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

當龔紫軒醉心於晚間華麗的舞會時,此刻站在威尼斯大議事會廳的楊紹清等人卻深深的被眼前萬人慶賀的場面所震撼了。當初威尼斯總督邀請楊紹清等人留下觀摩選舉時,衆人還只是抱著看西洋鏡的心情冷眼旁觀。但威尼斯人奇特而又複雜的選舉方式很快就吸引住了這些東方人的目光。

雖說僅以貴族階層來看威尼斯也算是一個直選國家。可其比起後世的民主直選來,威尼斯人的直選程序卻有著天壤之別。依照威尼斯共和國的傳統,大議事會選舉總督或官員,必須經過數道投票和抽籤過程,幾乎每一輪的選舉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結果。如此繁複的選舉過程光是聽起來就讓外來人覺得頭大。楊紹清等人起先甚至都懷疑,威尼斯人的大選最後是否能完成。可事實卻證明,使團成員的顧慮完全是不必要的。威尼斯人最終不但選出了政府部門內數百個席位。整個威尼斯城也沒有出現衆人先前現象中的那些混亂狀況。

事實上,威尼斯共和國曆來就是歐洲大選秩序最好的國家。這裡即沒有佛羅倫薩、熱那亞那般殘酷的貴族派系爭鬥。也不象荷蘭市鎮選舉那般“充滿銅臭”、“烏煙瘴氣”。更不似英國那樣擁有國王、護國公之類的**者左右議會。威尼斯的整個大選過程非但公開透明,而且井然有序。這在歐洲其他國家簡直是難以想象的。無怪乎,16、17世紀的共和主義者都會稱讚威尼斯是歐洲共和國的榜樣。但也有一些非主流的學者對所謂的威尼斯神話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威尼斯的選舉太過於有序了,有序得簡直不象是一場自由民主的選舉。因此不少人更是指責威尼斯的民主政治,不過是披了民主的外衣的寡頭政治而已。

但不管歐洲主流和非主流的學者如何評價威尼斯共和國的選舉。此次威尼斯大選對於楊紹清等人來說擁有著非凡的意義。第一次親身體驗歐洲民主普選的中國使節,想當然的就將威尼斯大選當作了歐洲普選的範例。而威尼斯那種近似於柏拉圖《理想國》似的大選過程更是給中國使節們留下了比較良好的印象。

然而,無論威尼斯的大選如何有秩序、如何公開、如何順應民意。對於中國的士大夫來說這種公選朝廷命官的做法,畢竟是同天朝禮儀有著天差地別的。可以理解,卻絕難接受。至於,威尼斯人那引以爲傲的選舉流程,在中國使節們的眼中更是漏洞百出。此刻就算望著底下市民歡呼雀躍的模樣,顧炎武皺著眉頭,不置可否嘟囔道:“看來威尼斯大議事會這次任命的官員還真是衆望所歸啊。可有道是英雄莫問出處,既然國家選官員是爲求人才。又怎能侷限於貴族豪門呢?”

“就是啊,依老夫看來,還是咱們天朝的科考制度最爲合理。誰是賢者,誰是能者一考便知。”身爲使團書記官的吳鍾巒自豪的說道。

“噢,這我也知道!你們中國人是通過考試選取官員的。這種制度確實比起歐洲世襲公職的制度要合理得多。”聽中國人提起可科舉,一旁的博雷利教授也跟著點頭誇讚道。但他繼而又轉口說道:“不過,世襲權也是抵禦國家至高無上權力的一道屏障,唯才主義容易引起官僚主義。”

若說世襲權可以抵禦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力,衆人還能勉強同意。畢竟中國的皇帝之所以會用“開科取士”來取代“世襲公職”,本就是爲了削弱貴族諸侯的實力,以便將天下大權收歸皇帝一人之手。但博雷利教授竟然說“唯才主義容易引起官僚主義”。言下之意就是說眼前這種鬧哄哄的選拔方式,比天朝的“開科取士”合理!這可是踩了在場所有中國使節們的尾巴。就連武官出身的鄭森臉上也露出了不悅之色。而吳鍾巒更是不屑的冷哼道:“世襲?這等腐朽的制度早就被天朝給廢除了。我天朝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開始嘗試察舉制,後來又發展出了現在的科舉制。官員的選拔關乎民生社稷,當然得考究其德才,怎能以血統爲標準呢?”

吳鍾巒這話一出口,立即就博得了周圍其他同僚的附和。歷來爲國家選拔賢能人士在中國都是頭等的大事。無論是“察舉”也好,“科舉”也罷,王朝的統治者都會鄭重對待此事。特別是科舉制度讓中國的平民也有機會一朝躍龍門。而使團中的不少成員正是通過科舉選拔而出的平民。如果他們出生在威尼斯的話,相信以其平民的身份這輩子也不可能有機會作官。一想到這些,使節們先前對威尼斯大選的良好印象頓時就少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略帶輕蔑的優越感。

面對中國使節冠冕堂皇的言論,博雷利教授卻顯得並不以爲意。卻見他一針見血的點名道:“廢除官職世襲?你們的皇帝不就是世襲的嗎。”

“官吏是官吏,皇帝是皇帝,怎能相提並論。”吳鍾巒下巴一揚,駁斥道。

“君主同官吏一樣都是權利的保管者。只不過君主掌管的權利更高罷了。人民只有通過選舉才能,肯定那個權利保管者是否符合他們的條件。所以威尼斯總督的不但是選舉出來的,而且權力甚微。可以說威尼斯共和國纔是真正的民主制國家。”眼見大多數中國人對自己的話語都表現出了輕視的表情。博雷利教授當下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卻見他神色凜然的補充了一句道:“各位先生都來自於君主制國家,想必對民主選舉活動認識還是膚淺了一些。”

“博雷利教授,此話怎講。我天朝也不是沒有議會,也不是沒開過大選。雖說我朝的議會無權選舉朝廷命官,但至少我朝議會的議員來自民間各地,不問出處。若說由民做主,我朝的議會還更名副其實些呢。”吳鍾巒不服氣的說道。天朝的官員怎麼會膚淺。這世界上有什麼是他們這些天朝命官不知道的。這個紅夷敢小窺他們,真是不可饒恕。

“先生,在君主制政府下,無論投票選舉還是抽籤選舉都沒有任何位置。因爲君主自己就是統治者和唯一的官員,選擇他的隨從是其獨有的特權。在君主監控狀態下的議會有什麼民主可言。貴國的議會在貴國是根本不可能擁有大議事會在威尼斯的地位。”博雷利教授氣惱的說道。他發現同這幾個留山羊鬍子的傢伙確實沒什麼好說的。他們一方面對民主制度極度無知,一方面卻又喜歡自以爲是。

正當博雷利教授想要拂袖而去之時,一旁的顧炎武卻突然點頭附和道:“恩,博雷利教授所言甚是。威尼斯的大議事會確實比我朝的國會完善。”

“顧大人你這算是什麼話?”吳鍾巒驚愕的問道。他搞不明白這個顧寧人怎麼胳膊軸往外轉了。

“吳大人,在下只是就事論事罷了。威尼斯官職世襲固然荒謬。但不可否認,這裡的大議事會確實公證。諸位,不少都見過過國內議員的選舉。兩者對照下來,何人公證嚴明,何人烏煙瘴氣。不用在下點明各位心裡都清楚。”顧炎武這次說的是中文。不僅讓在場的衆人語塞,就連隨同的翻譯官都保持了緘默。

確實在場使節中有不少人也曾像顧炎武一樣參加過地方議會和國會。而在將威尼斯的大選同中國地方議會選舉相比較之後,衆人其實都感到了自慚形穢。特別是顧炎武,早在國內時他便對地方議會中財閥把權的情況厭惡不已。他倒並不是反對朝廷設立議會。相反,他一直認爲議會的建立對國家社稷來說是件好事。但他絕對反對讓販夫商賈也加入議會。因爲議會在他心目中是有識之士清議朝政的地方。議員需要擁有君子一般高尚的品行。而不是讓那些個惟利是圖的小人玷污清議。可中華帝國的議會制度恰恰起源於商業協會,如此一來讓商賈加入議會在中國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這一點一直讓以清流自居的他耿耿於懷。此外,出於對弘武女皇本人的偏見,他更是認爲中華朝的議會正在日漸墮落。

直到親身經歷了威尼斯大選後,顧炎武才發現這纔是自己一直在追尋的議會。在威尼斯就算那些商賈就算擁有再多的錢財和權勢,都沒有資格參加議會。光是這一條設定就已經說到了他的心坎裡。至於由德高望重者組成的元老院和由貴族紳士組成的大議事會,更是同他心目中的“完美議會”不謀而合。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就是威尼斯大議事會成員以及官員都僅限於貴族豪門。可這一點並不影響顧炎武對大議事會的評價。至少威尼斯的貴族人口衆多,又多是才俊之輩。在他眼中完全可以同國內的士人階層劃等號。顧炎武不禁開始想象,如果中原也能有這麼一個完全由士子組成的大議事會,那離聖人筆下的三代世界也就不遠了。

顧炎武如此坦白的說辭,在衆人耳中無疑就是大逆不道的表白。若是在本土話,早就有人呵斥他了。但眼前是在國外,又有衆多紅夷在場。可不能爲一時之氣,影響天朝的威儀。於是,吳鍾巒等人當即就把臉冷了下來,不再理會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

眼見現場氣氛就此尷尬了下來。身爲“影子主使”的楊紹清不禁在心中苦笑了一下。這樣情形在使團中已經不止一次出現過了。顧炎武的經歷讓他對孫露有著異乎尋常的厭惡敢。或許是他在厭惡弘武女皇的同時,連帶著其他皇帝也一併厭惡了。顧炎武對歐洲的共和制度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這麼“胳膊軸往外拐。”對此,楊紹清倒並不感冒。他不像其他使團成員那般反感民選總督。孫露對後世的描述,讓他比其他人更有耐心去觀察這看似與天朝體系截然不同的制度。於是,他便打圓場似的,好奇問道:“聽說威尼斯選舉總督的步驟比現在還要複雜是嗎?”

“不錯。首先要在議事會中通過抽籤產生30個人,再在此30個人內抽籤淘汰爲9人,由這9人來選舉40。再用抽籤的方式淘汰爲12人,這12人又選舉出25人,以此類推直到最後的選舉人選擇41個提名者,這些提名者再把他們的選擇提交給大議事會,由此產生總督候選人。”博雷利教授眼見楊紹清對大選依舊興趣濃厚,便不厭其煩的解釋道。

可在一旁的中國使節聽來,卻覺得博雷利簡直連舌頭都快繞起來了。就連一直對威尼斯選舉制度讚不絕口的顧炎武,此刻也不由皺起了眉頭問道:“這麼複雜!又是投票,又是抽籤的,搞了那麼大個圈子,先前那些代表投的票不都白投了嘛。”

“當然要複雜才行。威尼斯人設計這個程序就是爲了防止總督選舉作弊用的。”博雷利教授得意的說道。

“可就算是想要防止舞弊,也不必用抓鬮這樣的方法啊。用抓鬮來選舉總督,這未免也太兒戲了一些吧。”顧炎武連連搖頭道。

“顧先生,在真正的民主制中,公職不僅不是什麼有利可圖的事,它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沒有人能理所當然地將它強加給此一人而放過彼一人。只有法律才能把公職強加給某一個抽籤選出的個人,在這種情形下,人人都面對平等的條件,選舉不依賴任何人的意志,法律也就沒有被賦予特殊的應用而破壞其普遍性。”博雷利教授臉色一正道。

公職不僅不是什麼有利可圖的事,反而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博雷利教授的一席話語讓在場的吳鍾巒等中國使節啞然失笑了起來。中國的士人向來認爲做官乃是讀書人最高的追求。古話說得好,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其實這句話的潛臺詞應該是,萬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眼前這個紅夷竟然說出如此這般沒常識的話,也難怪他們會用抓鬮的方式來選自己的皇帝和朝廷命官了。果然,蠻夷就是蠻夷,怎比得上咱們天朝講究禮制。

可楊紹清和顧炎武卻不約而同地低下了頭沉思起來。博雷利教授的話猶如鼓槌一般敲動了兩人的心頭。卻聽顧炎武激動的附和道:“是啊!公職本就該是一種負擔!一種爲民著想,爲社稷嘔心瀝血的負擔!”

【……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 駁衆人教授論公職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0節 《乙酉憲誥》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1節 禪智寺第8節 稅制第46節 忠烈廟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瑯縱英艦第24節 君與臣(下)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28節 天下之法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6節 五月內閣第32節 忙碌的四月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7節 山西烽火(三)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3節 鄭家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二十二節第7章 投命狀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5節 溼牛皮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4節 密使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1節 山海關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46節 忠烈廟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33節 民惟邦本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35節 受禪大典楔子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6節 義塾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2節 北方使者第二十節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十六節第1節 姻親之盟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6節 義塾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13節 巾幗英雄第三十二節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28節 返航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18節 再戰松山(中)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二十八節第30節 歐洲之行206 大隅海施瑯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15節 本相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
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0節 《乙酉憲誥》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1節 禪智寺第8節 稅制第46節 忠烈廟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瑯縱英艦第24節 君與臣(下)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28節 天下之法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6節 五月內閣第32節 忙碌的四月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27節 山西烽火(三)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3節 鄭家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二十二節第7章 投命狀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5節 溼牛皮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第34節 密使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1節 山海關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46節 忠烈廟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33節 民惟邦本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35節 受禪大典楔子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6節 義塾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2節 北方使者第二十節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十六節第1節 姻親之盟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第250節 詮憲政子壯引黃老 結本土新學終脫胎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4節 橘子與枳子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6節 義塾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13節 巾幗英雄第三十二節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28節 返航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第18節 再戰松山(中)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二十八節第30節 歐洲之行206 大隅海施瑯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15節 本相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前郭尔| 溧水县| 松阳县| 横山县| 德江县| 卢龙县| 凤阳县| 定边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富源县| 永丰县| 名山县| 涿鹿县| 望奎县| 清流县| 日土县| 滦南县| 卓尼县| 东乡族自治县| 新乡市| 鲁山县| 德兴市| 板桥市| 凉城县| 泽普县| 枣阳市| 乌拉特中旗| 武定县| 如皋市| 贡嘎县| 龙江县| 武汉市| 宁明县| 固镇县| 资阳市| 禹州市| 腾冲县| 乌兰浩特市| 和静县| 太仆寺旗|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