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安天下

第一百章上智者爲間

高一功非常關注長沙城下的戰事。

對任何來自長沙城戰場的消息都非常重視。而長沙城被攻破,隆武自焚的消息,在張軒有意無意的放縱之下。很快就傳到了高一功的耳朵之中。

高一功聽了之後,只是負手輕輕一嘆,再也沒有說什麼了。

他對隆武還是有些感情的,但是再有感情,心中也不過是微微一嘆而已,現實是如此的殘酷,他能做的僅僅是取一杯水酒灑在地面之上,算是祭奠隆武了。

只是高一功這邊得到消息的時候。堵胤錫也得到了消息。

堵胤錫可沒有坐以待斃。也沒有如文安之有一樣逃逸深山之中,而是早就準備這一日,幾乎在當夜,就開始轉移人馬,帶著本部人馬往常德而去了。

這樣大動靜,瞞不過高一功。

下面的人匆匆的來見高一功,將情況詳細說明了,最後說道:“大人,我們此刻追擊,定然能拿下堵胤錫。”

高一功心中微微搖頭,堵胤錫的舉動,並不出高一功預料之外。畢竟兩個營地相距雖然有些距離,算起來,根本就是高一功眼皮底下,高一功如此還不知道堵胤錫做些什麼,他就不是高一功了。

甚至可以說堵胤錫能做到這一步,是高一功有意放水了。

高一功又怎麼肯追擊。

高一功輕輕一嘆,說道:“隆武帝不管怎麼說,對我也有些恩德,我今日放堵胤錫離去,也算是還了隆武的恩德了,他日戰場相見,絕不容情便是了。”

左右紛紛稱讚高一功宅心仁厚。

卻不知道高一功心中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

養賊自重的把戲,明軍各級將領,早已玩得出神入化了,高一功自然也想試一試了。

這不再提,自從長沙城陷落之後,高一功的態度明顯的軟化了。雙方本來僵持的談判,也有了進展,可以說雙方幾乎談到了實質條件之上。

張軒這一段時間,都在坐鎮長沙城,整頓各路降軍,準備將各路降軍裁撤一部分,再從降軍之中挑出精銳,填入張軒舊部之中,南征一連串的征戰,張軒各部的損失不少。

然後派出小部隊,去接受各地的縣城。

長沙城一戰,湖南地界之中明軍的軍隊爲之一空,各地似乎到了只需派一個使者,就能招降一個縣城的地步。

坐鎮南邊的羅岱更是蠢蠢欲動,想要進攻衡陽,不過都被張軒壓制住了。

對張軒來說,能收復長沙一帶,囊括洞庭湖以東,以南的平原地帶,與江西連成一氣,是當先最重要的事情,至於南邊的事情先放一放再說。

長沙城一戰的影響力,不限於此。

直接影響到了張應元與何騰蛟在吉安的戰事,本來張應元雖然拖著了何騰蛟,但是一時間也沒有取勝的把握,卻不想長沙城陷落,隆武身死消息傳來。明軍士氣崩潰,張應元乘勝攻擊,大破何騰蛟。

何騰蛟只能帶著殘兵敗將逃到的贛州城中。

張應元步步緊逼,在贛州城下立寨。只是打到這裡,戰事就陷入僵局之中,贛州城號稱鐵打的贛州。甚爲難攻,張應元想盡辦法,一時間還是束手無策,只能向南京與長沙請求大炮支援。

南京方面將一批要運輸到湖南的大炮,先行調入江西。

南邊還有一些事情,張軒還沒有確定。但已經有苗頭了,隆武帝的弟弟,也就是坐鎮廣州的唐王,已經準備登基稱帝了,而永明王離開了衡陽,出現在桂林,其中微妙的感覺。值得張軒玩味。

故此張軒才準備緩一緩 ,看看局勢發展再說,就如此曹操在袁紹死後,對付袁紹的兒子一樣,攻得急了,他們或許會聯合,但是緩一緩,他們自己都會刀兵相見。

局勢發展,是否能如張軒所料。還不確定,不過並不妨礙張軒讓事情向這方面推進,只是一時間張軒手中找不到做這一件事情的。

忽然聽說胡澹回來了,張軒頓時大喜過望,將胡澹請過來。

胡澹先給張軒彙報情況,說道:“高夫人答應大將軍,去見一趟高一功 ,不過她要先見一下大將軍,才確定,去不去高一功營中。”

“這是應有之意。”張軒說道。

現在頗有此一時彼一時也的感覺,之前高一功高坐湘西,左右逢源。而今高一功對張軒來說,地位大大下降,他固然不願意與高一功再打一仗,但是高一功如果不識擡舉的話,張軒也不介意與高一功會獵一場。

故而之前非常看重的事情,而今也就淡了。

胡澹說道:“下官還請了袁宗第袁將軍來見高一功。想來雙管齊下應該能說服高一功。”

張軒點點頭說道:“如此正好,不過這一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有一件事情,需要你來做。”

胡澹見張軒的臉色鄭重,心中一動,頓時嗅到了機會的味道,說道:“大將軍請將。”

張軒就將廣州與桂林之間的種種微妙關係,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最後說道:“我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決計不能讓兩者合流。”

胡澹聽了,沉吟一會兒,微微一笑說道:“請陛下放心,自神宗皇帝以來,大明臣子眼中只有‘斬盡殺絕’從來沒有妥協兩個字。不用臣,臣也敢肯定,兩者決計不可能妥協。”

張軒微微皺眉,說道:“生死存亡之際,豈能有如一般之時。”

胡澹心中暗道:“那是你不知道大明臣子的德性,就是死到臨頭,也一定要爭個是非對錯。”張軒雖然對大明朝廷還算了解,但是依舊沒有深入瞭解過大明的黨爭。

黨爭對大明後期來說,已經是深入骨髓的病癥,只要一開始,除非一方死絕了,從來沒有結束的,即便是當事人死絕了,後輩子弟也會繼續爭鬥。而如今南邊的形式很明顯了。

唐桂之爭開始,不爭出一個高下來,是根本不可能,縱然唐王與桂王兩人想退,他身邊的人也不會讓他退的。

不同的邏輯有不同的結果,在他們看來,落到夏軍之中,或許還可能被寬恕,縱然不能在新朝做官,也有放還家鄉的可能,但是落到對方手中,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卻是他們想都不敢想事情。

這就是寧死於賊,不死於黨。

張軒的想法是常理而論,但是明末的政治生態,卻是非常理可言的。

不過,胡澹自然不會與自己的上司爭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立即答應下來,說道:“下官明白,下官立即去準備,就奔赴兩廣。”

張軒說道:“我會讓馬三寶在我的親兵之中挑選精幹侍衛,護送先生。事情發展如何,先生無須強求,不過,一定要將情況及時報我知。”

胡澹說道:“請大人放心。胡澹知道該怎麼做了。”

張軒說道:“還有,就是安全第一,實在不行,就以先生的安全爲上,先生先回來再說不遲,區區兩廣邊角之地,早晚必所擒。”

這個時代的情報工作,其實也很難做的。必須上智者爲間,概因消息傳遞的原因,爲間之人,根本不能與後方及時聯繫,故而必須當機立斷,做出最有利的判斷,非上智之人,不能爲之。

而張軒找遍全軍,熟悉明軍內情,又足智多謀。身體素質很好,經得起長途奔波,甚至萬一明軍發現的追擊。也只有胡澹了。胡澹的伯父是胡以寧,雖然是諸生出身,但身登將軍位,胡澹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十七章 行軍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柳州市| 菏泽市| 永顺县| 顺平县| 天峨县| 赤城县| 杭锦后旗| 衡阳县| 延长县| 双江| 榆树市| 洪洞县| 乌拉特中旗| 疏勒县| 榆社县| 明星| 轮台县| 盐边县| 天峻县| 灵台县| 科技| 西昌市| 满城县| 徐水县| 芷江| 临西县| 拉孜县| 海林市| 顺义区| 唐海县| 林周县| 武清区| 绩溪县| 海丰县| 安康市| 丹江口市| 南丹县| 渝中区| 普格县|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