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節 關中日落

“流賊的總帥在哪裡?沒有用的東西!快快出來受死!”血色的戰場上身批戰甲,縱馬飛馳的阿濟格厲聲高喝道。他的長刀所指之處,就象是被流血和破壞的旋風急速掠過一般,慘叫聲此起彼伏。他那原本鑲有紅邊的白色戰甲此刻更是被飛濺的血花染得斑斑駁駁。然而一切的一切都不能阻止從四面八方襲來的明軍。毫無疑問阿濟格引以爲傲的鑲白旗已經被擊潰了。曾經在山西不可一世的“辮子軍”正朝著死亡與毀滅的方向跌落。

對於今日的失敗阿濟格有著太多的憤慨與不甘。這些躲躲藏藏的南蠻子從來不肯堂堂正正的同自己交手。以往那些懦弱的漢人只要一聽到清兵的馬蹄聲,就會立刻望風而逃。這次當然也不例外。一路越追越興起的阿濟格絕沒想到在這山谷之中還另外埋伏有數千人馬。突然出現的伏兵就象一把戰斧般從清軍側右方橫掃而至。活生生的就將清軍的戰隊一斬爲二。驚恐的漢軍再一次成爲了清軍的“毒瘡”。他們的潰逃最終導致了全軍的崩潰。

兵敗如山倒,山倒了憑一人之力又如何能挽回。就算阿濟格再怎麼英勇善戰,戰局在清軍鑽入口袋的那一瞬間就已經註定了。汗水與血水已經濡溼了阿濟格的背部。此時的他只覺得自己的眼眶中滲出了水份。阿濟格不知道那是汗水還是淚水。但他知道他是阿濟格,是堂堂大清國的王爺。他的名字曾被列入太祖的遺詔裡。他的鑲白旗大軍更是戰功赫赫。無論是文治武功阿濟格都自認不輸於多爾袞。更遠遠超出了其他王親貝勒。可現在的他卻象條死狗一般在狹小的山谷中做著最後的垂死掙扎。難道自己要就此完結在這太行山上了嗎?而在京城的那些無能而懦弱的傢伙卻能繼續活下去?這一刻阿濟格覺得自己所受的屈辱達到了頂點。不甘而又絕望的他發出了一聲猶如狼號般的斯吼,揮刀再次殺入了敵陣。

然而這一次阿濟格再不能所向披靡了。一個身著皮甲的年輕將領橫刀擋在了他的面前。不用任何話語,只需靠一個眼神,雙方就能心領神會地證實對方的身份。雖然兩人素未謀面,但他們之間在太行山上的較量卻不止一朝一夕了。“李虎”一個讓阿濟格做夢都覺得頭痛的名字。“阿濟格”一個讓李虎咬牙切齒的名字。

“是該有個瞭解了!”同樣的念頭在兩個統帥的腦中一閃而過。只見阿濟格踢了踢馬腹,朝李虎突進而來。李虎亦縱馬迎了上去。迎著對方突進的速度,阿濟格微微地改變了馬頭的角度,像風一般奔過敵人的身旁。藉著擦身而過的時機,他把刀由左下方往右上方一揚,發動了凌厲的一擊。

兩刀激撞,頓時迸出了藍色的火花。厚重的刀身加上馬兒急速的衝擊力幾乎將李虎手中的長刃振飛脫手。可就在那一剎那,李虎的一隻腳從馬蹬上鬆開,往阿濟格的坐騎側腹猛力一踢。馬兒就此一跳,阿濟格的第二擊遂即落了個空。

擦身而過的雙方都重整了自己的態勢,相互睨視著。一陣粗重的喘息過後,阿濟格再度襲殺過來。李虎亦回砍了過去。尖銳的金屬聲音不斷地響起,藉著阿濟格掉轉馬頭的時機,李虎終於揮出了決定性的一擊。刀尖恰巧掠過阿濟格的頸子,在半空中劃過,發出猶如風鳴般的聲音,拉出了一條赤紅的血線。

擊斃強敵之後的李虎趴在馬上重重地喘了一口氣。大清國英親王的屍體此刻就躺在他的腳下。瞪大著雙眼的腦袋似乎仍然不肯相信自己的結局。李虎也有些不相信眼前的情景。難道就這麼結束了嗎。鬥智鬥勇了這麼多年,最後他與阿濟格還是在戰場以這樣的方式做了瞭解。遠處的阿濟格的幾個侍從見英親王被斬於馬下立刻狂吼著朝李虎衝殺邇來。然而,來還未等他們接近李虎。其中的兩人便在他眼前噴出血煙倒了下來。緊接著又是數聲慘叫,縱馬衝來的騎士又有兩個滾倒在地。此時就連李虎也不禁擡頭想瞧個究竟。只見一個年輕的滿清騎兵正咆哮著殺向另一個身披銀色戰甲的虯髯大漢。那大漢卻絲毫不以爲意,怪叫了聲後,手中的長刀一掃便斬落了那騎兵的頭顱。

眼看著那大漢左右開攻出入敵陣猶入無人之境,李虎不禁高聲誇讚道:“米喇印將軍好刀法啊!”

“哈哈,這不是李將軍。今日一戰李將軍可把韃子殺得屁滾尿流了啊。”那大漢見對方是李虎立即一扯繮繩朗聲笑道。

“這次還多虧有米喇印將軍的前鋒營相助,咱們才能將阿濟格部整個包了餃子啊。”李虎口中的前鋒營,正是米喇印所率領的義勇前鋒營。明朝在甘州一鎮常年設有一回民營,由當地回族世襲土官擔任都督。其兵馬糧草皆是自備,並授予參將的職銜。申甲之變後,身爲甘州回回都督的米喇印拒絕了清庭的招降與冊封。帶領手下常年在陝甘一帶同清軍周旋。隨著太行義軍的逐步勢大,以及清軍的節節敗退。兩股義軍終於會師到了一起。

“哈哈,是啊。老子今天殺的就是爽。只可惜沒瞅見阿濟格那小子。”米喇印晃了晃沾滿血肉的大刀大笑著。

“米喇印將軍,別找了。阿濟格在這兒呢。”李虎指著地上的屍體平靜的說道。

“什麼!這就是阿濟格?”米喇印努了努嘴有點失望地撥弄了一下地上的屍體。隨即又一個抱拳向李虎賀道:“恭喜李將軍手刃敵主將。不如將這韃子的頭顱割下掛在旗桿上吧。韃子知道主將被殺定會不戰而降的。”

李虎聽罷望了一眼地上的屍體,生前戰功赫赫,死後亦不過如此。一個宿將的死亡,成就的是另一個宿將的戰勳。卻見李虎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於是在落日的照耀下阿濟格那顆碩大的腦袋便被掛在了明軍的旗桿上。

“英親王戰死了!”噩耗頓時傳遍了滿清全軍,重重地挫敗了仍然繼續苦戰的將兵們的意志。滿清的噩耗無疑就是明軍的吉報。趁勝追擊的明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敵人的。阿濟格生死對這場戰鬥的結局或許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但作爲滿清入關以來第一個死在戰場上的親王。阿濟格的死不僅擊碎清庭在山西的統治。更撼動了滿清本已搖搖欲墜的士氣。

隆武五年六月初六明第五軍團協同回民米喇印部於小五臺山殲滅清阿濟格部。並擊斃清英親王阿濟格在內的清軍大小將領數十人。晉察冀各地府縣聞訊後紛紛易冠服,以明旗相號召。大同、陽高、平陽諸府相繼開城投降。六月十七日,山西巡撫洪承疇斷然放棄山西首府太原。僅率領殘餘清兵五千餘人倉皇越長城逃竄入順德府。至此滿清在山西的勢力被徹底掃清。明軍的炮口終於堂而皇之地架到了滿清的臥榻之側。對於紫禁城中的滿清貴族來說英親王阿濟格死只是他們邁向覆滅的一個序曲罷了。

就在洪承疇逃離山西的同時,西安城下的戰局亦發生了質的轉變。經過六月陽光的暴曬就算臨近傍晚關中大地上依然是暑氣重重。殘陽落日下矗立著的佛塔顯得異常的古樸雄偉。這便是位於古城西安南郊慈恩寺內的“慈恩寺大雁塔”。相傳此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自印度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爲了供奉和儲藏這些寶物,而親自設計並指導施工的。歷來不少文人雅士都曾登臨大雁塔,並題名塔壁留念。雖歷經世事磨難卻依然靜靜地挺立在關中平原上看著歷史一頁頁的翻過。

這一日突然出現的一羣特殊的遊客打破了大雁塔原有的寧靜。這羣特殊的遊客各個身著戎裝、配劍挎刀。從他們臉上嚴峻的表情看完全沒有登高遠望的閒情雅志。在一行人之中只有爲首的兩個將軍似乎還有一些訪古的雅興。此二人看上去年紀相仿,都約莫三十多歲。其中一個身材高挑,巨耳隆準,少須,面色白皙,神色清朗。另一個年紀稍輕,皮膚略黑,無須,身軀也不甚偉碩,但卻瞻視顧盼,尊嚴若神。兩人在外貌上雖相差甚大,但眉宇之間卻都帶有一股尋常將帥少有的儒雅氣質。卻見年紀稍輕的那位將領,憑欄遠眺遠處雄偉的關中平原,心中不由一陣激動。當下便脫口而出吟唱道:“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礆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自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呼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淨理了可悟,騰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那氣勢磅礴的語句,以及富於哲理的感嘆,頓時引起了周圍人的共鳴。一旁的年紀稍長的那位將領回味了一番後。不禁撫掌笑道:“張將軍,剛纔吟唱的是唐人岑參的《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吧。”

“正是,吳將軍。其實很早以前在下就覺得此詩氣勢非凡。故今日真正登上大雁塔放眼眺望纔會有感而發啊。”對方點了點頭歎服道。不錯,眼前的這兩個將領正是吳三桂與張家玉。當阿濟格在小五臺被擊斃的消息傳到陝西之後,絕望中的吳三桂終於放棄了最後的掙扎。在同底下部將商量一番後他決定親自前往明軍大營商談投降的事。至於張家玉則欣然同意了吳三桂的請求,還特意將其約到了城外的慈恩寺會面。

很久以來吳三桂就一直想見見大名鼎鼎的“張蠻子”。想看看這個比自己小四歲的“張蠻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但今日一見吳三桂算是徹底歎服了。眼前這個青年將領雖算不上偉岸豐姿,卻透著一股子不怒而威的氣勢。遙想自己當年也曾這麼意氣風發過吳三桂不由感嘆道:“據說唐神龍年間,雁塔題名就已成俗。凡新科進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園遊宴,然後登臨大雁塔,並題名塔壁留念。想來此地也曾留下過不少卿相題名啊。張將軍也在此留下墨寶吧。他日將軍功成名就之時,也算是一段佳話啊。”

“吳將軍這個建議好。相請不如偶遇,將軍就與在下一同在此題壁留言如何?”張家玉欣然邀請吳三桂道。

“張將軍說笑了。我一人人唾棄的漢奸那兒還有面目題壁留言,可別污了這大雁塔。”吳三桂尷尬的一笑婉言謝絕道。說罷他又轉身向身後一同前來的部將使了個眼色。那幾個部將立即會意的退了出去。而一旁的明軍警衛也在張家玉的默認下跟著退了出去。整間塔室內就只剩下了吳三桂與張家玉兩人。

眼見衆人都退了出去,吳三桂也一改先前談笑風生的模樣。轉而神色慘然的一個抱拳向張家玉懇求道:“張將軍是個爽快人。咱們客套的話也不多說了。如今西安已成張將軍的探囊之物,朝廷收復中原也只是時間問題。我吳三桂走到今日這一步怨不了任何人,更不敢奢望能得到朝廷的寬恕。只可惜害了手下的這一班弟兄們。他們都是隨我征戰多年的好弟兄,當年在關外也曾爲大明出生入死過。還請張將軍網開一面放他們一條生路。至於在下的生死自然隨便朝廷怎樣處置。”

吳三桂說到動情之處竟一個屈膝朝張家玉跪了下來。張家玉雖久經沙場可也從未見過如此架勢。一介宿將朝自己下跪懇求這多少讓他有些驚訝。於是他一個箭步上前扶起吳三桂道:“吳將軍,快快請起。在下雖不知朝廷最後會對吳將軍如何處置。但在下卻能保證將軍麾下將士們的性命安全。只要他們放下武器出城投降,朝廷是不會爲難他們的。是加入我軍,還是就此反鄉都有他們自行決定。另外,在下也能保證將軍家眷的安全。相信我,現在的隆武朝絕不會再搞株連了。”

吳三桂知道張家玉雖沒保證自己的安全,可他的話語卻是誠懇可信的。對於朝廷的態度他本來就不報多大的希望。但吳三桂對於張家玉最後保證自己家眷安全的一番話,還是打心底裡感激不盡。於是他再次朝張家玉深深地一叩首道:“張將軍的大恩大德我等永生難忘。”

然而張家玉卻扶起了吳三桂寬言道:“吳將軍,要謝就謝朝廷的寬大吧。不管怎樣將軍在最後一刻肯回頭,也算是保全了西安古城。如今的滿清已是殘陽落日,只希望其他投靠僞清的將領們也能象將軍這般早日回頭。至少這樣能使中原百姓少受些戰亂之苦。”

【……】@!!

()

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15節 關中日落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一節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4節 同氣聯枝(下)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10節 驚變(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11節 驚變(二)第28節 返航第34節 歸德之戰第10節 大海我來啦!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9節 蜀中攻略(六)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7節 盛京之戰(一)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7節 銅錢第327節 下決心施瑯意決戰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10節 遼東戰報第15節 本相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6節 密談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0節 茶社雜談第34節 戰敗者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7節 路(二)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0節 驚變(一)第12節 驚變(三)第8節 銀圓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40節 多鐸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12節 首相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44節 北京方式第11節 海盜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7節 茶與茶杯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17節 暗戰(三)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
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15節 關中日落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一節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4節 同氣聯枝(下)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10節 驚變(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11節 驚變(二)第28節 返航第34節 歸德之戰第10節 大海我來啦!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9節 蜀中攻略(六)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7節 盛京之戰(一)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7節 銅錢第327節 下決心施瑯意決戰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168 弘武帝北訪收番王兩重臣爲國起爭執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10節 遼東戰報第15節 本相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6節 密談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0節 茶社雜談第34節 戰敗者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7節 路(二)第12節 北方使者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0節 驚變(一)第12節 驚變(三)第8節 銀圓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40節 多鐸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12節 首相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95 接聖諭衆臣忙佈置發訃告噩耗傳千里第44節 北京方式第11節 海盜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7節 茶與茶杯161 多爾袞錦袍藏書信多爾博救父忙點兵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55節 走末路島津擔責任 赴長崎紫軒當欽差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17節 暗戰(三)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互助| 深州市| 桃源县| 青冈县| 赫章县| 左权县| 长海县| 米泉市| 甘洛县| 通许县| 玉屏| 锦州市| 舟山市| 潼关县| 罗田县| 苗栗市| 肇东市| 红安县| 绥芬河市| 青冈县| 同江市| 玉山县| 上饶市| 青川县| 柳江县| 安乡县| 日喀则市| 北碚区| 苍山县| 浑源县| 柳江县| 囊谦县| 五大连池市| 游戏| 满洲里市| 定陶县| 天峻县| 交城县| 江都市|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