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

當孫露等人離開夫子廟前往錢府之時,除了城中少數幾個角落裡還番著滾滾的青煙,整個京城已經基本趨於平靜了。空蕩蕩的街道上,除了荷槍實彈的士兵外,便再也看不到其他活物。兩旁的門窗樓閣幾乎通通緊閉著。讓人一路走來彷彿置身於死城之中一般。見此情景孫露等人也不由一陣森然。這難道就是自己離開時的帝都南京嗎?才過了幾個月的時間竟變得如此蕭條。讓人不禁感嘆一個城市的盛衰往往都是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聯繫的。

人而正當孫露在心中爲南京城暗自嘆息之時,卻聽一旁的楊魁恭敬的稟告道:“啓稟首相大人,我們到錢府了。”

“噢,這裡就是錢府啊。”孫露下意識地擡頭打量了一番四周。雖然她與錢謙益同朝爲官多年,但諷刺的是她卻從來沒到過錢的府上。從四周寂靜的環境來看,這位東林黨魁顯然是一個想“大隱於市”的人。可惜他的心卻並不想就此隱居。卻像是眼前裡三層外三層的士兵那般充滿著咄咄逼人的殺機。說實話,此刻的孫露真的有一股想要同錢謙益好好談談的衝動。她十分好奇究竟是什麼力量或是理由讓向來老奸巨猾的錢尚書會作出如此愚蠢的選擇。

“屬下等,恭迎首相大人。”眼見孫露到來,早在錢府搜查多時的範例與姚金等人趕忙出門恭敬的敬禮迎接道。

“諸位辛苦了。”孫露簡略的回了軍禮,又開口向姚金囑咐道:“姚師長,這皇城乃是帝國的心臟。我等將士進駐皇城後切不可毀壞這裡的一草一木啊。”

“是,首相大人。屬下已下令各部謹守各自崗位不得擅自枉動。”姚金乾脆的迴應道。一想到孫露不久之後就將成爲這皇城的主人,姚金自然是對皇宮保護有加了。

“恩,這就好。”孫露滿意的點了點頭,繼而又關切的詢問道:“那被扣押在皇城中的藩王們現在怎樣了?”

“回首相大人,諸位王爺們已經遇害了。”一旁的範例一臉從容的拱手道。而對於他回服,周圍的衆臣也顯得異常的冷靜。惟有史可法微微變了臉色,忍不住向姚金證實道:“什麼!怎麼會這樣!姚將軍,這是真的嗎?”

“對不起,史大人,我等來晚了一步,請節哀吧。”姚金婉轉的點頭道。

“啊!”深受打擊的史可法一時間竟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此刻的他只覺得天旋地轉,幾欲暈厥。而一旁孫露的臉色也變得陰晴不定起來。

眼見首相面色不佳,姚金與範例不禁慾言又止地互望了一下。在猶豫了半晌後,還是由姚金鼓起勇氣向孫露報告了另一件更令她震驚的消息。卻見他擡頭向孫露沉聲報告道:“稟告首相大人,錢謙益在家中投塘自盡了。”

“什麼!投塘自盡?什麼時候的事?”孫露的黛眉不禁微微的扭在了一起,口吻之中更是帶上了幾分驚訝、幾分懷疑、幾分質問。

“回首相大人,據錢服家中小廝所言,應該是昨晚亥時。估計是害怕我軍破城後,向其問罪。故而他纔會急著自行了斷的。”範例一個抱拳緊跟著回道。

“哦?投水?我可聽說錢大人向來就怕水。這消息還真是令人驚訝啊。”孫露狐疑的問道。

“是的,夫家確實怕水。”一個嬌豔而又沉穩的聲音用一種嘲弄的語調回答了孫露的提問。

那聲音讓孫露不禁擡起了頭,卻見她的對面正亭亭玉立地站著一個一身鎬素的貴婦人。還未等她發話,那貴婦便恭敬地向她道了個萬福道:“賤妾柳如是,見過首相大人。”

“你就是柳如是?”孫露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道。雖說她之前並沒有與柳如是有過直接接觸。但身爲錢謙益小妾的柳如是卻是許多官員非正式聚會上的常客。因此孫露曾多次在遠處望見過她。可在她的影像當中柳如是一直都是一席紅裝出場,性感卻不妖豔,足顯女人的成熟魅力。而眼前的柳如是不僅披麻帶孝,就連她那頭引以爲傲的長髮都只簡單的挽了個髮髻。未施粉黛的臉頰上,歲月的小細文已然爬上了她的眼角和嘴角。

但這顯然不會影響到柳如是的魅力。因爲她的舉手投足本就是一副令人心醉的畫面。卻見她微微欠身回答道:“是,賤妾就是錢謙益的小妾柳如是。”

孫露掃視了一下四周發現披麻帶孝的只有柳如是一人,不由納悶的問道:“嗯,錢夫人,那錢家的其他人呢?他的兒子,他的女兒,他的兄弟呢?”

“他們現在都躲在祠堂不敢出來。怕您降罪,株連他們。”柳如是如實的回答。

“那夫人你呢?難道你就不怕本相治你的罪?”孫露正色著問道。

“咳,賤妾生來命苦。早年不幸身陷青樓,後來好不容易脫離樂籍,嫁與江左名士錢謙益爲妾。卻不想這安穩日子還沒過幾年,就突逢如此大難。既然命該如此,賤妾也只有坦然以對了。”黛眉微皺的柳如是細聲細語的嘆息道。她那我見猶憐的模樣,直看得周圍的男子眼發直。

可惜正對著柳如是的是同爲女子的孫露。毫無感覺的她跟著便追問道:“柳夫人,你剛纔說你丈夫怕水,那他爲何要投水呢?”

“回大人,那是因爲他更怕不得好死。”柳如是低著頭順從的回答道。

“哦,不得好死?是怕本相入城後治他的罪嗎?就算要自盡,也可以用別的方法呀。”孫露邊說,邊掃視了一下週圍的其他官員。

“回大人,男人心裡的鴻鵠之志賤妾一婦道人家又怎麼管得著呢。不過,所謂一日夫妻百日恩。我與錢謙益做了那麼多年夫妻,總該爲他做點兒事,讓他走得也安心吧。”柳如是說罷,便從自己的袖子中取出了一個匣子,獻上道:“大人,這是錢謙益死前前一天託付給賤妾的東西。他說當首相大人應該有許多問題想問他。可惜他已無緣再見第二天的日出。所以囑咐賤妾務必要親手將此物交到大人手上。”

聽柳如是這麼一說孫露身後的一干文武大臣臉上均多多少少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神色。而孫露本人則默不作聲的接過了匣子。這是一個僅巴掌寬一尺長的小匣子。匣子不但被鎖鎖住,還被人用蜂蠟封住了鎖孔,估計只有用火熔化掉鎖裡的蠟之後,才能用鑰匙將其開啓。從蠟的色澤和質地來看應該是被封了很長時間了。過了半晌之後,孫露才開口詢問道:“這裡頭裝的是什麼?是錢謙益的遺書嗎?”

“回大人,裡頭究竟裝了什麼,這賤妾並不知曉。因爲賤妾不想惹禍上身,所以不敢開啓匣子。但錢謙益說大人心中的疑問只要開了這匣子就都清楚了。”柳如是邊說著,邊大膽地用她那如水的眼眸掃視起了四周的男人來。而那些先前還旨高氣昂的羣臣,在她的目光下卻變得不自在起來。全然沒有了剛纔打量美女的心情。

此時的孫露其實也同她身後的大臣們一樣心中充滿著忐忑。剛纔還覺得分量頗輕的木匣子,給柳如是這麼一說之後,似乎突然就變得沉甸甸起來。這裡頭究竟裝的是什麼呢?是錢謙益的自白?還是帝黨的名單?亦或是隆武皇帝的詔書?當然更可能是自己這邊背叛者的名諱。前面三樣孫露都不擔心。可如果裡頭恰恰裝的就是第四樣東西呢?那自己又該如何。

想到這兒,孫露不由瞥了一眼身旁的羣臣。她忽然發現這一刻幾乎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有一種陰鬱的顏色。幾乎每一個人的眼睛都閃爍著焦慮與不安。她的耳邊彷彿響起了錢謙益猶如詛咒般的呢喃聲,一遍又一遍地對她說:“打開匣子。打開匣子。找出你身後站著的背叛者。”

一瞬間的衝動轉瞬即逝,孫露終究還是沒有打開匣子。卻見她掂量了一下木匣後,示意一旁的衛兵在錢府的大門口燃起了一堆篝火。然後,當著衆臣的面將木匣丟進了火堆。而周圍的羣臣見孫露如此處理,一個個臉上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他們看來首相大人的做法無疑是寬厚而又明智的。

而孫露本人亦放下了一個在心中高懸長久的包袱。勝敗既然已經分出,那此刻再去追究中間的過程已然沒有了任何意義。這麼做只會是徒曾她與衆臣間的隔閡罷了。孫露心裡很清楚,自己從某方面來說,勝得很險。如果不是之前隆武皇帝突然暴斃;如果不是芝蘭破壞了朱明皇室與縉紳之間的默契與平衡,勝負是不可能如此快就被分出的。無論怎樣,自己畢竟是一個沒有士族背景的女子。如果隆武皇帝不死,肯真心站在自己身後的人肯定沒有現在這麼多。但隆武帝終究是死了。那個芝蘭不但成了皇太后,還藉此機會開始插手政務。結果,皇帝與首相間的對峙,最終衍變成了兩個女主的選擇。顯然自己無論是在功績、實力、民心方面都佔盡優勢。而今的結局自然也就沒有了懸念。

“大人您可真乾脆。”

柳如是的一聲輕嘆,將孫露從無邊的思緒中拉回了現實。卻見她頷首笑道:“有時太有好奇心並不是一件好事。”

“大人英明。其實錢謙益在把匣子交給賤妾時,還曾囑咐賤妾,如果大人您將匣子燒了。那就請賤妾代他向大人您求情。請大人開恩,放過錢府一家老小。此事確與錢府上下並無瓜葛。”柳如是說罷便向孫露跪地叩首起來。

“柳夫人快起來。本相說過,本相不會行株連之舉。錢府中與此次事件無關之人都不會受到牽連。”孫露說著扶起了柳如是。

“可惜,人有旦夕禍福。今日不株連,難保他日不遭橫禍啊。”柳如是掃視了一下四周,高聲說道。

聽出其話外之音的孫露當下便爽朗的一笑道:“傳我的號令,日後不許以今日之事爲難錢大人的家眷。”

“賤妾代錢府上下謝首相厚恩。我等日後定當太平守法,覺不給有鬼之人已可趁之機。”柳如是深深地道了一個萬福道。

“嗯,本相亦不會放過有鬼之人!”孫露意味深長的接口道。衆人眼見孫露如此一說,自然也是跟著附和起來。

而此刻的柳如是更是露出了會心一笑。她之所以會冒風險來爲錢謙益帶著份遺書,正是爲向孫露乞到一張護身符。而今這麼多人都看見自己將那匣子交給了首相。誰要是想對她柳如是不利,那就是在承認自己同今日的匣子有關,同這次的政變有關。柳如是相信沒有一個人如此愚蠢讓大家再次陷入危險之中。大家沒危險那她柳如是自然也就安全了。於是她恭敬的朝孫露行禮貌道:“有大人的這句話,賤妾就放心了。”

“夫人日後有何打算?”孫露忍不住對眼前的女子產生了憐憫之情。如果可以的話,她十分願意爲柳如是提供幫助。

然而柳如是卻只淡淡的一笑道:“大人費心了。如是早已厭倦紅塵。還是青燈燭火來得清靜啊。”說罷便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了巷子的深處。

就在衆人目送柳如是遠去之時,從皇城方向上跑來了一隊人馬。卻見爲首的騎士手麻利的翻身下馬,衝到了孫露面前,上氣不接下氣著稟告道:“報告首相大人,剛纔皇宮傳來消息。妖后帶著皇上從宮內鳳鳴閣墜樓自盡了。”

此話一出,在場的衆人立刻就發出了一陣喧譁之聲。有的拍手稱快,有的興奮的高聲咒罵妖后,更有甚者還朝著皇宮方向吐起唾沫來。而作爲當事人的孫露卻並沒顯得有多高興,也每顯得有多吃驚。只見她微微皺了下眉頭責問道:“怎麼會這樣!蕭蔘謀長他是怎麼搞的!他現在人呢?”

“回大人,參謀長大人正在內宮處理善後事宜。”士兵緊低著頭回道。

“首相大人請息怒。蕭蔘謀長已經盡力了。妖后自知罪孽深重,故才畏罪自殺的。只可惜了出世纔不到一年的皇上啊。”沈猶龍踏步上前勸慰道。

沉默了半晌的孫露並沒有理會,只是轉身離開的此處令人壓抑的地方。當她轉身離開之時,恍惚間一陣早春的清風悠然地從她的臉龐滑過。空氣間已再無血腥的氣息,只有那絲絲的暖意帶來了春的氣息。孫露不禁伸出了手掌讓陣陣清風從指間流逝而過。似乎是想讓風帶走她指間的血腥氣。

【……第二十節 血腥的鬧劇(下)修改版 文字更新最快……】@!!

()

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4節 帝都風雲(四)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9節 朝貢第五節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16節 分歧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7章 投命狀第四十二節第14節 農村公社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327節 下決心施瑯意決戰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4節 密使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第一節第6節 五月內閣第46節 忠烈廟第二十九節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5節 風口浪尖(五)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10節 驚變(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6節 楊家大少爺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7節 路(二)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7節 風口浪尖(二)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三十七節第13節 血染東直門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4節 公試第十八節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33節 求援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10節 驚變(一)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43節 長路漫漫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節 魯冀防線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1節 染血的臺階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36節 密談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三十六節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8節 路(三)第20節 寧古塔將軍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
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4節 帝都風雲(四)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9節 朝貢第五節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117 議西局張尚書解惑窺商機王會長心動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16節 分歧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7章 投命狀第四十二節第14節 農村公社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327節 下決心施瑯意決戰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34節 密使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瑯存不滿第一節第6節 五月內閣第46節 忠烈廟第二十九節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5節 風口浪尖(五)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10節 驚變(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6節 楊家大少爺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7節 路(二)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7節 風口浪尖(二)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三十七節第13節 血染東直門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4節 公試第十八節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33節 求援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10節 驚變(一)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43節 長路漫漫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10節 馬祥麟大理剿流寇 木羅桑茶市識銀票第2節 魯冀防線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1節 染血的臺階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36節 密談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三十六節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8節 路(三)第20節 寧古塔將軍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安吉县| 宜丰县| 铜鼓县| 海口市| 乌什县| 焉耆| 郯城县| 达拉特旗| 金华市| 湾仔区| 石城县| 旅游| 赤壁市| 望江县| 芷江| 康平县| 慈溪市| 瓮安县| 丁青县| 肇东市| 镇赉县| 定结县| 三都| 崇明县| 富顺县| 农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斗六市| 平顶山市| 大姚县| 江口县| 朔州市| 壤塘县| 股票| 仲巴县| 洛扎县| 鄄城县| 华亭县| 花莲市|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