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節 同氣聯枝(下)

“依我看孫首相誰都不會扶持。她只會扶持她自己。”

隨著這一聲語出驚人的話音落下,衆人的目光剎那時就聚集在了角落中的一個年輕人身上。此人約莫二十四、五歲的模樣。一席質地上成的青衫穿在他身上顯得儒雅而又倜儻。但從他的雙眸之中卻透著一種與其年齡及不相稱的老練與果斷。若不是他先前突然發話,在場的衆人甚至都沒覺察到他的存在。正當衆人交頭接耳著猜測眼前這個年輕的身份之時,卻見身爲主人的王霖生尷尬地開口介紹道:“諸位莫要見怪。此乃犬子王罡。”

“哦,原來是王會長的公子啊。恩,果然是一表人才,年輕有爲啊。”離得最近的鄭蜒福,打量了一番王罡後,頭一個奉承道。

“那裡,犬子年幼不懂事,還望諸位多多見諒。”王霖生客氣的朝衆人拱了拱手。繼而他又把臉一唬朝自己的兒子呵斥道:“罡兒!爲父先前是怎麼囑咐你的?你不乖乖的在一旁旁聽,反倒是當著衆位叔伯的面胡言亂語起來。還不快快給衆位叔叔伯伯賠罪!”

然而面對王霖生的呵斥與在場衆人異樣的目光,王罡本人卻顯得依舊鎮定自若。只見他起身朝著四周的衆人恭敬地行了個禮後,從容地開口道:“父親誤會了。孩兒深知今日聚會的事關重大。幾位叔叔伯伯也都是各地翻手覆雨的人物。孩兒又怎敢在諸位叔伯面前造次呢。”

“你還嘴硬。你剛纔說什麼來著。那還不算是在胡言亂語嗎!”王霖生瞪著眼睛斥責道。對於自己這個桀驁不遜的兒子,他可又是自豪又是擔憂的。自豪的是兒子天資聰怡,無論是讀書還是做生意,都既有天賦。而讓他擔憂的同樣還是兒子那過人的天資。同許多天資過人的青年一樣,王罡似乎中有一些奇特的想法。然而這在王霖生看來卻並不是一個好兆頭。在商場沉浮多年的他經歷過了太多的東西。知道在大明無論在商場還是在官場,太過膽大妄爲都是沒有好下場的。惟有格守中庸之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他也曾不止一次地告戒過兒子王罡要收斂。

不過王罡似乎並不領自己父親的情。在他看來父親的那一套早就過時了。如今的時代是個充滿機遇的時代,只要你夠膽量一切都是可能的。而現在擺在自己面前的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卻見滿不在乎的王罡瀟灑地一笑道:“不就是說孫首相會扶持她自己稱帝嗎。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你,你……”氣急敗壞的王霖生當下就有了把兒子趕出去的念頭。而一旁的賈敏則等人則低著頭切切私語起來。眼看著衆人一副又是驚愕又是緘默的表現,王罡臉上的笑意更濃了。顧不得父親吹鬍子瞪眼的他,這一次將話挑得更爲明瞭起來道:“父親,您先彆著急。其實您與諸位叔叔伯伯也已猜到了幾分不是嗎?北伐的大軍從北京到南京,算是爬現在也早該爬到南京城外了。但現實是咱們的孫首相不過才過了徐州而已。深知先帝駕崩後,南京無人做主的她,爲何要如此拖拉行程?”

被王罡這麼一反問,在場的衆人頓時沒了聲響。這也是他們一直在納悶的事。其實在先帝駕崩之後,孫露只要派支親兵先行南下,那南京就不會亂成現在這副模樣。但她在這件事上卻一直顯得晦深莫測。難道真的是象王罡所言那女人早有不臣之心了嗎?衆人在心中雖然也有過象類似的揣測。但卻一直不敢往那個方向上想。畢竟女子登基稱帝的事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的事。雖然歷史上也曾有過則天武后,但那位大周皇帝當得也並不消停。

然而王罡並不在乎這些,在他看來自己的分析比約定俗成更有說服力。於是他又繼續分析道:“諸位想必也已經知道南京不少官宦脫逃的事了吧。那孫首相既然能將自己的一家老小在第一時間轉移出城。憑什麼就帶不走一兩個藩王呢。害得那些個藩王各個被孝慈太后請進了宮。是她無力解救?還是根本就沒打算這事?各位叔叔伯伯都是明白人,就不用侄兒再多言了吧。”

“這麼說來。那孫露真是想借太后之手除去藩王。再取朱明皇室而代之?”對這種事極其敏感的朱統銳頭一個試探道。他雖與明宗室血統疏遠,但在名義上也算是一個皇親國戚了。如果孫露真的想取代朱明。那自己會不會因爲身份特殊而受到牽連呢。

“朱爵爺是怕城門失火,殃及漁池吧。”早就看出朱統銳心思的王罡一語點穿道。

“咳,閒侄有所不知啊。這年頭皇親國戚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啊。”朱統銳尷尬的苦笑道,也算是默認了王罡的說法。

“小侄倒認爲朱爵爺太過多慮了。孫首相一向對朱明皇室禮遇有加。就算這次南京的太后宣佈其爲叛逆。她也沒有直接扯旗造反,而是先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可見孫氏還是很注重自己名聲的。她的意圖應該是學那宋太祖,也來個皇袍加身才是。”王罡欣然補充道。

“皇袍加身?”聽到這兒的江元奇皺著眉頭搖起了頭。他到現在都不肯相信一個女人能做皇帝,敢做皇帝。於是他當下便嘲弄地一笑反詰道:“這都是閒侄你一相情願的揣測罷了。那孫首相真有這膽量冒天下之大不違篡明嗎?再說以她一屆女流的身份又如何能君臨天下。如何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她難道忘了則天武后的前車之鑑了嗎。”

“江會長此言差矣。那則天武后出身後宮,靠著魅惑天子耍弄權勢獲得高位。如何能同孫首相相提並論。如今的孫首相掌握天下軍政大權。這次又驅除了韃虜,收復了中原故土,如此功績足以使其在百姓當中擁有難以比擬的威望。武氏既然能在李唐盛世時篡取大統。孫氏又怎不可能在這亂世開創一個新朝代呢?”王罡不置可否的笑道。

然而王罡的話語纔講到一半,坐在首座的王霖生便用手杖狠狠地敲了敲青石板斥責道:“好了!你到底鬧夠了沒有!如此大逆不道的話是你一個小小的平頭百姓該講的嗎。竟然還想慫恿在場的叔伯同你一起瘋。你是不是象就此氣死你老爹啊!你,你現在就給老夫回房去,好好面壁思過!”

眼見王霖生突然就發起了火,在場的衆人也搞不清楚,他這究竟是真發火呢,還是隻是給人做個樣子。於是一旁的賈敏則等人當下便打圓場勸解道:“王會長息怒。世侄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年輕人嘛,總是激進的。”

然而面對父親的斥責,王罡卻絲毫沒有退卻的意願。卻見他傲然地上前一步對著自己的父親拱手道:“父親,孩兒並沒有頂撞父親的意思。相反孩兒現在所作所爲都是爲了家族的利益。是爲了光大我王氏家族的門楣。”

“光大門楣?我看你是想給祖宗抹黑纔是!常言道民不與官鬥。我等雖擁有萬貫家財,可說到底不過只是一屆草民而已。什麼樣的命就該做什麼樣的事。這朝堂上的爭鬥是你我這樣的草民該參與的事嗎?”王霖生朝兒子啐了一口責罵道。

“草民又怎樣?商賈又怎樣?那孫首相也不是一屆草民商賈出身。她現在還不是成了堂堂天朝的首相。將來還可能成爲一國之君。憑什麼同爲商賈,我等就不能參政了呢!”王罡不服氣地反駁道。

“孫首相?你以爲你能同孫首相相提並論嗎。人家可是擁有槍桿子的實權人物。你呢?你除了有錢之外還擁有什麼?人家只要動一根手指頭就能讓你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啊。所以我等商賈只能夾起尾巴做人。否則只會將自己送上絕路而已。”王霖生痛心疾首地說道。眼見自己的兒子依舊是一副不屑的模樣。於是他又長嘆了一聲道:“兒啊,爹不是想在衆位叔伯面前不給你臺階下。只是你今日的想法實在是太讓爹不寒而慄了。無論孫露是繼續做首相,還是自立稱帝。我等切不可太過招搖,更不能捲入朝堂的爭鬥中去。難道你忘了當年沈萬三的前車之鑑了嗎?”

隨著王霖生的一聲長嘆,這次王罡似乎也跟著動容了。其實不止是王罡,在場的衆人隨之保持起了緘默。對於這些商賈來說沈萬三的故事再熟悉不過的了。這個江南第一富商的故事充滿了太多的傳奇與悲情。而王霖生在這個時候提沈萬三的典故,無疑給躍躍欲試著的衆人潑了一大盆涼水。頗有感觸的江元奇當下便跟著附和道:“是啊,當年的沈萬三富可敵國。南京城有一半都是他出資建造的。除此之外他還向朝廷捐獻了大量的糧草。可到底卻落得個家破人亡,發配充軍的結果。太祖皇帝只要一道聖旨就能讓一個江南首富變成身無分文的乞丐。”

“其實歷來的朝廷不都是如此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官家想要的東西,你不給也得給。就拿這次南京的事來說吧。太后的一道懿旨就抄沒了各家銀行與交易所。我等辛苦經營的血汗錢瞬間就被充入了那女人的腰包。”朱統銳皺著眉頭搖頭道。

“是啊,同朝廷是沒有什麼道理和信用好講的。誰叫他們是官,咱們是民呢。所謂民不與官鬥啊。”賈敏則黯然地說道。

“咳,依老夫看咱們現在還是老老實實地窩在太湖靜觀其變吧。不管是誰做主子都行,到時候咱們只要笑臉相迎就行了。”王霖生最後做了句總結道。而此刻書房裡的氣氛也隨之跌到了谷地。

眼看衆人一副沮喪的模樣,王罡目光卻顯得更爲灼人了。只見他冷笑了一聲開口道:“就怕咱們笑臉相迎,人家還不領情。末了還落個熱臉貼冷屁股。”

“罡兒,你又胡說什麼呢!”王霖生吹鬍子瞪眼道。他實在不明白爲什麼這兒子總喜歡同自己擡槓。

“不是嗎?剛纔朱爵爺都說了,太后的一道聖旨就能輕易地抄沒銀行與交易所。若是讓她日後真的權頃天下,那抄沒我等家產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王罡說到這兒不禁以嘲弄地目光掃了一眼江元奇,又繼續說道:“諸位叔叔伯伯或許曾經得到過隆武爺的許諾。小侄也相信隆武爺是個守信用之人。可他屍骨還未寒,他的女人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搜刮咱們的錢財了。”

“閒侄所言甚是。所以說咱們纔不能讓孝慈太后掌權。只求能從藩王中另扶持一個開明點的皇帝,這樣一來咱們的身家纔有保障啊。”賈敏則跟著附和道。

“另立藩王又能怎樣?試問在諸多藩王之中,論才學,論氣度,論膽識,有誰能比得上先皇。連隆武爺都不能保證的東西。咱們憑什麼相信藩王一旦登基後不會反悔,不會象當年的太祖皇帝那般過河拆橋。”情急之下王罡的言語也變得越來越無顧及起來。

然而包括朱統銳在內的衆人並沒有在意王罡的大逆不道之言。此刻的他們正認真回味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的話。眼見衆人一副眉頭緊鎖的模樣,王罡又趁熱打鐵道:“如今惟有一人登基才能保證我等的利益不受損害。保證朝廷之前頒佈的多項政令依舊奏效。”

“你是說孫首相?”賈敏則擡頭明知故問道。

“正是。如今也只有孫露登基稱帝,才能保證的我等的身家。諸位叔伯可別忘了,開海禁、設海關、鼓勵工商均是出自孫氏之手。而她本人更是夥同嶺南縉紳起草《乙酉憲誥》,其目的就是爲了逼迫皇室承認我等縉紳的權利。因此,侄兒堅信只有讓孫氏登基稱帝才能讓《乙酉憲誥》真正發揮實效。至少孫氏不會象孝慈太后那般冒天下大不韋,做出殺雞取卵這樣的蠢事。”王罡斬釘截鐵地說道。

“可是閒侄你又怎能保證孫氏登基後不反悔呢?畢竟做皇帝前,與做皇帝后是有很大差別的。”朱統銳憂心忡忡地問道。現在的他已經沒心思去管宗室的事了。此刻的他更關心的是自己日後的走向。

“這一點兒,侄兒也不敢就此打包票。但俗話說得好求人不如求己。孫露能走到今天這地位,除了有軍隊的支持外。也離不開嶺南縉紳商賈們的扶持。若論財力,人力,物力,江南都不是嶺南可以比擬的。但偏偏就是被咱們視爲蠻荒之地的嶺南出了一個商賈丞相。而我等卻只是終日惶恐不安地做草民。依侄兒看來,這完全不是誰的錢多,誰的錢少的問題。嶺南商界能做到今日的地步完全是因爲嶺南士紳團結的結果。他們往往同氣聯枝一同抵禦外界的侵擾。甚至還敢逼迫皇帝簽下契約。這難道就不值得我等深思嗎?”王罡傲然地說道。

而周圍的一席人聽他這麼一說,也都紛紛點頭稱是起來。王罡的話語無疑是到了他們的心坎裡。就連一直反對著的王霖生也忍不住低頭思考起來。見此情形王罡再一次湊近到自己父親的面前一字一頓地說道:“父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就讓世人瞧瞧我等江南縉紳的實力吧。”

王罡的聲音就象鼓錘一般敲打著王霖生的心扉。當他忍不住擡頭之時,卻直對住了兒子灼熱的目光。從兒子那炯炯有神的雙眸之中,王霖生看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野望。

【……第十四節 同氣聯枝(下)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1節 范文程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1節 風口浪尖(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40節 多鐸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11節 殿前論戰第四十六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4節 登基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四節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三十八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二十三節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11節 禪智寺第24節 登基第11節 殿前論戰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2節 魯冀防線第1節 私掠艦隊第43節 長路漫漫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十節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5節 奇貨可居第四十四節第47節 開封之戰(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13節 巾幗英雄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0節 歐洲之行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1節 姻親之盟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四十六節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三十六節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5節 帝都風雲(五)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楔子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三十九節第15節 本相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11節 海盜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11節 海盜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35節 受禪大典
第21節 范文程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1節 風口浪尖(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40節 多鐸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11節 殿前論戰第四十六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4節 登基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四節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三十八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二十三節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11節 禪智寺第24節 登基第11節 殿前論戰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2節 魯冀防線第1節 私掠艦隊第43節 長路漫漫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第十節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5節 奇貨可居第四十四節第47節 開封之戰(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13節 巾幗英雄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0節 歐洲之行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1節 姻親之盟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四十六節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三十六節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5節 帝都風雲(五)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楔子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三十九節第15節 本相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11節 海盜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11節 海盜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35節 受禪大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江都市| 报价| 正阳县| 龙胜| 墨竹工卡县| 杭锦后旗| 神农架林区| 虎林市| 长宁区| 六安市| 晋中市| 专栏| 林口县| 清水县| 万全县| 新干县| 仁布县| 海城市| 鄄城县| 共和县| 台中市| 贞丰县| 宁明县| 工布江达县| 阜平县| 交口县| 株洲县| 奉节县| 闽侯县| 东辽县| 桓仁| 瓮安县| 五常市| 乐山市| 瓦房店市| 延安市| 海淀区| 临清市| 红河县|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