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

弘武十年農曆九月初十,華幕聯軍於高鬆全殲毛利綱廣所率的倒幕軍關西部。此戰聯軍方面死傷5654人。倒幕軍方戰死二萬七千餘人,其中包括毛利綱廣在內的五千名貴族武士。另有將近三萬人馬被俘。僅有少數非毛利部的殘兵在戰後逃離戰場。在高鬆取得完勝的聯軍之後又連下福山諸城。並於十日後順利攻克毛利藩的都城廣島。包括毛利綱廣之子吉就、吉廣在內的毛利一族被酒井宗勝屠殺滯盡。之後幕府又藉此機會在當年關原之戰打下的基礎上將關西地區各大名下屬的領地一併沒收,徹底完成了德川幕府對關西地區的集權控制。

與此同時在高鬆之戰中遭受滅頂之災的倒幕軍也已無法在本州島繼續堅持下去。面對如此危難,倒幕軍團另一核心人物島津果斷地下令倒幕軍全體放棄本州島退守九州。妄圖利用秦津島在地理上的優勢附隅頑抗。面隊倒幕派的這一計劃,德川幕府自然是寄希望於中華艦隊去截這批殘兵敗將逃往秦津島與薩摩部會師。然而中華海軍卻以天氣不利爲藉口拒絕了幕府的這一請求。於是在弘武十年農曆十月初七,大約有五千名本州島上的倒幕武士從下關渡海退往秦津島。而幕府方面雖也出動了十來艘戰艦想要對其阻擊。怎奈幕府軍在海上同樣不是倒幕派的對手。在付出五艘戰艦的代價後,幕府軍也只得無奈地看著“叛匪”大搖大擺地揚長而去。

當北方的徵倭之戰暫且告一斷落之時,中華朝的帝都南京卻正在上演一場激烈無比的論戰。正如王夫之先前預計的那樣,顧炎武最終還是將汾水銀行的事通過報紙公諸於衆了。由於時值天下士子與各路議員齊聚京師之際,顧炎武的文章一經刊載,就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各黨派之間自然也少不了一番口諸筆伐。不過對於已經經歷過四屆國會的京師百姓來說,士大夫們之間的這種互相摸黑早就不是什麼新奇趣文了。相比這種技術含量較高的論戰,普通百姓對於那些有關議員老爺、官老爺私生活的花邊新聞更感興趣些。

而市面上百姓雖對商業協會與黨派之間的密切聯繫早有詬病。可在實際中不少人都未將汾水銀行的事當作一樁醜聞來看。甚至作爲的事件關鍵人物之一的汾水銀行,還爲此在歲末門庭若市地狠狠火了一把。須知中國曆來就是一個人情大於法理的國度。如果辦一件事有人脈途徑與司法途徑兩種選擇。那十個中國人裡有九個會選擇走人脈,即“走後門”。在如此的社會氛圍下,汾水銀行在老百姓的眼裡固然有官商勾結的嫌疑,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也表示了這家銀行有強硬的後臺且實力強勁。將錢投入這樣一家同軍方、香江商業協會、晉陝商業協會有密切關係的銀行,當然要比存在那些沒有多大後臺的私人銀行來得穩妥。也就無怪乎西北的不少百姓會爭先恐後將錢存往汾水銀行了。事實上,縱觀中華帝國經濟的發展,每一個大型商業協會都不同程度地與黨派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汾水銀行作爲晉商集團的一個代表當然也要遵循這樣的遊戲規則。

卻說汾水銀行在與軍方簽署了一份有關投資倭國的五年合作計劃後,便趁勝追擊地於當年十月在留都燕京又開了一家分號。由於有與軍方合作的事在前,因此汾水銀行一經進入燕京就轟動了整個遼薊商界。身兼行長之職的喬承雨更是特地從山西趕赴燕京主持開業儀式,並趁著新號開業之際向燕京的名流士紳廣發請貼大設流水宴。然而出乎喬承雨意料的是,原定八百桌的宴席到場的賓客僅有四分之三而已。另有四分之一的賓客均以各種理由婉言謝絕了汾水銀行的邀請。在這四分之一的賓客中,絕大多數都是燕京等地的高官,還有一部分則是一些頗具盛名的議員。可以說巴結這些人才是喬承雨這次設宴的真正目的。

雖然整場宴席依舊是熱鬧非凡,但該來的正主都沒來,喬承雨在笑臉迎客之餘心裡也忍不住直犯嘀咕。於是酒過三旬之後眼見喬承雨笑容有些勉強的馮貴,不禁微微一笑向他的這位小老弟詢問道:“怎麼喬老弟看上去臉色不佳嘛?”

“可能是這兩天沒休息好吧。”喬承雨敷衍了一句後,又舉起酒杯向對方敬道:“馮行長,來小弟再敬你一杯。”

“好了,喬老弟你今天也喝了不少了。”馮貴說著用手中的扇子往喬承雨手中的酒杯一扣道:“再喝可就沒法談事了。”

“咳,今天是本號大喜的日子。有什麼事還是以後再談吧。”喬承雨一擺手賭氣的說道。

眼見喬承雨如此反應,馮貴不由更加確定了自己先前的判斷。於是他當即把手中紫竹摺扇一展,悠然地向喬承雨說道:“話雖如此。不過看今天的架勢,好象有不少賓客沒有到場爲喬老弟你捧場嘛。”

“這…可能是他們比較忙吧。”喬承雨略顯尷尬的說道。

“是啊,燕京府尹羅同天、大沽口海關司長白弘毅、保定府的張大倌人、草堂書院的傅居士…果然各個都不是泛泛之輩啊。”馮貴略帶嘲諷的說道。

給馮貴這麼一提醒,喬承雨立刻就意識到了是什麼。卻見他趕緊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向馮貴恭敬地做了個揖道:“還請馮行長不吝賜教爲晚輩指點一二。”

“誒咦,喬老弟你這是幹什麼。老弟你初來乍到,不瞭解有些規矩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這兒是燕京,是堂堂中華朝的留都。大設流水宴,免費吃喝,附贈禮品之類的手段用在鄉野村鎮還湊合。但把那套搬到燕京來可就行不通了。”馮貴搖著紙扇悠然地說道。他這話一經出口立即就得到了包廂內其他賓客的一致附和。這些人都是渤海地區數一數二是大商賈,與香江商業協會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高層的潛規則他們比誰都清楚。眼見喬承雨看上去還有些迷惑,馮貴又進一步指點道:“所以喬老弟啊,你也別怪那些大人、議員不給你面子。須知依照朝廷的律法,朝廷命官不得接受私人或商團價值十塊銀圓以上的筵席邀請。你瞧瞧你這頓飯價值多少。雖然朝廷並沒有對國會議員也下相應的規定。但這些議員老爺們均非泛泛之輩,怎麼會爲你一頓飯而影響他們的清譽。”

“可是,晚輩只是想與這些大人交個朋友。並沒有什麼非分之想啊。”喬承雨頗感委屈的說道。

“喬老弟啊,你沒這個意思不代表別人就不會往那個方向想啊。”馮貴撫摩著鬍鬚笑道。

“那晚輩現在該怎麼做呢?”意識到自己犯了忌諱的喬承雨趕緊追問道。

“喬老弟你先別急。做什麼事都是得有第一次的。”馮貴說著便從寬大的袖子裡拿出了一封紅色的信封交給喬承雨道:“現在從南到北都興這個。”

喬承雨趕忙從馮貴手中接過了那個信封。打開一看卻只是一張請柬而已。於是他當即狐疑著向馮貴詢問道:“馮行長,這是?”

“請柬啊。這上面不是寫得挺清楚嗎。十月十五燕京清風觀辦道場爲民解厄。誠請各屆善男信女到場廣施善緣。屆時周圍鄉里還會搭臺演戲。你瞧這請的可都是燕京的名角啊。”馮貴指著請柬上所書的內容示意喬承雨繼續往下看到。

喬承雨當然知道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爲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爲“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爲人解厄。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但喬承雨不明白道觀做當場與前面的話題有什麼關係。若說向道觀捐錢的話,知會一聲就行了。何以用得著馮貴如此鄭重其事把這帖子親手交到自己手上?

想到這裡喬承雨不由依照著馮貴暗示把請柬又翻了一頁。這一翻可讓喬承雨大吃了一驚,卻見密密麻麻地寫了一大通。赫然就是一份捐款條件。只見上頭如此規定道:凡捐款二萬以上者,奉爲上賓,能與府尹等官僚及國會議員同桌共進晚餐;出資一萬以上者,奉爲貴客,能同與省議員同席進餐,捐贈一萬以下五千以上者,視爲善人,除能參加此次道場外,還能得清風觀給予的“道經”與金蓮花用以消災解厄。

見此菜單,饒是再愚鈍的人此刻也該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卻聽喬承雨當即便向馮貴進一步求證道:“馮行長,到時候燕京府的列位大人都會參加嗎?”

“何止是燕京府的大人啊。到時候河北、山東、遼薊、乃至黑龍江以及你們山西的官員也會到場。”在場的一個商賈跟著插口道。

一聽有那麼多有頭有臉的人物參加,喬承雨頓時覺得這次的道場充滿了誘惑。須知而今的財閥、地主已不大會親自參加議會的選舉。就算是當選了議員也大多隻是掛個名而已。因爲擔任議員特別是地方議會的議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有時還會被捲入無益的政治紛爭之中。這對於以營利爲目的的財閥與地主們來說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因此自上一屆國會起便不少財閥開始轉向資助當地的一些文士士大夫去競選議員。由此也使得中華朝的政治資助活動越發的蓬勃起來。

可一想到馮貴先前的話,喬承雨又不禁有些遲疑道:“不過馮行長您剛纔不是說朝廷不允許朝廷命官接受私人或商團價值十塊銀圓以上的筵席邀請嗎?這麼做是否會有不妥啊?”

聽喬承雨這麼一問,在場的商賈們不禁鬨堂大笑起來。而馮貴則將紙扇一合不以爲意地說道:“喬老弟你不必擔心。朝廷律法對私人、商團宴請朝廷命官做了嚴格的規定。卻沒有說政黨不得邀請私人或商團參加政黨舉辦的公益活動啊。同樣也沒有法律限制朝廷命官參加公益活動。現在是喬老弟你受人邀請,而非你邀請別人啊。”

給馮貴這麼一說喬承雨總算是放下了心來。事實上,他這些年在做生意的過程中也早已耳聞京師、燕京、廣州等大城市十分流行辦各種道場、善演、比賽之類的公益活動。各地的財閥、地主只要一聽說有這樣的活動每每都會爭先恐後的捐款參加。喬承雨雖在太原府參加過幾場小規模的活動,卻一直無緣參加像清風道場這樣重要而又盛大的活動。此刻經馮貴這麼一點撥喬承雨這才明白原來這裡頭竟是如此別有洞天。卻聽他跟著好奇地問道:“那想必在場的諸位掌櫃也是受到了這帖子了啊?”

“喬老弟,不瞞你說。此刻在你身邊坐著的不是上賓就是貴客。大傢伙也希望喬老弟你也能早日與我們同席而坐。要知道這樣的聚會是隻有接到請柬的人才能參加的。如果沒有請柬,就算你捐再多的錢,也不能入席。”馮貴突然將臉色一正道。雖然這些活動並不觸犯法律,但無論是復興黨還是東林黨在舉行類似的活動時總是顯得十分小心。一般來說參加地方議會與國會選舉者的資金來自於四個方面,即候選人本人及其家族的財產;私人捐款;財團資助;本黨補貼。由於議員的選舉及當選後的活動都需要大筆金錢做後盾。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私人與財團的捐款纔是黨派資金的主要來源。至於那些向政黨提供資助的人或團體,則在私下裡被暗稱爲“香客”。對於“香客”的選擇每一個政黨都十分謹慎,事先都要經過嚴格的調查。以求盡力將風險降到最小。

在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爲了被選中的“香客”後,喬承雨立刻就將請柬鄭重地塞進懷裡道:“馮行長你放心,到時候晚輩一定準時赴會。”

有了喬承雨的這番保證,馮貴不禁眉開眼笑著打趣道:“下元節,天界有水官下降凡間爲人解除災難;人間則有咱們這些選民會見議員向其反映問題。此正恰爲天人合一也。”

【……225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 文字更新最快……】@!!

()

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三十三節第26節 東林鉅子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0節 寧古塔將軍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6節 楊家大少爺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一節第35節 決戰牧野(一)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35節 受禪大典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十六節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1節 范文程第10節 遼東戰報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六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三十八節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33節 求援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46節 結束與開始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7章 投命狀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3節 民惟邦本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5節 孟津渡口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34節 密使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9節 蘇州織工第19節 國會(三)第9節 盛京之戰(三)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23節 君與臣(上)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二十二節第17節 國會(一)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二十六節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37節 揚帆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7節 盛京之戰(一)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8節 再戰松山(中)
148 匯城頭雙雄論戰術伊犁城俄使誇海口第三十三節第26節 東林鉅子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0節 寧古塔將軍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6節 楊家大少爺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一節第35節 決戰牧野(一)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41節 桑稻之爭(一)第35節 受禪大典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十六節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1節 范文程第10節 遼東戰報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六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三十八節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33節 求援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46節 結束與開始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7章 投命狀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第33節 民惟邦本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5節 孟津渡口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34節 密使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第9節 蘇州織工第19節 國會(三)第9節 盛京之戰(三)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23節 君與臣(上)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二十二節第17節 國會(一)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第二十六節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60節 借修法儒道首爭鋒 關國事皇子收報紙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98 聘講師夫之訪老友收行裝炎武回故里第37節 揚帆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7節 盛京之戰(一)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8節 再戰松山(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兴宁市| 车致| 沽源县| 东海县| 米泉市| 靖州| 松桃| 曲麻莱县| 时尚| 获嘉县| 江源县| 雷山县| 玛多县| 乐平市| 石棉县| 崇阳县| 读书| 友谊县| 东丽区| 宜州市| 正蓝旗| 清丰县| 北碚区| 镇宁| 马关县| 壤塘县| 余干县| 邵东县| 安平县| 清流县| 克什克腾旗| 邵武市| 萨迦县| 镶黄旗| 达州市| 上高县| 乐东| 弥勒县| 衡阳市|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