,語言又各不相同,翻譯起來應該比較困難。依朕看來你就將這些書籍交予文教部翻譯吧。畢竟在這方面文教部經驗豐富。”

“遵命陛下。”龔紫軒與朱舜水雙雙領命道。不過此時的龔紫軒並沒有就此直接把書籍交給朱順水。卻見他又跨前一部進言道:“陛下,其實使團在回國路上就已經翻譯了其中的部分書籍。臣懇請陛下能讓那些翻譯人員繼續參與後續的翻譯工作。”

“哦,使團在回國路上就已經開始著手翻譯之事了嗎。那可太好了。嗯,那些翻譯書籍的官員當然得要去文教部繼續接手翻譯的工作。不僅如此朕還要給他們記功記大功。這次使團的所有成員朕都會好好賞賜。”孫露一臉情深地望了望身旁座著的楊紹清,欣慰的保證道。

“可是陛下,有一個人去文教部恐怕有些不妥。”龔紫軒並未擡頭直接打斷了女皇與親王之間的“眉目傳情”。

“哦,那人是誰?”孫露饒有興趣的問道。

“回陛下,是顧炎武。”龔紫軒老實的回答道。

“這有什麼問題。朕特許他進入文教部翻譯書籍不就行了嗎。”孫露滿不在乎的說道。可是她的話音纔剛落,底下的沈猶龍便跳出來進言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那顧炎武乃是前朝的忤逆分子,本該流放邊疆纔是。承蒙陛下厚愛,此人才得以遠赴歐洲將功補過。但據臣所知此人不但感謝聖恩。反而還在訪歐期間多次當中非議我朝,非議陛下。極大地詆譭了我朝在外的聲譽。如此刁頑之徒,理當重罰纔是。怎能將其收納入官府呢。臣等懇請陛下三思而行。”

眼見沈猶龍說得如此義正言辭,孫露心知他一定也看過吳鍾巒寫的那份報告了。孫露並不懷疑吳鍾巒對事實的敘述,但她對吳鍾巒對事件的分析卻持保留意見。眼見楊紹清躍躍欲試地想要爲顧炎武解釋。孫露當即宣佈道:“既然沈大人這麼說。那就讓顧炎武本人上殿說個清楚吧。”

【……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 取西經使團得正果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2節 諜影重重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16節 八旗眷屬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四十六節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35節 仲夏之夜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44節 北京方式第17節 國會(一)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5節 奇貨可居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三十八節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23節 父子君臣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十三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三十四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5節 潛在規則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36節 新朝官制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6節 路(一)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15節 結社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5節 風口浪尖(五)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4節 密使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一節第9節 新安財閥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40節 對馬基地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6節 五月內閣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三十三節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4節 橘子與枳子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
第32節 諜影重重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213節 御書房紫軒析局勢 午門外鄭森求面聖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16節 八旗眷屬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四十六節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35節 仲夏之夜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44節 北京方式第17節 國會(一)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5節 奇貨可居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第三十八節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23節 父子君臣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十三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三十四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5節 潛在規則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36節 新朝官制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6節 路(一)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15節 結社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5節 風口浪尖(五)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4節 密使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一節第9節 新安財閥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40節 對馬基地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6節 五月內閣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三十三節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4節 橘子與枳子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南京市| 安福县| 蚌埠市| 宁波市| 登封市| 嘉善县| 栾川县| 乳源| 本溪| 沿河| 读书| 五大连池市| 根河市| 本溪市| 海南省| 策勒县| 鄂尔多斯市| 绥德县| 明溪县| 阳曲县| 淄博市| 三江| 毕节市| 基隆市| 祥云县| 兴海县| 顺义区| 广水市| 正定县| 新昌县| 海兴县| 资阳市| 瑞金市| 长乐市| 扎赉特旗| 大余县| 和政县| 固原市| 宜丰县|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