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

箭矢蝟集。

雙方箭矢紛紛沖天而起,一時間有遮天蔽日之感。

不過,也只是一瞬間而已。

爆發(fā)的箭雨,將雙方的士卒打趴下不少,在戰(zhàn)場之上,跌倒就意味著死亡。

百步的距離,彈指之間就過去了。

南陽營與劉良佐所部撞在一起,刀與盾的對話,生與死的交織,雙方短兵相接,一瞬間陷入極其慘烈的交戰(zhàn)之中。

劉良佐騎馬一匹雜色馬匹之上。

手上死死握住一柄長劍。帶著數(shù)百親兵雖然準(zhǔn)備策應(yīng)。劉良佐外號花馬劉,又稱作花馬劍。

固然這個外號,另有深意。但是他慣用重劍卻是事實。

此刻他緊皺雙眉,看著戰(zhàn)場之上的局勢,暗道不好。中軍南陽營的確犀利無比,在曹宗瑜的指揮之下,一步步的壓了下去。

將劉良佐所部硬生生的打出來一個缺口。

曹宗瑜打得很穩(wěn),挺進的並不是多快,但是那種如泰山壓頂,勢不可擋之勢,卻不容半點猶疑的地方。

西平營也在浴血奮戰(zhàn)之中。

沈萬登一身鎧甲,臉上鬍子極其凌亂,身子也消瘦多了,整個人有一種瘦骨嶙峋的感覺,站在哪裡,卻有一種孤山突兀之感,絕非當(dāng)初汝寧大俠一樣意氣風(fēng)發(fā)。

特別是一隻右袖口被風(fēng)一吹,輕輕的搖擺。

“吳哨長,沈茂。”沈萬登說道:“我西平營,自從建營以來,屢受挫折。得張將軍厚待,我依舊以白身統(tǒng)領(lǐng)西平營,半載之內(nèi),寸功未立,今日就是我等建功立業(yè)之時。”

沈萬登在夏邑城下之?dāng)。搅爽F(xiàn)在,他還耿耿於懷,心中不能釋然。憋著一口氣,而這一口氣,就要釋放在這裡。

“是。”沈茂與吳自蘭大聲答應(yīng)道。

他們兩人立即帶著親兵,壓了上去。

有軍官的身先士卒,表現(xiàn)出來的情況,就是不一樣,西平營中兩三個哨,老兵居多,此刻都在前面,在沈萬登的激勵之下,奮勇爭先。

慘烈的戰(zhàn)鬥,在西平營士卒奮勇上前。而正對的卻是長淮衛(wèi)士卒。

雖然衛(wèi)所士卒不堪戰(zhàn),馬士英也將衛(wèi)所的一些壯丁,填補各部將領(lǐng)的人馬,否則一時半會兒,也供應(yīng)不了太多的士卒。

當(dāng)然了,一樣的士卒在不一樣的人手中,就有不一樣的表現(xiàn),長淮衛(wèi)就在附近,在戰(zhàn)場西側(cè)不遠處,是中都八衛(wèi)之一,也是明代天下三大衛(wèi)之一,這三大衛(wèi)分別是天津衛(wèi),威海衛(wèi),與長淮衛(wèi)。

修建中都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大量的原材料,都運河上運過來,通過長淮衛(wèi),運往鳳陽。

如此一來,長淮衛(wèi)成爲(wèi)非常興旺的地方,所謂天下三大衛(wèi)之一。而且長淮衛(wèi)這個名字,還是朱元璋所賜,對長淮衛(wèi)也算是一種榮耀,再者崇禎八年,以李自成,張獻忠爲(wèi)首的流寇破了鳳陽城,長淮衛(wèi)也被洗劫,對長淮衛(wèi)將士來說,對流寇是有切膚之痛的。

不管是忠君愛國,還是保衛(wèi)鄉(xiāng)里,他們都鼓起了勇氣,拼命做戰(zhàn)。

但是勇氣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單單有勇氣,就可以決定一切的。

大約半個時辰左右,長淮衛(wèi)的士卒,首先抵擋不住了,紛紛敗退。

大戰(zhàn)在即,幾乎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長淮衛(wèi)這邊一動搖,劉良佐立即反應(yīng)過來,將麾下的騎兵放了出來,劉良佐麾下的數(shù)千騎兵纔是劉良佐賴以立足的絕對主力。

在這一點上,官軍與流寇,幾乎一體兩面,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再加上多年征戰(zhàn)以來,官軍之中有前流寇,而流寇之中有前官軍,讓兩者之間的差別更沒有多少了。

重馬隊,輕步隊也是以一貫之。

張軒一見劉良佐的馬隊動了,頓時大喜過望,說道:“金將軍,劉良佐的馬隊,就交給你了。”

“末將遵命。”

交戰(zhàn)這一會兒,徐州軍大部分已經(jīng)過來,因爲(wèi)張軒覺得南岸騎兵太少,故而他臨時調(diào)整,將金聲桓所部先行調(diào)過來。

金聲桓幾乎還沒有站穩(wěn)腳跟,就得到了這個命令。

不過,金聲桓絲毫不在意,畢竟他當(dāng)初與劉良佐做過同僚,對劉良佐的瞭解,遠遠在其他的將領(lǐng)之上。

如果說劉良佐是一匹花馬,本來稀疏平常,有些太過了,劉良佐還是有一點戰(zhàn)力的,但是金聲桓絕對不覺得劉良佐所部有多強。

縱然,金聲桓麾下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初的老兄弟,不過是剛剛投降的山東騎馬,戰(zhàn)力大大折扣,但是金聲桓覺得他縱然打不崩劉良佐。劉良佐也不會僵持下去了。

無他,如果現(xiàn)在對面的是黃得功,不管有多少士卒。黃得功絕對不會有半點猶豫,不打到最後時刻,不會知道勝負(fù)如何。

而劉良佐,卻沒有這一分堅定,還有落入下風(fēng)的控制能力。

即便劉良佐想堅持下來,恐怕麾下的將士也堅持不住,特別是張軒這邊的兵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的時候。

數(shù)千騎兵在右翼廝殺在一起,戰(zhàn)場又往西北挪移了數(shù)裡。

張軒看的分明,劉良佐中軍騎兵一動,就失去了快速機動的能力。

數(shù)萬人的戰(zhàn)鬥,陣勢排開,也有數(shù)裡之寬。

一里兩裡,看上去距離不長,不過五百米,一千米左右,但是大軍從中軍繞到兩翼側(cè)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只有騎兵才能交戰(zhàn)之時做到快速機動,支援兩翼。步卒大多做不到的。

不過,也不需要做到了。

張軒說道:“程繼孔。”

“末將在。”程繼孔說道。

“你帶著徐州軍兩個營,大張聲勢從左翼出擊。”張軒說道。

“是。”程繼孔大聲說道。

隨即將剛剛上岸的芒碭營與蕭縣營兩個向東而去。

這兩個營大約六千人馬,一動起來,可以說是聲勢浩大,劉良佐想看不到都難。

這正是張軒想讓要讓劉良佐知道的。

芒碭營與蕭縣營兩個營的戰(zhàn)力如何,張軒抱有多大的信心。特別是剛剛鬧出了兵變這一檔子事情。

張軒更對這兩個營不抱多大希望了。

不過,讓他們充個樣子而已。

張軒所部人數(shù)組建增多,張軒估計再過幾個時辰,袁時中所部過來,就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

“打仗就該這樣,以人多打人少,以精銳打老弱。”張軒心中暗道:“縱然劉良佐知道,我是虛張聲勢,他也不得不應(yīng)著,這兩個營即便是再稀爛,也是兩營六千人馬。”

而張軒真正的殺招在什麼地方,就在中軍之上。

張軒將賀虎頭叫過來,說道:“你去找曹將軍,讓他等我命令,一會兒爲(wèi)臨潁營讓開道路。”

賀虎頭立即明白,說道:“是。”

讓開道路這個命令,說起來很容易,但是現(xiàn)在的南陽營正如劉良佐所部粘在一起,哪裡是說讓開,就能讓開的。

不過,正因爲(wèi)主持戰(zhàn)事的是曹宗瑜,張軒纔敢下達這樣的命令,無他,張軒信得過曹宗瑜。相信曹宗瑜的南陽營,決計能在戰(zhàn)場之上,做出這樣高難度的戰(zhàn)術(shù)動作。

張軒隨即對張國柱說道:“張將軍,我知道將軍是陷陣之才而今將軍可爲(wèi)我破劉良佐嗎?”

“請大人放心,既然降了大人,吃大人的飯,就爲(wèi)大人解憂。”張國柱朗聲說道:“區(qū)區(qū)劉良佐,何足掛齒。”

“好。”張軒說道:“我將的親衛(wèi)百人撥給張將軍,今日就看張將軍,催敵鋒於正銳了。”

張國柱知道,這是張軒想要看看他的本事了,或者說,也是一張投名狀。

張國柱嘴角勾出一絲笑容,如果是別的,張國柱還猶豫,但是衝陣殺人,他老張就會這個。

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七十五章 戰(zhàn)長沙之交鋒三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zhàn)四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章 岳陽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zhàn)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二十章 風(fēng)起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zhàn)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dān)憂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十章 萬石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三十八章 風(fēng)聲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章 軸承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章 徐州之?dāng)?/a>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fēng)雨會中州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
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七十五章 戰(zhàn)長沙之交鋒三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zhàn)四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章 岳陽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zhàn)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二十章 風(fēng)起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zhàn)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dān)憂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zhòng)意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十章 萬石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三十八章 風(fēng)聲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章 軸承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章 徐州之?dāng)?/a>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fēng)雨會中州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宜阳县| 广安市| 大宁县| 福建省| 安福县| 化德县| 万全县| 长宁区| 梁山县| 马边| 合肥市| 莫力| 济源市| 新密市| 右玉县| 固镇县| 达州市| 新邵县| 枣阳市| 靖西县| 大理市| 万载县| 安岳县| 萝北县| 壤塘县| 永登县| 鄂伦春自治旗| 闵行区| 金川县| 关岭| 江安县| 德江县| 延吉市| 寿阳县| 乌海市| 汉沽区| 长汀县| 巩留县| 安图县| 炉霍县|