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的記憶
劉徹視著她,剛想說些什麼,王太后在另一側叫住了他:“徹兒,開始吧,別讓衆臣等太久了。”王太后對劉徹笑的和善,舉止卻十分霸道的召來了負責禮官。
禮官爲難的看了看劉徹,又看了看太后,最終在太后的威壓下,只好咬咬牙雙手一叉,選擇得罪了劉徹。
禮官退到禮官臺,扯開嗓子道了一聲“開始”。
大漢天子劉徹繼位後,第一位皇子的滿月禮既濃重又禮儀繁複的正式拉開了帷幕。首先由各國使者、封地之王,大漢百官等按品階依次拜見被奶媽抱在懷裡的小皇子,接著由巫祝唱詞,祈福皇子千歲後,再由劉徹賜名,太后賜福包,名諱收入族譜,最後呈於太廟,這纔算正式告一段落。
當禮官唱和“禮畢”,殿外的煙花霎時開滿黑夜,劉徹靜靜的坐在高堂之上,看著殿下歡鬧成一團,看著身邊的女人抱著自己的孩子坐在自己正妻的位置上受著百官的吹捧恭維,搖曳的燈光下,他從她掩蓋不住的得意中看到的是另一個身影。
那平日裡最愛穿著豔紅華服的女人,有一張明媚的臉。
她曾穿著大紅嫁衣站在他身邊,一起受著“千呼萬喚”,她曾與他在太后、父王的見證下拜過天地,拜過父母。她曾站在王城土臺之上對他霸道的宣誓道:“阿徹,從今日起我就是你的妻,你唯一的妻子,我不容你再看別的女人。”
也曾在他懷裡撒嬌著的喋喋道:“阿徹你最好了,你最好了,全天下就你最好了。”
她活得熱烈,連笑都笑的比一般女人大聲。
她活得瀟灑,從來不知疾苦是什麼,憂愁是什麼?求而不得是什麼?
她若天邊的鳥兒不受束縛?活了十幾個年頭,每一天都被蜜糖包裹著,被天下最權貴的男女捧在手心,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王孫公主享受到的她有,王孫公主享受不到的她也有。
她傷心,大漢就換了一朝太子,她高興,大漢的江山便成了禮物。
這樣的人能不任性跋扈的讓人氣的牙癢癢的嗎?
而近日他們卻跟他說,皇后黃河祭天一行,主動減食受於災百姓,誠信祈求上天令百姓心悅誠服。
當時他坐在案前便想,難道令所有人脫下華服,一身素衣祭天就能得到民心嗎?在他印象中,陳阿嬌行事除了自己,從來沒想過他人,更不要說跟她八字打不到一邊去的“黎民百姓”。可是竇嬰千里加急的奏摺讓他弄不明白了,將自己的封地呈出,陳阿嬌到底是什麼用意?是讓他迫於輿論之下廢不了她嗎?
之後有人來報她在京城街上大斥衛長君,他心中就更加的篤定她對皇后之位的不捨。
當他壓下她獻出茂林拯救黃河災情一事,大賜金銀打算不了了之的時候,她果然出現了。
他以爲她會要求讓他趕衛子夫出宮,會要求他保住她的皇后之位,可是她什麼話也沒說,什麼事也沒做,只要求他陪她一天。
是啊,他真的沒想到是何其單純的一天。
劉徹喝了一口酒,伸手讓人將哭鬧不止的皇子抱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