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

弘武二年(1651年)九月,平西將軍馬祥麟率帝**第二、第九步兵師自四川永寧府出發。十月與孫可望部交戰於雲南鶴慶。同月二十二日,混戰中孫可望被擊斃,其殘部棄城敗走大理;二十四日,帝**尾隨而至;二十六日大理城破,中華朝隨即重設大理府。十一月初二,馬祥麟率部轉攻沙定州所屬楚雄、武定兩府,從西北方向上完成了對昆明的包圍。與此同時,平南將軍姚金率帝國第六步兵師沿安南的紅河北上。並於十一月初四進入雲南境內,以破竹之勢連下開化、臨安等滇南重鎮,至此徹底封死了沙定州南竄的退路。

眼看大軍壓境,沙定州夫婦驚慌失措間,就此放棄了昆明東北最後的重鎮曲靖,妄圖憑藉手中的三萬土兵固守昆明。他們愚蠢的選擇自然是給他們帶了悲慘的結局。弘武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一南一北的兩股帝**終於會師於昆明城下,以絕對的優勢將中華在西北的最後一塊世襲版圖收歸囊下。

在經歷了數個月的漫長旅行與艱苦鏖戰之後,此時此刻的姚金與馬祥麟終於可以傲然的站在昆明城頭,俯視華夏西陲的萬里沃土。中華帝國此次的平定雲南之戰,從戰前準備到最後收復昆明,歷時僅半年有餘,期間共動用帝國野戰軍三萬餘人。事實上,這是一場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無懸念的戰役。沒有人會懷疑中華帝國最後的勝利,也沒有人會驚歎孫可望等人的失敗。雙方的實力從一開始就不在一個級別之上了。就雲南戰役本身來說,它在軍事上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然而云南之戰對整個西南局勢又是具有深遠影響的。用三萬帝**消滅孫可望與沙定州部,或許是在殺雞用牛刀。不過這三萬雄師對於整個西南地區的各方勢力卻是當頭一喝。面對著如狼似虎的帝國大軍,雲南境內的土司、酋長很快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因此雖然眼前的勝利似乎來得異常容易,但這都絲毫不會影響馬祥麟心中的自豪之情。卻見他爽朗的大笑道:“什麼孫可望,什麼沙定州,還不是給咱們一個從南,一個從北把雲南打了個穿堂窟窿。”

“那裡,雲南一戰馬將軍居功之尾。姚某不過是做一下配合罷了。”姚金謙遜的說道。

“姚將軍過獎了。咱們都知道那孫可望和沙定州究竟是什麼樣的貨色。我倒是羨慕姚將軍能帶著大軍橫穿中南半島,好不威風啊。”馬祥麟說到這兒不由狡詰的一笑道:“那些中南半島的土王一路上一定熱情招呼了姚將軍吧。”

“何止是熱情啊,簡直是如膠似漆、形影不離。特別是越南人對咱們可是千里相送哦。”姚金半開玩笑著聳了聳肩道。一想到那些一路尾隨自己至邊境的越南人,姚金的心中便泛起了一種鄙視之情。心想蠻子就是蠻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帝國若是真想要他們那一畝三分地,根本用不著耍這些把戲,直接派兵就能橫掃了他們的彈丸小國。

“這也難怪,安南在歷史上曾不止一次被納入過我中華的範疇。前朝永樂五年,明軍曾擊敗安南黎朝,改安南爲交阯,分設15府、36州、181縣,設立三司以總其政,另設5府、29縣直隸布政司,正式將安南劃入我天朝版圖。六年八月,交恥簡定、鄧悉及阮帥等人起事,推簡定爲主,建元興慶,國號“大越”。當時交恥各地紛紛響應,其勢甚熾。明廷便命黔國公沐晟爲徵夷將軍,統雲南、貴州、四川軍計4萬人,由雲南往徵交阯。歷時五年將交阯起事徹底平定。有過這前車之鑑越南人自然會恐懼於將軍的到訪。”馬祥麟本就出身行伍之家,此刻提起先輩在中南半島的武勳自然是如數家珍。

雖然明朝已爲中華朝替代,但姚金等人哪兒一個不是從小聽著《英烈傳》長大的。是以明朝開國諸功臣中徐達,常遇春,沐英三人更是他崇拜的對象。卻聽姚金以敬仰的口吻讚歎道:“好個沐晟不虧爲黔國公的後裔!”

“是啊,雲南沐家一門忠烈。只可惜,經過這次的沙定州之亂,沐王府已經命存實亡,只剩下了年幼的沐劍聲兩兄妹。”馬祥麟長嘆了一口氣說道。以他豁達的脾氣本不是唉聲嘆氣之人。但沐家的興衰依舊會讓他頗有感觸。

“馬將軍放心,沐氏兄妹現已被接去京師了。相信女皇陛下一定會給這一對忠良之後作好安排的。”姚金點頭安慰道。沐家的興衰固然是值得人感嘆。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沐家的這種衰弱即成全了雲南,也成全了沐氏家族。至少中華朝不必使用前朝對付大理段氏家族的手段,來處理昆明的沐家。

“是啊,女皇陛下爲人向來仁義,相信沐氏兄妹在京城一定能得到悉心的照顧。”馬祥麟同樣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一個家族衰落必然會有一個新的家族興起。在亂世與昇平世之間是英才輩出的時代。現在的自己正如二百多年前明朝開國的羣英們,正站在榮譽的大門之前。而開啓這榮譽之門的鑰匙此刻也正攥在了自己的手中。想到這裡馬祥麟不禁望著西南方向上深邃而又茂密的熱帶雨林,傲然的說道:“姚將軍,二百多年前明太祖帶著一干英烈驅逐了韃虜,光復了我漢家江山。並將眼前的這片密林收歸中原。兩百多年後,我等在女皇陛下的帶領下消滅了進犯中原的東虜,收復了中華八千里如畫江山。這片密林之後的廣袤土地早晚是要被我中華所囊獲的。”

“不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昆明並不是我等此次遠征的終點,而是征途的!不過咱們這次不止要將安南改交阯,更要讓這片密林背後的半島完全臣服於女皇的腳下。”姚金緊跟著激昂的說道。於是這兩個同樣懷著萬丈雄心的帝國猛將便在昆明城頭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弘武二年,十二月,在經過了一番修整之後,姚金率帝國徵南大軍啓程搬師回朝,另留馬祥麟鎮守雲南。不過這次姚金啓程回朝的路線卻並沒有選擇北上走陸路,而是再一次選擇了南下走水路。姚金的這一舉動自然是讓剛喘了一口氣的中南半島諸侯又一次將心提到了嗓子眼。經歷過先前“盛裝”大遊行的大越與廣南這一次更是如臨縞喪。兩邊均不約而同地在各自的邊境上集結起了大批人馬,以“恭侯”上國大軍的到來。

然而這一次姚金卻並沒有選擇借道安南而是決定改走湄公河。帝**團的這一突然轉向,無疑是打亂了中南半島上諸侯們的精心佈置。特別是緬甸、暹羅兩國更是被這羣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嚇得手茫腳亂。慌忙間湄公河的連兩岸經集結起了十數萬緬甸軍與暹羅軍。這兩個互相較勁了數百年的國家直到這一刻才意識到了脣亡齒寒的道理。可正當他們想要摒棄前嫌聯手對付中國人時,他們很快就又發現了另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軍事威脅是不僅限於陸地上的。中華蛟龍在海上遠比在陸地上更爲兇猛。

十二月十六日,中華帝國海軍第一艦隊突然出現在了湄公河口。面對在海灣中突然出現的幾十艘大型戰艦,湄公河兩岸的緬甸人與暹羅軍剎時便陷入了恐慌之中。作爲迴應海上實力稍強的末羅汗王朝在第一時間便集結起了數百艘戰艦堵在了湄公河口。此時的中緬雙方均知對方此行的來意究竟爲何。因此用不著任何的說辭與解釋,雙方自然而然地便進入了軍事對峙狀態。末羅汗王朝爲了增強自己的實力甚至還出重金臨時請來了五艘葡萄牙海盜船來作自己的幫手。

此時站在甲板上的帝國海軍第一艦隊提督托馬斯望著眼前這支東拼西湊而成的龐大的末羅汗、暹羅聯合艦隊,臉上的表情顯得異常的鎮定而又從容。卻聽了望臺上發送旗語的信號兵大聲報告道:“提督,對方剛纔發來訊號,詢問我們爲何要無故封鎖湄公河口。”

“就告訴他們,咱們看今天天氣不錯出來遛遛。”操著一口熟練漢語的托馬斯一邊肆意的大笑著,一邊衝著瞭望臺大聲嚷嚷道。

“是,提督。”雖然覺得這樣回答有些無賴,但信號兵還是如實地將提督的意思轉告給了對方。果然他纔剛打完旗語,對方便毫不客氣的回敬起來。於是,那信號兵又再次向托馬斯報告道:“提督,對方要求我們立即離開這片海域,否則將會向我們開炮。”

“開炮?那就讓他們儘管來吧。去告訴那幫雜碎,老子這就要進湄公河迎接咱們南下的人馬。”托馬斯收起了望遠鏡昂起頭道。

“可是提督,對方艦隊人數衆多。看樣子還有葡萄牙的戰船助戰。我們是否先退出河口再說啊。”一旁的副官見此情形擔憂地進言道。畢竟在河口這種狹窄的地形同數量數倍於己的艦隊對峙在理論上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然而面對副官的進言,托馬斯卻顯得頗不以爲然。末羅汗王朝的海軍雖然在香料羣島海域稱雄過。但那都是數十年前的事了,況且末羅汗艦隊的不少“大捷”均是與葡萄牙人和荷蘭人鼎立合作的結果。而如今的葡萄牙人與荷蘭人早已沒了當年囂張的氣焰。更不會愚蠢到會去同中華帝國的皇家海軍相抗衡。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從外表看來末羅汗的海軍仍舊是威武鮮亮的。不過在南洋海域遊歷多年的托馬斯心裡十分清楚在那鮮亮外表下究竟包裹著些怎樣的敗絮。因此他在河口外遊蕩多時,並不是畏懼於對方人多勢衆。而是在等待,等待一樣極其關鍵的因素降臨。

時間就在雙方互不相讓地僵持之中一分一秒地流逝了。不知不覺間寧靜的港灣裡颳起了一陣東南風。望著頭頂上漸漸鼓脹的風帆,托馬斯的嘴角掛起了一絲得意的微笑。他彷彿已經聽見了勝利女神從身後走來的腳步聲。同以前作海盜時一樣,每當這個時候托馬斯便會不自覺地摸出隨身攜帶的錫制酒壺。酒壺裡裝的是他家鄉美洲的特產朗姆酒。這是一種用甘蔗釀成的烈酒,是海上男兒們的最愛。烈酒的刺激與他心中的興奮能在瞬間混合出最無畏的勇氣。這一次的托馬斯也一樣,卻見此時他將一大杯蘭姆酒一飲而盡後,果斷的大聲命令道:“夥計們發財的機會來了!全軍滿舵前進!目標正前方!”

隨著托馬斯的一聲令下,藉著越刮越強勁的東南風,帝國艦隊就像是一支離弦的利箭一般直插湄公河口。原本以爲中國艦隊會放棄的聯合艦隊,眼見對方直衝自己二來,不知是直接迎戰好呢?還是退如河道的好。於是還未等中國人開火,末羅汗、暹羅聯合艦隊便先自亂了起陣腳。藉著聯合艦隊的這一混亂狀態,目標明確的帝國艦隊毅然一頭扎進了數倍於己的敵陣之中。

混戰中帝**的兩艘主力艦很快便找著了敵方旗艦那羅波帝只號。迎著那羅波帝只號的“亂炮”中帝**果斷地開炮齊射,並準確的擊毀了那羅波帝只號的主桅。當緬甸人亂成一鍋粥時,中軍水手也趁機登船了,先是一陣猛烈的齊射,再是血腥而又殘酷的肉搏戰。在經過了約莫一個時辰的“甲板戰”後那羅波帝只號終於力戰不支,宣佈投降。眼見情況不妙的數艘葡萄牙海盜船調頭就想開溜。勢力本就不濟的暹羅艦隊更是在那羅波帝只號投降的第一時刻選擇了逃逸。此時的緬甸人也好不到哪兒去,失去旗艦指揮的末羅汗戰艦在一片混亂不明就已的情況下,紛紛在船尾掛起了白旗宣佈投降。於是乎,剛纔還旨高氣昂地橫在帝國艦隊面前的聯合艦隊,剎那間便似散落在海域上的黃豆一般徹底崩潰了。

但是聯合艦隊的投降並沒有阻止帝國艦隊的進攻。相反他的懦弱舉動激起了托馬斯做海盜時的快感。這個海盜出身的提督很快就以海盜的方式爲這場戰鬥收拾了殘局。他不僅帶著帝國艦隊衝入了海港大肆劫掠。他甚至還命令手下迎著炮火駕著小艇衝進了暹羅的遽羅灣。不過由於時值冬季,湄公河的吃水過淺,帝國艦隊在封鎖河口後便再沒有逆流北上了。因爲托馬斯知道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該陸軍上臺表演了。

【……第十一節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 文字更新最快……】@!!

()

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32節 朝鮮使節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1節 風口浪尖(一)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1節 支援第21節 山海關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34節 戰敗者第23節 鄭家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17節 國會(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四十一節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43節 長路漫漫第327節 下決心施瑯意決戰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0節 湯若望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24節 登基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1節 殿前論戰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三十八節第23節 君與臣(上)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11節 驚變(二)第6節 盛宴(一)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21節 山海關第十二節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34節 戰敗者第22節 雙頭鷹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4節 風口浪尖(四)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4節 狗熊?英雄?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37節 揚帆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7節 茶與茶杯第38節 兩京風雲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四十五節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4節 密使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十九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
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39節 金融革命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32節 朝鮮使節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1節 風口浪尖(一)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21節 支援第21節 山海關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34節 戰敗者第23節 鄭家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17節 國會(一)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四十一節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43節 長路漫漫第327節 下決心施瑯意決戰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20節 湯若望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24節 登基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1節 殿前論戰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74節 臨大敵朝鮮忙黨爭 中華軍月夜登仁川第三十八節第23節 君與臣(上)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217節 納新術中西學互補 科學院女皇解衆疑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11節 驚變(二)第6節 盛宴(一)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21節 山海關第十二節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34節 戰敗者第22節 雙頭鷹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4節 風口浪尖(四)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4節 狗熊?英雄?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第367節 印加獨立震驚歐洲 面見西王法相獻計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37節 揚帆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7節 茶與茶杯第38節 兩京風雲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四十五節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34節 密使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十九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独山县| 吴旗县| 吴忠市| 黄骅市| 文安县| 寿阳县| 门源| 镇雄县| 美姑县| 桐乡市| 滦平县| 宜兰县| 锦屏县| 翁牛特旗| 襄垣县| 志丹县| 舒城县| 施秉县| 桐城市| 罗山县| 中西区| 长沙县| 安西县| 磐石市| 灵川县| 馆陶县| 崇明县| 西华县| 沂南县| 礼泉县| 长沙县| 平阳县| 长沙市| 北川| 措美县| 清流县| 靖江市| 梁山县| 淮北市| 平乡县|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